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钢管多少钱一吨(钢铁及铝行业研究)

2023-01-19 22:00: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4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证券,马金龙,刘岗)

1 2022 与 2020 疫情复盘:共同点决定方向,差异点决定幅度

2022 年 3 月以来,新冠疫情再次在国内大规模爆发。 上海作为这轮疫情的暴风眼, 已累计报告 53.56 万例新冠本土阳性感染者。 自 3 月底,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开始实施 “全面静态管理”。 4 月以来,市场对此轮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担忧加重,我们认为在当前这个时间节 点与 2020 年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一段时间有相似之处。 体现在:供需被极大阻碍、短期 需求预期悲观、但疫情终将过去迎来需求回补等等。 近期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支持和放松政 策,市场对宏观经济担忧明显缓解,有望支撑下半年基本金属的需求。 因此,宜对 2020 年的商品价格走势和行业基本面走势进行复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 点,以期对今年的行情有所启发。

1.1 共同点:经济恢复诉求强烈

通过对 2020 年的复盘,我们认为 2022 年的情形与 2020 年有以下相似之处:

1.1.1 疫情期间经济承压

2020 年疫情持续时间短,但影响烈度大。 2022 年各地节奏不一致,根据自身疫情动 态调整防疫策略,短期对经济总量影响烈度小,但持续时间长。 2020 年一季度,GDP 同 比-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为-16.1%,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8.4%,商品房销 售面积累计同比-26.3%;2022 年 1-4 月同样经历了明显的下滑:一季度 GDP 同比回落至 4.8%,1-4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滑至 6.8%,工业增加值 4 月当月同比-2.9%; 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26.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降至-2.7%。

1.1.2 疫情之后对宏观经济的托底

2020 年国内新冠疫情平息之后,基建快速开工,托底经济增长。 2020 年全国疫情在 4 月份进入尾声,此时全国经济已经停滞了 2 个月,经济逆周期调控的诉求较强,并且这 两个月积压的工作量在二季度加速推进,带来了二季度较好的基建投资。 从数据上看, 2020 年 Q1 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仅占全年的 12%,明显低于往年 15%左右的水平; Q2 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占全年的 30%,处于往年的高位。 不同于基建的快速上马,地产竣工直到四季度才开始发力。 基建项目赶工效应明显, 但是地产施工和竣工更多取决于地产企业的建设进度。 “房住不炒”政策不变以及 2020 年 8 月监管层提出“三条红线”政策,地产企业在销售回暖之后加速竣工,在 2020 年四季 度到 2021 年全年地产竣工数据较高,2021 年 6 月累计同比达到 12.5%的峰值,地产企业 加速回笼资金,铝需求拉动明显。

本次疫情恢复后,提振经济诉求强烈,有望快速开启赶工进度。 从近期数据来看,由于年初的稳增长计划,基建开工在逐步加速,2022 年前三个月 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 9.3%,其中增速较快的领域包括水利管理业、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公共设施管理业等。 但 3、4 月份开始受疫情影响,各项指标快速下降。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1.3 疫情中库存累库,在疫情结束之后库存快速去化

首先,以电解铝为例: 从库存可以看到 2020 年疫情期间恰逢春节,大幅累库 102 万吨远超往年,节后也是 去库最为快速的一年,今年疫情开始前,铝锭社会库存已经开启去库,但疫情导致去库停 滞,随着节后相关生产和建设进度赶工,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见到库存大幅去化。 2020 年疫情恰好与春节假期重合,但是超长的“假期”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 行。 从库存数据观察可以发现 2020 年的库存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1)库存见顶晚于往年:2020 年库存高点在 4 月 2 日,此时已经是春节后的 67 天, 而往年库存通常在春节后的 30-40 天见顶; (2)累库幅度大于往年:2020 年春节期间累库达到 102.5 万吨,在 2018-2022 年通 常的累库幅度在 40-50 万吨; (3)累库时长长于往年:2020 年累库周期长达 72 天,而 2018-2022 年普遍累库时 长在 30-50 天,2020 年大幅延长; (4)疫情缓解后库存降幅大于往年:在降库阶段,2020 年节后复工加快了节奏,导 致库存去化速度更快,2020 年从库存高点之后的一个月中,去库幅度达到 50.4 万吨,占 高点库存的 30%,而往年通常的去库幅度仅有几万到十几万吨的量,去库比例也只有不 到 10%。

另一方面,我们复盘钢材在疫情前后的库存变化: 钢材根据以往情况,由于钢材下游需求逐步在 3 月份进入旺季,钢材社会库存在经 过 1-2 月份的累库过程后,在 3 月份逐步达到库存高点,随后伴随着用钢量的增加,库存 快速下降。 回溯 2020 年,社会库存变化也按照此种规律运行,即累库(1-2 月)→达到高 点(3 月)→库存快速回落。 但 2020 年库存峰值的出现较往年晚一些,出现在年内的第 11 周,较以往年份滞后大约 2-3 周时间。 同时,2020 年库存高点也较往年较高。 可以看 出,2020 年下游在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下游需求释放也晚于正常年份。

2022 年,由于钢材价格高位及 2021 年底宏观经济的大幅回落,市场对未来市场环境 存有担忧,观望情绪浓厚。 因此,今年年初在“低预期+高钢价”背景下,钢材社会库存 在 1-2 月,累库幅度低于往年。

具体来看,截至 5 月 6 日,今年钢材社会库存峰值出现在第 9 周,与往年大致相同, 但库存量低于往年,峰值时达到 1786 万吨。 随后,全国疫情多点爆发,下游行业停工停 产增多,社会物流受阻,需求端释放较为缓慢。 通过 2022 年库存情况走势便可以看出, 今年库存在达到峰值后,并未像往年一样,快速回落,而是呈现出缓慢去库的现象。 但截 至目前,今年钢材社会库存仍低于 2020 年同期 286 万吨。 钢厂库存来看,社会库存相似,1-2 月份会出现库存上升,在 3 月份逐步达到年内高 点,随后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震荡运行。 但 2020 年,受疫情影响,钢厂库存高度远高于 往年同期水平,之后在 4 月份后开始回落,并在 5 月下旬回落至往年同等水平。

而 2022 年,1-3 月份的走势整体与往年节奏相似,但由于冬奥会、采暖季等因素, 库存水平低于 2020 年、2021 年。 但在 3 月下旬后,由于疫情的爆发,下游需求及物流均 受到明显影响,钢厂库存出现了二次上涨。 截至 4 月底,重点企业钢厂库存在再次升高后 有所回落。 从厂库整体水平上看,同期钢厂库存高于 2020 年,但峰值不及 2020 年。

1.1.4 疫情期间盈利快速下滑,疫情后盈利修复

2020 年疫情期间,铝价明显,行业盈利快速下滑。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盈利最低点 低于-2200 元/吨。 但是疫情缓解后,需求回补,赶工加速,铝价逐步回升,带动吨铝利润 上涨,三四季度中,吨铝盈利已经位于 2000 元/吨以上。

2020 年初,疫情爆发导致钢材需求受到压制,钢材产品价格及原料成本难以传导,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通过普钢企业单季度的盈利情况可以看到,2020Q1,普钢企业净利 润规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通过钢材价格与原材料成本之间的波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 2020 年一季度时,由 于需求弱,钢材价格在原材料成本相对平稳时候呈现了下跌,证明原材料成本端的支撑效 果减弱,价格传导不通畅。

但当钢铁企业在 2020 年 Q1 出现了净利润规模和利润率下滑后,由于 2020 年疫情影 响时间相对较短,复工复产节奏较快,2020 年 Q2 出现了原材料成本下降而钢材价格回 升的情况。 因此在 2020 年 Q2 我们看到企业净利润规模环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恢复,利 润水平也同步恢复。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钢材下游需求较弱的阶段,原材料成本端的支撑在逐步 减弱,出现了原材料成本上升而钢材价格回落的情况。 类似 2020 年一季度,疫情影响施工开工是目前制约行业上下游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疫情影响若逐步在二季度 末或是三季度减弱,钢材价格有望开启恢复。

1.2 差异点: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稳增长需更大力度

1.2.1 疫情时间节奏不同,错过旺季且持续时间长

2022 年的防疫措施与 2020 年相比,对经济的影响持续性更强。 最大的差异在于: 2020 年的经济停摆发生在春节假期,充分利用了原本就要停工停产的一个月时间,达到 了对经济影响的最小化;但是本次的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之后,原本已经进入复工复产, 但疫情干扰了复工复产的进程,对经济影响较为明显。 而且今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内部 和外部压力较大,因此相对来说保就业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稳增长政策急待发 力。

1.2.2 疫前经济基础不同,本次疫情经济下行惯性大

2020 年疫情前我国经济尚处在 2018 年稳增长周期中,疫情前经济较强劲;而 2022 年疫情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 年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稳增长措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2019 年,中国 2-4 季度的 GDP 同比增长为 6.00%、5.90%、5.8%,整体平稳。 而 2021 年三季度受到能耗双控和限电影响, GDP 同比增速为 9.94%,较二季度同比增速下滑了 1.31 个百分点,虽然整体增速仍处于 高位;但是 9 月份后多个当期经济指标已经出现回落,工业增加值在 2021 年 9 月降至 10.21%,2021 年 4 月为 14.08%。 2021 年 9-10 月,中国制造业 PMI 为 49.6、49.2,2020 年 4 月后,首次降至荣枯线以下。

地产方面,2020 年正处于竣工高峰期,而当前处于竣工周期的末尾,且 2021 年地产 政策收紧,当前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明显。 2021 年以来,政策层面对地产约束大大加强, 自 2021 年 6 月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到年底已降至 11.7%,较 5 月下滑 了 6.2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9 年地产行业处于平稳运行状态,没有明显恶化迹象。 竣 工端,2020 年竣工数据加速修复,与开工和施工数据剪刀差收敛,迎来竣工周期,拉动 铝、铜的需求,但 2022 年后,竣工周期已接近尾声。

1.2.3 全球宏观周期不同,流动性退潮,俄乌冲突影响边际减弱

2019 年底,全球经济正站在向上的经济周期起点。 从货币政策上来看,美联储经过 长达三年的缓慢加息,最终于 2018 年年底停止加息,而 2019 年的全球经济景气度仍然 在下行。 随着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恶化,2019 年 8 月,美联储重新开启了降息周期。 2020 年疫情发生后,全球更是史无前例地同期释放流动性,全球处于流动宽松状态。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 PMI 已在 2019 年年底和 2020 年年初开始回升。 从 2019 年年中, 中国及欧美的制造业 PMI 回落至荣枯线附近,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开始了新一轮的降 息。 到 2019 年底,全球经济已经初现复苏,中国在 2019 年 11 月的 PMI 重回 50 以上, 环比回升 0.90;美国制造业 PMI 在 2020 年 1 月环比大幅改善,上升 3.1,达到 50.9。

2019 年 10 月以来,美国 CPI 同比上扬,2020 年 1 月 CPI 同比上涨 2.50%,反映了 宏观经济复苏的态势。 美国经济周期向上的预期已经逐渐反映在国债中:2019 年 10 月后,虽然美联储继续 降息一次,但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却开始了上行,自低点 1.47%反弹至年末的 1.92%,市 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转向。

与此相反,目前全球正在进入流动性收缩周期,货币流动性回流压制金融属性较为 敏感的金属品种。 2020 年疫情以来,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迅速降至 0-0.25%,随后美联储开 启无限量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从 2020 年 2 月初到 5 月底 4 个月内,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 2.95 万亿美元,涨幅 71%。 由此带动美国十年期 国债收益率降至 0.5%附近,实际收益率降为负值。 进入 2022 年以来,通胀持续超预期, 加息形势紧迫,近一个月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已经升至 3%以上,美元指数超越 2017 年前高,最高达到 104.75。 预计 2022 年将是货币流动性急剧紧缩的一年,对金融属性较 重的工业金属的走势有一定压制。

1.2.4 成本压力不同:2022 年下游成本压力较大,且短期难以改善

相比于 2020 年,2022 年的大宗商品均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当前高涨的大宗原材料 价格对下游利润造成侵蚀,下游成本压力比较大。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价格在过去半年内大幅上涨,相比于 2020 年,海外成本支撑更 为明显。 欧洲地区在过去半年里,遭遇了十分显著的能源价格上涨:以 TTF 基准荷兰天 然气期货价格为例,2021 年年初仅为 20 欧元/MWh 以下,到 2021 年 9 月份,TTF 价格 迅速上行一个新台阶,达到 70-90 欧元/MWh,在 12 月初爆发危机之后,TTF 天然气回 落,也仅回落到平台高位 70-90 欧元/MWh,相较于年初上涨 3 倍以上。 由于能源价格高涨,目前欧洲已减产产能达到近 90 万吨。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较大的铝厂包括法国的敦 刻尔克铝厂、西班牙的 San Ciprian 铝厂(美铝在欧洲仅剩的铝厂)、德国 Trimet 公司的三 个铝厂、位于斯洛伐克的 Slovaco 铝厂。 合计减产产能已达到 89.3 万吨,且随着电价高位 持续,目前的减产仍存在进一波扩大的风险。 在这样的海外背景下,2022 年以来中国电解铝净出口量大幅下降,2021 年全年平均 的月度进口量在 13 万吨左右,而今年 1-4 月份累计净进口量仅为 2.83 万吨,月均仅为 0.7 万吨。 海外成本对铝价支撑明显,在 2022 年将通过大幅减少中国电解铝进口量来抽 紧国内供需局面。

2 钢铁:供给总体收缩,需求看好管道和工业用材

2.1 供给端:下半年月均产量低于 4 月份

通过日均粗钢产量来看,由于在冬季北方地区限产,叠加淡季需求,日均粗钢产量在 年末至第二年一季度供给能力往往较低,随后随着“金三银四”的到来,日均粗钢环比往 往上升。 但从环比变化来看,受疫情影响严重的 2020 年一季度,日均粗钢产量在 3 月份 是近年来唯一的一次出现负增长。 但随着 4 月份后逐步复工复产,2020 年粗钢供给环比 大幅提升。

从具体数值来看,2020 年日均粗钢产量在 4 月开始回升后,在 9 月份达到高 位 308.53 万吨。 而 2022 年,1-2 月份日均粗钢产量由于冬奥会,采暖季限产等因素,环 比同样下降较为明显。 4 月份是钢铁企业生产旺季,历年 4 月份日均粗钢产量环比增幅均 较大,但考虑到 2022 年全年粗钢产量仍要确保同比下降,随后月份粗钢供给能力或平缓 收缩。 2022 年 4 月份粗钢产量 9278 万吨,若考虑全年粗钢产量下降 2000 万吨,5-12 月 份月均粗钢产量为 8458 万吨,低于 4 月份产量。

2.2 需求端: 经济稳增长需要钢材支撑

单位 GDP 钢材消费量是随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 而调整,我国经济处在转型到了瓶颈期,新经济处于培育期的阶段,2021 年全民,我国 万元 GDP 对应的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 89.2 公斤。 考虑到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 经济抓手主要将主要集中在基建、制造业方面,整体判断下半年万元 GDP 对应粗钢表观 消费量有望增长。

我们按照季度回溯季度粗钢产量及当季的粗钢表观消费量相减得出的差值缺口,可 以明显看出该差值缺口与钢材价格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 虽然该差值缺口的大小从公式 上看,仅仅代表了净出口的绝对值,但是由于进口情况与国内市场景气程度高度相关,那 么净出口量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内市场钢材需求的旺盛程度。

再进一步分析,我国粗钢产量主要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两部分,即 粗钢产量=粗 钢表观消费量+净出口量。 因此,当我们判断未来钢材供需情况是改善还是恶化时,可用 粗钢产量-预测表观消费量-预测净出口量得到的差值大小及正负(因为过往阶段该数值 为 0)来判断。 受疫情影响,2022 年宏观经济注定会在非常规状态下运行,经济惯性下滑与国家稳 增长措施交互影响。 同时,疫情的反复属于非可控因素,但国家稳增长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因此,我对于未来需求的判断是基于国家逆向调控,稳住经济基本盘,进而带动钢材需求 角度进行预判。

对于 2022 年我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情况,我们基于以下假设判断:假设 1:考虑到今年在稳经济的背景下,主要抓手仍将以基建及制造业为主,经 济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因此,今年我国产业结构延续 2021 年情况,即每万 元 GDP 粗钢表观消费量为 89.2 公斤; 假设 2:2022 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 2000 万吨,及全年产量 10.12 亿吨。 假设 3:进出口方面,2022 年 1-5 月份我国出口钢材 2699 万吨,进口钢材 519 万吨,同比分别下降 16%、18%。 按照前 5 个月进出口水平测算,折算粗钢,预 计 2022 年全年粗钢出口和进口数量分别为 6478 万吨和 1245 万吨。 净出口数量 为 5233 万吨。

具体来看,2022 年 1-4 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约为 3.22 亿吨。 因此,按照我 们对于全年进出口的判断,对 GDP 增速带动的粗钢表观消费量进行测算 5-12 月供需 情况,仍然按照 2021 年全年每万元 GDP 粗钢表观消费量 89.2 公斤测算,经济在维 持正常运作条件下,未来钢材供需持续紧张。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在经济需要稳增长,并且发力点集中在投资上,必然需要钢材消 费支撑,钢材需求增长是判断宏观经济走向的敏感指标;同时,今年粗钢产量又明确提出 同比压减。 在此情况下,只要宏观经济恢复正常增长,钢铁盈利必然大幅回升。 我们也坚 信宏观经济必然会回到正常轨道。

2.3 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房地产目前在投资规模和增速上下滑较为严重,同时出口存在不确定 性。 因此,我们判断若下半年经济企稳回暖,稳增长下主要推动因素在基建和制造业。

2.3.1 管道受益水利、市政投资

基建领域中,地下管道的投资增长仍然具有更大的确定性以及必要性。 燃气管道:燃气管网未来有望新增+改造同步发力,“十四五”期间燃气管道需求量 有望翻倍,看好焊管龙头,友发集团。 截至 2020 年,全国城市燃气管道累计长度为 86.44 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占比逐年提升至 98.4%。 而人工煤气及石油液化气占比快速下降, 且自 2004 年开始管道长度逐年减少。

我国城市“十三五”期间平均 每年新增燃气管道长度 7.05 万公里。 由于去年燃气爆炸事故频发,对于燃气管网安全重 视度显著提升,燃气管道改造启动在即。 根据统计,2002 年我国城市燃气管道累计长度 11.38 万公里,2012 年我国城市燃气管道累计长度为 38.89 万公里。 假设存在安全隐患的 燃气管道主要集中在使用超过 10-20 年的燃气管道,预计“十四五”期间燃气管道改造长 度约为 20 万公里左右。 若 2022 年全国范围改造启动,预计 2022 年下半年需改造完成 2 万公里,2023-2025 年平均每年完成改造 6 万公里。 同时每年燃气管道新增里程保持稳定, 因此管道需求有望接近翻倍增长。

水管道:排水、污水管道加快补齐,稳增长下水利发力,看好球墨铸铁管龙头,新兴铸管。 我国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突出,供水保障体系目前仍存在短板,部分地区供水可靠 性差、保障程度不高,结构性、区域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 全国大部分建制城市和县 城供水水源主要依靠径流保障程度不高的中小河流供水,这些地区大多水源不足且径流 丰枯变化大,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用水增长的需求。 农村地区规模化供水管网覆盖程度 低,40%的灌溉面积水源保障程度不高。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对于加快破解水资源供 需失衡问题,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尚不均衡。 西部欠发达地区及乡村地区供水普及率较城市仍有差 距。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打牢乡村振兴水利 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目标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为水务建设带来较大增量。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供水管漏损率严重,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高居 不下的漏损率也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政府机构对供水漏损情况越来越重视, 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5 年国务院颁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对使用超 过 50 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 2017 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 制在 12%以内;到 2020 年,控制在 10%以内。 而截至 2020 年,我国城市管网漏损率为 13.39%,仍然高于目标值。 今年 2 月 25 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 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提出,到 2025 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 12% (2020 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 年漏损率不高于 8%;其他试点城市(县 城)建成区,2025 年漏损率不高于 7%。 漏损率目标的大幅下降,将极大刺激供水管道的更新改造需求。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 是城市 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排水管道收集污水送至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雨水径流再由排水管道收集,排入就近水体。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待处理污水不断增加,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等多种条件影响下,我国不断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道长度不断增长。 截至 2020 年,我国 城市排水管道长度为 80.27 万公里,相比 2019 年增长了 7.9%。 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总量的增加,对应排水及污水排放能力同步需要增长,我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也有望不断 增长。

水利投资,我国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约 6%,但需满足全球 约 20%的人口用水。 另外,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 均,水资源总量的 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以南地区,其中 40%以上又集中在西南五省区, 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而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部分 地区水质型缺水问题也相当严重。 因此,我国重大水利工程仍具有广大发展前景。 今年 2 月份,水利部表示,2014 年开始实施的 172 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目前 已累计开工 149 项,完工 49 项。 国家确定的 2020 年及后续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 在加快实施。 截至目前,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复立项 67 项,开工 62 项。 在建重大水 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 1 万亿元,而 1 月份水利部在水利工作会议中透露,2021 年全年完 成水利建设投资 7576 亿元。

综上,用水管道目前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主要集中在老旧管道更新改造,水资源匮 乏地区增加管道长度,排水和污水能处理能力增加等几方面。

新兴铸管:

公司主要产品有离心球墨铸铁管及管件、钢铁冶炼及压延产品、铸造制品、钢塑复合 管、钢格板、特种钢管等,目前拥有五大产品系列:形成了铸管及管件 300 万吨产能,各类钢材 550 万吨产能规模。 2021 年,公司完成铸管、管件及铸件产量 295 万吨,2020 年 基本持平,2022 年公司目标生产铸管、管件 300 万吨;另外,2021 年完成优特钢产量 207 万吨,同比增加 30%,完成普通钢材产量 374.65 万吨,同比减少 2.85%;完成钢格板产 量 8.82 万吨,同比增加 37.81%。

铸管:传统应用于给水、供水、排水、工矿水、海水淡化等多种水领域。 球墨铸铁管 口径范围 DN80~DN3000mm,采用水泥砂浆、聚氨酯、环氧陶瓷等防腐内衬材料和锌层 +终饰防腐层、聚氨酯等外壁防腐处理技术,通过管道规格、接口、内外涂层、防腐处理 等不同,新兴铸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势条件、水质条件、土壤环境,提供最安全、便捷、 定制化的产品供应与服务。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球墨铸管企业。

钢材:钢材产品主要包括普钢、优特钢等品种。 铸造:覆盖 DN80-2600mm 的各种接口型式与压力等级的球铁管件、市政铸件、汽车 铸件、工程冶金铸件、矿冶重机铸件等,现有管铸件产能 320 万吨。

管材:公司不断丰富管材产品品种,除球墨铸铁管之外,还生产包括钢塑管、特种钢 管、不锈钢管及管件的管材产品。 钢塑管是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金属与塑料复合的管 材,Ф20~Ф200mm 全系列钢塑复合管产品,年生产能力 165 万米,广泛应用于自来水、 房地产、公用事业、厂矿企业、保护套管等领域,产品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格板:因其通风、透光、荷载高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力、化工等工业平 台领域;因其防腐性能好,安装便捷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污水、码头、海洋船舶等领域; 因其排水效果好、易回收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机场、文体场馆等公用工程及 民用领域。 产销量居世界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 30%以上,出口到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9.96 亿元,同比下降 2.02%。 但公司铸管产品 需求强劲,公司铸管产品价格及利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同时,铁矿石价格较去年一季度 处于相对低位,公司 2022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69 亿元,同比增长 31.40%。

公司作为球墨铸铁管龙头,市占率高,将充分受益于水利投资及管网建设的红利,公 司铸管产品有望持续维持景气。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友发集团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焊接钢管研发、生产、销售企业,连续 16 年焊接钢管产销量全国 第一,连续 16 年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 公司产品涵盖镀锌圆管、 焊接圆管、方矩焊管、方矩镀锌管、钢塑复合管、螺旋焊管、不锈钢管、盘口脚手架等产 品。 2021 年公司销售各类钢管 1,206.69 万吨,同比增长 1.72%。 按照 2021 年全国焊接管 产量 5883.20 万吨计算,公司在焊管行业市占率达到 20.51%。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668.66 亿元,同比增长 38.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6.14 亿元,同比减少 46.28%。 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05 亿元,同比增 长 28.78%,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下降 57.67%。 公司作为全国焊管龙头,布局全国市场。 公司有望受益于管网建设及燃气管道更新改 造带来的大量需求。 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下游基建、房地产等受疫情影响需求释放 暂缓,但随着下半年需求释放力度加大,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高弹性。

金洲管道

公司公司是专业从事焊接钢管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行业 知名的钢塑复合管、螺旋焊管、直缝焊管、镀锌钢管和不锈钢管供应商。 公司地处浙江 北部、太湖南岸的湖州市,东临上海、南接杭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 捷,是名副其实的长三角之心。

公司主营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螺旋埋弧焊管(SAWH)、直缝埋弧焊管 (SAWL)、高频直缝焊管(HFW)、不锈钢管等能源建设用管道和新型城市建设用管 道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主要用于水、燃气及其他能源的输送。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0.43 亿元,同比上升 37.84%。 销售各类管道 110.15 万 吨,同比上升 12.05%,分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镀锌钢管营业收入 37.87 亿元,较上年 同期上升 47.17%;钢塑复合管营业收入 9.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70%;螺旋埋弧焊 管营业收入 8.3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2.33%;直缝埋弧焊管营业收入 5.32 亿元,较上 年同期下降 15.60%;直缝焊管营业收入 3.84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83.62%;普通高频 直缝焊管营业收入 1.8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99.31%。 总成本 618,779.37 万元,同比上 升 41.79%;实现毛利 8.56 亿元,同比上升 14.74%。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62 亿元,同比增长 11.72%,实现归母净利润 0.48 亿元,同比下降 38.22。 后续复工力度加大,公司业绩有望强势反弹。

正元地信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基于地理空间时空信息和地下管网运维保障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 服务,分为测绘地理信息、地下管网运维和智慧城市三个板块。 创新利用“陆海空地”四 位一体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空间规划、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提供 地理空间数据和地图产品,服务于政府、企业和行业的时空地理信息需求;基于自主研发 的正元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集成物联网、云计 算、大数据和 AI 技术,为新一代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管网、市政、城管、园区智能化智慧 化建设运营等专项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地理信息+、物联网+城市管理、城市安 全、绿色生态环保等专项应用。 管网信息化有望在管网投资力度加大及更新改造过程中需求增长,公司有望充分优 异。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49 亿元。

2.3.2 制造业用材强于建筑用材

2022 年以来,制造业固定资产完成额整体保持较高增速。 1-2 月份,制造业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 20.90%,增速较 2021 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回升。 3-4 月份随着全 国疫情多地爆发,制造业企业投资活动节奏有所放缓,但增速仍维持在较高位置。 相较于 房地产行业,制造业投资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从库存角度看,虽然整体上今年的社会库存由于疫情影响,尚未出现拐点下降,但从 目前库存水平看,以房地产为主要需求的螺纹钢库存目前已经高于往年水平。 而以制造业 为主要下游的热卷社会库存,水平仍然处于相对低位。 疫情影响下,PMI 指数在 3-4 月份大幅下降。 但是,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国家强调有 序复工复产,指数在 5 月份出现了强势反弹。 随着整体仍处于荣枯线下方,但反弹走势在 6 月份以后疫情影响消除情况下,景气度仍具备回升空间。

综合来看,我国二季度景气整体情况受疫情影响较大,为全年稳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利 的影响。 但我们认为稳经济增长的方向并未改变,前期的增速下降有望为下半年带来更多 更有力的刺激政策。 目前,房地产政策端的放松及汽车、消费的刺激均能看出下半年经济 发力的方向。 而我国 GDP 占比中,制造业对 GDP 的贡献远远大于房地产本身对于 GDP 的贡献度。 房地产对于销售端的边际放松有望带来房地产行业本身对于经济辐射作用的 边际改善,提振家电、家装等方面的需求。 刺激汽车销售又将对汽车板及汽车零部件的钢 材/特钢需求起到提振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除基建以外,制造业自身的投资加上消费 端刺激带动制造企业产品的产量提升,均将对工业用板材需求带来变价改善的机会。

因此钢材建议重点关注工业用板材及特钢的优质企业:

华菱钢铁

公司分别在湖南省湘潭市、娄底市、衡阳市、广东省阳江市设有生产基地,拥有炼焦、 烧结、炼铁、炼钢、轧钢、钢材深加工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主体装备、生产工艺行业领 先。 产品涵盖宽厚板、热冷轧薄板、线棒材、无缝钢管四大系列近万个品种规格,产品结 构齐全、下游覆盖行业广泛,主要品种间具备较强的柔性生产切换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板管棒线兼有、普特结合、专业化分工生产格局,主体产 线及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率由最高点 86.90%降 至 2021 年末 52.28%,持续下降 34.62 个百分点,较同期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平均资产负 债率低 8.52 个百分点;主要钢铁子公司年人均产钢突破 1,500 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持续推进品种升级,基于高端定位和个性化需求持续提升品种钢占比,推动品种 结构升级,加快产品由“优钢”向“特钢”领域转型。 公司品种钢销量不断提升,占比由 2016 年 32%提升至 2021 年 55%。 公司共 13 个大类品种 61 个钢种替代“进口”,完成重 点品种钢销量 1,410 万吨,占比 55%,较 2020 年提升 3 个百分点。 在细分领域市场打造 了一批“隐形冠军”产品,带动了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同质化向中高端精品差异化的转变。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1.05 亿元,同比增长 6.36%,实现归母净利润 21.11 亿元,同比增长 2.82%。 在一季度面临需求较弱且成本高位情况下,公司实现盈利 的稳定性。

新钢股份:

公司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商和制造商,具备年产 1000 万吨钢配套生产能力的大型钢 铁联合企业,产业覆盖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及延伸加工等领域。 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公 司拥有先进的高速线棒材、冷热轧薄板、宽厚板、优特钢、无取向硅钢、钢绞线、钢丝等 多条生产线,主要经营冷热轧薄板、中厚板、线棒材、优特钢、电工钢、金属制品等优质 钢材产品。 2021 年,公司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 920.81 万吨、1013.79 万吨、977.02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0.97%、8.08%、7.48%。 公司优质板材生产能力达到 700 万吨/年,是我国重要优质板材生产基地。 产品广泛 应用于油气装备、航空、铁路、汽车家电、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桥梁高建结构、工程 机械、新能源等领域及国家重点工程,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等 20 多个国 家和地区。

公司处于江西省中西部,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亦可辐射长株潭、武汉城 市圈,贴近下游市场,市场需求潜力大,同时毗邻浙赣线、沪昆线、赣粤高速交通便利。 公司 2022 年 Q1 实现营业收入 260.02 亿元,同比增长 2.7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0 亿元,同比增长 6.12%。

首钢股份

公司拥有国际一流装备和工艺水平,具有品种齐全、规格配套的冷热系全覆盖板材产 品序列。 其中,电工钢、汽车板、镀锡板、管线钢、家电板,以及其它高端板材产品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可归纳为金属软磁产品和钢铁产品两大类。 其中,2021 年公司完成:

1. 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 电工钢 150.1 万吨,同比降低 2.7%,其中取向产量 19.3 万吨,同比增长 0.2%,无 取向产量 130.8 万吨,同比降低 3.1%。 薄规格取向产量 16.3 万吨同比增长 26%,高牌号 无取向产量 54.7 万吨,同比增长 28%。 金属软磁材料销售收入 133.07 亿元,占营业收 入比率为 9.93%。 2. 钢铁产品 迁钢公司:铁 800.1 万吨,同比降低 0.3%;钢 849.0 万吨,同比持平;热轧卷 821.3 万吨(含内供原料),同比持平。 京唐公司:铁 1390.9 万吨,同比增长 8.1%;钢 1522.9万吨,同比增长 35%;材 1433.3 万吨,同比增长 41.6%。 冷轧公司:冷轧板材 202.8 万 吨,同比增长 10%。 钢铁产品销售收入 1161.1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率为 86.63%。

公司高端板材产品占比高。 公司三大战略产品坚持电工钢持续引领、汽车板做精做 强、镀锡板高端突破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产线结构和客户结构,实现产品质 量和效益双提升。 2021 年,公司三大战略产品产量合计 568 万吨,占公司钢材产量 26%, 利润贡献约 40%。 公司八类重点产品(冷轧专用钢、热轧酸洗板、耐候钢、能源用钢、汽 车结构钢、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管线钢、桥梁用钢)产量 947 万吨,重点与战略产品合计 产量占公司钢材产量 68%,利润贡献约 85%。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8.41 亿元,同比增长 8.77,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4 亿元,同比增长 0.98%。 公司是我国电工钢龙头之一,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 速增长以及各类工业电机、变压器能效能级的提升,对于高端无取向硅钢及薄规格取向硅 钢需求大幅度增长。 目前高端电工钢产品自去年以来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公司高端 电工钢产量大,技术优异,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动能。

中信特钢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特殊钢材料制造企业,目前已具备年产 1600 多万吨特殊 钢材的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江苏江阴兴澄特钢、湖北黄石大冶特钢、山东青岛特钢、江 苏靖江特钢四家专业精品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安徽铜陵特材、江苏扬州特材两家原材 料生产基地,山东泰富悬架、浙江钢管两大产业链延伸基地,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 战略大布局。

公司作为全球特钢龙头,2021 年公司实现钢材销售 1453 万吨,同比增长 3.87%, 出口 131.5 万吨,营业收入 973 亿元,同比增长 27.58%。 目前,公司可生产 3000 多个 品种、5000 多个规格,是目前全球品种规格最多的特殊钢材料制造企业之一,涵盖合金 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合金钢大圆坯“六大 产品群”以及调质材、银亮材、汽车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系列,品种规格配套齐全并具 有明显优势,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的特殊钢材料解决方案。

2021 年公司轴承钢、汽车用钢均创历史新高,轴承钢突破 200 万吨,销量同比增长 17.7%,连续 11 年世界第一;汽车用钢销量突破 300 万吨,连续 14 年全国第一;能源用 钢紧抓风电市场需求,其中连铸大圆坯年销量创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销量国内第一。 同 时,公司还重点培育了 70 余个“小巨人”项目(细分市场领域的隐形冠军),“小巨人” 品种销量突破 220 万吨;“三新”开发,重点品种攻关成果显著,2021 年公司“三高一特” 产品新获得 32 家第二、三方的认证,其中超高强度钢同比增长 62.7%,高温/耐蚀合同比增长 44.66%,特种不锈钢同比增长 113.25%,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公司的产品结构得到 持续的提升优化。

公司产品高端,且产品应用广泛,有利于公司稳定盈利,公司抗周期性强。 公司自 2019 年整体上市以来,营收、利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 245.78 亿元,同比增长 6.89%,实现归母净利润 19.48 亿元,同比增长 0.93%。

久立特材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专业生产企业。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工业用不 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管材、管件、法兰、棒材及管道预制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的 主要产品为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无缝管、焊接管、复合管以及管件、法兰、棒材 及管道预制件。 公司目前公司已拥有年产 13.5 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形成了包括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超级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不锈钢无缝 管、镍基耐蚀合金油井管、油气输送用大口径厚壁不锈钢焊接管、大型换热器用超长不锈 钢焊接 U 型管、海水腐蚀铁素体不锈钢焊接 U 型管、海水淡化及电站用钛及钛合金焊接 管、蒸发器用 U 形传热管、ITER 装置用 TF/PF 导管等产品在内,涵盖多种工业用特种不 锈钢、近百个品种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产品。 部分产品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填补国内空 白。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盈利 实现逐年稳步提升。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18 亿元,同比增长 2.32%,实 现归母净利润 1.94 亿元,同比增长 36.47%。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永兴材料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锂电新能源业务及特钢新材料业务。 其中,特钢新材料业务,公司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成为国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 稳居前二。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产品种类丰富,生产 组织灵活便捷,可按中国、美国、德国、欧盟、日本等不同标准组织生产。 目前公司已拥 有 200 多个钢种,规格品种齐全。 公司产品可按照客户技术和规格要求,实行个性化定制 生产,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具有交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

2021 年,公司特钢新材料保持稳中有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9.74 亿元,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17 万元,实现产品销量 31.36 万吨。 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步入快 速发展时期,业绩增长明显,已逐渐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锂电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 入 12.24 亿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7 亿元,实现产品销量 1.12 万吨。 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已开始为公司提供业绩强劲增长动力,同时,特钢新材料业务稳 中向好,成为公司业绩重要的稳定基础。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31 亿元, 同比增长 94.25%,实现归母净利润 8.11 亿元,同比增长 553.60%。

甬金股份

公司主要业务为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 和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两大领域。 公司于 2003 年 8 月成立,经过多年努力,至报告期末 已发展成年产量超过 200 万吨的专业不锈钢冷轧企业,是我国冷轧不锈钢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

1、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指采用高品质热轧或冷轧不锈钢板带为原材料,在常温 条件下经高精度、可逆式多辊冷轧机组进行轧制,经光亮退火达到所需机械性能后再经 多次轧制达到目标厚度,最后经清洗、拉矫或平整处理后的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不锈钢 板带。 公司生产该类产品的厚度主要为 0.05-2.0mm,宽度可达 1,250mm。 精密冷轧不锈 钢板带具有更高性能、更高尺寸精度、更优板形和更优质表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 子信息、通讯光缆、医疗器械、环保设备、汽车配件、化工、电池等下游行业领域。

2、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指在常温条件下将热轧不锈钢原材料轧至目标厚度,经 光亮退火或者酸洗退火达到所需机械性能,并经平整处理且宽度在 1,000mm 以上的冷轧 不锈钢板带。 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具有产品定位更加基础、市场流通量更大、下游加工 流通环节更多、行业应用范围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日用品、家用电 器、厨电厨具、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环保设备、五金、仪器仪表、电梯等下游行业领 域。

3 铝:供给端复产高峰已过,疫情后经济复苏托底需求向上

3.1 供给端:电解铝复产/投产高峰期已过

复产方面:截至 2022 年 5 月初,预计 2022 年累计总复产规模为 356 万吨,已复产 225 万吨,预计年内还可复产产能 132 万吨,复产进度已过大半。 投产方面:2022 年新建待开工产能为 268 万吨,预计年内可投产 230 万吨,其中已 投产 112 万吨,年内还可投产 118 万吨。 主要的投产期在二季度,包括广西田林百矿、隆 林百矿、甘肃中瑞、内蒙白音华等。 投产进度近半程。 通过对以上潜在形成产量增长的产能进行分类梳理,截至 2022 年 4 月底:

(1) 剩余复产产能:127.7 万吨; (2) 建成未投产的新产能,已有开工计划:108 万吨; (3) 建成未投产的新产能,暂无工计划:10 万吨; (4) 减产产能:4 月前统计到已减产 40 万吨,预计 5 月减产 37 万吨,预计未来 还有 25 万吨减量。 通过以上我们测算,我们预计到 2022 年年底的电解铝开工产能将达到 4205 万吨, 2022 年实现全年累计产量 4076 万吨,同比增长 4.6%。

对于海外电解铝新建产能情况,主要增长点有两处:(1)亚洲除中国以外地区,代表 国家有印尼和印度;(2)能源充足的中东地区,例如伊朗、阿联酋等。 其他地区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建设的条件。 例如:北美地区由于金属原材料供应紧张, 现货溢价长期处于高位,自从中国电解铝产能接近天花板后,铝价易涨难跌,因此北美地 区有一定的扩产和复产,但是工业体系的缺乏以及远期对碳排放的限制,不支持大规模的 扩建;欧洲地区基本不存在继续扩建的能源空间和动力,不进一步减产已经是非常好的结 果;非洲和南美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建设电解铝厂需要配套规模足够大的能源保障系统以 及电厂,在那些地区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展望 2022-2024 年,海外电解铝厂的产能扩张较少,主要增量项目在印尼华青铝业项 目 50 万吨、美铝巴西 Alumar 冶炼厂 26.8 万吨以及韦丹塔的 Balco 铝厂 41 万吨。 公开 信息统计合计为 134 万吨。

3.2 需求端:国内外不确定性强,国内经济走势决定 5-12 月供需格局

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不断推出,上海疫情得到缓解,目前已实现社会面清零,管控 正在放开。 大概率 4-5 月是最差时间点,从边际变化来看,疫情之后国内需求将得到快速 修复。 但市场对于全年能够实现的 GDP 增速仍然有一定疑虑,认为托底经济的效果存在 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意图打压通胀预期,市场对于国外宏观经济走势分 歧较大,因此国外对铝的需求也难以给出较为可靠判断。 基于以上现实中的矛盾点,我们尝试通过情景假设的方式,对电解铝下游需求进行分 情况测算,以全面理解未来供需基本面的走势。

3.3 重点企业分析

3.3.1 神火股份

控股股东为河南神火集团。 神火股份成立于 1998 年,次年 8 月于深交所挂牌上市, 目前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有公司 21.6%股份,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 煤炭和铝加工企业集团。 实际控制人为商丘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子公司方面:电 解铝板块主要子公司为新疆神火、云南神火,铝箔板块主要子公司为上海铝箔、神隆宝鼎, 煤炭板块主要子公司为裕中煤业、许昌神火,以及全资子公司新疆炭素主要生产阳极炭 块。

双板块量价齐增,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4.52 亿元,同比增长 83.16%,实现归母净利润 32.34 亿元,同比增长 802.57%。 主要归 因于电解铝、煤炭销量和售价同比大幅上涨,公司电解铝及煤炭业务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长期经营铝电、煤炭双主业,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加快产能释放。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铝 产品、煤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及发供电,其中铝产品及煤炭生产为公司核心业务。 电解 铝板块: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电解铝产能合计 170 万吨/年(其中新疆煤电 80 万吨/年已 实现,云南神火 90 万吨/年产能自今年 2 月起陆续释放投产)、装机容量 2000MW、阳极 炭块产能 56 万吨/年、铝箔 8 万吨/年,其中双零铝箔产品部分产能已于 2021 年 7 月全面 投产,预计达产后将于 2022 年新增利润;煤炭板块:公司煤炭资源丰富,拥有煤炭采掘 相关的完整生产及配套体系,是我国无烟煤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控制的煤炭保有储量 13.43 亿吨,可采储量 6.32 亿吨。 产能合计 855 万吨,其中永城矿 区核定产能为 345 万吨,以无烟煤为主,许昌、郑州矿区核定产能 510 万吨,以瘦煤、贫 煤、无烟煤为主。

神隆宝鼎将成为铝板块主要产量贡献,煤炭规划产量较去年持平。 2021 年公司铝产 品产量为 140.66 万吨,位列全国前十,2021 年公司煤炭产量位列河南省第四位,其中煤 653.73 万吨,型焦 6.07 万吨,且各板块产品均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2022 年规划:神隆宝 鼎 10.5 万吨项目预计今年实现达产 5 万吨,较去年新增产量 2.3 万吨;煤炭板块:公司 结合实际产能、“一优三减”、“四化”建设及装备投入情况,计划生产商品煤 660 万吨, 型焦 5.5 万吨。

3.3.2 南山铝业

控股股东为南山集团有限公司。 南山铝业于 1993 年正式成立,归属于南山集团,1999 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实际控制人为南山村民委员会,控股股东为南山集团有限公司,持 有公司 41.36%股份。 重点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烟台南山铝业新材料、龙口 东海铝箔及烟台东海氧化铝,公司持股比例均为 75%。

年度经营业绩逐年向好,盈利水平不断增强。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7.25 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 28.82%,主要由于受市场影响铝锭价格大幅上涨及汽车板销量增加;营 业成本 216.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7.27%,主要由于原辅材料如煤炭、天然气、液碱、 石油焦、沥青、小金属等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实现归母净利润 34.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加 66.43%。 2022Q1 业绩再创新高,同比涨幅显著。 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8.57 亿元,同 比增长 54.40%,实现归母净利润 7.22 亿元,同比增长 34.61%,主要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 量价齐增、铝价上涨,以及与同期相比,去年达产的印尼 100 万吨氧化铝项目的预期收益 在本季度体现。

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着力发展高端产品。 公司已形成从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熔铸- (铝型材/热轧-冷轧-箔轧/锻压)完整的铝产业链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上游产品电力、氧 化铝、铝合金锭,下游产品涵盖挤压材、压延材和锻造件等多个产品类型,主要用于加工 航空板、汽车板、新能源车用铝材、高速列车、动力电池箔、食品软包装、罐料等。 其中 公司重点发展以汽车板、航空板、动力电池箔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高端产品销量占公司铝产品总销量的 12.66%,同比增长 6.7%;毛利贡献达 19.89%,同比增长 6.62%。 未 来随着高端产品的产能释放,该部分利润贡献将会进一步提升。

在建项目:氧化铝产能将实现低成本扩张释放,高附加值产品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印尼宾坦南山工业园一、二期 100 万吨氧化铝项目:一期已于 2021 年 5 月份建成投产, 同年 9 月份达产,二期预计 2022 年底投产,目前公司正在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项目 全面达产后公司将以较低成本实现产能扩张,盈利能力得以大幅增加;2.1 万吨高性能高 端铝箔生产线项目:已于 2021 年 10 月建成投产,2022 年将重点加快产能释放。 公司动 力电池箔产品在终端客户群体中得到高度认可,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 科、亿纬锂能等客户保持稳定的批量供货关系。

此部分新增产能的释放将助力公司进一步 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汽车轻量化铝板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公司已有汽车板 在产产能 20 万吨,在建产能 20 万吨,此项目已于 2021 年投产,将改善公司产品结构, 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龙口南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高品质再生铝保级综合利用项目:目 前已完成批复手续,正在有序推进施工工作,切实响应国家“双碳”政策目标。

3.3.3 立中集团

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984 年,从回收废铝、制造生产再生铝合 金锭起家。 分别于 1995 年 9 月、1995 年 12 月、1998 年 9 月切入铝合金车轮业务、铸造 标准铝合金锭业务、铝基中间合金业务,2015 年主营铝基中间合金的四通新材在深交所 创业板挂牌上市。 2018 年、2020 年车轮板块和铸造铝合金板块分别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业务:公司拥有立中合金、立中车轮、四通新材和立中化工四大板块。 分别主 营再生铸造铝合金、铝合金车轮、铝基中间合金、以及新增的锂电新材料业务。 2021 年,在营业收入上,铸造铝合金、铝合金车轮和中间合金分别占 63%、28%、 9%;在归母净利润上,铸造铝合金、铝合金车轮和中间合金分别占 49%、27%、24%。

铝合金车轮方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铝合金车轮供应商,现有铝合金车轮产能 2000 万只,车轮业务由立中车轮开展。 立中车轮现有车轮品种 400 多个、规格型号 2000 多 个,拥有四大成型工艺产品,分别为低压铸造、低压铸造+旋压、液压模锻、固态模锻。 目前公司海外收入约占 6 成,主要客户有现代、通用、丰田、宝马、奥迪、奔驰等;国内 客户有长城、吉利、上汽、蔚来、理想、小鹏等。

铸造铝合金方面,现拥有立中合金、隆达铝业两个合金品牌,21 家公司,其中 18 家 工厂,分布于河北保定、秦皇岛、天津、长春、烟台、滨州、扬州、扬中、武汉、广东增 城、清远、英德等地。 立中合金现有铸造铝合金产能 120 万吨,200 多个合金牌号,产品 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电力电子、航空航天、5G 通讯、芯片封装、船舶等领域。 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2021 年公司的铸 造铝合金产量为 83.16 万吨,同比增长 14.32%;2021 年公司再生铝资源采购量为 54.91 万吨,同比增长 28.42%。 同时公司建设铝灰铝渣危废处置项目,实现从再生铝采购回收、 使用、铝渣处理等环节的闭环运行。

一体化压铸趋势明确,公司的免热处理合金具有极强竞争力,将是公司下一个增长 点。 2022 年是一体化压铸行业深度合作和量产进一步落地的一年,也是公司免热处理合 金发展的元年,未来随着一体化压铸产业从新势力品牌扩展到传统乘用车品牌,从新能源 汽车扩展到燃油车,免热处理合金的需求量预计将实现大幅提升,在 2023 年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并于 2024-2026 年进入市场的爆发期。 相较于国外同类产品拥有综合的优异性能表现,立中集团解决了国外产品因硅含量 较低导致的流动性较差而造成的后续一体化压铸零部件报废率较高的问题。 同时,公司采 用了独特的低 Mo 变质技术,Mo 含量仅为国际同类变质含量的 1/5-1/7,解决了一体化过 程中的偏稀性问题,同时较国外同类材料价格可降低 15%-20%,进一步提升了国产材料 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公司目前已和下游压铸厂和整车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供货协议,满足乘用车行 业对一体压铸成型零部件的快速发展需求。 2022 年 5 月 18 日,立中集团与文灿股份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免热处理合金供应达成明确合作。 文灿股份是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 铸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领先的压铸企业,拥有良好的技术、产品、资金和客户 等优势;同时下属子公司法国百炼集团为全球领先的重力铸造企业,在全球设有十一个重 力及低压铸造基地。

中间合金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晶粒细化剂、金相变质剂、元素添加剂、金 属净化剂 4 大类功能中间合金,和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 360 多种,产品广泛应用 于汽车、高铁、航空航天、 电力电器、消费电子、工业铝型材、食品医药包装等领域。

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公司产销规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1 年公司高 端晶粒细化剂生产线以及包头稀土功能中间合金低成本工厂投产运营,现拥有总产能 11 万吨。 2021 年实现对外销量 7.49 万吨,同比增长 27.19%,产品销量增加叠加材料价格上 涨,使得该板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1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6.06%。 同时,高端晶 粒细化剂以及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销量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公司 的盈利能力,使得该板块 2021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了 1.08 亿元,同比增 长了 62.02%。

公司是铝基功能中间合金的技术龙头。 公司先后成立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室等 8 大研发平台,是《铝中间合金(GB/T27677-2017)》国家标准、《铝合金线材(YS/T1360- 2020)》行业标准的主起草单位,2021 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 目前公司 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领域现拥有 23 项发明专利、60 项实用新型专利、56 项省科技成 果、多项非专利技术及储备和研发产品项目。

3.3.4 明泰铝业

明泰铝业 1997 年成立于河南省巩义市,是国内第一家深耕铝加工 23 余年,产品涵盖 1 系、2 系、3 系、5 系、6 系、7 系、8 系铝合金等 7 个规格系列,主要产品有 3004 铝板、3104 铝板、5052 铝板、5052A 铝板、5052B 铝板、3004 铝箔、CTP/PS 基板、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单零箔、电子箔、 合金料、深冲料、中厚板、汽车铝板、胶带箔、药用包装铝箔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印刷制板、交通 运输、汽车制造、包装容器、建筑装饰、机械电器、电子通讯、石油化工、能源动力等各个行业。 公司目前拥有年生产 120 万吨铝板带箔产品及 400 辆高铁动车组车体的产能。

公司主要产品为铝板带箔。 2021 年,公司拥有铝板带箔产能 120 万吨,产量 116 万吨,产能 利用率超过 96%。 铝板带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 80%,其次是铝箔占 17%。 其余业务占比较低。 公司提前布局再生资源产业链,是国内最早开展再生铝保级利用的公司之一。 现拥有年处理 废铝规模 68 万余吨及 12 万吨铝灰渣综合利用产能,新建 70 万吨再生铝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了生产环节产生的边角料、铝渣、铝屑等资源的无害化、高值化、生态化循环利用。

公司坚守铝板带箔加工行业,长期成长性确定。 明泰铝业专注主业,稳健发展,不断积累的技 术经验、高标准的装备水平、丰富的市场资源,助力公司上市以来铝板带箔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 15%。 目前,公司在建韩国光阳铝业项目,新增产能 12 万吨;在建明晟新材料项目,新增产能 30 万吨; 在建义瑞新材项目,新增 70 万吨再生铝及绿色新型铝合金材料产能。 公司拓展国内、国际新兴市 场,进一步释放新建项目产能,预计 2025 年产销量突破 200 万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下一篇:一个银元多少钱(一个银元值多少钱)
上一篇:死神纹身多少钱(BLEACH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