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美多少钱一盒(不为人知的省钱秘笈)

2023-01-17 13:16:0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如何省钱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每个人都有省钱的需求,毕竟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土豪、杠精、励志汪跳出来说,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好吧,对于这部分人,阅读可以到此为止了,好走不送。

这篇文章只适合开源能力有限,节流又不得要领的人。

一些常识性的省钱技巧就不在此赘述了,人尽皆知的事情写出来也是浪费时间,下面我会罗列十条很多人尚未意识到或者未明确意识到的省钱方法。

1. 不生病最省钱


我们先挑最重要的说。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临终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香港功夫明星刘家辉2011年中风瘫痪,经过一年的治疗,辛苦多年积攒的家产基本消耗殆尽,甚至还需要政府的伤残补贴才能维持生活。

假如生病进了ICU,每日的花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请问你的存款够在ICU病房救治多少天?
另外各种新药价格普遍惊人,以抗癌药物多吉美为例,中国市场上一盒60粒,价格大约12000,可以吃两周,一年的就要28万。 印度仿制药可以便宜些,一年也要2、3万。 一片规格为250毫克的艾瑞莎在国内市场达到500元/片的高价,已经贵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

有些人说,生死有命,生不生病都由老天爷定。 确实不排除部分疾病是基因决定的,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 比如肥胖,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有关,有明确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肥胖与癌症的发病规律正相关。

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运动健身是最好的省钱办法,没有之一。

步行、跑步、游泳等等,都是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运动方式。 比如上班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可以少开车,选择步行上下班,既节省了油费和停车费,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爱护好牙齿。 牙医在各个国家都是最赚钱的职业之一。 美国有个段子,每个牙医诊所里的中国患者,在医生眼里就是一座金矿,因为国人的牙齿保健做得太差了。 一旦牙齿出了问题,那将是很大一笔开销。 认真刷牙,定期洗牙,防微杜渐,就是花小钱省大钱。

2. 不常用的贵重物品适合租赁


我以前是摄影爱好者,上大学时就渴望拥有一台海鸥DF-300,毕业后买了第一台单反胶片机,佳能入门级的EOS-888,后来出了数码相机,从300D开始,一直到400D、7D、5D2、5D4,再加上一批红圈镜头、滤镜、闪光灯、三脚架等,因为摄影水平不怎么样,所以只能努力拼器材,真所谓单反毁一生,摄影穷三代。 事实上,除了发烧的早期,近些年我拍片的次数非常有限,况且因为单反笨重便携性差,很多时候旅游纪念照基本都是用手机搞定了。

如果类似我这种状况,在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下,一些高价值的物品,如单反相机、无人机、VR、游戏电玩甚至汽车,都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佳能EOS 5D4每天的租金只要75元,天数多还可以更优惠。

3. 尽量不养宠物


养宠物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我养过热带鱼,从最简单的孔雀鱼、红箭、玛丽、神仙鱼养起,逐渐升级到高级鱼如七彩神仙、南美短鲷等,从普通品种一直养到野生品种,好点的鱼都要上千块。

后来又迷上养水草,从蜈蚣草、绿菊、大宝塔、水兰、水榕等,不断升级到高级的太阳草,一棵小谷精太阳草就要十几元,用来铺1米2的鱼缸,仅仅用来点缀前景,差不多就要几百元。 设备投入包括鱼缸、滤材、过滤泵、二氧化碳钢瓶、计泡器、细化器、灯架、金卤灯、加热棒、制冷设备、自动喂鱼器、草肥、硝化细菌、药物等等,还有冬天加热夏天制冷以及水草灯的电费,都是一大笔支出。

还有一些发烧友升级到海水缸,成本还要再翻番,最便宜的小丑鱼都要几十元一条。
至于猫猫狗狗我就没养过,但看大家发的朋友圈,起码包括了猫粮狗粮、节育手术、洗澡、剪毛等支出,旅游还要托管给宠物医院,费用和自己住酒店也差不多。

如果确实是喜欢养宠物,把这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玩玩,一定要谨慎入坑。

4. 购物原则少而精


日本人山下英子推崇的断舍离,以及现在流行的极简生活,值得向大家推荐。 其原则主要是:可买可不买的物品,就不买;买长期使用的物品时,如衣物和电子产品,尽量买可承受范围内的优质品;不买工艺品、纪念品,不为物品赋予意义;不要因性价比而选择根本用不上的套餐和赠品等等。

断舍离和极简生活并非拒绝消费,过苦行僧的生活,对美好的事物永远要心怀向往,一个人穷不怕,怕的是对世界丧失好奇心。 松浦弥太郎的建议非常正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买最好的东西,哪怕少买一点。 当我们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才有能量过自律的生活,一步步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们经常买一大堆衣物,虽然买的时候精挑细选,但往往穿过一、二次就束之高阁,经常穿的,一般都是那么几件特别喜欢的;双十一冲动购物,看着价格便宜买了一堆用不上的东西;网购为了包邮东拼西凑;出去旅游控制不住购物的冲动,买些不实用的纪念品等等,这些场景我相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

记得在买非必需品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买,三年后它会在哪里?很可能就会打消购物的欲望了。

还有就是没必要追求奢侈品,要选择符合自己身份、恰到好处的东西。

汽车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大件商品,我建议没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没必要买车。 现在网约车这么方便,如果一定要开车,也可以选择租车。 车价、保险、油费、停车费都是一大笔支出。

杂志报纸现在也无需订阅,即使非常便宜也没必要。 网上的信息已经泛滥,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新闻多到泛滥,纸媒已无存在的价值。 电视我现在也基本只是用于看球赛,否则有线电视也可以停掉了。
再就是类似多买优惠的场景要警惕。 我就曾经20元买手机膜,商家说50元可以买5张,算下来很划算,于是付了50元。 直到手机坏掉,另外4张膜都没机会用到,最后只能当垃圾扔掉。

还有就是要避免冲动消费,很多人办了健身年卡,兴冲冲去了几次以后就丢在一边,还有些是把健身房当成冲凉房。 其实商家以这么优惠的价格办理年卡,就是赌你不来。 所以,如果有了健身的冲动,可以先去试几次,确定自己能有毅力坚持下来再办卡。

另外,对于管不住自己购物欲的人,建议不要开信用卡和花呗,刷卡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5. 避免智商税


很多高价而无用的食物、保健品,都是在收智商税,比如:虫草、海参、燕窝、鱼翅、花胶,以及近些年流行的玛卡、黑枸杞等等。 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已经在三年前,就已将冬虫夏草从食品和保健品分类中除名,只能做药用,而且检测出含砷,多食有害。 之前就有某落马大人物的夫人长期食用虫草导致中毒的案例。

我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规律,但凡只有中国人推崇而外国人不吃的东西,基本都是无用的。 你想想,如果这东西有效,为什么西方人不吃?就像地方特产,基本都不好吃,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好吃的话,那早就推广开来,不会只限在地方销售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某些所谓高端矿泉水,比如依云等等,形象高大上,功能吹得天花乱坠,价格比普通水贵上几倍甚至十几倍。 实际上,矿泉水中的矿物元素太过微量,对人体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喝普通的水也不会少摄入什么营养。

我今年年初去新西兰,大家都买新西兰特有的马努卡蜂蜜,价格很贵,据说营养价值高。 其实从营养的角度,任何蜂蜜都不会有太大区别,而且热量高且营养单一。 从成分看,蜂蜜里80%是糖,10%以上是水,即使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含量也少得可以忽略。 蜂蜜也不具备排毒、养颜、减肥功能,通便的功效只是因为有些果糖不耐受的人,喝了蜂蜜导致拉稀。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想避免智商税,多掌握科学知识是不二法门。

6. 物品该丢就丢,不要买大房子存放没用的东西


现在房价这么高,我所在的广州算是一线城市里房价比较亲民的,市区里的均价也差不多有3、4万一平方米了。 有些人长期不用的物品堆得到处都是,房间塞得满满的,造成空间不够的错觉,甚至需要换更大的房子。
我曾经有过一次看房经历,在天河北某小区,业主打开门,室内一片凌乱,房间和厅里塞满了旧物品,业主抱歉地笑笑说:我爸妈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我扔掉他们还会再捡回来,所以房间实在太挤了,只好卖掉换个大点的。

几万块一平的房子,用来容纳不值钱的废物,这有点过于奢侈。 我的原则是,如果现在不愿意穿的衣服,以后也不会再穿;现在用不上的东西,以后也基本上不会用,所以,该捐的捐,该扔的扔,身边只留下相处一辈子,一旦缺少就会感到难过的物品。

书籍、光盘这些都不要买了,买个kindle看电子书,又便宜又方便还不占地方。

剩饭剩菜直接倒掉,没必要放冰箱下一顿再吃,又费电又不健康,很多隔夜的蔬菜会产生亚硝酸盐。 想要不浪费,最好的办法是少做点,宁可不够吃,也不要做多,现代社会不再是吃不饱而是营养过剩,少吃点是好事。

有些老年人以前过惯了苦日子,这方面的道理拎不清,经常是省小钱花大钱。 我妈就是这样,有一次夏天剩菜太多,不舍得倒掉,第二天全家集体肠胃炎看医生,医药费远超那点剩菜的价值。

7. 儿童教育不要乱花钱

现在的家长处于集体焦虑状态,尤其是妈妈。 周边很多父母恨不得把子女的全部时间都报上各种培训班,花了钱不说,还搭上父母的休息娱乐时间。

其实各种高价的早教班都不是必须的。 很不幸,智商就是天注定的,写在了基因里,玩一些所谓益智玩具根本没办法让你家娃更聪明些,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那就是花钱让孩子可以去早教班消耗掉过剩的精力,给爹妈松一口气的时间。

另外有些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去一些外语培训机构,一年花了5、6万,只学了十来个句子几十个单词,其实等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这些东西只需要一周就可以搞定,为何要花大价钱去做这些事倍功半的事情呢?孩子就像一个定时器,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会具备某种能力,没必要超前。
至于近期出现的所谓量子波动速读,那就更加是骗钱的把戏,家长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扯淡的东西。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在学龄前的阶段,多运动,适当学习音乐和艺术,让他们健康成长就够了。

8. 在家吃饭


在家吃饭好处多多,不仅仅是省钱。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假设你开了一家包子铺,这时一个包子掉在地上了,周围没有其他人看到,而且包子捡起来肉眼看着也没粘到灰,你会不会把它放回去?所有人都会选择放回去而不是丢掉。 这就是人性,换位思考过后,你还会谴责餐饮店的老板吗?

考虑到成本问题,食材的选购以及清洗都不可能像自家做得那么好,我也亲眼见过很多餐饮店食材下锅之前都是没有清洗过的,因为不会溅油而且这样爆炒味道更好。

饭店的菜还普遍重口味,重油重盐,大量的调料,对于我这种口味清淡的人,每次吃完都异常口渴。

在家做饭虽然要额外花点时间,但钻研厨艺其实也是一种乐趣,两个人一起下厨,既省钱又卫生健康,还有利于家庭和谐,何乐而不为。

9. 贷款买房


表面看这是一个不能自恰的命题,但贷款买房确实是省钱的有效措施。

假设一个人2019年有500万元,2017年有400万元,两者相比,购买力是完全一样的,真实财产并没有增加分毫。 为什么?因为通货膨胀。

主流的理财思路,就是成为资金的借出方,比如买入债券、理财、债券基金等,做债主吃利息。 这些虽然简单,但财富增值率极低,因为全世界的货币,都跑输实物资产。

真正赚钱的,也就是说可以省钱的是什么?债务。

老百姓可获得成本最低的债务就是房贷。 跟银行借30年的钱,假设每月还一万块,等到30年后,这一万块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元。 通货膨胀亏掉的是银行的钱。 这还没计算房屋升值所带来的收益。
这一点我要感谢邻居老陈,我以前还是小农思想,买房都是东拼西凑全款支付,听过老陈的指教,又看了水库论坛欧神的文章,才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10. 其他杂七杂八的省钱办法


省钱的办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谈恋爱不要选择异地恋。 我有一个朋友是广州人,认识了一个东北的女孩,一年的收入基本都捐给航空公司了。 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本地的女孩都死绝了吗?

还有必要提下现在火热的马拉松,很多跑友水平不怎么样,还要满世界去跑马,除了波士顿马拉松有门槛搞不定以外,伦敦、柏林、东京、纽约、芝加哥马拉松全部跑过一遍,马拉松全程下来接近一半都在走,关门之前才能完赛,就这水平还到处去嘚瑟啥啊,实在是无法理解。 如果只是为了在朋友圈炫耀,我觉得这个钱花得不值。 在我的心目中,起码要跑进3个半小时,才好意思去外地跑马拉松。
另外还比如要吃饱了再去逛超市,这样就不会买一大堆零食回来,又花钱又长膘。

最后讲个笑话:加班可以省钱,喝公司水用公司电,拉撒都在公司解决,卫生纸的钱都省了。

限于篇幅,而且本人又有点强迫症,所以写到第10条就到此为止吧,以后有时间再和大家继续分享。

下一篇:萨克斯价格一般多少钱一把(萨克斯一般多少钱一把)
上一篇:船长皮肤多少钱(王者荣耀)(老兵船长皮肤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