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冬捕鱼价格(查干湖冬捕鱼价格目录)

2023-01-28 19:38:0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一条鱼能卖多少钱?

眼前,是一片苍茫的冰天雪地,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正在参加一场特殊的拍卖会。

竞品,是一条和小孩儿个头差不多大的鱼,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它居然卖出了36.99万元的天价!究竟是什么鱼,居然比一辆小轿车还贵?

这里是查干湖,作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随着凛冬将至,420平方公里的湖水结成了厚厚的冰面。

对当地渔民而言,每年只有1月份可以冬捕,这1个月的时间尤为珍贵,因此,在冬捕之前,渔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冬捕即将到来,鱼把头肩负重任

离冬捕不到一个月时,一位老人来到查干湖。 他迎面风雪,望着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背影颇为寂寥。

作为第十九代鱼把头,如今的石宝柱年事已高,不能再参与冬捕。 尽管如此,他还是会经常来到这里,遥望曾经叱咤风雪的战场,心中的滋味百千杂陈。

鱼把头,是渔民们的领头羊。 不仅要在千里冰封中确定捕鱼的位置,还要寻找一条保证安全的路线,可谓是责任深重。

新一代鱼把头名叫张文。

几年前,他单网捕鱼量达到了惊人的16.8万公斤,打破了冬捕吉尼斯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人能超越这个数字。

眼看这一次冬捕马上到来,张文便立下了坚定的目标:刷新自己的纪录!

小马是张文的徒弟,虽年纪轻轻,却是当地第一个80后副把头,也是师傅的得力干将。

这天,师徒二人打算去查干湖勘探鱼情,为即将到来的捕鱼季做准备。

出发前,小马的父母忙前忙后。 母亲正在蒸粘豆包,这是当地的一种传统食物,作为上冰的干粮,粘豆包热量丰富,是充饥的法宝。

另一边,父亲则在为儿子做帽子。 查干湖最低零下30度,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一顶貂皮帽子至少能帮助儿子抗风御寒。

父亲的动作专注认真,每一处针脚都缝得密密实实。

他们和全中国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小马能成为下一任鱼把头。

不过,小马却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说:“感觉当把头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我还欠点火候。 ”

收拾好东西后,小马和师傅来到查干湖。 放眼望去,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两人的身影格外渺小。

他们首要任务便是确定鱼的位置。 尽管张文经验丰富,但这并非易事,广阔无边的冰面,厚实冰层的阻隔,都增加了任务的难度。

鱼把头张文背负了所有渔民的希望,一旦决策失误,大家都只能空手而归。 因此,他蹲下身认真观察冰面。

鱼会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到冰层,造成高低不平的冰面,因此,要想找到鱼多的位置,就必须找到地势不平的地方。

张文的勘探能成功吗?

师徒齐心协力,做好周全准备

这对师徒是查干湖的渔夫,他们要在冬捕前勘探鱼情。

张文伸手掏冰,徒弟小马也跟着蹲下身,将师傅的一举一动牢记于心。

没过多久,张文就确定了鱼群的大概位置。 不过,这只是初步的情况,精确的位置还需要后续多次勘探。

随着冬捕的日子越来越近,张文上冰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除了找鱼群,他还要找出一条安全的路线。

凭着多年的经验,以及观察冰层封冻的情况,张文指挥渔工做出安全的标记。 很快,冰面上就插立了一行整齐的木板,“禁止通行”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探完路线后,张文带上徒弟小马一起检查渔网。

一张结实牢靠的渔网是丰收的关键,装网,则是一项讲究的工作。 每一个顶纲和底纲的安装都很重要,顶纲要贴紧冰面,底纲则要保证渔网能沉下去,这样才不至于有疏漏。

除此之外,网眼的大小也不能忽视。 小马为师傅做了5寸大的网眼,如此稀疏的洞口只能捕到十年以上的大鱼,漏掉剩下的小鱼,很难破张文的历史纪录。

不过,张文却很赞成徒弟的做法。 “不要过度开发”是查干湖渔民们心照不宣的规矩。 一个渔夫,不仅要有挑战自然的勇气,更要有敬畏自然的真心。

除了检查渔网,小马还要把每一件渔具都准备妥当。

首先,将凿冰的工具打磨锋利,击破冰层时才会更加省时省力;其次,把几根木杆捆绑扎实,做成水下走网的穿杆;最后,还要给上冰的马挂上串钉子,以防在冰面打滑。

或许有人会问,捕鱼为什么还需要用马?这是查干湖渔民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智慧,很快你知道了。

准备过程中,小马十分认真,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师傅完成破纪录的心愿。

转眼间,就快到冬捕的日子。

这是张文冬捕前最后一次上冰,他骑着高高的马飞奔而来,手握一面红色旗帜,可谓是英姿飒爽。

现在,他要凭借多次勘探积累的经验,最终确定鱼群的位置。 旗帜插到的地方,就是鱼群位置的标记。

张文冷静地观察四周,他高举旗帜,朝着脚下的冰面,坚定有力地插下去!与此同时,冰面迸发出许多冰碴,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随着旗帜立起的瞬间,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经过师徒二人这段时间的努力,冬捕的准备工作已经万全,一场盛大的捕鱼派对即将来临!

渔民齐聚捕大鱼,绝对精彩的盛况

这是查干湖的凌晨4点,一天中最寒冷的时间,也是冬捕队伍出发的时刻。

鱼把头张文带领大家集结完毕,此时夜色正浓,渔夫们坐着马车向冰湖中心出发了。

查干湖冬捕不同于普通的捕鱼,不仅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而且还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这也是为什么渔夫们凌晨就要出发。

一同捕鱼的渔工有50几个,他们已经多次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首先,由鱼把头张文选定一个出网口,再根据出网口画四个角,确定出一个长方形的冰面范围,因此框定了捕捞的区域。

张文一插旗,小马便带着16名渔工在长方形两侧钻冰眼。 渔工们二话不说,提起60斤的工具就走向冰面。

砸冰眼的任务十分艰巨,每隔17米就要凿一个,300多个冰眼一直贯穿到出网口。

渔工们佝偻着背,持续不断地破冰,体力也在逐渐消耗。 随着时间流逝,一抹亮眼的光辉缓缓升起,照耀着寒冷的冰面。 距离凿冰开始,已经过去4个多小时了。

另一端,一些渔工站在下网口开始放网。

2根20米长的穿杆拖着大网慢慢进洞,在冰下的空间逐渐张开。 可是,这张大网有足足2000米,在水里很有可能会缩成一团,如何让它彻底铺展开呢?

智慧的祖先曾想了个办法,至今渔民们仍在沿袭,那就是利用走钩和扭矛,通过300多个小冰眼,控制水下的穿杆,使它不歪不斜,继续往前,直至彻底铺开成一张大网。

不过,随着网慢慢往下,水的阻力越来越大,人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控制穿杆

这时候,就该是马轮登场了。

几匹马呈逆时针方向拉动绞盘,以此来驱动大网。

尽管大网看似正平稳地进行,但渔工们没有掉以轻心,湖中的水草、树枝随时可能阻碍大网,这种情况下只能将网退回来,相当于前功尽弃。

为了避免这种不幸,他们还请来了萨满法师,希望法师能为大家召唤神灵的帮助。

目前为止,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大网已经铺张开来,接下来,就是等待收网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天色已经敞亮,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遥望冰面中心的渔夫,好奇地等待结果。

作为鱼把头,此时的张文心里焦急又激动,马上就收网了,今天冬捕的收获能否让所有人满意呢?

副把头小马忙碌地走来走去,负责监督和协调渔工,保证队伍在最后一关也能井然有序。 在小马的努力指挥下,渔工们开始收网。

随着马匹拉动绞盘,渔网缓缓出冰,所有人都站在两旁,紧张地期待着。

就在下一秒,一大群鱼跃入人们的视线中,渔网中全是密密麻麻的鱼,一个个活蹦乱跳,肥美新鲜。

顷刻间,所有渔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还带来了一种自豪的成就感。

这次收网总共花了四个多小时,但没人觉得难等。 看着这么多鲜活的大鱼,任何人心中都会涌上丰收的喜悦。

收网结束后,迎来了热闹的“头鱼拍卖会”,头鱼指的是这场捕捞中最大最好的那条鱼,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竞拍。

台下,游客们紧紧簇拥,迫不及待地想要竞拍,随着喊的数越来越高,最终居然一路攀升到了36万9的天价!

为什么会有人花这么多钱买一条鱼呢?因为这不仅仅是新鲜的鱼肉,更代表了吉祥如意的寓意,查干湖的渔民认为,得到头鱼的人来年就能获得好运。

另一边,小马没时间看热闹,而是在称量今天的收成,他唯一关心的就是师傅有没有打破纪录。

可惜今天的收获没能创造奇迹,因为现在的网眼比以前大很多,很难再复制当年单网16.8万公斤的成绩。

没能实现师傅的心愿,小马有些遗憾,不过,师傅张文却很大气。

他说:“虽然今天没破这个纪录,但是我们工作以及全部到位,把这个纪录留给到下一代,留到小马他们身上,能比今年这个纪录还要高一些。 ”

这番话也鼓励了小马,以前的他很没信心,但现在,师傅的信任给了他莫大的动力。

小马回到家时,父母都开心地迎接他,妻子已经做好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食物散发着阵阵飘香。

吃饭时,小马和家人有说有笑,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小马暗自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成为优秀的鱼把头,不辜负师傅,也不辜负亲人,更不辜负一直以来努力的自己。

下一篇:金六福所有酒图片价格(匠心传承)
上一篇:转向助力油多少钱(方向机油多久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