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特产有哪些(烟台莱阳十大特产)

2022-04-08 04:15: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21

提起烟台的印象

你会想到什么?

烟台苹果和莱阳梨

烟台地理标志名片

烟台是历史文化名城,海洋、胶东民俗、红色、仙路、美酒、黄金等地域文化璀璨独特。为了更加系统、生动、形象地发掘烟台的优势文化资源,前期成功举办了“烟台饭儿——烟台文化符号”征集评选活动。经过广泛征集、网上投票、专家论证等阶段,最终评选出烟台十大文化名片、百大文化符号。现在,十大文化名片陆续发布。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地理标志名片——烟台苹果和莱阳梨~

烟台苹果

概况

烟台苹果是指在长岛、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它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量高、品质好而享誉国内外,有“水果皇后”的美誉。烟台苹果个头大,果形正,色泽鲜艳江润,外观光滑细腻,酸甜适口,清脆纯正,味香蜜,果肉硬度高,纤维少,质地细腻,含糖量高,富含铁、锌、锰、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高。如果经常食用,可以起到独特的助消化、养颜润肤的作用。红富士是最著名的苹果品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烟台苹果200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烟台苹果2009-2020年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145.05亿元。

烟台地处山东胶东半岛腹地,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日照时数2631小时,秋季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6℃。它是一个丘陵低山地区,被称为“六山一水三田”。土壤多为棕壤,土壤反应微酸性,矿质元素丰富,透气性好,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苹果生长。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势区。

启源

它是中国苹果的起源之一。西汉(公元前125 ~ 118年)的商提到“厚朴”。其中,多数学者认为“Xi”是后来的绵苹果,是中国苹果的古称。据《西京杂记》记载(公元3世纪至4世纪),当时上林苑的各种果树都是“上林苑初建时,大臣们在远处呈上不同的树,不同的名字……”其中“第三种是白、紫、绿”既然贡献了名优水果,在原产地必然栽培得更早。3世纪20年代,曹植有《请白表》和《谢词表》。《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述了当时mainland China广泛生产的几种果树,但没有提及。总之,根据汉代以来苹果名称和内涵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棉苹果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烟台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适宜,适合各种落叶果树生长。水果业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350年前,就有多种果树被栽培。1660年《登州州府志》中的产品(果属)有“桃、砂仁、李、奈、李、杏、李、枣、枣、梨、唐棣、山楂、核桃、石榴、柿子、板栗、银杏、婆婆、花红、秋子”接着是《1742年海阳县旧志》《1863年重建宁海州府志》《1872年黄县志》《1879年栖霞县志》《1899年叶县全志志》砂仁、恰嘎、普波、华虹、秋子等。书中记载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苹果(蔷薇科苹果属)。可见,苹果在烟台分布很广。书中虽无产出,但有品种(或类型)记载:奈有“红、白、种”。当时有一定的种植基地和生产规模。

关于苹果栽培利用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万历五五年(公元1618年)的《浮山县志》卷一,“地理土产”中有“红利”。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登州府志》记载“黄县多福坡、华虹、秋子”。苹果和水果中的花红的名称分别记载在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的《福山县志》和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福山县志》中。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黄县年谱》记载:“女花频红,秋子红。老志说他们三个是青州人”。还载:“频女,奈类也;红花和榆树也是奈种;也就是秋子林玲的味道”。频婆是奈的别名,这个词来自梵文音译。这些记载表明,苹果在烟台栽培已久,但都属于小苹果和棉苹果,可能来自齐鲁中部。经过烟台数百年的引种、栽培和繁育,这些苹果属植物品种和类型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分布在全市各县。

到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民国25年(1936年),”...林玲的品种很多,果实半红半黄,花红,茎歪凸,名字红,名字红,名字秋子,头歪凸,名字槟,名字半夏,名字初冬熟,名字冬果,形状小黄,名字沙果。但主要是各种海棠、红花、砂仁和中国苹果(棉苹果,也叫棉苹果),用的数量不多。

据有关文献记载,抗战前,烟台地区的小苹果和中国苹果主要分布在盐阜、牟河、黄县、威海、栖霞等县市。《华东林业调查队山东报告》显示,战前仅黄县凤仪区西林家就有小苹果8万多只,其中奖金最高产量240-250万公斤,平均120-150万公斤。据《吉焦铁路经济考察报告》(1932 ~ 1933)主编,穆平海棠年产量110万公斤,威海海棠年产量2.5万公斤。《鲁东农业概况》(1941)显示,烟台附近有海棠140亩,其中果实面积114亩,总产量4万公斤,奖金44亩,总产量1.25万公斤。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苹果因果肉疏松、汁少、品质差、储运不畅,逐渐被西方苹果取代。到50年代初,莱阳、文登地区约有2000亩、10万个小苹果,总产量超过20万公斤。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各地只保留了少量的红海棠、洋白海棠、花红等,其他品种很少。

产业优势

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7度,是我国两大苹果产区环渤海的核心区域,也是世界生产优质高端水果的黄金海岸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果园面积达38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276万亩,产值192亿元。

技术优势:建成农业农村部山东烟台苹果育种中心等科研平台近10个,形成了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烟台农科院、烟台大学、北方安德勒等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果树良种繁育、果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文化优势: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卫斯率先将西方苹果引进烟台栽培,烟台成为近代中国苹果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红富士从烟台向全国广泛推广。2019年,苹果成了“烟台树”。以苹果为主题的系列专题活动、“果味烟台”摄影大赛、连续18年的苹果艺术节、2020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等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烟台苹果文化精神。“烟台苹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烟台苹果”品牌价值141.5亿元,连续十一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摄影:曲树春

优势:烟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养农、以城带镇、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果业发展。工商、果农、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等社会资本对水果发展积极性高、投入大,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政策优势:《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烟台市果业振兴规划》《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烟台市苹果产业升级意见》《烟台市种子种苗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意见》《烟台市名牌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莱阳梨

概况

莱阳梨是山东传统珍贵梨品种,是莱阳特产,又名河马小厨师梨。与新疆库尔勒香梨、河北悉尼、安徽砀山梨并称中国“四大名梨”。莱阳梨为上品梨,果形大,皮薄,香味浓,肉质细嫩,脆渣少,含糖量约8.5%,含酸量仅0.113%。莱阳梨果皮黄绿色,粗糙有褐色锈斑,头粗尾细,花萼凹陷,表面不美观。但去皮后,肉质细嫩,汁液丰富,口感脆甜,风味独特。莱阳梨不仅好吃,还具有开胃消食、化痰清肺、止咳的功能。梨膏、梨干、梨脯、梨罐头等。由莱阳梨加工而成,深受消费者喜爱。

启源

大多数学者认为莱阳梨起源于明末(1627年),形成于清初(1658年)。据《莱阳县志》记载,“相传当地人来自茌平。”莱阳梨据说是清朝人,张凤青,在茌平县任督学。上学的时候尝了一口皮薄肉细味道鲜美的梨,然后把梨芽带回来,嫁接上当地的梨。然而,根据新的研究,茌平历史上没有栽培梨。在研究和探索慈利的原始祖先时,专家们发现了山东慈利的“五姐妹”,即青岛黎恩、诸城唐芝子梨、滕县茶子梨、曹西安外坝毛梨和平远县金香梨。它们都有莱阳梨的一些属性,血缘相近,但都不如莱阳梨和莱阳梨,它们单独生活在不同种类的梨上。

产业优势

地理位置:彩阳梨主要产于五龙河流域,该流域是赵王庄五龙河口莱阳五大河流交汇形成的一片广阔的精细沙地,特别是鲁尔港、后发坊、小各庄、张涛、后王庄等村庄。五龙河沿岸的沙土富含有机质和云母,对树木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胶东半岛空湿润,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梨的糖分积累。所以莱阳梨的含糖量特别高,达到16%左右,比普通梨高2%到3%。

优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莱阳有三个科研基地,平均年产量超过150万吨,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和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近年来,梨产品深加工产业随之发展。莱阳领先的梨加工企业有山东一品堂实业有限公司、莱阳丽润堂食品有限公司,加工产品主要有梨汁、梨膏等。

文化优势:一是梨花节。每年四月中旬,万物复苏之时,梨花盛开,俯瞰梨园,犹如一片白雪皑皑,使山、乡、村舍灿烂美丽如仙境。从1991年开始,莱阳梨花节每年4月20日左右举行,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朋友们,以“千树千梨千树千雪,一溪柳一溪烟”来领略梨镇的壮美风光。节日期间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经济活动,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创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莱阳,为莱阳题写了莱阳梨花节石碑。这是梨文化节。2009年,中共莱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莱阳梨成熟的9月26日至10月10日举办莱阳梨文化节,着力打造“中国梨乡·绿色莱阳”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了莱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梨文化节期间,梨乡旅游区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采摘莱阳梨、民俗表演、选梨冠军、品尝农家饭等活动精彩纷呈。它是李三乡的风景旅游区。梨乡风情旅游区是莱阳梨的原产地,是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名村。它是一个以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和农业种植为基础,以民俗体验、户外活动和生态观光为特色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作为历届梨文化节的主会场,梨乡风情旅游区占地一万多亩,境内有400余年历史的贡梨树和古梨树,“丫蛋春雪”“五龙交汇”等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尽收眼底。景区内有双河池、丁香园、民俗博物馆、采摘园、揽胜桥、农耕园、四季园、古戏楼等10多个景点。近年来,梨花节、莱阳梨文化节、梨园自采游、梨冠军评选、农家乐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下一篇:炒港股如何开户(沪港通开户条件)
上一篇:照片拍的好如何赞美(一句话夸别人拍照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