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优兰系列图片价格(消费升级下)

2023-01-15 17:41:4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8

来源:C2CC传媒 作者:笑笑

内容摘要:不同寻常的2016,让各个渠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变得更加明朗。

2016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先来个问题考考你,2016年方便面和啤酒销量下降,啤酒少卖了1000个游泳池。 你觉得是经济的不景气,还是消费在升级?(这个问题课后讨论哈~)

近年来,各行各业均给经济戴上了“寒冬”这顶沉重的帽子,应该是有些片面的。 经济下行、消费不振、渠道挤压博弈都不假,但这一时局背后的消费升级、渠道重组却潜藏着更大的危与机。

我们的美妆行业,在消费升级下,这一年中渠道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回答2016》系列将继续带来盘点。

一、普京说没有实力的生气毫无意义,CS渠道破局进行时

在2000年到2015年的十几年时间里,CS渠道从早期不起眼的“草根渠道”发展为美妆行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更为宝洁、欧莱雅等外资品牌所眼馋。 截至2015年,全国化妆品店超16万家。 未来,CS渠道的占比还会继续扩大,达到35%左右。

但从哲学角度来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 CS渠道在发展中必然也会受到冲击。 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清说,实体渠道之间的竞争还算正常,电商的分流和价格乱象,对CS渠道的打击是沉重的。

时下,当CS渠道进入某种战略困局之际,百强连锁和全国性连锁已经开始崛起,单品牌店渐渐增多;强强联合,资本并购者开始出现。

2016年上半年,广州康缇和深圳怡亚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并更名为广州怡亚通康缇有限公司,同时发布了最新联营托管模式。

被怡亚通整合的还有江苏百分女人。 并购后,百分女人立足全国市场招募合伙人,欲链接上游化妆品供应商和下游中小型连锁、社区小微店,构建两端直接交易的供应链平台。

无独有偶,去年4月,妍丽获得今日资本首轮数千万美元注资,成为目前国内首家获得境外基金投资的化妆品零售企业;11月23日,青岛金王并购烟台森美和青岛喜爱两家区域连锁。

除资本“搅局”的并购形式外,化妆品连锁店之间的抱团则是打破专营店渠道原有格局的另一种方式。

2016年1月,青岛莱阳百信整合花容悦色&志远洗化, 成立美颜计;12月,绵阳完美+唯美至尚+德阳美美+德阳丹尼尔+四川泉屹,五大系统联盟成立四川美尚宏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甚至,还有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化妆品零售连锁娇兰佳人一把手换帅,这都是大动作。 新帅李双林上任后,娇兰佳人准备一边加快发展加盟、扩大规模,一边打造娇兰佳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CS渠道真遇到麻烦了,假如我是零售商,我可能会生气,然而普京告诉我,没有实力的生气没有意义啊。 很多时候并不是行业不好,而是你不作为或者方法不对。 你认为的“不行了”,可能只是“你们家”不行了。 表打我~我瞎说的都是大实话~

二、传统商超的自我救赎 哪怕开家清库存的“奥特莱斯折扣店”

大型商超作为零售业主力业态,曾疯狂地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 但近些年来,这些门店逐渐显现出疲态,盈利能力持续退化,业绩下滑,关店停运现象屡屡出现。

2016年2月18日,沃尔玛发布的业绩报告让这个全球最大零售商创造了其业绩最差记录;

10月10日,一直以“不关店”成为业内神话的大润发,也终于无法再维系其在内地连续19年未关店的纪录,确认其在山东潍坊的潍一广场店正式关闭;

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经历相似,一年内两次换帅,高层频繁变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备受考验。

虽说KA体量大,转型很困难。 但有作为肯定就有希望。

比如物美,加持新华百货、重庆百货低调布局。 相比质量不高的横向扩张,更值得一提的反倒是自身业务的深耕与升级迭代——“多点+物美”联合体的新零售模式。

家乐福发布的2016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业绩有所好转,并超出分析师预期。 未来,家乐福将走“超市+电商+小型便利店”模式。 1月3日,家乐福又在成都开了家清库存的奥特莱斯折扣店,这都是破局道路上的新探索。

商超卖场作为传统主流渠道,这一地位很难在短时间被撼动,渠道分量依然很坚固, 有预计称该渠道未来会有12%左右的市场份额。

蓝月亮当时匆匆退出商超渠道,现在又回归;2015年伽蓝集团商超渠道销售同比增长19%,自然堂堪称商超渠道国货第一;2015年欧诗漫商超事业部重组,并计划在2019年实现商超渠道的弯道超车;伊贝诗、活泉、幸美等品牌也均在2016年宣布或加速布局商超渠道;无不证明商超渠道存在的必然性。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说实话,相较于百货,商超转型会更难。 但多探索一些新模式,哪怕尝试开一家“清库存的家乐福”,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三、壮士断腕谁不会,送你两个关键词“社交&体验”

与过去十年相比,百货业黄金时代不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去年中国百货、超市共计关店138家;而最新搜狐财经统计,2016上半年,中国14家企业共关闭百货、购物中心15家。

尽管行业内对百货未来发展有不同声音,但从王府井、万达、太平洋、百联、大商、天虹、重庆百货、津乐汇百货等巨头的动向看,百货业被不断弱化。 王府井百货方面明确提出,发展战略转向购物中心与奥特莱斯业态,不再开发单一百货业态门店。

其实,百货在市场上败走,这个现象不止发生在中国,直觉告诉我们全球的百货业在这一两年间基本都进入了衰败期,无论是国资、外资,大中小型的百货似乎均不能幸免。

2015年,美国希尔斯百货关店235家店,这曾经是美国最好的百货之一;

拥有132年历史的英国百货公司马莎,于2016年11月初做了一个决定:关掉其在中国内地市场所有(10家)实体百货店;

同年,梅西百货已关超30家店,日前其又宣布今年春天将关闭63家门店,在未来几年还会关闭其余32家门店。

还有自马来西亚的百盛、泰国的尚泰百货、日本伊藤洋华堂纷纷在中国市场关店,甚至由此结束在中国的实体命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日本百货店市场规模就达8.6万亿日元,但到了2015年,日本百货的市场规模却缩小至6.2万亿日元。

虽然法国的百货品牌没有大规模关店的情况,但是其2015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老佛爷百货中期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亿欧元下滑至16亿欧元,录得5.9%的按年跌幅。

虽说推动中国零售业成长的百货业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百货并不会因此谢幕,大家都在寻找自救方式。

梅西百货计划先经营线上,然后通过从线上学习到的经验、消费者习惯、大数据来指导线下开店;

日本第一百货店三越伊势丹则在11月入驻天猫国际,为其线下与线上打通,盘活线下百货店铺。

有业内人士说,百货渠道会持续下跌,但最终会稳定在8%的份额。 因为它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百货店既不是折扣店,也不是专门商品店,其所能提供的价值,本就不是“物”,而是购物体验。 只不过随着消费升级,其体验略显滞后。 虽然百货正处于风口浪尖,但仍被重视。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突然想到一个品牌,法国天芮,其一进入中国市场便把百货作为打基础的主渠道,并将其作为树立品牌高端形象的出口,截至16年中旬,天芮进驻40余家百货系统;同年12月,美肤宝毅然决定进攻百货渠道,挑战高端护肤品格局牢不可破的魔咒。 可见,百货依然被不少品牌所仰望。 最后让我们一起划重点!“体验&社交”不但要记住还要好好咀嚼。

四、极致化生存的未来,Shopping Mall成“最体验”

在零售业中,Shopping Mall是一种高级的商业业态形式,也称"超级购物中心"。

众所周知,百货以购物品类为主,而Shopping Mall的业态更多样化,除了购物类,还有餐饮、服务(儿童类培训、美容美发等生活类服务)、娱乐(影院、电玩等),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更多,百货业态只是Shopping Mall的一部分。

所以,Shopping Mall代替了或超越了百货,成为“最体验”。

枚方T-SITE是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简称CCC)开设的第三家综合商业设施,但现在,它已然不是传统的百货店。 其以书店、影碟出租店为核心,配备咖啡饮食、杂货、服装、美妆等品类,及英语会话教室、室内游乐空间、银行等金融机构。 类似的还有2016年12月三胞集团“实体零售4.0模式”的落地之作——东方福来德购物中心。

也正因Shopping Mall更具娱乐化、社交化属性,更能迎合新一代消费需求,以至于诸多品牌将其单品牌专卖店开在这里,如韩束、珀莱雅、纽西之谜、林清轩。

甚至,不少专营店本身也开始一改往日开街边店的形式,纷纷将门店搬到超级购物中心。 比如烟台恒美关闭街边店进军Shopping Mall。 另外,已经开了10家Mall店的杭州氏兰町更是将Shopping Mall作为其下一个发力点。

简单地说,Shopping Mall就从是百货、商超卖场演变而来的,是消费升级的时代产物。 应消费升级需要,社交成为必须深耕的一个元素。 就连马云也很焦虑,因为支付宝仅是一款“用完即走”的APP。 在社交以及用户体验层面,显然微信要成功得多。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此时想起罗振宇在2016跨年演讲中说的一句话——“真正的用户体验,不是优化消费者在空间里的比较优势,而是在优化消费者在时间里的自我感受。 ”罗胖真是用心良苦,实体零售需要好好消化。

五、互联网人口红利结束 电商如何“成就自己”?

印象中,电商从2010年左右开始迅速成长,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各大电商平台就像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冲击着传统的实体零售,甚至被实体商业视为“洪水猛兽”。

说到电商必然要提一提“双十一”。 截至2016年,双十一历经8年,其成交量也由最初的5000万到达如今的千亿规模。 其中,优衣库成为2016天猫双十一服饰类最快破亿品牌,百雀羚、自然堂、韩束、滋源、玛丽黛佳、舒克等均在天猫美妆、洗护类目中崭露头角。

另外,因深受进口品热潮影响,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洋码头、苏宁云商海外购等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也由此诞生,算得上是购买海外品的正规渠道。

然而,随着电商市场增长率持续下行,商户的竞争加剧,电商红利期已然被宣布结束。 上美公司吕义雄也认为,电商的利润会越来越薄,而且由于电商是典型的寡头经济,未来品牌在电商面前的谈判能力会越来越弱。

吕义雄预计,2017年,上美化妆品在电商上的增幅大概在10%—20%之间。 他也坦言,上美在电商渠道虽稳步增长,但上美对电商的占比份额不会超过35%。

所以,就整个发展态势看,电商转型迫在眉睫。

电商品牌,如阿芙、茵曼,纷纷布局线下;2015年京东以43亿元战略投资区域性商超永辉超市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6年11月,阿里巴巴又宣布战略投资20亿元三江购物,成为这家社区商超企业的第二大股东;更有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体验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中国各大城市落地......

这些举动无不一一印证了马云提出的一个观点: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只有“新零售”一说。 马云更深刻指出,只有实现线上线下和物流的真正融合,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在新零售的实践上,优衣库已经走在路上。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在过去一年,不论线上线下,大家都遭遇了发展的阻力。 好在电商和实体店已经在发展中认识到要相向而行,融合发展。 一份市场分析指出,德国三分之一的实体店开了网店,90%的纯电商在德国市场消失。 说的就是实体零售和电商不再彼此独立,而是共生共荣。

六、微商是被带坏的孩子,不过有希望

从2013年暴力成长到2014年年底达到顶峰,再到2015年年中拐入冰点,微商经历了大起大落。

据《2016中国微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统计,2015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为1819.5亿元,2016年将达到3607.3亿元。 虽然数据显示其市场走势呈上升趋势,但2016微商进入洗牌是不争的事实。

微商进入门槛低、发展态势偏多元化,微商类目繁多,必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最为大家所关注的就是微商的规范化问题。

诚然,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律可循,在萌发之初,势必会无序、高速化发展,而到行业相对成熟或产品类目丰富之时,整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放缓,行业也日渐步入规范。

微商的经济活力毋庸置疑,而当下要做的就是尽快推动微商规范化落地。

随着微商行业进入冷静发展期,有实力、正规运营的微商或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和产品的打造,而没有实力、不规范的将逐步退出市场。

目前,百雀羚、一叶子、欧诗漫、三草两木等不少本土品牌已在微商渠道有所沉淀。 2016年年底,上美又宣布正式合并韩束微商和必优兰微商,联手破冰微商市场;同年10月,活泉携手国内顶尖微商团队刘家芳芳进军微商渠道;甚至阿里也一只脚踏进了微商,还宣称他是来改造和升级微商市场的。 可见微商渠道的潜力不可估量。

@我是一名合格吃瓜群众:微商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存在即合理。 你不觉得现在的微商就像是一个被带坏的孩子吗?稍加调教应该还是有出息的。

写在最后:

每一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一波变革浪潮的来袭。 电商、微商的先后崛起,皆对传统零售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零售业由此多次被重新洗牌。 可正因为“野蛮人”的一次次敲门,使得整个零售行业格局破而重塑。 全渠道成为零售发展趋势。 而不同寻常的2016,则让各个渠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变得更加明朗。

那么,当我们能对全渠道趋势更快速地做出预判的同时,也需要调整品牌、渠道的双重布局。 或许,这样会利于促进整个中国化妆品零售走向更良性的循环。 最后,消费者应该是受益的。

下一篇:未成年人梦见和已死去的亲人打架
上一篇:野生还魂草一斤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