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祥林嫂是指哪一类人

2023-01-21 07:13: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虚构的人物。 她比喻的是悲剧接连发生,神情木讷,逢人便喋喋不休诉说自己的遭遇。 祥林嫂勤劳,善良,朴素,坚强不屈,但是她总是反复的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时间长了人们却不以为然了,反而调侃,再后来甚至厌烦。

鲁迅《祝福》这篇小说是上高中时读过,以我们学生时代的阅历和三观,是很难真正吃透鲁迅先生的笔力,那时候真的无法理解其中之意,长大后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真正领悟到这篇小说的内涵。 如今,进入中年的自已,重新审视和理解鲁迅笔下的人物,对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

鲁迅先生是新文学中为女性发声的第一人,而他对女性的命运反思的深度也是无人能及。 彷徨一书,常读常新。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受到这些小说中的沉痛。 每每想到祥林嫂临终前的三个提问,都会痛彻心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总能常读常新。

祥林嫂真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她一生所经历的苦难,是两任丈夫和一个孩子的离去,是自己第一次从婆家逃出来,又回去嫁给了贺老六的无奈,又是自己用勤劳双手去抵抗命运,但是却无济于事。 鲁迅写祥林嫂这个人物,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悲愤,哀叹封建社会的凉薄。

小说《祝福》里体现出来的除了人性的恶毒和迷信外,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无能,才会有祥林嫂最后悲惨的结局。

一个总是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人,我们称之为祥林嫂。 《祝福》里的祥林嫂固然是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不是她后来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诉说儿子阿毛被狼吃了的事情,也不会让人心生厌烦,沦为笑柄。 祥林嫂最终成了一个痴痴癫癫的悲剧人物。 经历不幸找出口那是无可厚非的,但出口从来不在博取别人的同情那里,而在自己手里,走不出来只会是一个怨妇。

所以,现在人们口中的祥林嫂,已经不是小说中特定的人物形象,而成为了一类人的代称,用以形容那些成天唠叨废话的怨妇形象~~它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竹篮里的那只破旧的碗、高过头的竹竿、一双没有神釆的眼睛,以及那句招牌式口头禅“我真傻,真的”见到别人家的小孩她就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实际每个时代都有“祥林嫂”而且很多,现代人常把祥林嫂视作“逢人就诉苦的代表人物。 大文豪鲁迅先生拿起笔来塑造了一个带普遍性的形象。 正是体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

处在封建社会的祥林嫂还可以理解,但是,做为新时代的新女性,我们应该努力活在当下,放眼未来,切不可自怨自艾,逢人就诉苦。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对已经发生的事反来复去的诉说,比如:如果早点买房,房子增值都几百万了,这个品牌的家俱买贵了,当初应该买另一个品牌,装修风格选择错了等等,反复的纠结过去的事情,怨声不断,好像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欠她的,心里充满了负能量,生活中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累,把这些自已心里懊悔的事,反复的向别人诉说,跟祥林嫂又有多大区别呢?

我想,祥林嫂这个故事告诉所有女性的朋友:要做一个精神独立的新女性,在生活中少一些抱怨,因为谁也不喜欢整天怨气连连的人。 要学会做一名智慧的女性,用智慧的头脑处理生活中问题。 如果,没完没了对过去发生的事念念不忘,就断送了今天的快乐!

下一篇:游泳馆开店多少钱合适(开店随礼多少钱合适)
上一篇:把别人老婆弄怀孕了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