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画值多少钱(张大千画作1)

2023-01-29 04:07: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8

一、大风堂画派

说到张大千和胡若思这两位大师,不得不提到“大风堂画派”。

二十世纪20年代,张善子、张大千两兄弟在上海客居,偶然的机会得到明朝画家张风画的一幅《诸葛武侯出师图》,而这个明末清初的张风,无论人品和画风是他们从小就非常喜欢和崇拜的画家,他们的母亲也非常喜欢,于是,两兄弟便用张风的字(大风)作为西成里居室的厅堂的名,为“大风堂”。 张善子、张大千两兄弟后来在这里开堂收徒,传道授艺,后来弟子收了有几十位,其中有不少成了画坛泰斗级的人物,弟子们都自称大风堂门人,所以渐渐形成大风堂画派。 步入大风堂学艺,需具备绘画天赋和端正人品,并经张氏家人或好友两人推荐,再经递门生帖,行叩头大礼,即可算是入门弟子了。

上图为大风堂画斋

大风堂弟子中组成人员有:何海霞、龙国屏、王永年、王康乐、萧建初、张心瑞、田世光、慕凌飞、胡若思、胡爽庵、刘力上、俞致贞、娄次郊、黄独峰赵蕴玉、孙家勤、梁树年、喻继高、严盛媛、曹大铁、张正雍、胡立、刘君礼、陈从周、宋美龄、罗新之、丁翰源、谢伯子、糜耕云等。 随着第一代弟子的渐渐辞世,第二代再传弟子里也有曹公度谢临风、邓由怀、陈沫吾、赵夜白、李鲤、胡真来、徐寿鹏、李代远、谢泰伟、屠际春、刘起伏、秦学文、汪晋权、范汝愚、吴嗣坤等不少艺术界的佼佼者,显露出大风堂画派的卓越生命力。

二、张大千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30年代,他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 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仿古画作可以乱真,“骗”过不少鉴别大师。 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

《嘉藕图》

2011年5月31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会上,张大千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藕图》经过多轮叫价,以1.9106亿港元成交价。

作于1947年的设色纸本立轴《嘉耦图》长约1.84米、宽约0.9米,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 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阴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 全画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爱痕湖》

中国嘉德2010春拍近现代书画“借古开今———张大千、黄宾虹、吴湖帆及同时代画家”专场上,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张大千晚年巨幅绢本《爱痕湖》 以一亿零八十万元创下了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

此件绢本《爱痕湖》为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与张大千平生巨构《长江万里图》创作于同年,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 该作品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Between Two Cultures)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史界公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

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 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 1968年巡展后,张大千本人亲自将这幅作品赠予现藏家。


三、张大千艺术变化

1、20世纪40年代前 具象 师古

早期张大千学习传统,以摹古入手,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 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作伪,特别是临摹石涛和八大作品可以达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

2、40年代后60年代前 印象 师自然

张大千在掌握扎实的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一改明清一味摹古、脱离生活的文人画之弊病,开始创作了大量写生记游作品,别有情趣,特别是创作的青绿或金碧山水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备受青睐。

3、60年代后 抽象 师心

1966年,张大千赴香港观看了圣保罗画展,甚有启发,其后“作风大变,泼墨泼彩,大行其道”,画面上泼墨泼彩则逐渐加重,成为最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泼墨泼彩的面貌在此一时期终于形成。

四、张大千的艺术特点

1、张大千书画的用笔之法

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用笔之法和习惯,一个伪手要在短期内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即使临摹,也只能是表面的形似,要做到气韵生动,神似是不可能的,伪张大千的画也是如此。

2、张大千的署款和题跋

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学习曾熙和李瑞清,学习石涛、八大山人后,其书法有两种面貌;之后,他又学习魏碑,《瘗鹤铭》和宁代的黄庭坚,从而形成利落,平中求奇,隶楷相参的书风。 他的署款很有特色,关于“爰”字的写法,从传世作品看,又有早中晚期三种不同的写法。 关于如何署款,张大千也有一套讲究。

张大千的书法

3、张大千的印章

张大千的印章,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0余方,有:张爰,张蝯,张大千,大千居士,蜀客,三千大千,蜀郡张爰,大风堂,昵燕楼,摩颉山园,摩登戒体,三到黄山绝顶人,老弃敦煌,长须张郎三十八,苦瓜滋味等印。 张大千的这些印章,不仅是鉴定的凭证,而且也是了解其生平和艺术风格的重要史料。

张大千部分用印

张大千泼墨荷花图

张大千金线荷花图

五、胡若思

胡若思父亲是书画商人,和张大千关系好,因此,胡若思九岁就师从张大千学画,为大风堂弟子。 在此期间他临摹了大量历代名迹,14岁跟随着张大千到日本,并在东京等地举办画展,15岁时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 擅画山水、人物。 山水师法五代、北宋及明四家,兼及清初石涛和现代黄宾虹、张大千等人,构图布局别具一格,用笔大胆泼辣,画幅烟云变幻,笔墨苍浑,技法精到。 可以说,在张大千弟子中,胡若思是传统功力最深的一位。

胡若思的《桂林山水》,有谣传567万拍卖了,其实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图分先后两段,远峙碧嶂,三峰耸立,山麓田舍人家,饮烟林树,畈田如鳞;中隔漓江,江中舟楫渔父,往来求鱼;近有长堤逶迤,挂帆蓬舸,系泊江岸,一士坐肩舆行于堤上。 此外田埂之间,约略点缀农人走卒贩夫之属。 全图双勾填彩,青绿设色如翠似碧,敷染匀净无些许火气,作者以长健细劲的笔法勾勒山石外廓及土石层叠的结构,绵长柔婉而无孱弱纤媚之弊,青绿重彩之外衬以粉白赭石,极富装饰性。 人物勾描衣褶婉转,开相清秀,与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所绘人物格调相承,绚丽明朗的风度更具胡氏特色。 为此胡若思在上世纪70年代获得了“南胡风韵”的美誉。


2011年胡若思《华山云海图》在北京以139.40万的价格成交,为目前胡若思拍卖最贵作品。

六、胡若思和师傅张大千的恩怨情仇

胡若思在跟随张大千学画几年后,所临摹的石涛画作已经快要达到张大千的水平了,特别擅长石涛的浅绛山水,笔墨风格神似张大千,找张大千要画的人很多,要买的和要送的,很多都指明要石涛风格山水,张大千应接不暇的时候,就让胡若思代笔,他再修润题跋钤印,所作的画作居然无人知道是弟子代笔和师徒“合作”。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张大千因为不肯给日本人作画,被日本人软禁在北平,很多谣传张大千已经“遇难”。 胡若思就在上海伪制张大千画作百幅,其中尤以石涛风格浅绛山水居多,并举办画展,名曰“张大千遗作展”,人皆不知其伪亦难辨真假,遂抢购一空,引起上海大风堂其他弟子的公愤。 后张大千通过各种途径逃离北平,到达上海后登报声明,将胡若思逐出“师门”,永不相认。

胡若思的《愚公移山》 126.50万

胡若思荷花图

下一篇:孕妇梦见自己是男的(孕妇梦见自己是男的春梦)
上一篇:女人梦见大海涨潮(女人梦见大海涨潮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