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为什么吃田螺(广东人过中秋为什么吃田螺)

2023-01-29 03:53: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虽然中秋节过了,但是很多朋友在问我为什么要吃石螺(田螺),我们广东的习俗中秋吃石螺,这是有很多说法的,我们顺德有记载,在清咸丰年间就有“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民间认为,中秋食石螺,可以明目。 因为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被认为食田螺可明目。
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呢,那是因为中秋前后,是石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还有就是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
“螺”字与粤语“罗(拿)”字同音,螺,即“向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螺(罗)”,所以中秋夜吃螺,有五谷丰登之意。
此外,也有资料记载,中秋食石螺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食石螺便成为风俗。
但是现在已经时代变了,螺已经比肉还贵了[捂脸][捂脸][捂脸]!这边大一点点的石螺都卖15块钱一斤呢。

拓展资料:
古人中秋做什么?你觉得有比现在的中秋好玩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吃月饼
《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
苏东坡曾经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有学者认为可能宋代就有月饼了。 但直到明朝,赠送月饼才成为普遍的中秋节俗。
清代袁枚在《隋园食单》中还记载有月饼的做法,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 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描述说,中秋节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古时中秋燃灯之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饮桂花酒
桂花,十里飘香,沁人肺腑,古人赞云:“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清香压九秋”。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玩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偷瓜摘菜
在古人看来,秋收季节蕴藏着生育和繁殖的希望。 唐宋以前先民会在秋收后举行祈求生子的活动和仪式。 明清时期,湖南和贵州地区有一种中秋之夜偷瓜摘菜的活动。 人们会在晚上“偷”上一些冬瓜或南瓜,在它们表面上描绘上婴儿的模样,送给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妇,希望他们能早日生子。
在黔东南地区还有摘菜的风俗。 他们会选择在中秋之夜这天,跑到自己心仪对象的菜园子中摘几颗菜,以引起恋人的注意,从而能够摘上美满的恋爱果实。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 之所以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是因为此时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芋头是美味时令小吃,由于蝗虫不食的特点,自古便有“平时菜蔬,荒年粮”的美誉。 广东有些地方过中秋节时,要吃芋头。 此时家家都要煨一锅芋头,合家团聚,一边赏月,一边齐享芋香之美味。 中秋食芋,还有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

下一篇:做hpv多少钱(事关HPV疫苗)
上一篇:立邦漆多少钱一桶(立邦漆多少钱一桶50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