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功全项多少钱(甲功三项多少)

2023-01-29 00:50:2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文章来源:河西幕、IVD工具人

业内人都以为,IVD产品系统封闭,集采短时间内不会来。 但是,改革永远来得比想象的快!

8月19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推出检验试剂省级带量集采,给IVD人来了个“措手不及”。

目前《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结果》于8月27日公示了。


约谈:17家企业

参与:13家企业

中选:12家企业


其中,雅培18项,产业14项,迈瑞14项,西门子12项,索灵5项,博阳5项,万孚2项,基蛋2项,长光华医1项,明德1项,微点1项,奥森多1项

相关政府部门于8月25日约谈多家检测试剂企业的代表,根据现场传出的信息,谈判共分为2组,雅培、西门子、迈瑞、新产业等13家企业参与谈判;罗氏诊断、贝克曼、安图等企业则直接放弃谈判。

从公布的谈判结果来看,这也是其经过审慎考虑后做出的其自认为最佳的选择。 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仅仅公布了中选品牌和项目,没有公示最终的谈判价格。


一些价格从自媒体流出,官方还没有宣布。

乙肝:3.5元 到 6元

甲功:7.5元 到 8元

NT-proBNP: 33元 到 49元

PCT:25元 到 29 元

BNP:45元 到 60 元

价格还过得去吧,没有暴利,但还是能赚钱的。


值得注意的是:“执行时间另行通知”,那么何时执行?如何执行?执行阻力?更值得期待与关注!


所涉品牌涉及深浅

关于这次集采涉及到的厂家和项目,到底是怎样?根据目前的各种报道,还是比较模糊的。 本人经过调查和梳理,特作下图,从中可以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安徽集采涉及19个品牌/23个品种


以下,根据河西幕数据重新排版


1、每一行从左往右是根据销售金额,被抽中参与谈判的企业。

2、红色:没有参与谈判的厂家。

  • 共有罗氏、贝克曼、快臻、梅里埃、Sysmex、安图六家

  • 透景参与了谈判,但最后没进目录

3、黑色:响应入围价,且谈判成功

从上图可知,被抽中,最后没有进目录

  • 罗氏,21/21项

  • 贝克曼,11/11项

  • Sysmex, 5/5项

  • 梅里埃,2/2项

  • 快臻,1/1项 (BNP现已经移交贝克曼)

  • 安图,1/1项

  • 透景,1/1项


由此可知,以上厂家,其实所受影响完全不一样,最多的是罗氏的21项,最少的是安图和透景各1项。 快臻的BNP已经移交贝克曼,所以实际上贝克曼是12/12项。


因此,如果后续执行力度严格的话,罗氏的这21个项目将被赶出安徽市场,但安图只有1个,安图的其余22个项目仍可伴随着联动降价,继续占有和开拓此次集采不会覆盖的20%的市场。


小编点评: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罗氏和贝克曼,原来的老大和老三,现在让出蛋糕给老二老四老五了。


另外,这些厂家还有更多没有在本次集采范围(23个发光品种)内的检验项目,它们完全不受本次集采影响。


小编点评:

其他同类型项目要实行联动降价的。 不能说不受集采影响。 既然按在谈判桌上的项目都不肯降下来。 没在目录里的,就更不肯降了。 如果进了目录的企业,继续配合降价,那没进目录的企业,认不认怂,降,还是不降?


外企,雅培(涉及19个项目)和西门子(涉及12个项目),都是全面配合,全部谈成。 中国品牌,涉及项目最多的是新产业(涉及14项)和迈瑞(涉及14项),全部谈成。


小编点评:

安图的电话中报中,高管评论,罗氏雅培降价会出问题。 对了一半,罗氏不降,雅培降得贼快!


综上,如果严格执行的话,罗氏(涉及21个项目)和贝克曼(涉及12个项目)失去的市场将会由谈成的企业们瓜分,其中雅培和西门子,迈瑞和新产业无疑将会分得最多。


雅培和西门子将在安徽取代罗氏和贝克曼,成为进口双雄;迈瑞和新产业将进一步巩固自己国产领先的地位。





安徽集采的影响


之所以,安徽集采在业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原因在于,这不仅仅是安徽一省之事,也不仅仅是一个检验集采之事,它还将影响其它省份的集采进度和力度,影响中国IVD行业的发展进程,影响中国医改的步伐和走向,还会对政府公信力有重大影响。


本来,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检验试剂政府集采,但因“会议记录外泄门”而在行业内外造成轰动,随即又因股市的大跌回应,进一步引起舆论关注,最终把安徽集采推向行业瞩目的风口浪尖。


据说,此事已引起股市监管层和政府高层的关注。 因此,安徽医保局本周应该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诸多压力,但仍旧速战速决,继19日发集采公告,20日座谈会记录外传震动股市后,23日各厂家确定是否响应入围价,25日召开谈判议价,27日公告谈判结果,共计九天完事。


剑指商业贿赂,纪委监委出马!整治购销违法违规

安徽省临床检验试剂企业座谈会会议记录 7月14号


时间:2021年7月14日下午3:00

参会人员:

主席台:省医保局副局长万勇、李蔚,省药采中心李育主任

厂家席卡:罗氏、贝克曼、雅培、西门子、迈瑞、长光华医、基蛋、索林、万孚、安图、新产业、希森美康、奥森多等17家公司


开场:

省医保局副局长万勇:这次吹风会,会议的主要议题跟大家邀请药采中心的李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安徽省药采中心检验试剂的专项的这个相关情况。


为什么说本次叫专项带量采购,安徽的检验试剂从前几年开始挂网采购,一直没有进行过集中采购,一直挂网阳光采购,价格是天花板价,很高!因为没有时间做这个事。 不是不想做。 主要是没有时间,没有腾出手来,都知道这个价格水份很大,有很多做药的被赶去做高值耗材,做耗材的被赶去做检验试剂,我们要把做试剂的不能赶,不要赶!让营商环境净化就行了。 大家都要有份活干!大家干干净净的干。


为什么专项采购呢?是你们逼着我们干的一部分企业大肆搞商业贿赂,腐蚀我们的医护人员,让我们知名的专家进了监狱!这个事情不仅仅在安徽,甚至在江苏、浙江、云南等很多省都有发生,都牵涉到这些生产企业!本来我们不想搞专项采购的,想把这些企业全部停掉,赶出安徽!但是想想这样做可能有点极端!所以做这次专项采购。


专项采购的主要动作是针对本次涉案的企业所销售的一些大的品种。 基本目录已经遴选的差不多了,都在我们集采目录,正准备制定入围价,主要采取谈判的方式和大家谈。 其目的主要是合理的降价,不是比如10元降到1元,企业要有合理的利润,但是要把那些灰色的挤掉,你把这些钱贿赂医生,例如按照百分比给这些医生,都是这么干的。 一部分进去的人就是这样交代的,有的给12%有的给13%给哪些人,让我们现在没有进去的医生胆战心惊。


虽然涉及到的都是配送企业,但是其根源在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 任何配送企业卖了你们的货,其责任都在你们身上,他们犯得事都在你们身上,都是你们的事。 所以为什么本次专项采购其实是省纪委要求,做专项采购以后,我们会一批一批的一类一类的向滚动式把所有检验试剂都搞一遍。 不仅仅是省里面搞,以后要对接到各个市,或者各个市里同时搞。 在短时间内,一到两年之内,把检验试剂市场清理一遍,规范一下,同时也保护你们,当然更重要的是规范营销环境,下面请药采中心李育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作安排。




集采的终局在哪?


集采的终极目的是让利老百姓,同时帮助国内药企完成国产替代。 但执行过程中,会不会过激,产生相反的效果?但如果过头了,那么未来一定会纠偏。


灵魂砍价砍的是爽,但医保的总费用是不是真的降低了,百姓的负担是不是真的减轻了,这就要长期观察了。 有没有可能这部分减轻的负担远远不如别的地方增加的负担?砍多少,是一个技术活,砍价不能砍掉了质量,要避免按下了葫芦起了瓢。


药品尚有一致性评价可以参考,那医疗器械本质上属于制造业,没有一致性评价,集采就更应该按质量来分级。


尤其是高端创新型医疗器械,本质属于高端制造业,更是被国家十四五规划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方向。 宝马和奥拓永远不会放一起比价格,价低者得,质量不同的地方,价格就没有可比性。


所以某些高精尖的且能走出国门、差异化很大的医疗器械不具备集采的基础和可能,强行集采只会适得其反。 付出的各种成本和代价可能远超产品降价带来的好处。


理想的终局形态:


利好创新药企和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三费(主要销售费用)大幅降低,收入和利润双增,产能提升,工艺优化,从而质量进一步提升,创新力不断增强,最终有与国际巨头一战之力,抢占国际市场。


不会全行业利空,也不会全行业利好,有机遇也有挑战,错的会纠偏,不会一棍子打死,因为大家的终局目标是一样的。


集采不会一路向左,市场和政策终会回归理性。

后续推演:执行和扩大

现在,谈判议价已经结束,后续安徽会强力执行这个结果吗,言犹在耳,万副局长说过的话会算数吗?

如果强力执行,的确会给医院带来一些麻烦,因为,如果需要更换、重新购买设备的话,资金谁来出?万局长是说了,医院出,但,钱呢?如果医院一时或永久性没钱怎么办?难道要停止检查吗?可能雅培和西门子愿意投放仪器,但是按现有政策,投放仪器是违规的,这条路也不通。

还有,如果到时候,罗氏和贝克曼们又同意可以以雅培和西门子一样的价格卖给医院呢?那么医院还会有动力和压力去执行吗?


点评:

其他同类型项目,罗氏贝克曼还来得及。 这23个项目,同意也没用了。 机会已经给过了,好马不吃回头草,而且外企的策略不会改变得那么快。

第三,对于更多没有机会参与谈判议价的品牌,联动降价怎么执行呢?都说是外企对标外企,国产对标国产,但怎么对,幅度怎么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最后,招采文件中承诺的谈成后承诺80%的采购量,如何实现?尤其在网上采购本来就覆盖率不高(40%上下)的情况下(这是李育主任的原话)。 如果承诺还是实现不了,就不光会给配合听话的企业带来伤害,而且还会丧失政府信誉和耗损执政能力。

小编点评:

应该有60%,40%是备案采购的,原本不允许超过10%


会不执行吗?这会对政府信誉、医改和集采能力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今后的政策将更加难以推进。 因此,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毕竟政府的公信力是不容挑战和玷污的。

还有一种就是执行不力。 高高举起、缓缓放下,文件严厉、执行放水。 综上分析,这种可能性最大,因为总有特殊原因,有的是医院没钱采购仪器,有的是监管不到位,有的是对中标品牌质量不满意……原因千奇百怪。


小编点评: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跟不执行差不多,同样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小编认为,高高举起,缓缓放下的可能性不大。


总之,全面强力执行的难度很大,但如果做到,将对其它省份、中国医改、中国IVD行业等造成巨大的推动和影响,当然,也会短时间摧毁众多利益相关方。 总之,虽然对集采、医保管理和医改有推动和好处,但可能对行业大局和社会良性发展有影响。

小编点评:

小编觉得,只有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厂家直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企业踏踏实实搞生产,保质保量交付,赚稳定的利润,不用拔萝卜,不用搞关系。 赚的钱,继续搞研发,搞质量。 这才是良性发展。


执行不力的几率最高,但就算执行不力,也早已达到了主管部门的目的——检验试剂在安徽市场的价格将大幅下降,为后续的收费降价腾出空间,从而使所消耗的医保资金大幅降低。


另外,本次集采只有23个项目,对于普通检验科常规500个项目的总盘子,仅占5%不到,后续会继续扩大吗?

万局长”的原话是:“本次专项采购其实是省纪委要求,做专项采购以后,我们会一批一批的一类一类的向滚动式把所有检验试剂都搞一遍。


不仅仅是省里面搞,以后要对接到各个市,或者各个市里同时搞。 在短时间内,一到两年之内,把检验试剂市场清理一遍,规范一下”。

当然,当时说这话时,万局长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 时至今日,仍会保持既定目标不动摇吗?我认为,短期内至少半年,应该不会再有动作,主管部门要看执行的情况,以及怎么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还会让纪委来帮忙吗?


小编点评:

ZF有智慧,我们作为普通从业者也想到了。 ZF一定也会。 稳扎稳打,先把谈判成功的项目,稳妥地推进,保证执行力度,让积极参与的企业切切实实获得好处。 然后再扩战果。

我认为,如果执行效果不错,肯定会扩大化;如果效果不好,在找到解决办法改进后,仍会扩大化。

原因有二:

1、医保基金穿底是系统性风险,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和各种办法剜去这块烂肉。

2、通过近五年的铺垫和舆论熏陶,业内已经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个事实,所有人都有了心理准备,相当一部分人也采取了行动,比如上岸的上岸、修炼的修炼。

四、结语

安徽集采,给封闭的IVD系统撕开了一条口子。 也给IVD企业敲了一记警钟。 在人民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是封闭的,只有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改革,顺应潮流变化,才能逐浪而行。

在这样的政策下,未来的医疗市场,就是医院和厂家的天下。 对于厂家来说,没大的影响,甚至利润还会多!这就是国家现阶段倡导的“共同富裕”战略。

而经销商要思考的是,未来将在医院在医院与工厂之间,做什么服务,充当什么角色,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下一篇:体力劳动者梦见口红断了(已婚女人梦见口红断了)
上一篇:苏州羊肉多少钱一斤(苏州羊肉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