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多少钱一吨(化工行业策略报告)

2023-01-29 00:51: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报告出品方/作者:万联证券,黄侃,孙思源)

1 基础化工行业行情回顾

1.1 市场表现

上半年基础化工指数先跌后涨,走势跑赢大盘。 截至2022年6月6日,按总市值加权平均计算,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为7358.76点,较2021年末下跌了10.21%;沪深300指数为4166.09点,较2021年末下跌了15.67%,基础化工指数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期间基础化工行业的二级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也普遍负值,仅农用化工板块上涨了4.61%,其他子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化学原料板块下跌1.37%,化学纤维板块下跌9.05%,其他化学制品Ⅱ板块下跌10.78%,塑料及制品下跌18.06%,橡胶及制品下跌20.05%。 但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基础化工行业年初至今表现相对领先,以4.59%的水平在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4。

年初以来,基础化工三级子板块涨少跌多。 其中涨幅居前的五个板块是纯碱(32.79%)、 磷肥及磷化工(24.81%)、无机盐(24.06%)、涤纶(18.54%)和农药(9.39%)。 涨跌幅后五的板块分别是涂料油墨颜料(-25.49%)、膜材料(-24.51%)、轮胎(- 23.24%)、钛白粉(-20.26%)、绵纶(-19.62%)。

个股方面,剔除2022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2022年6月6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涨幅前 五个股分别为宏柏新材(110.85%)、双环科技(106.54%)、苏州龙杰(64.23%)、 *ST尤夫(57.60%)、云南能投(53.01%);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ST德威(-77.31%)、 新宙邦(-60.62%)、天赐材料(-60.24%)、斯迪克(-57.07%)、祥源新材(-54.91%)。

产品价格表现方面,年初以来受油气价格走高影响,石油化工产业链内的产品价格普 遍维持高位运行。 年初至今涨幅前五的石油化工品分别为丁二烯(183.72%)、泛酸 钙(162.96%)、硫磺(104.09%)、一氯甲烷(94.44%)、硫铁矿(87.58%);跌幅 前五的石油化工品分别为甘氨酸(-50.36%)、碳酸二甲酯(-40.77%)、维生素 VA(- 38.18%)、维生素 VC(-34.15%)、二氯甲烷(-32.91%)。

截至 2022 年 6 月 6 日,CS 基础化工 PE(TTM,剔除负值)为 18.77 倍,较 2021 年末 下滑了 19.33%。 二级子行业中,PE(TTM,剔除负值)从高到低分别为橡胶及制品 30.15 倍、其他化学制品Ⅱ 26.09 倍、塑料及制品 23.31 倍、农用化工 13.81 倍、化学原 料 12.73 倍、化学纤维 11.01 倍。

截至 2022 年 6 月 6 日,CS 基础化工 PB(MRQ,剔除负值)为 3.17 倍,在中信一级行 业中排名第 9。 二级子板块中,PB 估值从高到低分别为其他化学制品Ⅱ4.01 倍、农 用化工 2.97 倍、化学原料 2.63 倍、塑料及制品 2.62 倍、化学纤维 2.22 倍、橡胶及 制品 2.10 倍。

1.2 2022Q1 基础化工经营情况回顾

2022年一季度,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程度加剧,加之乌俄冲突导致资源大国俄罗斯出口 受到严重制裁,国际原油价格突破百元关口。 同时国内多地新冠疫情相继反弹,货运 物流及行业开工受限,部分化工品市场货源紧张。 多重因素影响下,化工品价格整体 维持高位,期间基础化工行业业绩维持可观增速,2022Q1实现营业总收入5869.42亿元,同比增长28.51%;实现归母净利润711.16亿元,同比增长43.35%。

分板块来看,CS基础化工2022Q1所有二级子板块营收同比实现了正增长,但部分板块 受原料端压力影响盈利能力同比下滑。 营业收入方面,农用化工、其他化学制品Ⅱ板 块涨幅居前;归母净利润方面,农用化工、化学原料板块涨幅居前,橡胶及制品、化 学纤维板块归母净利润水平同比下滑较为明显。

三级子板块中,2022Q1营收涨幅排名 前五的分别为碳纤维(168.32%)、钾肥(163.90%)、锂电化学品(122.65%)、其他化 学原料(65.56%)、纯碱(65.51%),涨跌幅排名后五的分别为氯碱(-7.98%)、轮胎 (-5.02%)、粘胶(1.58%)、涂料油墨颜料(4.09%)、印染化学品(8.43%);归母净 利润涨幅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氟化工(415.98%)、钾肥(331.62%)、民爆用品(249.56%)、 无机盐(246.88%)、纯碱(228.13%),跌幅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轮胎(-87.01%)、涂料 油墨颜料(-75.48%)、橡胶助剂(-72.60%)、粘胶(-72.14%)、印染化学品(-43.87%)。

2015年以来,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小幅下滑趋势,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CS基础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6.51%,与2021年资产负债率水平基本持平。

化工行业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于 2020 年三季度确立,并于 2021 年 2-3 季度达到了 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利润高点。 2021 年四季度,随着能耗双控影响消除,生产装置开工 恢复正常,化工品供需结构改善、产品价格下调,上市化企盈利性出现了小幅回落。 2022 年初,在乌俄冲突、国内多地疫情反弹等多重不可抗力下,化工品价格再度走 高,2022Q1 上市化企盈利性环比再次小幅上行。 考虑到当前乌俄冲突仍在延续,全 球油气价格维持高位震荡,预计后续产业链上游环节涉及石油或天然气的化工品在成 本端支撑下,有望继续维持价格高位。 同时随着下游有序复工复产、货运物流通畅度 提升,化工品需求以及订单交付情况有望得到改善,上市化企整体的盈利性也有望维 持在较为可观的水平。

2 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

2.1 需求面:随国内疫情缓解,下半年化工品下游需求有望环比改善

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GDP增速回归至平稳水平,2022Q1我国GDP增速为4.8%,环比2021Q4增长了0.8pct,高于同期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元区等国家和地区GDP同比 增速表现。 但从制造业PMI表现来看,2022年初以来全球受奥密克戎疫情以及国际地 缘政治局势紧张度加剧影响,制造业PMI指数普遍出现回落,截至2022年4月,全球制 造业PMI指数为52.2%,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7pcts,较上年末下滑了2.1pcts;同期我 国、日本、英国、欧元区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制造业PMI均同步较年初出现了下滑。

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年初以来受多地疫情反复、不少企业阶段性停工停产、能源品价 格上涨生产成本上行、物流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CPI指数上行压力加大、PPI指 数下行速度放缓、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再度走高,制造业PMI指数则回落 至了50%以下。 截至4月,我国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1%;PPI环比上涨0.6%, 同比上涨8.0%;CCPI指数为5781点(4月30日),较2021年末上涨了12.19%;制造业PMI 指数为47.4%,较2021年末下滑了2.9pcts。

进入5月,我国各地疫情相继得到了有效 控制,物流受阻情况改善,上海等地区大型企业也开始筹备复工复产,CPI指数环比 下跌0.2%、同比上涨2.1%;PPI指数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1%,制造业景气度显 著回升,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6%,环比上涨了2.2pcts,但仍位于50%枯荣线水平 之下。 预计2022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修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我国CPI指数有 望在低位趋于平稳运行,PPI指数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同时制造业景气度也有望得 到修复。

2022年1-4月,化工行业下游房地产、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终端行业增速明显放 缓,仅农产品等少数下游行业保持了景气上行趋势。 下游行业需求有限、化工品价格 高位运行,叠加海运费价格高位、物流受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细分领域化工品 的需求以及订单交付进度。 当前,前期受疫情影响开工受阻的下游企业正有序恢复生 产,海运价格也迎来拐点。 预计下半年化工品需求量有望随下游开工率提升而改善, 同时出口需求及订单交付进度也有望随着物流改善和运费下调而改善。

2.2 供给面:平稳生产保供稳价,助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能耗双控影响削弱,保供稳价、节能降碳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行。 从政策端来看, 2021年末开始,政府部门发文明确不再“一刀切”限电限产、不运动式减碳,“能耗 双控”对于高耗能化工企业开工率影响逐步削弱。 同时为保障年内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21年末开始,发改委等多部门先后发文,以保障大宗原材料生产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以及合理用煤、用电,并力争实现保供稳价。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技术改 造升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落后及不合规产能出清,将依旧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 方针。 期间化工企业扩产、扩建等重大资本开支项目的审核及批准流程或将持续趋严, 行业内新增资本开支或将持续趋向于集中在少数具有更强生产技术实力以及市场竞 争力的龙头化企之中,从化工行业各子板块在建工程CR5、CR10的数据表现中也不难 看出。 截至2021年末,基础化工各子板块在建工程CR10比例均维持在50%以上。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方面,截至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完成额同比增速为16.2%,趋势较为平稳;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 料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则较年初有所放缓,分别为38.6%和19.6%。 预计 下半年随着国内各地疫情修复,企业在建项目施工节奏普遍恢复正常,各细分领域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有望环比改善。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 明显下滑,为75.9%,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7pcts、1.7pcts。 石油化工行业相关细 分领域产能利用率水平显著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 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4%、77.9%和 84.2%,环比分别上涨3.4pcts、0.3pcts、1.7pcts,同比分别上涨2.4pcts、上涨1pct、 下滑2.9pcts。

产成品存货规模方面,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下游旺盛 的需求推动下,产成品存货规模增长显著,截至4月同比增幅为43.9%;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板块截至4月产成品存货规模同比增幅为32.5%。 化学纤维制造业板块 产成品存货规模增幅在1-4月波动较为明显,截至4月增幅为29.0%;橡胶和塑料制品 业板块产成品存货规模增速则震荡下滑,截至4月板块增幅为17.8%。

整体来看,当前 石油化工各细分领域产成品存货规模同比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 两个方面,1.在成本端支撑下,化工品的整体价格水平仍处于高位,相应地会抬高产 成品存货价值;2.一季度物流不畅、下游停工停产等因素导致部分化工品出现了下游 需求短期疲软、出口及订单交付受阻等现象,进而使得产品存货量增长。 我们认为, 在当前化企普遍正常开工的情况下,化工品库存量充足,能够有效保障后续随着国内 疫情以及海内外物流情况好转而增长的下游需求,同时也可以将化工品供需结构维 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进而一定程度上达到“稳价”的效果。 而后续随着化工品下游 需求改善、订单发货进度提速,以及成本端压力缓解,石油化工各细分领域的产成品 存货规模增速也或将随之放缓。

工业增加值方面,2022年初以来除石油和天然气板块外,其他石油化工细分领域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甚至部分领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 增加值的增速降为了负值。

截至4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 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4%、-3.7%、0.4%、3.3%和-1.2%,除石油和天然气 开采业增速较去年末上涨了2.5pcts外,其他细分领域增速较去年末均出现了不同幅度 的放缓,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降幅较为显著,分别较去年末下滑 了6.8pcts和7.5pcts。 我们认为,造成石油化工细分领域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的主要原 因在于,年初以来油气价格高筑,不少化工品成本端受压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预计 后续随着成本端压力减缓、下游需求改善,各细分领域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较上半年 有所回升。

2.3 原料面: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化工品成本端承压

2022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且一度突破了130美元/桶关口。 截至6 月9日,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维持在121.51美元/桶和123.07美元/桶的高位, 分别较年初上涨了61.56%和58.23%。 原油价格高筑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海外乃至全球 原油需求及消费量持续复苏的同时,OPEC等主要原油输出组织增产情况不及预期。 加 之乌俄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加大力度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原油供应量锐减。 多 重因素下,原油供需结构明显失衡,原油库存持续走低,全球能源断供恐慌情绪不断 加剧,进而导致了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并带动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品价格走高。

原油、天然气作为诸多大宗品的上游原材料,其价格快速走高导致部分细分领域年初以来在原料端压力不断升级,利润空间被逐级压缩。 截至目前,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仍 不容乐观,能源品的供需结构仍处于紧张状态。 6月2日,OPEC+公开表明同意扩大7- 8月原油增产幅度至64.8万桶/日,增产幅度为50%,但实际仅为将9月的增产计划提前 分摊至了7-8月,加之此前OPEC+实际增产幅度不及预期,我们认为,短期内原油将继 续处于供需紧张状态,其价格也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进而支撑下游化工品价格维持 在相对高位。 但远期来看,随着原油需求旺季结束、地缘政治局面缓解、主要产油国 供应增加,以及原油战略储备的释放,原油价格将逐步回落至理性空间。

对于一季度 乃至上半年,因原料端承压、产品价格调整存在时滞性而盈利性阶段性下滑的细分领 域,后续随着产品价格的调整,以及原料端压力的逐步缓解,其盈利性有望得到改善。

3 重点子行业分析

3.1 农药化肥:农产品高价运行,带动农药化肥高景气度延续

在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各国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全球对于粮食储备以及粮食保供的意 识明显加强,叠加全球通胀加剧,农产品价格进入上行区间。 我国政府部门近来也多 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及粮食安全以及农药化肥保供等相关内容。 2021年我国粮食整体播种面积以及玉米、小麦、薯类等多个细分品类农 作物播种面积均较2020年有所增长。

乌俄冲突加速推高农作物价格,农化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俄罗斯、乌克兰两国 均为全球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以小麦、大麦为例,2021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小 麦、大麦出口量占全球的比例均在25%以上。 2022年2月下旬,乌俄冲突爆发,一时 间加剧了全球对于粮食短缺的危机感,进而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而农产品价格走势 作为重要的农化板块景气度先行指标之一,其再度走高也预示了农化板块有望在 2022年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在此背景下,2022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看好农药化肥板 块表现,并着重推荐磷肥、有机磷系除草剂等细分领域。

3.1.1 磷化工:磷矿石“一石难求”,成本端支撑下磷铵价格持续探涨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磷矿石的主要产出国,但早期的过度开采使得我国磷矿资源 储采比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 如今基于磷矿石的不可再生以及不可替代性,我国已 将磷矿视作重要的战略资源,主产区均开始有意缩减磷矿石的产出以及销售规模,这 也导致了全球磷矿石供应量收紧。 2021年全年,我国磷矿石产量约1.03亿吨,较2016 年高点下滑了近30%。 2022年以来,我国磷矿石主要生产企业有意进一步缩紧磷矿石 产销规模,尽管磷矿石产量同比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 截至4月末,我国磷矿石总 产量为3269.9万吨,同比增长7%,增速较2021年度下滑约6.8pcts。

磷肥作为主流化肥品类,是磷矿石下游最主要且最为稳定的需求来源,在全球农作物 高景气利好磷肥需求的情况下,也将提振磷肥对于上游磷矿石的需求量。 叠加近年来 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磷系新能源材料需求快速增长,成为 了磷矿石新的需求增长点,全球对于磷矿石的总需求量有望稳步扩张。 需求利好叠加 供应收紧,2021年以来磷矿石价格一路走高,截至6月初,我国磷矿石均价已超过900 元/吨,与2021年初价格相比涨幅超过了1.5倍。 考虑到在企业有意控制磷矿石产出以 及缩减外销量的情况下,磷矿石的供需结构或将持续趋紧,我们认为,后续磷矿石的 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从原料端来看,在磷矿石之余,2022年以来磷肥其他两大主要原材料,合成氨和硫酸 的价格也均在下游需求利好以及成本端价格上行等因素推动下明显走高,磷酸一铵 及磷酸二铵的原材料成本压力明显加大。 从按市场价计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差 走势来看,对于一体化程度较低、各原材料主要依靠外部采购的磷肥生产企业而言, 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磷肥的盈利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甚至存在亏损的可能。

而一体化 程度高、部分原材料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且原材料战略库存充足的磷肥生产企业在此 期间面临盈利性受损的风险更小。 以磷酸一铵为例,按每生产一吨磷酸一铵需要1.5 吨磷矿石、磷矿石单吨开采成本200元计算,对于自有磷矿石且可以就地供应的磷肥 生产企业而言,每生产一吨磷酸一铵磷矿石的成本约为300元;而对于需要外购磷矿 石的生产企业而言,按年初至今(至6月9日)磷矿石市场均价753.92元/吨计算,每 生产一吨磷酸一铵磷矿石的成本约为1130.88元,二者在磷矿石端的成本差超800元/ 吨。 截至目前,合成氨、硫酸价格已出现高位松动,磷铵价差较一季度出现了明显修 复,预计后续随着成本端压力减小,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磷铵生产企业的盈利性将进一 步修复。

从需求端来看,春夏季是我国等北半球国家的播种高峰期,也是磷肥的需求旺季,因 此年初以来,我国磷肥采购需求旺盛,企业订单量充足。 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显示, 1-4月,我国磷酸一铵表观消费量约为336.16万吨,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磷酸二铵 表观消费量约为406.6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13%。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磷铵成本端压力持续加大,部分生产企业在2月开始陆续选择了 停车检修,或降低装置开工率从而规避盈利性大幅下滑的风险,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 示,2-5月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行业开工率逐月下滑。 截至 5月,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开工率分别为53.18%和59.40%,分别较2月下滑了6.11pcts和12.83pcts。 开工率下滑 同时也导致了磷铵产量同比下滑,截至5月,我国磷酸一铵累计产量为462.79万吨, 同比下滑了16.33%;磷酸二铵累计产量为599.00万吨,同比下滑了2.44%。 需求旺盛的同时产量下滑,导致年初以来磷铵工厂库存量持续走低,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 截至6月10日,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工厂库存量分别为5.19万吨和3.1万吨,分别较 年初下滑了78.38%和52.16%。

自开始执行法检后,我国磷肥出口量明显削弱,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我国磷酸一铵合计出口量为38.1万吨,同比下滑了60.3%;磷酸二铵出口量为93.76 万吨,同比下滑了31.69%。 由于年初以来海外磷肥价格快速上涨,而我国在春耕旺季 保供稳价政策下磷肥价格涨幅相对较小,海内外磷肥价差被明显拉大,3-4月期间海 内外磷肥价差折算为人民币一度突破了4000元/吨。 出口量缩减、国内磷肥盈利空间 被压缩,导致我国主流磷肥生产企业在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期间享受到的磷肥价格上 涨红利有限。

进入6月上旬,国内春夏备肥高峰期已基本告一段落,需求端有所削弱,磷铵生产企 业现阶段多以完成前期订单为主,部分企业以封单不报。 另外由于磷酸二铵出口量显著高于磷酸一铵,部分一铵产能已开始陆续转产二铵。 同时由于成本端磷矿石价格持 续走高,国内磷铵价格高位补涨,海内外磷铵价差开始减小。 我们认为,在成本端、 需求端、供给端的多重支撑下,下半年海内外磷铵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运行,且如 果后续出口法检政策随着国内需求削弱而放松,磷铵出口量也有望在下半年得到改 善,行业盈利性也将随之提升,建议继续关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磷化工龙头企业。

3.1.2 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审定标准初步落地,或将推动草甘膦、草铵膦需求释放

我国是全球主要农药产国,近年来在供给侧改革、环保意识加强,以及“双碳”目标 背景下,我国开始加强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安全生产以及新增产能的管控,农药 行业中小落后产能正加速清退,行业集中度趋于提高,且未来鲜少有新增产能,行业 供大于求的现象开始改善。

草甘膦、草铵膦是目前除草剂市场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类,在百草枯被禁用后其市场 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2年初以来,下游农业景气度持续走高,草甘膦、草铵膦 作为主流除草剂品类,需求端受到明显提振,企业订单量充足需排单生产,甚至部分 企业的订单已排至二季度末至下半年,行业开工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百川盈孚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草甘膦、草铵膦开工率分别为86.21%和69.87%。 库存也随着 一季度末除草剂需求旺季来临,相继进入了下行趋势,截至6月10日当周,草甘膦、 草铵膦库存量分别为1.67万吨和285吨。 另外从库存量走势来看,2020年下半年以来, 草甘膦、草铵膦库存量持续显著低于2020年以前的水平,也说明了近两年下游需求旺 盛、供给端管控趋严,造成了草甘膦、草铵膦供需结构转变,甚至需求旺季期间出现 了市场现货流通紧张的情况,进而助推了产品价格上行。

成本端方面,黄磷是草甘膦和草铵膦的上游主要原材料。 受磷矿石价格上涨影响,黄 磷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居于高位,且由于当前磷矿石供应紧张程度有加剧趋势,后续不排除因磷矿石供应紧张而造成黄磷紧缺,进而导致黄磷价格再度走高的 可能。 在主要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支撑下,当前草甘膦、 草铵膦价格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6月9日,草甘膦市场均价约6.43万元/吨,较去 年同期上涨了38.82%;草铵膦市场均价为25.8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5.79%, 且二者的盈利性均较去年同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我们认为,在当前草甘膦、草铵膦订单旺盛大多需排单生产的情况下,短期内 其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且即使需求旺季过后草甘膦、草铵膦价格出现回落,在成本 端的支撑下也大概率不会回落到2021年下半年以前的水平,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一体 化程度较高,具有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草甘膦、草铵膦龙头生产企业下半年乃至 2022年全年的业绩表现。

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远低于美国、 巴西等国家,《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和落实,将意味着未来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 积有望明显增长。 从转基因农作物的性状表现来看,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 占比超过了40%,且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6月8日发布的《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 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了转基因目 标性状有效性应至少具备耐除草剂和抗虫性二者之一,因此未来随着转基因作物在 我国商业化和推广,适应转基因作物的农药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而草甘膦、草 铵膦作为最主流的转基因作物除草剂,将优先从中受益。

3.2 氟化工:三代制冷剂基线年末年,企业盈利性有望逐步实现底部反转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二代制冷剂向三代制冷剂过渡的阶段。 2021年9月15日起,基加利 修正案正式对我国生效,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在基加利修正案的约束下,我国三代制 冷剂(HFCs)除已获批的项目外,将不再有新建产能。 2022年为三代制冷剂基线年末 年,在此之后,我国对于三代制冷剂生产和销售的管控将愈发收紧。

2022年以来,受国内多地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制冷剂下游汽车、空调等领域需求阶 段性疲软。 加之制冷剂原材料端供应紧缺现象改善,原材料价格显著回落,制冷剂在 成本端的支撑力随之削弱。 需求疲软叠加成本端失去支撑,制冷剂价格从高点出现了 明显回落。 4月以来,三代制冷剂主流品类以及二代制冷剂R22价格已基本进入筑底状 态,其中R32、R22价差表现已开始有所好转,截至6月6日,R32市场均价约1.35万元 /吨,R32-二氯甲烷价差约6789.6元/吨;R22市场均价约1.65万元/吨,R22-三氯甲烷 价差约1.1万元/吨。 R134a、R125的价差近期仍有小幅下滑,但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 平或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截至6月6日,R134a市场均价约1.83万元/吨,R134a-三氯乙 烯价差为7682.8元/吨;R125市场均价约3.55万元/吨,R125-四氯乙烯价差约2.05万 元/吨。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我们认为,当前制冷剂的价格及价差水平已基本进入阶段性底部。 下游企业正随着疫 情恢复而有序复工复产,物流运输情况也开始改善,预计下半年制冷剂下游需求端将 有所修复。 中长期来看,随着二代制冷剂的淘汰,三代制冷剂的市场份额将有所增长。 而期间四代制冷剂在应用成本、海外专利等因素的制约下,在国内难以快速实现范围 应用,因此未来几年三代制冷剂仍将占据制冷剂市场的主导地位。 加之2024年开始, 在基加利修正案的约束下,我国三代制冷剂的生产供应将逐步收紧,届时三代制冷剂 的供需结构将逐步由供远大于求转变为供需平衡,制冷剂的价格中枢将随之上行,并 回归合理区间,制冷剂生产企业的业绩表现也将随之改善。 因此我们继续看好后市相 关龙头企业业绩反转逻辑。

3.3 新材料:核心材料国产替代逻辑长期坚挺

3.3.1 显示材料:大中尺寸 OLED 面板加速渗透,有效提振上游显示材料需求

OLED面板应用趋于多元化、大尺寸化。 近年来,随着OLED面板生产技术的成熟化发展, 以及主流面板生产企业的产能规模扩张,OLED面板的生产应用成本开始进入下行通 道,其在各应用领域的渗透率开始提高。 根据观研天下整理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 OLED面板出货量约为8.83亿片,同比增长约6.9%,OLED面板出货量在所有显示面板中 占比约22.2%。 预计2022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9.92亿片,占比则将提升至 23.1%。

分尺寸来看,在小尺寸显示面板领域中,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已 开始由高端机、旗舰机延伸至越来越多的中低端款式以及柔性显示可折叠智能手机。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面板领域的 占有率已达到42%,较2020年增长了10%。 在大尺寸、中尺寸领域,主要是OLED电视和 OLED笔记本贡献了需求增量,此外,近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不少高端车 型选择配备OLED屏幕,也为OLED产业发展贡献了一定增量。 据Omdia统计数据显示, 2021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下滑6.2%,电视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滑0.7%,但同期 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逆势同比增长了65%达到了740万台,OLED电视在高价电视市场的 占比达到了35.7%,而这一比例有望在2022年进一步增长到42.1%。

另外,2021年全球 OLED笔记本市场总出货量为558万台,同比涨幅高达389%。 我们认为,大中尺寸OLED 面板加速渗透主要系2021年以来受原材料紧缺、运费上涨等因素,液晶面板价格走高, OLED面板与之价差缩小,使得OLED面板在各领域的应有性价比也随之凸显,而大中尺 寸OLED面板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也将有效提振对于上游显示材料的需求。

大陆OLED面板占有率仍具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在显示面板行业的地位不断提 升,根据韩国显示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面板企业营收额在全球占比达到 了41.5%,同期韩国面板企业营收占比为33.2%。 但事实上,我国在营收额方面超过韩 国,主要系近年韩企因规划将精力和投入集中在OLED面板领域,而逐步退出了液晶面 板领域所致。 目前韩国三星、LG等面板企业依旧在OLED面板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21年,韩国OLED面板在全球的占有率依然高达82.8%。 与此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游需求旺盛的双重动力下,以京东方、维信诺为首的大陆面板企业开始加速扩建 OLED面板生产规模,参考我国液晶面板发展路径,未来我国OLED面板在全球的占有率 将逐步提升,进而带动OLED面板产业链上游材料的市场份额同步向国内转移。

显示材料需求随面板出货量走高持续增长,核心环节国产替代进程待加速。 OLED有机 终端材料是OLED面板上游核心环节,其品质直接影响面板的显示性能和寿命。 近年在 OLED面板行业的景气度不断攀升的同时,我国OLED材料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行业 业绩增速可观,2021年,我国OLED材料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1.5%,归母净 利润同比增长了40.98%,板块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0.19%和5.11%。 从材 料细分类型来看,目前我国在OLED前端材料领域已充分占据话语权,并大量供应给海 外龙头OLED终端材料生产企业。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但在OLED终端材料自主化生产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 阶段,现已有少数国内企业实现了核心材料环节的技术突破,作为全球面板生产大国, 实现OLED终端材料的自给自足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 投入,未来我国有望陆续在发光材料、主体材料、掺杂材料等终端材料领域实现国产 替代。 因此我们长期看好OLED面板上游显示材料国产替代相关企业的发展。 另外,由 于我国前端显示材料大量出口海外且以美元结算,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期间人民币 升值使得国内显示材料生产企业承受了一定的汇率损失。 2022年二季度开始,中美息 差减小使得美元开启升值通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显著走高,我们认为,一季度美元 对人民币汇率贬值所造成的汇兑损失有望自二季度开始逐渐转正,并转变为汇兑收 益,进而利好相关生产企业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盈利表现。

3.3.2 CMP 抛光垫:集成电路生产关键环节,国产抛光垫正强势崛起

CMP抛光垫是CMP技术中的核心原料,直接影响抛光质量,具有高技术壁垒和客户 壁垒。 CMP材料成本在集成电路生产成本中占比约7%,其中抛光液和抛光垫为主要 消耗品,抛光垫在CMP材料成本中占比为33%,仅次于抛光液。 CMP抛光垫的性质直 接影响晶圆表面抛光质量,是CMP工艺的核心材料。 目前全球抛光垫的市场份额及技 术专利主要由日本、美国及韩国所占据。

我国内地企业的专利主要集中于抛光垫的实 际应用,在抛光垫的制作方法及材料方面几乎空白。 且由于在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对 抛光垫的稳定性以及配套服务的稳定供应要求极高,芯片制造厂商对抛光垫供应商 的认证要求极其严格,认证周期较长,且如果没有重大驱动力,为了保证生产流程的 稳定可靠,芯片制造厂商很少会更换供应商。 除此之外,抛光垫也是一种易耗品,必 须适时进行更换,长时间不更换的抛光垫,被抛光去除的材料残余物易存留在其中对 工件表面造成划痕。 CMP抛光垫高技术含量、高知识产权壁垒、产品验证评价时间 长、被国外垄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和较高的产品附加 值。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抛光垫国产替代紧迫性加剧。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局 面愈发混乱,我国随时存在在核心产业、核心技术环节收到西方国家制裁的风险,加 之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国际物流到港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大。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 规模正快速扩张,为避免“缺芯”的窘迫现象持续上演,我国必须加速在核心环节打 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抛光垫作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环节的消耗品,若持续依 赖进口,一旦中美博弈加剧,供应商恶意涨价或者断供,将会使得我国集成电路生产 企业面临无“垫”可用的局面。 因此实现CMP抛光垫的自主生产对于我国集成电路的 平稳化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在抛光垫环节的技术突破, 相关产品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且产品线愈发完善,下游客户反馈情况良好。 在我国 集中火力突破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环节的大趋势下,我们将持续看好CMP抛光垫 等核心材料的国产替代逻辑。 此外,2022年上半年我国多地疫情复发,导致企业开工下滑,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出现 了小幅下滑,截至4月,我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约1074亿块,同比下滑了5.4%。 集成 电路产量下滑,或将向上传导导致上游CMP抛光垫等材料上半年需求小幅不及预期。 截至目前,国内疫情已显著好转,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下半年集成电路产 业对于CMP抛光垫的需求也有望将较上半年得到改善。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下一篇:opa53手机多少钱(vivo)(OPA53手机多少钱一台)
上一篇:体力劳动者梦见腐烂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