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他林软膏多少钱(止痛药副作用大不敢用)

2023-01-20 00:30: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5

小孩子感冒发烧,通常先用物理降温,当效果不好,体温飙升到38.5摄氏度以上时,才建议口服退烧药,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退烧药的滥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布洛芬是退烧药中常用的一种,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风湿关节病患者往往不陌生,他们常用到非甾体抗炎药来消炎止痛。 同时,风湿关节病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也耳熟能详,用药不当可能造成胃肠道、肾脏、心血管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得不防!

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从药物的选择、用药的方式、药量的控制三个方面来把握,缺一不可。 今天的文章,我们主要讲用药的方式,给大家推荐除了口服之外的另一种方式——外用,一起来看看,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对风湿关节病患者有什么好处!

非甾体抗炎药对风湿关节病患者有何作用?

在风湿关节病中,如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一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发生在关节的炎症属于无菌性炎症

说到感染,我们会想到伤口发炎,会想到感冒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想到中耳炎、牙周炎等等,这些炎症多和细菌、病毒入侵有关,在症状严重时,就要使用抗菌和抗病毒手段,来协助清除病原体和消除症状。

但关节中的无菌性炎症,并没有病原体入侵,使用抗生素这些治疗就没什么作用,在症状严重时,就需要另一种药物来消炎止痛,那就是非甾体抗炎药!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顾名思义,就是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 这个甾体,指的是类固醇物质,所以甾体抗炎药大家也不陌生,比如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是关节炎患者最常用的抗炎止痛药!

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关节炎中的“三巨头”,有一个共同表现——滑膜炎。

  • 在痛风患者的关节腔内,尿酸盐结晶会刺激到滑膜组织,引发炎症;
  • 在骨性关节炎的关节内,增生的骨赘和关节腔内游离体,都可能损伤滑膜引发炎症;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更厉害,自身免疫异常会导致免疫细胞直接攻击滑膜,引发炎症。

当滑膜陷入炎症中时,发炎的滑膜细胞会分泌磷脂酶A2,这种酶又会催化磷脂水解为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又会在环氧酶(COX)的催化下,合成“鼎鼎大名”的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又会干什么呢?

  • 一方面,前列腺素可刺激关节中感知疼痛的受体,向大脑传递疼痛;
  • 另一方面会进一步诱发炎症,促使关节滑膜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关节出现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则可以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

消炎止痛效果好,但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很多副作用!

治疗风湿关节病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洛索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艾瑞昔布及依托考昔等。 需要注意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天花板反应,不会因为加大剂量就提高疗效,过量服用反而使副作用增加。

非甾体抗炎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胃肠损害——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许多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食管炎、食管狭窄、胃炎、黏膜糜烂、胃出血、消化性溃疡、胃穿孔、梗阻甚至死亡,病变也可发生在大肠和小肠,导致狭窄,造成肠阻塞。 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助于减少这些不良反应。
  • 肝脏副作用——可诱导肝脏的转氨酶异常升高,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如果血清转氨酶数值超过正常的2~3倍,或者转氨酶升高伴有凝血时间发生改变,要重视!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该每4~8周检测一次肝功能。
  • 肾脏副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对肾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钠水潴留,肾小管功能改变,肾间质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钾等。 有研究表明,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肾损伤和药物半衰期有关,半衰期越长肾损伤风险越大。
  • 心血管风险——非甾体抗炎药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其中,选择性COX-2抑制剂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但患者突发心脏病或脑卒中的风险却增高,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要慎用。

要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有没有消化道溃疡?自己是不是心血管高风险人群?自己有没有肾功能损害?自己有没有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自行买药服用,发生了不良反应也就不奇怪。 所以,关节炎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还是要在主治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会结合病情和个体情况考虑,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副作用,口服之前可以先外用!

在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原则中,有这样一条,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能够缓解症状,尽量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量。 什么才叫缓解症状呢?将疼痛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基本不影响日常的关节活动即可,没必要靠药物完全掩盖症状。

所以,在用药方式的选择上,如果能够通过外用缓解症状,自然也就没必要口服,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口服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尤其体现在消化道不良反应上。

不过,该不该外用非甾体抗炎药要以能否缓解症状为原则

  • 对于痛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急骤而剧烈,首选小剂量秋水仙碱,同时也可使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如果这两种药物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较大,也可以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止痛。 痛风急性发作,因为疼痛太过剧烈,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效果有限,一般推荐口服。
  • 对于类风湿患者——关节肿痛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症状,在抗风湿治疗的同时,也要尽快消除关节肿痛的症状,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对于早期症状不太明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实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外用制剂,如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酮洛芬凝胶、吡罗昔康贴剂等,来缓解关节肿痛的作用,效果不好时再口服,这样不良反应相对小很多。
  •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早期的骨关节炎,可能没有疼痛,或者只有间断性隐痛,这时候做好行动支持、运动治疗等即可,不需要药物止痛。 当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就要考虑消炎止痛治疗,同样可以先尝试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软膏),疗效不佳时再考虑口服。

对于慢性关节炎患者来讲,早期一般症状较轻,发展到重症有一个过程,于是非甾体抗炎药外用制剂就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完全可以在外用制剂效果不佳时再选择口服,既可以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症状的核心目的,又能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何乐而不为!

#用药科普排位赛#@头条健康

下一篇:宣酒多少钱一瓶(盘点全国各地口粮酒)
上一篇:a8l奥迪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