8k电视价格(8K电视为何)

2023-01-29 10:13: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1

8K电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市面上,不少品牌的型号都主打着8K概念,但真正的8K电视却寥寥无几。 而内容产业链的素材稀缺,也让8K电视有价无市。 从2016年8K电视开卖,如今六年过去了,8K还没有普及。 相比从1080P向4K的转变,8K用了更长的时间,迎来的却是彻底的「扑街」。

据统计,2021年,国内彩电市场整体销量高达3835万台,而其中8K电视销量仅为7.6万台。 这个成绩甚至不如激光电视,后者有28万台的销量。 那么,为什么8K电视没有像4K那样普及开来呢?

8K盛衰之谜

8K电视,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 当年CES上,夏普发布了全球第一款8K电视,85寸,LCD背光。 直到2015年底,这款电视的商品型号才开始正式销售。 如今,4K电视已经全面普及,价格下探至3000元以内。 而8K电视,依然动辄万元以上,LG、索尼等品牌的8K电视,甚至高达数万元。

相比4K,8K分辨率达到了7680x4320,像素数量是4K的四倍。 分辨率提升,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画面更加细腻,理论上人眼能观察到的细节更丰富。 但是,生产8K面板的成本依然昂贵。 8K面板不等于拼四块4K。 如果都是65寸,那么8K要解决的是如何把四倍的像素数量塞进同样大小的屏幕中。 像素距离越小,工艺越难,良品率就越低。

据媒体报道,目前8K面板的采购成本依然是4K的两倍多。 而因8K带来的隐性成本可能更多,比如厂家要升级支持8K的处理器和内存,优化屏幕热管理,提高背光源的亮度等等。 一顿操作下来,让8K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范围8K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在50万台左右,占总出货量的0.2%。 终端销量和制造成本相互博弈,目前的趋势来看,8K成本在一直降低,但还没有降低到能跟4K抗衡的水平。

国内市场,只有长虹一家品牌推出了3000元级别的8K电视。 其余这个价位的8K电视,均为支持8K解码的伪8K。 而长虹的产品,虽然购入门槛低,但是以牺牲亮度、色彩、刷新率,甚至产品利润为前提实现的。 主流的8K电视,依然位居万元以上的区间。 而同样价格的激光电视,则越卖越火。 目前,激光电视最高支持4K分辨率。 难道,8K不香吗?为何同样的价格,很多人会选择4K而不是8K?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8K片源极度匮乏;第二,8K内容的制作成本太高;第三,对于电视来说,较远的观看距离下,4K和8K的观感差异很小;如果是显示器,差异会比较明显。 而决定电视画质的,不只是分辨率。 色域、色准、色深等颜色表现,以及屏幕刷新率、最大亮度、HDR算法、动态补偿等技术也很关键。 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一台电视的画质表现。

如今随着AIoT的落地,电视对于智能家居、游戏机等外部硬件的支持同样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一台能完美匹配PS5的电视,它的卖点甚至要大于是不是8K。 一台采用OLED面板但只有4K的电视,卖点也要大于同价位的采用LCD面板但有8K的竞品。 所以,分辨率只是影响电视画质表现的一个参数而已。 8K不等于高端电视,只是目前很多8K电视都走高端路线。

8K有没有必要?

从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角度看,8K是有必要的。 毕竟4K已经普及,但我们不能总停留在4K,追求更高分辨率是厂家的业务动机。 问题在于,对于电视来说,可能4K就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要知道,虽然4K电视已经普及,但如今无论是有线电视还是网络片源,真正的4K内容源非常少,大部分依然是1080P的资源。

对于电视剧、电影、综艺等主流影视内容来说,采用8K制作的成本很高,而内容的快餐化消费,也不值得让制片方去为8K投资。 要知道,院线电影的数字拷贝,一部电影可能有500G的体积,但分辨率只有2K,4K的画质都是极少的。 对于在线视频来说,8K内容源毫无疑问会增加带宽消耗。 因此诸如B站等推出的8K播放,其在码率和帧率等方面也都做了严格限制。 目前来看,在线资源同步4K内容都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更别提8K。 对于真8K内容的流媒体传输,需要消耗极大的带宽,带来的是天文数字的账单。 放眼全球,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Youtube。

如上文所述,影响画面的不仅是分辨率,还有颜色表达。 如果一个片源的制作采用了10bit色深,那么它可以表达10.7亿种颜色。 这个时候,如果终端显示器是8bit,也就无济于事,对于原片的还原度会大打折扣。 而对于一个片源来说,同样的分辨率和封装格式下,它可能有2G和10G两个版本。 两者的差异就在于,10G的信息量更大,还原度更高;而2G的版本则被算法过度压缩,严重抽帧。 这就是我们在电脑上看电影时,不同片源的体积之间带来的区别。

这个时候,分辨率的优势会被掩盖。 比如一个720P的3.2G的片源,其画面质感可能会远远好于一个1080P的1.2G片源。 那么4K和8K之间是同样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分辨率带来的可能是负面的效果。 因此从内容源的角度讲,8K不见得很划算。 目前,拥有全球最好屏幕的iPhone 13 Pro,其分辨率也仅为2.5K,用它播放4K视频就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2.5K在6.7英寸的屏幕下已经实现了460ppi的解析度,肉眼根本察觉不到像素颗粒。

考虑到手机、平板已经成为内容消费的主力军,那么8K的意义何在呢?所以,虽然电视销量数以千万计,但注意力的转移,已经让高分辨率内容的价值降低。 很多人买电视只是因为家里需要有个电视。

与激光电视的对抗

可以说,虽然8K电视在价格区间上与激光电视有较大重叠,但两者并不是直接的竞品。 激光电视应该跟同价位的4K电视去比才合理。 而为什么激光电视销量大涨,甚至在2021年彩电市场销量整体下滑的同时,激光电视还能逆势增长31.9%?这是因为新一代消费群体对于电视这个产物,在形态上产生了新的消费观。

可以说,虽然我们在等待8K普及。 但取代4K的可能不是8K,而是4K的激光电视。 目前主流的激光电视已经达到4K水准,而激光电视由于技术原理,实现8K反而更容易。 只是目前缺少8K的市场需求。 激光电视其实就是一个投影仪,但它不同于投影仪采用的汞灯或LED光源,而是采用固态激光。 这样能够较大延长寿命,提高色彩表现。 相较于传统的液晶电视,激光电视的优势有很多。 比如,激光电视对于人眼的伤害非常小,更健康;由于极高的光谱纯度,颜色表达能力更强;能耗更低,尤其是在超高分辨率下其能耗优势更加明显。

而从当代的家装设计趋势来看,家里装投影仪代替电视的人不在少数。 激光电视可以理解为更高级的一种投影仪。 它可以节约空间,与整体设计融为一体。 相较于吊挂式的投影仪,激光电视的光路更短,因此受环境光的影响更小。 当然,跟液晶电视比,激光电视最大的问题还是容易受环境光的影响。 由于液晶电视是面板自发光,它的亮度更高;而激光电视是DLP投影技术,光线是从幕布反射到人眼中的,在白天日光较强的时候,效果可能会逊于液晶电视。 同时,由于激光电视的主机更小,因此无法集成更高品质的音响。 而液晶电视由于自身体积巨大,在声效方面的表现更强。 这一点,辩证来看,也可能是激光电视的优点,因为它要搭配独立音响使用,摆脱方位限制,更容易实现全景声。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未来的8K普及,可能是激光电视推动的。 激光电视不仅更容易实现超高分辨率,也容易做出较大的显示尺寸。 随着技术的完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它会跟当前主流液晶电视技术实现共存。

小结

归根结底,8K的普及主要依赖于片源的驱动。 北京冬奥会带来了8K直播,神舟十三号带来了8K太空影像,从尖端科技走向民用普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电视这个产物,除了要在8K方面发力外,智能家居等互动性的功能,也应该是未来更具商业价值的卖点。

下一篇:对庄翡翠市场在哪里【对庄翡翠是真货吗】
上一篇:老干妈多少钱一瓶(白菜价的老干妈)(老干妈一般多少钱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