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有什么金方?

2023-01-14 18:01: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多发于青壮年,以颈项、肘、骶尾部等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伴阵发性瘙痒为特点,故中医称之为摄领疮、牛皮癣、顽癣等。 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 以局限型较常见,常局限于1~2处,表现为局部阵发性瘙痒,搔抓或摩擦后,逐渐出现成群粟粒大皮色、淡红色圆形、多角形扁平丘疹,较坚实,略带光泽,久而逐渐融合、扩大成片,形成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 上覆以少许鳞屑,边界清楚,干燥粗糙肥厚,表面常有抓痕和血痂。 发生于颈后及两侧,肘伸侧、骶尾部、腘窝、外阴等处也常见。 部分患者皮损分布广泛,称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常反复发作。

(一)内治方风癣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生地黄30克,玄参12克,丹参15克,当归、白芍、茜草、红花、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生甘草各9克。

养血和营,消风除湿。

水煎服,日1剂。

潜阳熄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紫贝齿、珍珠母各30克,生地黄、熟地黄、磁石、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各15克,当归、首乌、白芍各9克。

潜阳熄风,养血和营。

水煎服,日1剂。

乌蛇驱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乌蛇、荆芥、防风、羌活、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蝉衣、白芷、黄连、甘草各6克。

搜风清热,败毒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全虫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全蝎(打)、猪牙皂角、苦参各6克,皂刺12克,刺蒺藜、炒槐花各15~30克,威灵仙12~30克,白鲜皮、黄柏各15克,炒枳壳9克。

祛风解毒,燥湿止痒。

水煎服,日1剂。

搜风解毒饮《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土茯苓31克,防风、木通、金银花、木瓜、薏苡仁、白鲜皮、炒皂角子各9克。

祛风利湿止痒。

水煎服,日1剂。

金蝉蜕衣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桂枝、猪苓、防风、蝉蜕各9克,茵陈12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郁金、苍术、薏苡仁、大枣各6克。

祛风清热利湿。

水煎服,日1剂。

四物润肤饮《中医皮肤病诊疗学》当归、胡麻、秦艽各9克,白芍、生地黄、首乌、石斛、钩藤、玉竹、山药各12克,沙参30克,刺蒺藜18克。

养血润肤,散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首乌饮《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何首乌15克,牡丹皮8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当归各10克,红花3克,地肤子、白蒺藜、僵蚕、玄参、甘草各5克。

祛风凉血,健脾利湿。

水煎服,日1剂。

皮癣汤《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生地黄20克,当归、赤芍药、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10克,珍珠母30克,生甘草6克。

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消风散加减《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当归、防风、知母、苦参、荆芥、白鲜皮、地肤子各10克,生地黄15克,生甘草、蝉蜕各6克,生牡蛎30克。

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养血消风散加减《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熟地黄、何首乌各15克,当归、荆芥、苍术、火麻仁各10克,白蒺藜、苦参各12克,炙甘草、蝉蜕各6克。

养血清热,消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地黄饮子加减《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生地黄、熟地黄各20克,当归、玄参、牡丹皮、白蒺藜、白僵蚕各10克,红花、甘草6克,灵磁石、生牡蛎各15克。

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风癣汤加减《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生地黄15克,玄参、丹参、当归、白芍、地肤子各10克,红花、生甘草各6克,苦参、黄芩、苍耳子、白鲜皮各12克。

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乌蛇驱风汤加减《四肢躯干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乌梢蛇、黄芩、金银花各12克,荆芥、防风、白芷、羌活、连翘各10克,黄连、蝉蜕、生甘草各6克。

搜风清热止痒。

水煎服,日1剂。

(二)外治方羊蹄根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羊蹄根末83克,枯白矾23克。

止痒。

研匀。

米醋调擦癣处。

白朱砂散《外科大成》朱砂、雄黄、煅象皮、硼砂各3克,蟾酥1.5克,煅白朱砂6克。

止痒。

为细末。

以生桐油调搽患处,火烘。

顽癣方《外科正宗》川槿皮6克,轻粉1.5克,斑蝥、大枫子各7个。

杀虫止痒。

水2盅煎减半,露1宿。

蘸涂患处。

顽癣必效方《外科正宗》川槿皮120克,轻粉、雄黄各12克,百药煎4饼,斑蝥3克,巴豆(去油)4.5克,大黄、海桐皮各60克。

杀虫止痒。

为极细末,以阴阳水调。

敷用。

秘传宁痒散《松崖医径》川槿皮30克,青娘子、红娘子各7个,斑蝥3个,贝母15克,槟榔2个。

发泡止痒。

水浸露3天,擂碎。

以穿山甲挝破,用鹅翎搽用。

银粉散《疡科会粹》轻粉、黄丹、白胶香、沥青各等份。

杀虫止痒。

为末。

麻油调,拭后搽用。

剪刀散《重订瑞竹堂经验方·疮肿门》梗树皮240克,剪草、白芨各120克,巴豆14个。

润肤止痒。

研细末。

新汲水调如糊敷患处。

五黄散《本草纲目拾遗》鸡心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各等份。

杀虫止痒。

为细末。

茶油调涂患处。

川槿散《鲁府禁方》斑蝥(去头足)7个,巴豆(去油)5个,川槿皮9克。

杀虫止痒。

为细末。

以醋调搽。

效妙散《丹台玉案》雄黄、密陀僧各9克,白砒6克,枯矾15克,硫黄(火煅入烧酒煮过,埋土中1宿)30克。

燥湿杀虫止痒。

为细末。

以煨熟姜蘸药擦。

柳光散《丹台玉案》斑蝥(去翅足)、大枫子各6克,川槿皮、枯矾、轻粉各9克,白砒1.5克。

燥湿杀虫止痒。

为细末。

以醋调搽。

搽绿药粉《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硼砂90克,自然铜30克。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为末。

以黄瓜、茄子皮、生姜蘸药外用或配成10%软膏外擦。

冰花散《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冰片15克,花椒60克,细辛3克。

辛凉止痒。

诸药入碗内,上盖玻璃板,以火加热,刮下玻璃板下药混匀。

撒布或以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酊外涂。

顽癣散《千家妙方》樟脑0.6克,铅粉、雄黄、硫黄各0.3克,白砒0.15克,斑蝥1只,全蝎3只,生草乌1个。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为细末。

先以新鲜羊蹄草根蘸醋擦患处至红,湿者撒用,干者香油调涂,日1次。

搔痒洗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刺猬皮、枳壳、蛤蟆草(车前草)各9克,紫草、紫花地丁各15克。

除湿祛风,止痒。

水煎熏洗。

皮炎洗剂《北京市中草药制剂选编》透骨草、艾叶各6克,防风、马齿苋、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羌活、独活各4.5克,甘草3克。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将药置酒中浸泡5~6天。

过滤,涂患处,日2次。

雄黄明矾洗剂《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雄黄、明矾、食醋各适量。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前2味为末,加醋调稀糊状。

涂患处,日2~3次。

炉赤洗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炉甘石(黄连水飞)、赤石脂粉各15克,甘油15毫升。

清热解毒。

上药加水合成100毫升。

外搽患处。

羊蹄根酒一《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羊蹄根180克,75%酒清360克。

杀虫止痒。

羊蹄根碾碎置酒精内浸泡7日,过滤去渣。

以棉棒或毛刷蘸药涂患处。

羊蹄根酒二《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羊蹄根、土槿皮各180克,制川乌、槟榔、百部、海桐皮、白鲜皮、苦参各30克,蛇床子、千金子、地肤子、番木鳖、蛇衣、大枫子各15克,蜈蚣末9克,白信、斑蝥(布包)各6克。

杀虫止痒。

诸药入高粱酒2.5升,密封大口瓶内,浸15~30天,去药渣。

用毛刷蘸药涂患处。

蒸敷酊《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苍术、黄柏、防风、独活、苦参、五倍子各30克,大枫子、白鲜皮各60克。

除湿祛风,止痒。

加白酒或75%酒精1.5升,浸泡1周。

外用。

止痒酒《常见药物制剂》白鲜皮、土荆芥、苦参各150克,白酒适量。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前3味为粗粉,加白酒于容器浸渍7~14日,过滤压榨残渣,合并滤液和榨液。 净置24小时,过滤,添加白酒至1升。

外用。

斑蝥酊一《疮疡外用本草》斑蝥24克,轻粉、冰片各3克,明雄黄9克。

润肤止痒。

烧酒或70%酒精400毫升浸药1日。

涂患处,面积不宜大,以3~5厘米为宜,起疱抽出内容物,包扎。

斑蝥酊二《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斑蝥15克,70%酒精100毫升。

发泡止痒。

浸泡1周。

涂患处,起疱抽出内容物,包扎。

土槿皮酊《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土槿皮90克,柳酸25克,甘油25毫升,纯酒精300毫升。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土槿皮入酒精内浸泡7日,去渣,入柳酸(另用酒精溶解兑入)、甘油即成。

涂患处。

土槿皮酒《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土槿皮30克,白酒300毫升。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浸泡后滤汁去渣,或醋浸。

外搽。

牛皮癣一号酒《皮肤科方剂药物手册》白芨、土槿皮、槟榔、生百部、川椒各500克,大枫子仁250克,斑蝥60克,水杨酸、苯甲酸。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前5味碎置渗滤器中,另将大枫子仁、斑蝥捣泥置其上,加白酒或60%~75%酒精高出药面数厘米浸泡5~7日,最后在渗滤液中按比例加入5%水扬酸、10%苯甲酸搅拌溶解。

涂患处。

复方蛇床子酊《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蛇床子、白芷、百部各9克,白酒100毫升。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将药置酒中浸泡5~6天。

涂患处,日2次。

复方黄连酊《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黄连30克,肉桂9克,斑蝥、全蝎、蜈蚣各5个,白酒500毫升。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将药置酒中浸泡5~7天。

涂患处,日2~3次。

复方斑蝥酊《简明中医皮肤病学》斑蝥12个,全蝎16个,乌梅肉30克,皮硝12克,75%酒精480毫升。

止痒,软坚。

将药直接浸泡10天,过滤。

外用日数次。

神经性皮炎药水一《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紫荆皮、山甲珠、皂刺尖、白芷片、桂枝、雷丸、雄黄各31克,斑蝥3克,樟脑15克,50%酒精1升。

润肤止痒。

除雄黄、樟脑外,余药酒精浸泡20天,过滤去渣,再入雄黄、樟脑。

摇匀外用。

神经性皮炎药水二《全国医药产品大全》羊蹄根、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半夏各100克,蟾酥、闹羊花、荜茇各80克,土槿皮酊320毫升,细辛50克,50%乙醇适量。

润肤止痒。

制为棕色透明的醇溶液。

擦患处,日2~3次。

神经性皮炎药水三《中草药制剂选编》生草乌、生半夏各3克,生天南星、细辛各1.5克。

润肤止痒。

研粗粉,入60%来苏儿200毫升浸泡1周过滤。

擦患处。

蛇槿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6)

蛇床子50克,川槿皮、苦参、牙皂、白鲜皮各30克,川椒、大枫子各15克。

清热燥湿止痒。

入25%酒精1.5升,浸泡7天。

擦患处,日2~3次。

皮癣水《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土槿皮620克,紫荆皮、苦参、樟脑各310克,苦楝根皮、生地榆各150克,千金子50粒,斑蝥(布包)100只,蜈蚣30条。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将土槿皮等5味打碎入瓶,入75%酒精5升,并将斑蝥、千金子等加入密封浸泡1~2周。 滤渣加入樟脑溶化。

涂于皮损处。

神效癣药《饲鹤亭集方》斑蝥15克,百部60克,槟榔、土槿皮、枫子肉、白芨、川椒各30克。

燥湿杀虫止痒。

以烧酒浸泡。

外搽。

大枫子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大枫子油6250毫升,硼酸310克,冰片30克,麝香0.3克。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外用。

斑蝥醋《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甲:土槿皮180克,蛇床子、百部各125克,斑蝥(布包)3克。 乙:硫黄125克,樟脑、白信、轻粉各18克。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先将甲药入米醋5升内浸泡1月去渣,再入乙药。

毛刷蘸涂患处。

斑蝥醋浸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全蝎16个,斑蝥12个,皮硝12克,乌梅30克,米醋500克。

软坚润肤止痒。

将药醋浸泡1周。

涂患处。

复方红粉醋剂《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红粉、樟脑、密陀僧各6克,冰片2克,醋适量。

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调和成稀糊状。

涂患处,日2~3次。

下一篇:黄瓜能放冰箱吗(新鲜黄瓜能放冰箱保鲜吗)
上一篇:喝中药不能吃什么?(喝中药不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