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灵药多少钱一盒(民间故事)

2023-01-18 17:01: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6

明朝永乐年间,河间府交河县的一个镇子上住着一位年轻人叫做李雪鸿。

他这个名字的由来说起来还颇有一些传奇色彩,李雪鸿的妈妈生孩子那天,时值寒冬,天降瑞雪。 可是大冬天的竟然有一只鸿雁落在了院子里,李雪鸿的父亲李茂堂看着在院子里踱步的大雁,随口而出道:“好一个飞鸿踏雪泥。 ”就这样,李茂堂给儿子取名为雪鸿。

李雪鸿的父亲李茂堂是一位读书人,只是他年轻时正赶上燕王扫北,当时连年战乱,以至于他科举之路一再耽搁,就这样落落半生。

可是让父亲颇感意外和欣慰的是,多年以后他这个儿子长大了以后才气过人,李雪鸿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要知道一个镇子上当时出一个秀才那绝对是凤毛麟角,可比现在考一个大学要困难多了。

考上了秀才就有了一定的待遇和礼遇,要知道有的人都七老八十了,还只是一个童生而已,再考就是举人,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所以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范进中举以后为什么激动的疯掉了。

正是春风得意又得佳偶,刚考上秀才不久,李雪鸿又娶了住在交河县郊的一位姑娘。

这位姑娘叫做柳若兰,她的父亲和李雪鸿的父母是至交好友,父母做媒,促成了这份姻缘。

柳若兰也是书香门第出身,长的清秀婉丽,气若芷兰,李雪鸿十分喜欢她,小两口婚后你侬我侬,十分恩爱。

可是人间哪有千般如意,万般顺遂,这样的岁月静好,却被接下来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给打破了。

1、拾麦人松树下遭遇大蛇,秀才郎再恳求细说原委

转眼间又到了麦收节气,整个河间府境内到处都是一派农忙的热闹景象。 当地种麦子的农人把麦子割完以后,很快就会有“拾麦”的妇女来捡拾地里的麦子,一般这些“拾麦人”都是一切失去了丈夫的寡妇,由于她们一个人没有办法和力气耕种麦子,所以为了活命只能在麦收季节跟在后面捡别人落下的麦子。

当时民风都比较淳朴,好多农人都在收麦子的时候故意不弄那么干净,在地上落下一些麦穗,为的是让这些“拾麦”的妇女好歹有一口饭吃,从而不至于被活活饿死,由此可见当地民风甚是淳朴。

话说这日在镇子西边有一个姓郑的“拾麦”妇女正在地里捡拾着麦子,郑氏几年前刚生下一个孩子她的丈夫就得了伤寒死去了,只留下她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每到麦收时节就靠着在地里“拾麦”维持生计。

这片麦地的边上不远处有一棵树龄上百年的百年老松树,它历经百年而不死,长着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 “拾麦”的人和地里干活的农人休息时一般都在这棵古松的松阴下乘凉。

这天,郑氏带着一个三岁大的儿子,她在“拾麦”之前怕孩子晒坏了,就把自己的小孩子一个人放在了古松下面乘凉。

自己则在树旁不远处的麦地里“拾麦”,当她把一块麦地快捡拾了一半的时候,突然听到自己的孩子在不远处的松树底下哇哇大哭起来。

郑氏听到自己的儿子在松树下大哭,赶紧放下手中的麦子,飞一样的向着大松树跑了过去。

她还没到近前,远远的就看到树上有一条胳膊粗的大蛇从树干上面半吊下来,在半空中正向着自己的小儿子吐着长长的蛇信子。 郑氏顾不得害怕,一下子就冲到了孩子身边,俯身快速的抱起来孩子转身就跑。

那条大蛇反应很快,一看就要到嘴边的食物就这样跑了,好像一下子发怒了,嘴里一边发出呲呲声,一边从树上用力荡出老远落在了地面上,在身后冲着郑氏紧跟不放追赶而来,郑氏吓得慌了手脚,由于腿有一些发软,虽然使劲了全身力气,但是还是被大蛇很快就追了上来。

就在这危急关头,突然远处正在收麦子的几个村民听到了郑氏的喊叫声,就都拿着镰刀大喊着冲了过来,一看是一条大蛇,大家毫不畏惧,冲上去就要和大蛇搏斗。

大蛇看到来了这么多人,应该是害怕了,马上身子一扭,掉头就往回爬,就见这条大蛇的身体呈波浪形前行,在麦茬上面就和飞一样的前进,后面的人们紧跟不舍,一眨眼的功夫就追到了那颗古松底下。 这时只见大蛇把头向上探得老高一跃而起,迅速的爬到松树的树干上,然后缩身一窜就窜到了树冠里面,探着头不断的对着下面的几个人吐着蛇信子。

要说人的这个好奇心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还不到半刻钟的功夫,松树底下就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好奇的村民。 这人一旦多了,对一件事情好奇起来,就连这么大的大蛇,竟然都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一个个的指着树上的大蛇七嘴八舌的聊着,大家主要聊的内容就是一定要把这个大蛇给打死,大蛇见此情景好像也感到了害怕,把探出来的头缩进了树冠里面。

村里的几个老人说这条大蛇应该就是这棵松树给招来的,这棵古松已经长了几百年,它身上绝对有了灵性,必须连这个大松树也得砍了,不然只除掉这只蛇可不行,保不齐以后这棵松树还会引来别的东西来伤人。

村子里的这些年轻人听了这几个老人的话,都觉得有些道理。 于是大家就商量着砍树的事情,最后决定把树砍倒后再把蛇给杀了,这样可以永绝后患。

说话的这个功夫,有几个年轻人飞快的跑到村子里,不一会儿就拿来了锯和斧头。

说干就干,两个年轻人也不怕这个树粗大难砍,拿起斧头抡圆了胳膊,一边一个就冲着这棵大松树的树干砍去。

正在这时,只听一人在后面大喊一声,朗声说道:“两位且慢动斧,听我说两句。 ”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翩翩少年走了进来,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镇上的秀才郎李雪鸿。

只见李雪鸿向众人轻施了一礼后说道:“众位乡亲,这蛇今日欲出口伤人,实在是饶恕不得,理应杀掉。 但是这棵古松确是万万砍不得。 ”

一旁的人们纷纷不解,但是李雪鸿是镇上唯一的秀才,平时又常常待人和善,还经常帮衬镇子上有困难的乡民,因此虽然才过弱冠之年,但是平时乡亲们都对他敬重有加。

于是这两个砍树的年轻人听到他的话都放下了手中的斧头,暂时停止了砍树。

只听人群中的一位老者对李雪鸿说:“李公子,你说这棵树砍不得,我想其中一定是自有一番道理,能否给老头子我和乡亲们讲一下,也让我们明白。 ”

李雪鸿听完以后松了一口气,然后对众人欠了欠身说道:“诸位乡亲有所不知,这松树是咱们村的吉树,更何况的是这样的百年老松,就连山中都很是少见,咱们这河间府境内一座山都没有,能长出来这么一棵松树,并历经百年依旧枝繁叶茂,大家伙说这是不是一个特别难得的事情,这棵老树见证经历了我们祖上多少代的喜怒欢乐生老病死,我们守之爱之还来不及,又怎能忍心砍伐。 ”

众人听完李雪鸿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只见刚才的这位老者一拍脑门道:“幸亏李公子及时赶来劝阻,不然我老夫岂不是愧对祖宗”,说完对李雪鸿躬身就行了一礼。

李雪鸿赶忙把老人扶起,然后又对众人致谢了一番,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是啊,这棵普普通通的古松在李雪鸿心里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他每次看到这棵满是年代感的古树,就会想到那些斑驳的岁月,通过这棵古松仿佛能和古人对话。

松树不砍了,但是这条大蛇可是不能放过的,人们都在琢磨着怎么把这条大蛇灭掉的时候,却见到镇上从小就习练武术的刘玉芳拿着一把弓箭走了过来,众人只见他弯弓搭箭,对准树冠就是一箭,弓弦响处,箭应声而出,一下子就窜进了树冠里面不见了。

可是树上面并没有什么动静,看了半天箭也没有落下来,众人纷纷抬头看着,有的说没射中,让他再射一箭,也有的说可能射到树干上了。

就这样过去好一会儿,忽然哗啦一下,这条大蛇竟然卷成一团从树上一下子落到了地面上。

众人吓得就是一阵惊呼,四散开来,平静下来以后,只见这只蛇的身上果然插着刘玉芳射出去的那只箭,箭头不偏不倚正中这只大蛇的七寸之处,这只蛇扭曲在一块,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威风,然后众人一拥而上,把这只蛇彻底的送上了西天。

2、不日后小娘子突患怪病,睡梦中古松树竟发人言

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李雪鸿就回到了家里,和往常一样平静的生活着。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却不对劲了,身体一向都很好的妻子竟然生病了。

而且她生的这个病特别奇怪,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以后就不停的做噩梦,身体和包裹着一层网一样,浑身无力走两步都困难,而且最奇怪的是平时一向吃饭细嚼慢咽的妻子现在吃东西竟然没嚼几口就直接吞进肚子里,这根本和妻子往日端庄的气质不符,可急坏了李雪鸿。

他和妻子的关系平时一向很好,妻子不但贤惠能干,平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也颇通诗文,平时和李雪鸿吟诗作对,两个人有着共同的语言和爱好,既是自己的爱妻,也是红颜知己,这样的姻缘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妻子这一下子病了,比他自己病了都让他难受发愁。

于是他找了好多当地的医生前来诊治,但是服药以后却都犹如泥牛入海,病情丝毫不见好转。 就这样他整日苦闷无计,茶饭不思。

内心的焦急无人可以诉说,李雪鸿常常一个人走到镇子旁的那棵百年古松下面对着松树自言自语,和松树说着他心中所思所想,这样每次说完之后他心里会稍微好受一点。

有一天,他吃完晚饭,坐在院子外面的藤椅上纳凉,就在这时忽然间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长眉的老者。

老者走近后对着李雪鸿躬身一拜。

李雪鸿就是一愣,从藤椅上惊得做起赶紧问道:“您是何方高人,为何对我行此大礼,岂不是折煞晚辈。 ”

这位老者听李雪鸿说完之后笑着说:“恩人不必诧异,也不必惊慌,咱们两个人既是无话不说的挚友,又是忘年之交,不必害怕。 ”

李雪鸿听完更是一头雾水,赶紧起身拜问:“您何出此言,恕晚辈愚钝,实在想不起来是在何时何地与您见过,又怎是您的恩人,前辈请勿戏耍于我。 ”

老者听后哈哈一笑道:“恩人请莫怪罪,实不相瞒,我就是村西头那一棵粗皮老松树。 那一日要不是幸得恩人经过出言搭救,今日我怕是早就成了斧子下面的木头劈柴,今日幻化成人形,是有一事特来相告于李公子。 ”

李雪鸿素来胆大,闻言只是略显意外,然后打量一番后诧异的说道:“哎呀,原来是您,您不用客气,那日只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晚辈今日得见您真是三生有幸,您亲自前来找我何事,尽管说来便可。 ”

老者微微一笑说:“恩人,您每日和我在树下的谈话,我都听到耳中,入于心里,知道您近日每天都在为妻子的病发愁,特来给您排忧解难,告知于您治病之法。 ”

李雪鸿听到这里突然有些激动,赶紧说道:“您真的有治病之法吗?还望速速告知于晚辈。 ”

老者接着说:“李公子切莫激动,听我细细说来。 经过我这几日的打探,我才得知,您妻子的病并不是无故得来,而是那日被村民打死的那条大蛇所为。 那条大蛇修炼已久,那几日爬到树上想要吸收我的灵气,不料被我施法斗了一晚,它见不能得逞正要离开,刚好见到一小儿正在树下乘凉,它正欲下树吸收那小儿身上的精气,哪知竟被人发现,最后反被打死,他听到人们想砍树之后再捉住他打死,心中暗自盘算逃跑的计策,实在不行还可以和我一同死去,拉上我当垫背的,它想不是因为我它也不会来这里。 却不料我被您救下,它竟被一箭射死,因此它记恨上了您,它死后存留的那股怨气跟着您回了家,您平时经常做好事一身正气,它无法近身,由于女子阴气居多,所以它索性就跑到了您妻子的身上,所以您妻子从那日以后就得了这个怪病。 ”

李雪红闻言就是一惊,没想到妻子的病是因为这个原因,怪不得吃饭直接没嚼两下就直接吞下,四处医治而不得痊愈。 然后赶紧对老者行了一礼说:“您可有治愈之法,还请您告知于我,晚辈感激不尽。 ”

老者说到:“李公子不必多礼,我今日前来只为报答公子救命之恩,再说公子于我已是挚友,我理应相告。 你就按我说的办,去树下靠北边一丈远的地方往下挖,会挖到一个树根,上面长着一块我多年吸收日月之精气结成的一大块天然灵药,你拿回家以后捣碎晾晒后煮水熬药给你妻子每日喝下五钱,然后再去药店买一点雄黄粉撒在你妻子身上,不出几日,你妻子之病定会痊愈。 ”

李雪鸿听完躬身一拜,起身正要说话,只见面前空无一人,刚才的那位老者竟然消失不见了踪影。

3、深夜里挖灵药娇妻得愈,李雪鸿传授业千古流芳

这时候李雪鸿忽的从藤椅上惊醒,环顾四周一片沓然,他想不明白,刚才发生的这一切难道是我的黄粱一梦不成?但是却又那么的真实,他有点恍惚了。

又一想可能是松树怕白日突发人言把他吓着,于是就化为人形入自己梦中,这样一想,李雪鸿觉得这个梦非同一般,于是他根本等不到天明,顾不得天色已晚,回到院子里拿起铁锹就向村西头走去。

转眼就走到了松树底下,他先是对着古松拜了一拜,然后走到树北面一远的地方挖起来,挖着挖着,在月光的映照之下,他看到果然有一根松树根上长着一个大疙瘩,李雪鸿这时候心里既感到高兴又不可思议,心想竟然真有这样的事情,老松树所言果然不虚。 他用力铲断松根,抱起这块大疙瘩就快速的跑回了家里。

他怕妻子知道再出事端,就把挖到的东西藏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雪鸿吃完饭就拿出了昨晚挖出的东西,放在水里洗干净了上面的泥土,然后拿来刀斧准备分成碎块。

正在这个时候,只见门外面走进来一人,李雪鸿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好友赵清平。

赵清平是镇子上的郎中,这次来是想看一下李雪鸿的妻子病好没好,他走进院子里一眼就看到了李雪鸿手里拿的那块大疙瘩。

他快步走上前去,仔细看了两眼,指着这块大疙瘩就向李雪鸿问道:“李兄,这个东西你是从何处得来?”

李雪鸿闻言笑了笑说:“从村西头那棵大松树底下挖出来的,怎么了?”

赵清平有点不可思议的说:“你可知这是何物?这可是一块儿茯神。 ”

李雪鸿不解的问道:“茯神是什么东西。 ”

赵清平一脸神秘的说:“松树为长青不老之物,吸日月之精华,得地之气而结苓,叫做“云苓”,俗称“茯苓”,抱松根长成的茯苓极为罕见,万不得一,被叫做“茯神”。 ”

李雪鸿一听大喜,又问到:“这东西有什么用啊?”

赵清平接着说道:““茯神”有利水之能,化气之功,可安魂养神助眠,久服不饥延年,轻身不老,还能镇妖灵,可治惊魂之梦,使人之魂魄各安其位,从而百病皆愈。 ”

李雪鸿听完这番话,心想老松果然不骗我,把这样一个宝贝疙瘩送给我,可真是不得了啊。

于是他把“茯神”切完稍加晾晒就给妻子煮上了,然后又在赵清平那里取来雄黄粉。

把雄黄粉撒到妻子身上以后不长时间,就见他的妻子从嘴中吐出来好几大口黑水,自从吐出黑水以后,吃饭立马就不再大口吞咽了,恢复了往日细嚼慢咽的样子。 但是其他疾病还是一切如常。

他又把熬好的“茯神”水让妻子喝下,结果当天妻子的睡眠就好了许多,也没有再做那些噩梦,就这样连着服用了一个星期以后,整个人竟然神奇的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这件事以后,李雪鸿对这棵老松树更是敬重有加,常常去松树前面拜谢。 村里的人在李雪鸿的劝说下也都十分爱护这棵百年古松。

李雪鸿后来又中了举人,虽然他始终没有高中进士,但是他的一生都在当地传道讲学,致力于当地的教育事业,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每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学子的身上,当时他的学生遍及河间府,其中不乏进士及第的名士,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 他的品质就像那棵百年古松一样,永不枯萎,从来不会衰老。 李雪鸿最后子孙满堂,活到古稀无疾而终。

小油灯说:

贪吃蛇贪得无厌倦,自作孽不可活。 本来很多年都活的好好的,结果生了歹念,寄生松树上不成结果又打起了孩童的主意,结果终食恶果。

村民为了捉蛇想砍倒百年老松,虽有不妥之处,但是终归为铲除恶蛇,可以理解。

李雪鸿为保古松耐心劝说村民,给他们讲述了这棵古松的重要性,从而保住了这棵世世代代生长着的古松。

没想到这条恶蛇竟死了也不甘心,竟记恨李雪鸿让松树不能和它一块死去,在这个故事里最终连魂也被消除殆尽,它了曾想过,这一切都是它络由自取,又怎能怪于他人。

可是李雪鸿行善事,得好报。 最终老松树把它孕育多年的这块茯神献给了李雪鸿,李雪鸿的妻子得愈。

最后李雪鸿又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教化着更多的人,实在是让人心生敬佩。 您说呢?

(本故事由小油灯讲故事原创首发)

故事内容纯属虚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下一篇:四轮电瓶车价格及图片(这2款四轮老年代步车)
上一篇:中年人梦见同父(中年人梦见自己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