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雁多少钱一只(新疆红嘴雁多少钱一只)

2023-01-20 06:46: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7

又到候鸟归来季,我们一起看看鄱阳湖的冬候鸟。

1、鸿雁

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用鸿雁表达相思之苦,今天我们也许得用它来表达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回复的急迫心情。

鸿雁传书由来于汉朝,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而鸟种鸿雁,学名:Anser cygnoides,英文名:Swan Goose,是鸭科雁属的鸟类,又叫原鹅、大雁、洪雁、冠雁、天鹅式大雁、随鹅、奇鹅、黑嘴雁、沙雁、草雁。

摄影:至尊至尚

鸿雁属体大(88厘米)而颈长的雁。 鸿雁雌雄相似,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 雌鸟体型略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也不明显。

黑且长的嘴与前额成一直线,一道狭窄白线环绕嘴基。 上体灰褐但羽缘皮黄。 前颈白,头顶及颈背红褐,前颈与后颈有一道明显界线。 腿粉红,臀部近白,飞羽黑。 与小白额雁及白额雁区别在于嘴为黑色,额及前颈白色较少。

雏鸟体被绒羽,上体黄灰褐色,下体淡黄色,额和两颊淡黄色,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额基无白纹。 嘴黑色,嘴尖淡黄色,虹膜淡黄色。 幼鸟上体灰褐色,上嘴基部无白纹。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

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 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 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

摄影:至尊至尚

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 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摄影:至尊至尚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

常成对营巢繁殖。 营巢地方通常植物茂密,环境偏僻,难于进入,很少在开阔而又裸露的荒漠平原上营巢。 巢材为干芦苇和干草内垫以细软的禾本科植物、干草和绒羽。

摄影:日月光影

每窝产卵4~8枚,多为5~6枚。 卵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雌鸟单独孵卵,雄鸟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 如有入侵者,它们常常伪装成跛脚或一只翅膀塌下,装成受伤的样子将入侵者从巢附近引诱开,然后又偷偷回到巢前,孵化期28~30天。

摄影:日月光影

雏鸟孵出后,由双亲带领着游水,或在湖边沙滩和草地上休息和觅食。 发现危险,双亲中一只发出惊叫,同时护送小鸟隐蔽于附近草丛中或游至远处。 换羽期开始后成鸟离开幼鸟,集中在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之处换羽。 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在一定时间内丧失飞翔能力。 幼鸟2~3年性成熟。

鸿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中国繁殖于东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至长江下游越冬。

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河南、山东及长江下游、台湾有分布。 国外见于西伯利亚等地区。

鸿雁是家鹅的祖先,为重要的遗传资源,应予保护。

鸿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和《华盛顿公约》世界濒危鸟类名录CITES 附录I。

2、豆雁

再看一位鸿雁同属豆雁(学名:Anser fabalis,英文名:Taiga Bean Goose),又名大

雁、鸿、东方豆雁、西伯利亚豆雁、普通大雁、麦鹅,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 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摄影:雷蒙多

豆雁两性相似。 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具淡黄白色羽缘。 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黄白色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最外侧几枚飞羽外侧灰色,尾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上覆羽白色。 喉、胸淡棕褐色,腹污白色,两胁具灰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嘴甲和嘴基黑色,嘴甲和鼻孔之间有一橙黄色横斑,并沿嘴的两侧边缘向后延伸至嘴角。 脚橙黄色,爪黑色。

豆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冰岛和格陵兰岛东部。 越冬在西欧、伊朗、朝鲜、日本。 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直到台湾和海南岛。 迁徙时经过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豆雁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 特别是迁徒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 飞行时常由一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飞行:飞行时队形不断变换,有时呈“人”字形,有时呈“一”字形。 队形的变换和领飞的头鸟有关。 当它加速快飞时,队形呈“人”字形,当它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又变为“一”字形。

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但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在11月初还有到达中国的。 迁徙多在晚间进行。 白天多停下来休息和觅食,有时白天也进行迁徙,特别是天气变化的时候。 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最早在3月初至3月中旬,大量在3月末至4月初,最晚在4月中旬至4月末还有少数个体未离开中国。 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为小。

豆雁为一夫一妻制,配对的结合较为固定,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通常成对或成群在一起营群巢。

豆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和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3、灰雁

灰雁(学名:Anser anser,英文名:Greylag Goose),又名大雁、沙鹅、灰腰雁、红嘴雁、沙雁、黄嘴灰雁。 灰雁在民间被叫做大雁。

摄影

灰雁身长75-90 cm,翼展147-182 cm,体重2300-3500 g,寿命17年。 雌雄相似,雄略大于雌。

灰雁以粉红色的嘴和脚为本种特征。 头顶和后颈褐色;嘴基有一条窄的白纹,繁殖期间呈锈黄色,有时白纹不明显。 上体体羽灰而羽缘白,使上体具扇贝形图纹。 胸浅烟褐色,尾上及尾下覆羽均白。 飞行中浅色的翼前区与飞羽的暗色成对比。

幼鸟:上体暗灰褐色,胸和腹前部灰褐色,没有黑色斑块,两胁亦缺少白色横斑。

摄影:开心虎

灰雁也为一夫一妻制,一般2-3龄性成熟,但亦有在不到2龄时雄鸟即开始追逐雌鸟和驱赶其他雄鸟,并开始形成对。 繁殖期4-6月。 多成对或成小群营巢,有时在一些营巢环境好的地方巢特别集中,巢间距仅10米左右。 雌雄共同营巢。 每窝产卵4-8枚,一般4-5枚。 卵白色、缀有橙黄色斑点。

摄影:玩主北京

本物种未列入保护名单,但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如在鄱阳湖、洞庭湖等越冬地,受到非法捕猎和湖区破坏的威胁)。 本物种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普遍认为灰雁是欧洲家鹅的祖先。

灰雁是古北区代表鸟种之一分布于欧亚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结小群在中国南部及中部的湖泊越冬。 一些鸟冬季至江西鄱阳湖。 可能取食于海南沿海地区的海草。

灰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和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爱鸟——如果你希望:欣赏鸟类摄影大片;飞速识别1400多种鸟类;发现身边的观鸟胜地;拥有自己的观鸟记录本;与大家交流鸟类摄影、鸟类保护、鸟文化……那就赶快加入我们吧,爱鸟的人都在这里!

下一篇:肿瘤标志物检查多少钱(PET)(肿瘤标志物检查多少钱一次)
上一篇:单身男女梦见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