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有哪些市(广西省有哪些市呢)

2022-04-08 11:16:5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0

在前一篇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下中国各省区域划分调整的故事,比如河南省和安徽省。今天,我们来谈谈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总人口超过5000万,下辖14个地级市。当然,广西14个地级市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几个阶段。那么,你经历了哪些阶段?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说广西。广西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34个省级区划之一,也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共辖14个地级市,首府为南宁。广西总人口5010多万,在南方省区中是比较大的。近年来,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广西各地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钦州港的逐步扩建,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各地的发展。

元朝以前,中国历代基本都采用地县级区划。但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汉代已有13州,唐代有15路,宋代有23路。中国很多省份的名字都起源于宋代,比如广南西路、陕西路、河北路。广南西路是广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源地。13世纪中叶,北方元朝崛起后,西夏国、大金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在几十年间相继被消灭。

在领土之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随着疆域的迅速扩张,元代地方管理经验的不足显而易见。面对数百个州府、数千个郡,以及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元朝非常头疼。以各地耕地为例,由于受当地气候和地质结构的影响,各地耕地分为黄土地、沙地、丘陵和灌溉地等10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耕地分为上、下、中等类型。各地农作物分为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类繁多,有杂粮之说。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等级划分,完全不能指望。至于唐代的15条路和宋代的23条路,问题是多方面的。最后,元朝将金国行商舒泰的基本框架与宋朝23路的经验相结合,进一步调整合并,引进了著名的行省制度。

元朝将全国划分为10个省,如湖广省、岭北省、甘肃省等。当时广西还没有立省,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在湖广省的管理之下。湖光兴省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广西、湖南、贵州和广东的大部分地区。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路,每个路都有自己的州府,每个州府都有自己的县,相当于四级区划。

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为行省划分奠定了基础,但处于建立初期,各方面都存在很多漏洞。首先,省份面积太大,管理恶性。第二,每个组织的设计粗糙且效率低下。到元朝末年,各省区划几乎崩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根据明朝的管理需要,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取消了路级划分,形成了省、州、县三级划分。

这种经典的区划模式沿用了几百年,直到清朝灭亡。与此同时,建立了使节、省法官和指挥官并存的模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迪在位期间,随着明朝都城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和十三省的大致划分。中国很多省份一般都是明朝时期建立的,比如河南、山东、福建等。与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当时广西省的划分非常接近。

明朝时,广西分为12个州,分别是桂林府、柳州府、清远府、平乐府、梧州府、周迅府、南宁府、太平府、思明府、玺恩府、镇安府、天州府。17世纪中叶,清朝建立自己的统治后,进一步调整了各省的划分。最终形成了清代18个内陆省份的划分。当时广西省的区划有一定的规模调整,共辖11个都道府县、2个直隶会馆和2个直隶府县。

分别是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周迅府、柳州府、清远府、南宁府、玺恩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成府、上思直隶府、百色直隶府、玉林直隶府、归顺直隶府。这些州府共辖49个县、28个土州县和13个土司。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与此同时,广西省的省会从桂林迁到了南宁。各地受灾严重,急需休养。

转眼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局势的稳定,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阶段。广西各地设立了南宁、桂林、柳州、梧州、桂林、柳州、平乐、容县、宾阳、崇左、钦州、宜山、百色等多个地级市和特区。或许你已经发现,曾经有过桂林和桂林特区、柳州和柳州特区并存的情况。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比如安徽省芜湖市和芜湖特区,河北省保定市和保定特区等。,都是这样的。1952年,广西西马祖自治区成立。这个自治区包括百色、宜山、崇左、宾阳和柳州。管辖范围很大,下辖几十个县。同年,崇左特区撤销,所辖县由桂西通自治区直接管理。

1953年撤销柳州特区,辖县划入桂林特区和宜山特区。几个月后,宾阳特区被撤销,所辖县由广西西部的通自治区直接管理。1955年撤销钦州特区,钦州、方城、北海暂时划归广东省管理。1956年,桂西彝族自治区更名为桂西彝族自治州。同年,宜山地区和百色地区更名为宜山地区和百色地区。

由于广西西琶洲自治州管辖的县太多,按照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来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例如,要在每个县召开会议,遥远的县可能需要提前几天开始。于是,1957年,广西省、广西西琶洲自治州被撤销,广西琶洲自治区成立。1965年,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广西侗族自治州直接管理的县设立了永宁特区。1958年,永宁府更名为南宁府。

20世纪50年代末,百色地区更名为百色地区,宜山地区更名为柳州地区。撤销音乐区、容县区,设立梧州区、玉林区。1965年,防城港、北海等地第二次划入广西。于是,钦州特区在广西再次成立。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所有的特区都改名为地区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特区逐渐调整为地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省份管辖的地区已经逐步调整为地级市。此外,一些地级市的管辖范围开始扩大。为了发展海洋贸易,充分发挥北海港的地理优势。1983年,北海升格为地级市。但是到了80年代,广西管辖的其他地区并没有成为地级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广西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地级市相继成立。

1993年,防城港地级市成立。1994年撤销钦州,设立钦州地级市。1995年,贵港地级市成立。1997年撤销榆林地区,设立榆林地级市。1998年,桂林地区撤销,原辖县全部划归桂林市管理。2002年撤销贺州地区,设立贺州地级市。柳州地区被撤销,所有县和原辖部分县纳入柳州市管理。此外,以几个县为基础,建立了来宾地级市。

同年,南宁被撤销,辖内几个县并入南宁管理。其他几个县组成崇左地级市。2002年12月,百色地区撤销,设立百色地级市。废除河池地区,设立河池地级市。这时候,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划分已经完全形成。

分别是南宁、桂林、柳州、梧州、钦州、北海、玉林、贵港、防城港、百色、崇左、来宾、贺州、河池。辖40个区、9个县级市、12个自治县、50个县。近年来,广西的发展非常迅速。

关于中国区域划分的调整,有很多故事。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会和大家慢慢聊。

下一篇:鸡胗怎么切好看又好吃 鸡胗切片好还是切花好
上一篇:河南省有哪些市(洛阳市旅游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