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拾元是多少钱(壹拾元是多少钱数字)

2023-01-28 21:04: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

1948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反攻的阶段。 11月2日,辽沈战役告捷,东北全境都迎来了胜利解放。 此时,中央也都一致认为,如果国内的货币还不统一的话,解放区的人民生活,和部队里的物资采购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也进而会影响到解放全国的进程。

其实早在1947年的夏天,北方解放区连成一片的时候,大家就迫切要求过建立统一的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 于是当时主持中央财政金融工作的董必武,在10月2日时就向中央提出了这一建议,毛泽东也在12月8日的时候做出了同意的意见。

当时因为董必武的正楷汉字写得非常好,在解放区出了名,所以毛泽东就决定由他来写第一套人民币上的所有汉字,并且负责筹建中国银行和人民币的印刷工作。


但当时就在东北全面解放这样并不有利的环境下,中央又再次临时改变了发行人民币的时间,将原定于1949年元旦成立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的计划,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这不仅对于工厂和工人来说都是一次艰巨又很难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就连油墨纸张的供应也都不一定能够跟上。 眼看印刷局的印制进度就快要赶不上发行日期了,火烧眉毛之时,董必武想出了一个方法,并且其他小组成员也很快同意了。

到底最后时分,第一套人民币是如何发行出来的呢?为何上面当时没有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头像,却在后面几套上面又加上了?

主席一拒上头像

人民币——这张光彩耀目的中国名片,它是浓缩中华民族文化、深厚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 中外钞票设计似乎有一种惯例,一般都将开国领袖像印在中央银行的票面上。 前苏联卢布100元票面上,就印有列宁的画像。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人们不会忘记,他对国家、对人民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所以人民群众都希望可以把毛泽东的有头像印在钞票上,这一想法也由来已久,但却总是遭到本人的强烈反对。

早在20年代、30年代的中央苏区,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就准备将毛泽东的头像印在货币上,当时临的中央主席就是毛泽东。 但最后这一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想到到最后却被坚决地拒绝了。

当时,毛泽东在审看票样的时候,说道:“我的头像不能用,我没这和资格。 ”他这么一说,让大家都一下子犯了难,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资格呢?正当票据印制困难,一筹莫展的时候,毛泽东想出了个主意,可以考虑采用列宁的头像。

于是,列宁的头像就这样出现在了中国红色货币上,这并不算中国的第一套货币,只是红色苏区所使用的一种货币。

真正第一套货币,也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由董必武等人一起成立小组所印制出来的人民币。 在设计这套人民币的过程中,根据中外货币设计的惯例,再加上设计者起初就是满怀着崇敬之情,所以最后毫不犹豫就认定了,应当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印在人民币的票面上,随即也按照着这一思路进行设计。

但也就是在这一肖像的问题上,最后却再次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

毛泽东在看了审稿的电报之后,开始自己在房间里踱步,思考着该如何回复,边走边自言自语起来:“我南征北战,风风雨雨几十年,如今进城了,还要陪着婆婆妈妈上街赶集,划不来,划不来。 ”他这句话,把当时身边在场的几位同志都逗笑了。

思考了一番之后,毛泽东严肃认真地拒绝,说:“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 现在,我是党的主席,而不是政府的主席。 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将来再说吧。 ”由于他的态度坚决,于是董必武等人只好将设计方案进行更改。


后来,董必武经过研究最后确定:以反映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景作为第一套人民币票面图案的设计原则,并且票子正面、背面,除必要的阿拉伯数字外,一律用中文,不用英文,立即请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制局根据这个原则重新进行人民币的设计。

毛泽东之所以反对在人民币上印上自己的头像,除了他所说之外,实际上和他的真实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生平最不爱摸的东西就是钞票,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他反对宣传个人主义、搞个人崇拜。

并且不只是这一次,在毛泽东生前每一次征求这一点的时候,他都是拒绝的。 但是,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同志们却并未真正理解到这一点。

这一个大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发行日期提前,所以印刷厂和印刷工人都有些措手不及,材料也不准备不足。 紧急之下,董必武突然想到,当时东北已经解放,是不是可以向那边的印刷厂求援呢?


随后,他的这一意见很快得到了中央和东北方面的支持。 帮助印刷没有问题,问题是,如此巨量的钞票,千里迢迢从东北运回关内,路途遥远,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点该如何解决呢?

随即,董必武又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这些钞票都先印成半成品,不切开,不加印号码签章,等到了河北之后,再印制上最关键的信息。 最后经过多个方面多个地方的一起协作之后,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了。

1948年12月1日,正是平津战役打响的第三天。 上午9时,在大决战的隆隆炮声中,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当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行了第一批人民币——伍拾元券、贰拾元券、壹拾元券三种票币。

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对刚刚发行的人民币赞不绝口,并且兴奋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自己的政权和土地,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

果然,人民币发行后不久,三大战役也迎来了胜利,从此,解放军打到哪,就把人民币带到了哪。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9年1月10日起,至1955年3月1日止,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 这一套在建国之初的票币,集中反映了当时党的路线和政策,以及人民的意志。

又三次拒绝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受历史条件限制,技术条件欠缺,设计出来的品种繁多,面额差别也较大,易于造假,而且在设计、印制以及内外质量上,也都和新中国经济建设越来越不相适应了。 于是在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邀请专家,开始考虑设计第二套人民币。

当时,参与设计者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再次想放上为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备受全国人民敬爱的毛主席的画像。 为此,主持设计工作的美术专家罗工柳,还以素描的形式画了带有毛主席画像的票样。

其实早在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已经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就当面再次请示过毛泽东:“毛主席,您现在已经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了,人民币上可以印主席像了吧!”

当时毛泽东笑了笑,再次婉拒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当上了,但当上了政府主席也不能印。 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上已作了决议,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歌功颂德,防止滋生骄傲自大、以功臣自居的现象。 因此,现在也不能印我的像。 ”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汉宸才真正理解了主席拒绝把自己的像,印在人民币上的真正原因。

设计师精心设计出了几套形象各异的毛泽东像票券样图:5元券,是少数民族抬着一幅毛泽东像;1元券,是天安门城楼正面悬挂毛泽东画像;2角券,图案上的火车头也挂了醒目的毛泽东像。

周恩来认真审阅了这一批报上来的票样,然后又请示了毛泽东,同样,这次又遭遇了他的极力否决。 毛泽东再次严肃地说道:

“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有过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人祝寿,禁止用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街道名、建筑物和工厂的名字,以防一些同志因为胜利而产生骄傲自满,贪图享受,不求前进的情绪,希望同志们一直保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所以,不得在人民币上印刷我的头像。 ”

足以看得出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并不是一时的礼让,而是一直都在保持着情形的认知。 随后周恩来便指示重新设计,将三种票面上的图案,分别改为天安门城楼上的两条标语、官灯和五角星等内容。


这套票券原稿经过设计者的反复修改、调整和补充,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员,马文蔚先生书写汉字魏体,最后从1955年3月1日,至1962年4月20日,共印制发行了11种面额、17种版别。

由于毛泽东再次毫不留情地阻止,大家欲将毛泽东像印上第二套人民币的计划又落了空。

不过毛泽东却十分关心这第二套人民币,因为当时这套以其设计精美,图案颜色新颖,而非常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但发行4个月之后,发现红色1元券有严重变色、脱色现象。

此事引起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于是立即上报给了中央。 毛泽东当时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感到忧虑,一面要求银行请专家对红色1元券的物化性能进行鉴定,一面指示公安机关尽快调查有无坏人破坏。

后经鉴定之后,发现是油墨的连接性能不好,影响颜料在纸张上的附着力,尤其不能在松、柏、杉等木箱中存放。 于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开始指示,迅速改进油墨配方,重新设计和印制1元。

除了这一个小插曲之外,还有一个不太被人所了解的是,在制作这一套人民币时,国内因为制造业基础薄弱,以及对人民币的防伪能力欠缺,所以在印制3元、5元、10元三种大面额票券时,所用到的这一“高技术含量”还是寻求的苏联的援助。

没过多久,首批满载3元人民币的列车,从莫斯科驶抵达了满洲里,货物标注的是“技术装备”。 中方为此还制定了严密的交接方案,比如:白天交货,以免意外;争取一天交货完毕;10人同时开启10个车厢;箱外编号必须衔接……


在设计和印制第三套人民币的时候,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没有人再提印制主席头像的事情了。 但当时因为正在经历特殊时期,所以印钞厂的一些工人们却不同意了,都强烈要求印制有主席头像的钞票。 毛泽东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再一次地坚决反对,并要周恩来转达了意见:“主席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印上他的像。 ”

这次也算是毛泽东的第三次拒绝了。

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头像

1983年,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共主要领导人都先后辞世,而在中国的钞票上反映新中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光辉形象,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深藏心底的一个美好愿望。

虽然毛泽东过去多次坚决反对印他的头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极有必要在票面上印上伟人头像。 这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丰功伟绩的缅怀和永久定格,也不失为对年轻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

1984年是国庆节时分,几位设计专家们在收看电视时,发现人们抬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人像的大牌子游行。 此时,大家心头一亮:“有了,有了,咱们就把这四位领袖人像用上去。 ”


还有人说:“原来毛主席好像有话,说人在不上钞票。 现在四位领导人都不在了,就可以上了呀。 ”这些想法,代表了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声。 说到底,还是人民把人民领袖的光辉形象推上了人民币的票面。

于是以罗工柳为负责人的设计小组,从以往国庆节游行队伍里群众举着领袖画像引发了灵感,提出用浮雕形式在100元券的大票上反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的光辉形象。 这一设计思想上报中央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随后先用石膏做成浮雕,接着把浮雕画下,然后再将浮雕画刻在钢板上。 就这样,毛泽东伟人的头像终于印在了人民币上。 没想到在毛泽东逝世十多年后,1987年4月27日发行的这第四套人民币,终于第一次把人民领袖请上了票面


在新的世纪来前夕,当人们开始欢度国庆50周年之时,毛泽东的头像终于醒目地独立成为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大钞的正面主景。 目睹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头像,独立成为人民币百元大钞的正面主景,人民群众们的内心都是无比喜悦的,同时也了却了亿万人民长期崇敬和怀念开国领袖的心愿。

从1999年的10月1日开始,以后陆续发行的50元、20元、10元、5元上面,都有毛主席的头像,还标明了毛泽东的生卒年代。 至此,开国领袖的形象也开始广泛地出现在了人民币上。

人民币有一个特点,都是方块字汉字,没有英文,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产生,就是国际友人看不懂、不认识。 但是将设计稿的正面采用了毛主席的头像,就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钞票。

因为毛泽东在国际上是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正面头像让全世界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钞票,因为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威望和知名度。


伟人形象的塑造与消解

毛泽东头像所在的不一样的环境下,也影响了他形象上的塑造和消解。 建国前夕,为迎接开国大典,中央美院讲师周令钊,接到了开国典礼筹委会的指示,绘制了第一版毛泽东巨幅画像。

这幅画像,是以摄影师郑景康在延安时给毛泽东拍下的一张照片为参照的,在细节上之处又采纳了周恩来等人建议:系好风纪扣,去掉毛泽东的手书字体“为人民服务”这两点,使毛泽东的着装看起开更加正式了。

应其身份地位和开国典礼的仪式,画面上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制服,脸庞稍仰微侧,面带微笑。 画家以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胜利的革命领袖形象

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热情高涨。 在画家张振仕创作的第二版画像上,人物基本正面,双眼平视前方,目光如炬,意欲表现出毛泽东英姿勃发的风采,但是这更像是人民群众的内心期待,而似乎有些并不符合毛泽东本人的气质。


1964年第三幅毛泽东头像,同样是双眼平视却半侧的形象,画家以严谨写实的手法,不仅描绘出了主席慈祥和善的外表,也表现出主席性格中敏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

他认为画像应该力求准确,尽量求真,使人们在看到画像的同时,能够想起毛主席的那些丰功伟绩,感受到他的伟大,从而内心油然而生起祟敬之情。

1977年,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的采访时,曾被问到:“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当时坚定地回答:“永远保留下去……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毛泽东的头像,在天安门继续存在更多的,是处于铭记历史的用意。


因此在创作第四幅毛主席的画像时,画家对主席眼神里的刻画会更加细致了,为了表现出一代伟人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并且希望通过这双眼睛,在领袖和人民、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之间,都能够假期一座桥梁

画家葛晓光在创作之时,一直都有一个不变的观点:“毛泽东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位伟人,自有他人格上的独特之处,如果能画出这一独特之处,是我的荣幸。 ”这样的评价,会显得有些了冷静许多,甚至是克制许多,不过创作出来的画像,也会承载着更多对往昔的观想。

在天安门城楼画像上的毛主席,还是距离人民群众们比较遥远的,真正让他从高高的城楼上走进群众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还是一张张人民币,其实会更让毛主席贴近群众,并且将他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最后一版人民币上,毛泽东肖像的设计者刘文西,对100元上的主席一直都情有独钟,他曾说:“思想家的睿智,政治家的气魄,逼真神似,尽在眼神之间。 ”

其实这一版人民币上的形象,和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二幅画像是一样的,尽管时隔40多年,但因为参照的都是毛泽东的第一版标准照,所以也可以说,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已经逐渐受到了言论和观念上的消解。

毛泽东头像随着时代变迁和存在场所的变化,从伟人形象的塑造到意义的消解,经历了从前现代、现代再到后现代的艺术过程。 虽然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调整,但是他坚定地眼神,可爱的家乡口音,高大伟岸的身姿,最主要的是他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一件件丰功伟绩,却是永永远远世世代代牢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的。

不仅仅是在中国之内,纵向比较,毛主席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远超孔子;横向比较,毛主席比与他同时代的世界伟人的影响力,也是更深更广的。

下一篇:轮廓针多少钱一针(脸部轮廓针多少钱一针)
上一篇:gw250摩托车多少钱(进过藏的GW250摩托车能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