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镜框多少钱(成本6元最高卖2000还亏钱)

2023-01-16 16:48:4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0

对于有些人来说,离开了眼镜,这个世界就是一片马赛克。

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近视率及护眼需求的增加,让眼镜这个小小的配件成为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刚需品。

随着眼镜市场在中国遍地开“花”,近期行业里流传出这样一句话连商家都不忌讳的、众所周知的顺口溜:“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人情,300元卖你是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 ”对于眼镜行业,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小小眼镜,坑你没商量

买眼镜按标价要往3折砍,不过至于店家肯不肯就看你的本事啦!

各种领券、减满计算下来,一幅眼镜1600,一说我妈是店长熟人,马上变300!

镜框断了,店员说不能修,我要求只换镜框,可价格与重新配几乎一样!

愤怒、吐槽、却又无可奈何,消费者对该行业诸多不满,一副小小的眼镜动辄上千,砍价、售后艰难,而且每家店都差不多,水太深了!更为惊人的是,这些年被高价眼镜支配的痛苦背后,远远不是一些人吃了一次亏那么简单。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正有高达6亿+的人在为高额的眼镜费买单。

成本解析

正在冲击上市的明月镜片,其上市招股书说得很明白:2019年每片镜片的成本为6.23元,每副眼镜的成本仅有56.09元。

明月眼镜某猫旗舰店上,单片镜片的价格最低为228元,最高为2000多元!成本仅6块多钱的镜片卖到2000元!毛利有多高?

统计显示,2017-2019年,该品牌电商自营渠道镜片收入的毛利率高达95%,已经超过了国内第一神股茅台的毛利(约在90%左右)!

定价为什么这么高?

小小眼镜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价格中涵盖了一大部分中间环节费用:

层层“加码”

在一次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上,有记者发现眼镜行业的出厂价和零售价有天壤之别,据展会工作人员说,一款钛金属架眼镜出厂价为每副60~80元,但最后到了零售店,售价则标到了600元到800元之间。 同样,这些暴利也被中间的流通环节各自截取

一位眼镜零售从业者介绍,眼镜连锁企业销售的眼镜从眼镜出厂到摆上货架,至少要经过贸易商、品牌商、代理商等3至6道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让眼镜产生翻倍的价格增长

成熟的大眼镜公司,因其有固定的货源,就把一些品牌做成了垄断经营。 而一些代销的小型眼镜店因为找不到直接货源,只能从二三级批发商手中进货,被贸易、代理、零售商层层“加码”后,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是天价。

比如,一副光学镜架,生产厂家采购的原材料金属费用4元左右,经过设计、打样、加工最后成品各个步骤,厂家以30元的价格出售到贸易商的手中。

贸易商给一级批发商是100元,一级批发商再到二级批发商是150或是更多,或还有再下一级的批发商,最后是零售商。 “每个层次都要保证自己的利润”。

一层一层下来,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样一副镜架的价格可能就要400元了。

差价可观的镜片

另外,有眼镜店老板透露,他们喜欢推荐别人用树脂镜片,因为这中间的差价更加可观。 以进口韩国树脂镜片为例,最低批发价为25至30元,质量稍好一点的为45至60元,在零售中却可以卖到300元以上。 如果是稍有名气的树脂镜片如依视路、豪雅、苏拿等,零售价至少可以卖到800元一副,但是进货价也只在300元左右。

营销费高速增长

重点讲一下大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博士眼镜,这个品牌的销售毛利率多年都在70%以上,但其毛利率主要来自产品进销差价和供应商返利,如果算上线下店面费用、销售费用和人工费用等成本后,博士眼镜的净利还不到10%——相当于零售价为1000元的眼镜,实际只赚了105元。

明月镜片的情况也类似:2017年-2019年,其收入从4.26亿增加到5.53亿,但营销方面的费用也在高速增长。 比如说,请陈道明做代言人,冠名综艺《X诚勿扰》、《X强大脑》等,营销费用占到了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营销费用增多了,产品的研发费用自然就得减少了。 2017-2019年,明月镜片的研发投入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3.57%、3.01%和2.94%,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视远视是“病”,而配镜相当于“看病”,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碰到那些不负责任,为了提高毛利而设坑的商家,代价可能不仅是钱财,更是自己的健康啊!

假性暴利?

然而,面对消费者对眼镜行业“暴利”的指责,也有另外一部分从业者觉得很委屈,他们说,从商家的角度而言,眼镜行业只是“假性暴利”。

原因是:暴利不等于赚钱,因为开眼镜店的房租、人工、各项开支,都需要从商品利润里面出,销量如果少,那就只能赔钱,所以,眼镜产品单价走高也是无奈之举。

无论商家如何辩解在眼镜的买卖中不赚钱,消费者都不会觉得暴利合理,毕竟这些费用是添加在商品的价格中,最后由消费者在买单。

消费者直采专业避坑,帮消费者省钱

消费者抗拒暴利,商家渴望高销量,目前市场上只有一家商业机构可以同时解决消费者和商家面临的困惑。

几乎所有配眼镜人,对镜架材质、镜架好坏、镜片品牌、镜片折射率等,一无所知,商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利用消费者对眼镜完备信息不了解,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蒙敝消费者,以次充好,增加利润。

大件会创始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梁夏

面对行业乱象,大件会的创始人梁夏博士指出:眼镜行业暴利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的无知是一切的根源。 因为消费者不懂行,经常被骗,导致了消费者极度不相信商家,所以商家和消费者之前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起来,造成了极高的商业成本和社会成本。

为了尽快把商品销售出去,眼镜导购员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对缺陷能瞒则瞒。 无论什么行业,消费者往往上过一次当,便不再敢买东西,就算最终要买,也会考虑很久,最终无奈在众多商品中选择打了广告而价格偏高的商品,然而,商品价越高,往往营销费用就越高,商家也越有钱去投广告、做营销,恶性循环,消费者则需要无休止地为这些无谓的开支买单。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一幅眼镜价格虚高的成份至少在50%以上,大件会作为国内首家消费者直采平台,通过聚集大量的眼镜购买需求,把会员组织起来,由专业采购帮大家跑腿、砍价、把关,并由管家团队对会员及时施行消费指导,以及对商家服务售后全程监督,通过直采模式,可以帮消费者砍掉眼镜中间环节费用,让每个家庭减少配眼镜的支出。

下一篇:女人梦见别人在洗手(女人梦见用清水洗手)
上一篇:做b超需要多少钱一次(2年没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