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鱼价格一斤多少钱(“鲫鱼都要68一斤)

2023-01-13 21:40: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8

如今,长江禁渔背景下,许多朋友去长江钓鱼时,都可能受到阻拦,长江是否应该禁钓,在网上也是引发不少争议。

然而,长江生态紧迫到连垂钓都规范、世代捕鱼为生的渔民需要上岸,但疯狂“电鱼者”造成破坏最大,却仍然能禁绝。

最近长江君又看到许多关于长江禁渔期电鱼难禁的消息,其中关于“电鱼暴利”的一条信息,引起了无数网友的震惊和讨论。

一晚上电鱼所得1000-3000,这是什么概念?

长江君找来了我国去年的人均收入统计,所有行业的中位数是5.3万元/年,大概每月4100元多一点。

其中,农林牧渔为全行业最低,每月3146元

感受一下

注意,这3146元是月收入,而长江电鱼者所得1000-3000是一次电鱼所获,如果按月计算,这个数字很可能是一二十万。

假如在这个数字与真实数据出入不大,那也就意味着说电鱼的收益,是普通渔民捕捞所得的100倍以上!

电鱼的暴利,令人瞠目结舌。


电鱼为什么如此“赚钱”?

毫无疑问,野生鱼价格的飙升,必须要有旺盛的市场需求。

也就是说,江里电起来的鱼,哪怕它价格动辄几十上百一斤,仍然有大量“不差钱人士”在购买。

比如在前不久的报道中,我们在江边的鱼鲜市场看到,只要标注“长江野生”,哪怕最普通的鲫鱼,都要卖到68元以上一斤。

某鱼鲜市场的“价格单”,你很难找到一百元/斤以下的鱼

而翘嘴鱼、红梢鱼、鳜鱼等本身就较为珍稀的野生鱼,其“身价”更是动辄一两百元一斤......

如此“昂贵”的野生鱼价格,再对比电鱼的低成本(只需简单工具即可),就不难理解如此耸人听闻的暴利从何而来了!

而有了巨大的利益刺激,即使江边日夜有人巡逻、天上还有无人机在拍摄,但电鱼者仍然选择“铤而走险”,毕竟长江江面如此之大,不可能真正“封死”。


“以野为尊”,是传统饮食观念


综上所述,有人“以稀为贵,以吃野生为尊”——需求产生暴利——刺激电鱼者更疯狂——引来监管加严——非法捕捞更难、野生鱼供应减少——野生鱼价格上升——电鱼收益翻倍——继续刺激电鱼行为.....

这几乎形成死循环,并且不断推高反电鱼成本。 (如今连无人机都用上了,然而收效甚微)

(安徽两位电鱼者的“鱼获”——那两条黑色的鱼为江团,野生江团市场价格在200-300一斤,两条鱼就一千多元)

那长江偷捕、电鱼死循环就没法打破吗?

其实,只需逆推而上,就不难发现:长江禁渔期电鱼仍疯狂的根源,并非电鱼者丧心病狂、非要破坏生态,而是“有人要吃野生鱼”!

这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

到底是哪些人在买“天价江鲜”,长江君之前曾发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翻翻往期文章。

这里长江君要说的是,长江野生鱼面临的“越禁渔越被偷捕、衰减越快”矛盾困境,从表面看,是部分“上流圈层、大户人家”枉顾生态禁令,非要追逐江鲜野味,以彰显自己的优渥生活。

但更深层次,是传统“以野为尊”的饮食理念在兴风作浪!


野生鱼真的一定比养殖鱼好吃吗?


长江君在评论区看到过一个有趣又讽刺的现象。

有一些人一边在评论区吐槽、怒骂电鱼者贪婪,一边又高姿态称“养殖鱼跟野生鱼口味没法比,几乎有天壤之别”,自己吃过某某野生鱼再也吃不下养殖鱼如何如何......

其实,稍微对鱼类知识有点了解的人,这种“天壤之别”,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不可否认,完全自然生长的野生鱼,确实在口感和肉质细嫩程度上,超出养殖鱼一筹。

但鱼类的肉质、口感,取决于跟水质和生长环境。

而如今市场上大部分的养殖鱼,其实都来自大型内湖、水库等开阔水面,比如鄱阳湖内湖、丹江口水库、洞庭湖、太湖等等。

这些内湖、水库的水质环境,或许跟长江、黄河等自然流域有差异,但肯定不至于有“天壤之别”!

并且更讽刺的是,长江黄河里的所谓“野生鱼”,又有多少是人工放流的鱼苗,以及洪水冲到江河里的养殖鱼?

将野生鱼鲜美程度“捧上天”的人,本质是在鼓吹自己的,以彰显自己“吃过见过”。

有多少江里“野生鱼”其实是养殖鱼?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以野为尊”的传统饮食观念在作祟!

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鼓吹“以野为尊”的人,都在电鱼滥捕推波助澜。

只禁“行为”,不改观念,要想禁绝长江电鱼,大概只有一种可能性:


“只能等长江里的鱼进化出抗电能力了”。

(助力生态,转发、关注、随手点个赞都是支持,也欢迎后台私信我们爆料、吐槽)

下一篇:鹿晗关晓彤手表多少钱(关晓彤春晚手链16万)
上一篇:病人梦见青蛇(病人梦见青蛇是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