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破壁机价格(深度解读)

2023-01-29 05:35:3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4

这是一篇硬核干货,而且跟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希望你可以静下心来,深度完整的观看这期内容。


大家好,我是老丁


四十年前,政府的一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成就这四十年来大家生活向好、资产增长的基础。


而去年政府提出的“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会成为今后30年,影响大家生活和财富资产增长的新基础。


这个方向的落实,会影响涉及到我们的居民收入、缴税、买房、租房、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 这些我们都会在今后多年的政策里看到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理解共同富裕的方针,并将其落实化。 共同富裕,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我们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不管是百年之前的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一旦社会走向了两极分化,那么就会遭遇动荡。 封建社会时期就能看到起义,资本主义社会就会看到经济危机的发生。


所以缩小贫富差距,降低基尼系数,是各地区今后实施共同富裕政策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这里面我想着重提三点,接下来咱们也会把这三点逐个细化,第一个就是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主要在未来的增量上做分配。 将来的经济还会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大家都还会继续赚钱,但是赚的少的人,赚的少的地区,比较重要的行业就不用太多缴税,但是与之相反的,在未来的增量上,能力大的,出力就多一些。


第二个是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并不是纯粹的平均分配,所以会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做出分层分级的要求,这点可以这么理解,比如从住房相关的税上也能看到区别,就是你想买一套房,会比较容易,但是往后二套三套四套,购买成本和持有成本也会越来越多地增加。


第三个,就是共同富裕发展的基础之上,会要求高质量发展。 所以在发展的同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也一定要实现,而且逐步用科技等赋能各产业也是个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打破垄断这件事,会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事情,不管是对国有企业还是庞大巨头,过去觉得银行好像可以垄断,数据好像可以垄断,能源好像可以垄断。


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些都会破壁越来越大!

所以,当理解了共同富裕这个方向之后,接下来我们说政府会怎么落实下去…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共同富裕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差距!所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政府会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调配住房、土地、人口、技术、教育等一系列资源。


在国际上有一个指标就是用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这个咱们在之前的视频里已经提过很多次了,基尼系数在0.5以下,就还算是合理的。 超过0.5,就属于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一旦过大,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在1980年前后我们刚改革开放那会,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只有0.2,那也是一个不够健康的状态,说明过于平均了,效率不够。 如今,看去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也就是说已经临近边缘了。


所以现阶段,我们需要缩小差距主要是缩小哪些差距呢?


1、城乡差距


在我国,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个,就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 我们看下最新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3241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1962元。 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7倍,差距将近三倍。


所以共同富裕,第一个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 当然不可能直接把城市的收入分给农村,虽然那样也能完成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但这方法不能一直用。 那么,就主要还是在增量上做文章,也就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


我国城乡差距如此之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城乡制度化割裂,城乡两元构架。 农村和城市用的是不同方式的制度,同时在过去经济结构中,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先进一些,农村则以小农经济为主,落后一点。 同时,在基础设施上,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都比较发达,而农村就相对落后,所以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远高于农村。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第一步就是让农村居民逐步转化成城镇居民,这是一条非常合适的路子,因为本身城镇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有相对应的产业经济了,只要农村居民参与到城市的经济活动中来。 他可以在城镇中很好的生活,那么他的收入、消费、福利待遇等各方面就直接提上了。 所以,咱们可以很笃定的说,农民落户城镇这条路只会越来越宽松。


既然咱说到这里,就多提一些咱们的户籍制度。 我们的户口,不只是一个地域身份,本身还附带着各位所在城市的社会公共资源,社会福利等这样的属性。


1958年,我国户籍制度建立,是为了控制人口流动。 因为那个年代我们处在计划经济阶段,本身物资匮乏,国家处在主要发展重工业的时期。 所以只要防止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也就侧面保障了城市的基本生活品和福利的供给。


后来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等一系列新制度的诞生,使得农村生产效率提高,那么农村劳动力就出现了严重的过剩,所以国家当时放开了乡镇企业,说允许农民以自理口粮的形式进集镇落户。


后来2000年之后,各地政府就因地制宜了,自主制定本地户籍政策,有的地方就逐渐推出了积分落户的政策。


整个中国的地方政府,主要是在2010年~2013年之间,户籍制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宽松,因为2010年~2013年期间,是我国的人口拐点,也是各地方的经济拐点。


以2012年的一个文件为例,当时提出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的落户需求。 从这个文件之后,13年、14年、15、16、17年、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关于户籍制度宽松的政策诞生。 这其中包括居住证制度的建立,也包括2016年发出的,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这样的政策。


今天即便户籍制度已经如此放宽,但是我们仍然还有5亿的农民。 那么,为什么要转移到城镇户口。


这就涉及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户口与城市福利制度同在,咱们城镇户口普遍享有的福利是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 我们好像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其实农村户口跟我们是不同的。


比如医保,在城市居民中,每个月企业会帮你付大头,你自己付一小部分,看病什么的都会用到。 但是在农民工那里,虽然他跟你一样,都是一个月赚5000块,但他的医保这个费用就会大打折扣,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如果说我们往后看,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率约60%,为了经济发展也好,还是共同富裕也好,国家都会大力并持续推进城市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就有必要用一些东西吸引农民进城,这些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保障,就属于其中一种。 所以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也就是农村居民转移为城市居民的过程。


可是不管如何推进城镇化,都会有一大批农民将会留在农村,所以仍然要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忙时靠务农、农闲时靠去城市里打工,几乎都是劳动性收入。 但是城市居民,有房子可以出租,有股票债券可以购买,相比农民就多了很多财产性收入。


你可能会说,股票债券什么的都在互联网上,那农民也可以买呀。 实则不然,到今天咱们全国有14亿人,互联网网民也只有10亿多点,还有4亿人连网都还没连上。 而且你农村家里的爸妈,爷爷奶奶,他们能发出来微信其实就已经很厉害了,你还指望他们去买债券和基金?不现实呀。


所以国家为了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做了什么事呢?土地改革,因为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嘛。


我国在1998年建立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2004 年时候,允许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城市商住用地出让全面招拍挂,2008 年,又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014 年是农村土地改革很重要的节点,农村土地制度由“两权分离”转向“三权分置”, 提出所有权是集体的,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权可流转的格局。 这时候其实在法律上大家就可以进行土地经营权的买卖了。 2018 年,又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置”,2021 年,又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所以到了今天,如果你家在农村拥有土地,不论是宅基地还是经营性建设用地,理论上那都是你的资产,可以直接租出去、卖出去,如果是比较好的地段,将来被开发商看中的概率也就会大很多。


当然,在缩小城乡差距这点上,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配套政策,这里我们就不更细节的去讲了。


2、城城差距


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有三大差距,第一点差距是城乡差距,第二点就是城城差距。 城城差距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东西部差距。


因为企业是创造GDP很重要的载体,所以我们先看第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东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存续在业企业数量,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西部代表地区新疆、甘肃的企业数量分别是214万和189万家,而与之对应东部代表地区浙江、江苏、广东的存续在业企业数量分别为804万、1300万和1484万家(如图)。 东部地区远高于西部地区。




如果看在天眼查能查到的全国的企业数量,也能看到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远高于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一些西部地区(如图)




另一个指标,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有很多地区,人均GDP在10万以上了,像是北京上海这种地区已经超过15万了。 但是西部地区,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份的众多地区,人均GDP只有四五万这样,


这样看东西部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贫富差距也在三倍左右,主要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城乡差距也更大,所以需要扶持的对象并不是说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这种省会里的人,而更多是在这之外的人。 其实南北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的情况很不同,所以关于东北的问题,咱们要以后特地单拎出来一期说说看了。


说西部,咱们以新疆为例,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只有2600万人。 人口的密度不够,而且有巨大面积的土地是沙漠,戈壁滩。 所以在西部地区,就不能像在东部一样,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如果同样类型的环境属性,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借鉴中东那一带的国家们。 新疆地下有石油,而且新疆地广人稀,天气炎热,是很好的可以搞光伏发电的地方。 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5万亿千瓦时。 然后在今年的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又显示,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13.8%,这说明新能源发电的应用空间还有很大。 而新疆这种地广人稀、又炎热少雨的地方本身又是特别好的载体。


现在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处在全球的前列了,因为今后有碳中和目标,而且随着储能、输配电等综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的成本越来越低。 将来咱们国家很大部分的电力会来源于新能源发电,这将是一个必然事件。


关于咱们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是个很血腥曲折且有趣的过程,不过今天就不详细说了,咱们放到之后的视频中再讲。


说回城城差距。 总之利用这种天然的地域优势,去开采能源,并发展风能、光能等新能源,还有就是设立滴灌农业、大数据中心等,利用这种现代化的设施,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的一些不毛之地,发展出新的东西来,既能够促进经济,也能完成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


所以,今后我们大概率会更多的看到,这些地方的政府,会对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产业,给予很好的补贴或者税收政策。


3、居民间差距


贫富差距第三点,就是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差距。 刚才说城乡差距的时候我们提到,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好的一点就是,有对应的财产性收入,也就是有房子可以出租,有股票债券可以购买,但是其实这毕竟也都是少数人。


到现在,咱们国家的股民数量也只有1.9亿,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口数量却有9亿。


所以今后会做两件事,一个是增加城市普通居民的劳动性收入,也就是你打工挣的钱。 另一个是,缩小普通居民与高收入人群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其实我们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是在增加城市普通居民的劳动性收入。 缩小差距劳动性收入的另一点,就是在行业企业上做文章。


我们现在去看A股中4000多家上市公司,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大约有40多个,数量只有1%。 但是这些金融企业的利润,却占到整个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左右。 而其他比如制造业等在市场中虽然数量多,但是利润率却远不及这些金融企业。


而很多行业,比如过去那些年有过的,能源、房地产、银行、券商这些行业,之所以赚钱多,是因为相关的牌照很稀缺,从而导致了在相关行业里工作的人,收入也就变得奇高无比。


同样的,很多互联网巨头之所以能够赚钱很多,是因为他们利用烧钱抢占了市场,形成垄断之后,才增加了利润。


所以,为了缩小行业与行业间、企业与企业间、打工人与打工人之间的劳动性收入差距,就会越来越多的打破各种垄断,不管是国有企业的牌照垄断,还是巨头的资本垄断。 这都是阻碍居民间共同富裕的因素。 所以说到这,你也就理解了最近两年发生的,很多打破各种垄断的政策了是吧。


现在我们再说第二点,缩小普通居民与高收入人群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房地产上涨就是一个增加大家收入差距的因素。 因为房产是少量人持有了更多价值的房子,如果房子继续快速升值,就会更快的造成贫富差距加大。 所以从这个方向看房地产,房价增速放缓,也是一种政治必然。


除了放缓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另一个就是增加普通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在房地产无法再大涨的年代下,那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会成为国内城镇居民很重要的投资渠道,所以国内的媒体平台,近两年开始越来越多地对大家进行更多的金融相关的知识教育。


从这点事实我们也能看出来,在媒体上这类关于金融知识教育的活动以后也会很多。


结尾:


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共同富裕这条方针,是今后30年,影响大家生活和财富资产增长的新基础。

2、共同富裕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差距。 缩小贫富差距,降低基尼系数,也会是今后施政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3、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城乡制度化割裂,城乡两元构架,我们的户口,本身还附带着各位所在城市的社会公共资源,社会福利等属性。 而不管是缩小贫富差距,还是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在今后都会持续推进农村城镇化。 而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也就是农村居民转移为城市居民的过程;

4、土地改革后的三权分置,其实就是为了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推动更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5、城城差距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差距,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若想提升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在今后大力推动光电、风电、滴灌农业、大数据中心等产业的迁移。

6、降低居民间的贫富差距,一个是增加城市普通居民的劳动性收入,另一个是,缩小普通居民与高收入人群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 所以就有了减少个税起征点、打破行业企业垄断,遏制房价增速、宣传教育普通居民增加多种收入来源,是这个方向上的变化。


这个视频你一定要反复多看几遍,这是未来政策走向、经济走向的基础。 其实政策的制定也总是不断松松紧紧调试的,但是最终一定会找到一个很恰当的度。


在这样过渡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诞生很多结构性的机会以及限制。 所以我们客观看待这一切,客观看待政策,客观看待产业变化,那大家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当下和未来。


我是老丁,朋友们,咱们再会。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

《国家能源局

华生《新土改》

天眼查《城市存续企业数量》

国联证券《关注共同富裕下乡村振兴投资机会》

黄奇帆《共同富裕讲话》

摩根士丹利《中国城市化 2.0:超级都市圈》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经济社会研究报告》

《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目录》

WIND数据

光大证券《要素改革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美日德三国经验》

下一篇:水光针一疗程多少钱(一次水光针的效果能维持多久)
上一篇:检查脑部ct多少钱(第二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