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是多少钱(2006年)(小刀是指多少钱)

2023-01-20 07:43:2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9

2008年6月12日中午,在四川省仁寿县四公乡永胜村,200多名乡亲围聚在一起,用最隆重的礼节,迎接着三个人的到来。

上午11点左右,一辆白色面包车缓缓开进村庄。 随着车门打开,里面出来一位斑白头发的老太,她径直走到车辆后备箱,将一个折叠轮椅拿出,撑好后放在地上。

接着一个年轻小伙,背着一个无脚残疾中年男子,在老太的搀扶下,走下了面包车。 当二人将中年男子安顿好在轮椅后,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众人的窃窃私语和感慨叹息声中,一位满头银发、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农村老妇扑了过来。 她“扑通”一声跪在老太面前,泪如雨下,用哽咽而又沙哑的声音喊道:

“谢谢您啊,老姐姐!谢谢您救了我的儿子,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我儿失踪了整整16年啊,他爹没有等到他先一步而去,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这名中年男子为什么会失踪16年,并且落下无脚的终身残疾?

老太是如何捡到并救助他,让他能够如愿以偿回到家乡呢?

顺利回到故乡后,中年男子和老太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让跨越血缘的亲情延续,母子继续结缘16年呢?

一切还得从2006年6月的那天上午开始讲起!

老太捡到无脚流浪汉,当亲儿子照顾

老太名叫王爱梅,家住河北省邢台市城区,1950年生人。

2006年6月的一天上午,王爱梅的老伴生病住院,在医院忙活了半晌后,她准备回家给生病住院的老伴做午饭,在路过邢台体育场前往菜市场时,她发现马路旁边的大树下趴着一个流浪汉。

只见这个流浪汉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模样十分狼狈。 仔细一看,更让人心痛的一幕发生了:

流浪汉没有双脚,腿上的伤口裸露在外,因为爬行摩擦、天气炎热和环境不卫生导致感染流脓,苍蝇正围着伤口处嗡嗡乱飞。 不少行人看到流浪汉,纷纷皱起了眉头,他们用手掩住口鼻,快步离开!

如此凄惨的景象,深深触动了王爱梅善良的内心,心生怜悯之下,她快步走到附近的一个煎饼摊旁,买了两个煎饼递给无脚流浪汉。

也许是饿得太久,流浪汉看着煎饼的眼睛几乎放光,他一把夺过,什么都不顾,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趁着流浪汉吃煎饼的空隙,王爱梅向附近的小商贩打听起了他的情况。

原来这个流浪汉已经在邢台市好几年了,他不仅没有双脚,还有精神问题,开始还有一些人施舍他,后来就没人管没人问了,每天只能靠吃烂菜叶和食品垃圾活命。

因为还要给老伴做饭送饭,王爱梅只能先去做自己的事情,只不过这天中午准备午饭时,她特意做了两份:一份是给住院老伴的;另一份她要送给无脚流浪汉。

中午时分,当王爱梅带着热乎乎的饭菜再次来到马路旁的大树下,流浪汉却不见了踪影。 她在附近找了好几圈,花了半个多小时,最终才在一个停放自行车的车棚里发现了他的身影。

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流浪汉对着王爱梅呵呵傻笑,可是笑着笑着,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僵住,不一会儿眼眶湿润,豆大的泪珠掉进了饭菜里面。

王爱梅的眼睛红了,她决定要帮助眼前这位流浪汉,怎么说都是一条人命啊!

看着流浪汉吃完饭才后,王爱梅才匆匆赶到医院,她和老伴侯大爷说起了路上遇见残疾流浪汉的事情,并说明自己想帮帮他。

侯大爷同样是一位古道热肠的老人,他笑着对妻子说道:

“爱梅啊,你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我当然支持你帮他!这样吧,我们的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把他接到老房子里去住吧,一个人住在菜市场的车棚里太遭罪了!”

有了丈夫的支持,王爱梅立刻采取了后续行动。

她再一次来到菜市场找到流浪汉,看着他乱糟糟的头发,想先带他去周围的理发店剪头发,然后再带去老房子那边。

可是一连跑了好几个店铺,人家看到流浪汉邋遢肮脏的样子,无论王爱梅出多少钱,也没有人愿意替他理发。

无奈之下,王爱梅只好先把流浪汉带回老房子安顿,自己回家拿了剪刀、剃须刀、酒精、棉签等工具,又在老房子里烧了一大锅热水,亲自动手给流浪汉理发、洗头、剃须、清理伤口。

做完这些后,王爱梅又让流浪汉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让他换上了自己老伴以前穿的干净衣服。

经过了一个下午的打理,王爱梅发现流浪汉并不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是一个正值中年的小伙子。

看着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变成身体有残疾、精神有问题的流浪汉,王爱梅流泪了,她自言自语道:

“年纪轻轻就遭遇了这样的大不幸,一定是之前受过刺激,承受不了巨大的打击才精神崩溃的,这实在是太可怜了。 ”

从那以后,王爱梅一边在医院里照顾术后初愈的老伴,一边每天三顿去老房子给残疾流浪汉送饭,定期帮他打理自己,换洗脏衣服,像照顾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

因为精神失常,残疾流浪汉时常会大小便失禁,面对这种情况,王爱梅从来不怕脏,没有丝毫怨言。 除了清洗衣服外,她还给流浪汉买了很多内裤和袜子,以便有足够的干净衣服来进行换洗。

流浪汉没有双脚,虽然小腿根部是陈年老伤,但他在活动时,经常会把腿上的伤口弄破,继而导致流脓发炎。

为了减轻流浪汉身体上的痛苦,王爱梅用旧沙发的海绵和柔软的布料给流浪汉做了一双护膝。 为了知道这双护膝合不合脚、舒不舒服,她戴在自己的膝盖处,亲自感受其中的滋味。

有了这双护膝的保护,流浪汉腿上的伤口再也没有弄破过,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更加好了。

无缘无故像亲儿子一样照顾陌生的流浪汉,周围很多人对王爱梅的举动不理解,每当有人询问她时,王爱梅总是微笑着说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父母的,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那该有多心疼啊,所以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照顾了,这其实也没什么的……”

在王爱梅的精心照顾下,仅仅只过了半年时间,骨瘦如柴的流浪汉体重从最开始的40公斤,一下子增加到了70多公斤。 而王爱梅自己因为照顾两个病人,身体憔悴、容颜衰老了许多。

2007年年初,为了治好流浪汉的精神病,王爱梅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医治,可是到了那儿,流浪汉非常不适应,大喊大叫,一刻也不得安宁。

王爱梅知道,流浪汉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无奈之下,她只好让医生开了一些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然后将流浪汉重新带回老房子。

令人欣慰的是,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后,流浪汉的病情有所好转,发病的间隔逐渐增长,时间缩短,症状也明显减轻。

写200封信,送流浪汉回四川老家

时间一晃就过去一年了,这一天,王爱梅和老伴看电视,发现了一则失散多年的母子重新团聚的电视新闻。

看着那母子相见的感人场景,王爱梅深受触动,她觉得无腿流浪汉虽然在自己这儿衣食无忧,但对于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亲近和思念。

况且自己一天天衰老,等到以后有心无力甚至是百年之后,那么无腿流浪汉该由谁来照顾呢?

于是,王爱梅的心里产生了为残疾流浪汉寻找家乡、寻找亲人的想法,老伴知道她的心思后,也十分支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两口不知道流浪汉的任何信息,流浪汉自己也有精神疾病,一直无法开口说话,难以沟通。

该怎么办呢?一时间,王爱梅为此事十分犯难,直到有一天,她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向路人求助的哑巴。

这个哑巴是来邢台市办事情的,但因为人生地不熟,找不到要去的地方。 于是,他用随身携带的纸和笔,写好自己的诉求,向路人询问,热心的路人很快就帮他找到了。

受此启发,王爱梅决定让流浪汉用笔写字试试,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从那以后,王爱梅每天拿着纸和笔,耐心询问流浪汉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可是流浪汉一点也不配合,不说也不写。

为了刺激流浪汉,王爱梅采取了用食物“诱供”的方法:只要流浪汉动手写字,王爱梅就奖励他最爱吃的鸡腿。

果然在几天后,王爱梅从一堆乱糟糟的笔画中,找出了“周贤全”三个字。 又过了十余天后,“四川仁寿”四个字也被流浪汉歪歪斜斜地写下来了。

王爱梅喜出望外,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名字和故乡记忆最为深刻,这应该就是无脚流浪汉的姓名和家乡了。

有了这两个关键信息后,王爱梅和老伴找来一张中国地图,确定流浪汉故乡的位置,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将四川仁寿周围的政府部门、电视台的地址都抄录下来。

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王爱梅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给这些机构写寻亲信,一封发出去后没有结果,她就会再写一封,平均每天要寄出两封手写信件。

之所以选择手写,王爱梅认为这样更能够把握文字中的情感,引起对方的重视,增加流浪汉找到家乡的机会。

可是这些信件要么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要么地址和单位名称不正确被退了回来。

就在王爱梅写完发出200封信,感到心灰意冷,准备另寻他法的时候,一个千里之外的电话打了进来,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2008年4月16日,王爱梅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四川仁寿县招商办的工作人员,在大半个月前收到了王爱梅写的寻亲信,随后积极展开了调查。

就在昨天,他们查访到仁寿县四公乡永胜村有一个叫周贤全的农民,16年前外出打工失踪,一直没有回到家里,至今仍杳无音讯,他很可能就是王爱梅在手写信件中提到的无脚流浪汉。

说完这些后,工作人员还将永胜村村支书、村主任以及四公乡政府的电话留给了王爱梅。 经过多次电话核实,双方都确认,周贤全就是四川仁寿县四公乡永胜村六组的村民。

6月10日,年近六旬的王爱梅在儿子的陪同下,带着周贤全踏上了前往四川眉山的列车。 由于经济压力,王爱梅给周贤全买了卧铺票,自己和儿子坐硬座。

6月12日中午,王爱梅一行三人辗转到达了永胜村,当他们走下白色面包车时,便发生了文章开头所叙述的那一幕:

永胜村全体乡亲用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他们;周贤全的母亲刘花蓉跪在地上,磕头叩谢她的救子之恩!

看着刘花蓉跪倒在自己面前,王爱梅赶忙过去将她扶起,她柔声地说道:

“妹子,赶快起来,这没啥的,现在儿子回来了就好啊,今天你应该感到高兴!

这两年来,我也把贤全当做自己的儿子了,她现在不仅是你的儿子,也如同我的亲儿子啊!”

16年后重新回到自己的故乡,望着故乡熟悉的景物、看着亲人和乡亲们的熟悉面孔,周贤全的意识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一时间,他竟然开口说话了,紧接着,通过周贤全断断续续地讲述,人们大概知晓了他失踪16年间的悲惨遭遇:

16年前,周贤全先后去过成都、广州打工,因为没赚到钱,他又跟随几个朋友辗转来到了石家庄,在这里,他在砖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谋生。

一天晚上下晚班回家,在一处漆黑泥泞的道路上,他被一辆疾驰而过的大货车压断了双脚。

肇事者和两个彪形大汉从驾驶室走下来,他们将已经昏迷的周贤全拉上车,趁着夜晚将车子开到河北邢台,随后把周贤全扔到了马路旁。

经过这一巨大打击,醒来后的周贤全精神崩溃,他变得痴痴傻傻,开始了独自一个人在异乡流浪乞讨的生活。

听完这些后,王爱梅和刘花蓉都心疼得再次落泪,周围的民众也不禁唏嘘和感叹,纷纷指责肇事司机丧尽天良。

周贤全是家里的独子,自从他失踪以后,父母二人通过各种方式四处打听,但一直都是杳无音讯。

终于在三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思念成疾的父亲熬不住了,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母亲刘花蓉也因为想念儿子和丧失丈夫身体逐渐变差,一副病泱泱的样子,身体十分瘦弱。

跨越血缘和地域的亲情延续,母子结缘16年

因为家中的老伴还需要照顾,想着将周贤全送回家后,王爱梅第二天就和儿子返回邢台。 可是看到周贤全家贫困的现状时,王爱梅于心不忍,她决定暂时留下来。

四川和河北有着诸多差异,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爱梅克服了潮湿的气候、崎岖的地形和难懂的方言,她找到相关部门,为周贤全母子二人申请了低保,使他们从此在生活上有了最低保障。

另外,看到周贤全老家家徒四壁,王爱梅用自己带来的5000块钱,给他们母子二人置办了米、面、油和一些生活用品。

将这一切都做好后,在双方的不舍和泪光中,王爱梅和儿子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回到河北邢台后,王爱梅依然像牵挂自己出门在外的儿子一样牵挂着周贤全。

一到冬天,她就担心周贤全没有棉衣穿,于是她翻箱倒柜找老伴没怎么穿过的棉衣、棉裤,不远千里打包好给周贤全邮寄过去。

逢年过节的时候,王爱梅还会亲自去超市买上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给周贤全寄快递,让他们在过节的时候感受到温暖。

周贤全的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来控制,知道他家条件不好,买不起药,王爱梅将这一项庞大开支也自己揽了下来。

那时候,王爱梅和老伴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退休金微薄,仅仅只够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 为了给周贤全买药,年过花甲的王爱梅去家附近的餐馆找了一份洗碗的工作,每月能挣300元。

儿女们一开始并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但在王爱梅苦口婆心的解释下,儿女们深深感动,他们一同支持善良母亲的善意行动,集全家之力帮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周贤全。

每隔几年的时间,王爱梅就会在儿子的陪同下,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亲自坐火车去四川仁寿探望周贤全。

看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生活得幸福,病情有所好转,王爱梅打心底感到高兴。

2019年9月,69岁的王爱梅又一次来到了长寿县周贤全家,一进门,母子二人便抱在一起痛哭,王爱梅柔声问道:

“全儿,你怎么瘦了?你还记得我吗?”

看了王爱梅一眼,周贤全的眼睛亮了,他用哽咽的声音嘟囔道:

“王妈妈,你是……王妈妈,我……我好想你!”

听到这样的话语,那一刻,王爱梅的心都要融化了!

看着周贤全的指甲又长又脏,王爱梅找了个指甲刀为他剪指甲;秋天的周贤全还只穿了一条短裤,王爱梅又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了一条长裤给他换上。

在周家,王爱梅天天给她们母子二人做好吃的饭菜,周贤全对这位妈妈特别依赖,每天围在她的身边转来转去。

他想尽可能和王妈妈多待一会儿,因为王妈妈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情,几天之后她就会回去,下一次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王爱梅也想留下来多陪陪这个儿子,可是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伴需要照顾,实在不能耽误太久。

那一次临别之前,她用自己的钱给刘花蓉买了一部手机,让她有事就给自己打电话,这样也能够缓解一下双方的思念之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爱梅担心周贤全母子的安危,每天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情况,并叮嘱他们一些防疫的事项。

4月份的时候,她给周贤全快递去了食品、衣物和生活用品,又汇去了5000元钱,让他们母子二人改善生活。

2020年7月的一天,正在做饭的王爱梅突然接到了周贤全亲自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周贤全用欢快又清晰的语言说道:

“王妈妈,我是你的儿子周贤全啊,感谢您多年来的救命和帮助,我和妈妈过段时间来看您!”

原来在坚持服用药物后,周贤全的精神疾病已经大有好转,他现在已经有清晰的思路与人交谈,除了双脚残疾外,其他几乎与常人无异。

2020年10月的一天,正是王爱梅70大寿的日子,周贤全在母亲刘花蓉的陪同下,带上了四川当地的一些特产,跋涉千里,赶到河北邢台来为她祝寿。

看着儿子到来,王爱梅感动得哭了,周贤全跪倒在她的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算是报答王爱梅对自己的救命、养育和帮助之恩。

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都化作眼泪长流,而在周贤全的腿上,依然戴着当年王爱梅亲手为他缝制的那双护膝……

如今,王爱梅和周贤全这对特殊母子已经结缘16年,愿他们二人身体康健,将这份爱继续延续下去!

结语

路上偶遇残疾流浪汉,王爱梅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是人的恻隐之心和善良之举。

将流浪汉领回家里安置,像亲儿子一样照顾,写200封信帮他找到家乡,继而跨越血缘和地域,母子结缘16年,这是人间大爱和伟大光辉母爱的散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别人危难之际及时伸以援手,内心多一分良善,社会多一份温暖!

亲爱的读者们,关于这个真实故事,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你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正能量故事,请把它转发出去,下一篇更加精彩!


(关注@若木小刀,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下一篇:牛骨髓粉多少钱一盒(酒楼特色招牌菜)
上一篇:1980年五分硬币值多少钱(1分2分5分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