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基小龙村发廊妹价格(可爱的家乡三河之昔日燕郊)

2023-01-13 10:35: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9

可爱的家乡三河之昔日燕郊

昔日燕郊2010.10


燕郊镇位于京东30公里处,紧靠潮白河东岸,于1992年7月建成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形成了以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医药、轻工为主导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 域内有大专院校8所,中小学校43所,中省直单位34个。 镇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风景秀丽,环境幽雅。 市场、公园、宾馆、医院、学校、幼儿园、国际会议中心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宛如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市。 燕郊镇之所以成为如此繁荣的开发区,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但与燕郊镇的历史也有其渊源关系。

据《三河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齐燕联盟,燕王送齐王回国至此地,齐王劝燕王回去,燕王说:“这里才到我燕都的城郊。 ”二人在此作别。 为纪念此事,将此地定名为燕郊。 因燕郊为京畿要冲,为历代所看重和开发。 到了清朝,还在此修建了京东第一座行宫,由此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四面八方各色人等往来不断,成就了昔日燕郊的繁荣。


燕郊镇内的古建筑

昔日燕郊古镇在现在新燕郊镇南一公里处,之所以能成为京东名镇,除了地处京郊、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较多之外,其众多的庙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旧时燕郊镇就有一寺、一楼、四庙及两座门楼,把燕郊镇打扮得古色古香。

两座门楼 在燕郊主街的东西两头,各有一座高大而壮观的门楼,门楼上面还有个小屋,很像古代的城池,使燕郊镇有一种城堡的气势。 在东门楼顶上有“燕山古偕”砖刻匾额,券顶内挂有“通衢(qu)古镇”匾;在西门楼外门洞上方镶有“燕郊古镇”砖刻匾额,内侧挂有“燕山古市”匾。 西门楼上面的小屋是座小财神庙,有盈联一副:“宝马驮来千倍利,钱龙引进四方财”。 西门楼墙根外侧还镶有一块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修道记》石碑,人称“无影碑”,是燕郊镇的一景。 东西两座门楼相距500余米,门内外多是各商号,为中心商业区(燕郊没有南北门)。

关帝庙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在镇东门外,坐东朝西,正对着东门。 进山门后有前后殿和厢殿,正殿供奉关羽塑像,一边站着捧着印的关平,一边站着握着大刀的周仓,梁上有“大丈夫”匾额。 特别入目的是在院中竖立着的一根又粗又高的旗杆,有五六丈高,根部有一米多高的石基,旗杆的顶尖顶着巨大的锡制镂空杆帽,远远望去很是壮观。

据说关帝庙是山西籍客商在明朝时修建的,也曾作为他们的“会馆”。 后曾在民国九年(1920年)修葺过,竣工后“开光”,还在一并修葺过的戏楼演唱“大戏”,热闹非凡。

戏楼 戏楼位于东门外关帝庙的对面,座西朝东。 这是一栋以石为基,主体为砖木结构的建筑。 分前台后台两部分,前台高约一米六七,面积大约70多平方米,上面建有“宫殿式”楼顶。 后台是间高大的楼厅,面积也有70多平方米。 整个戏楼高峻壮伟,牢固凝重。

天齐庙 天齐庙位于西门外商业街和居民区之西,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约50亩。 1932年军阀把神像推倒,1934年重修。 这个庙是镇中几个庙中最为“富丽堂皇”的。 山门高大,一门三拱,两边各有一座角门。 沿九级石阶进入山门,迎面是巍峨大殿,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极具气势。 大殿正中供奉东岳天齐王,两旁配殿中则是些传说中的阴间神怪塑像。 当年,这个庙香火最旺,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是祭祀日,亦即天齐庙会,四乡村民纷纷来这里烧香朝拜,观赏花会。 届时,走会唱戏,热闹非凡。

然而,在二十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军在天齐庙东南角修筑了一个有三层楼高的方形炮楼,四周围起铁丝网,他们在这里用灌凉水、灌辣椒面、活埋等野蛮酷刑,残害我抗日军民和无辜百姓,欠下了中国人民笔笔血债。

火神庙 火神庙位于天齐庙东侧,与天齐庙相邻,也是坐北朝南。 进山门后只有大殿,供奉“火神爷爷”塑像,旁边还有“火神奶奶”塑像。 火神庙的规模比天齐庙就小多了,也许是建筑时间久远,也许是长久的烟熏火燎,庙堂很陈旧,平时大门锁着,每年农历正月廿八是祭祀日,来此烧香朝拜的多为商号老板,以祈求平安无事,买卖和顺。

上述几个庙的山门上方,都镶有砖刻“敕建”字样,是否真由皇帝御批的,就不得而知了。

九圣庙 有块石碑中称其为“朝阳观”,人们俗称为“后头观”。 位于镇子的最北边,是一座道教庙宇,规模很大,坐北朝南。 进山门后,穿过院子,第一座殿供九位天神,莲花宝座, 两旁还有站立神像。 穿过此殿又是一个院落,向北要登上十多级台阶才可进入第二座大殿,即玉皇阁。 正座供奉玉皇大帝,两旁站立四位身材巨大的天神塑像,分别手执值年、值月、值日、值时之牌,即道教中的四位“功曹”,造形逼真,栩栩如生。

与九圣庙一墙之隔的东邻,是另一个院落,据说是“圣人殿”。 北边有个规模不大的佛殿式建筑,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及其诸弟子之牌位(无塑像),两旁为配殿,南边有个垂花式二门楼,外院是个大院子。 据光绪七年(即1881年)立的一块石碑铭记,千总李域亭曾利用此殿办过“义学”。 二十世纪30年代这里曾驻扎过军队,1942年改建为县立小学。

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西门外以北,是燕郊附近回民做礼拜的地方。 据说建于清代,民国初曾扩建过,院落不大。 清真寺在“文革”中亦遭难被毁,“文革”后又重建,近年来又几经修建,逐步完善,是迄今镇内唯一仅存的寺庙了。 ①

此外,除上述较大寺庙外,还有些较小的寺庙,如镇西头的“白衣庵”、“广惠庵”;后街的“倒座观音堂”;前街、后街十来个供民众办丧事就近烧纸祭祀的“五道庙”等等,不再赘述。

旧时的燕郊除以上建筑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就是燕郊四周的“围子”,那是日军在燕郊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3年,日军为推行“强化治安”,迫使村民出工,沿整个镇的四周挖“围子”,即深约3.5米、底宽约2.5米,下窄上宽的墩沟。 挖出的土堆放在壤沟的内侧,并拍打成墙壁一样的光滑斜坡,使“围子”内侧深达4米以上。 这样,一个人是绝对跨越不过去,全镇只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围子口”,安上栅栏门供人们出入,并有人站岗盘查。 凡是未经“围子口”而私自“爬围子”的,一律格杀勿论。 日军的这一野蛮行径,燕郊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燕郊镇的工商业

昔日的燕郊镇是京城通往冀东平原乃至关外的交通要道,有规模较大的粮、菜市场,是京东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有实力雄厚、门类齐全的店铺,可以满足四乡生产生活之需,工商业很是发达兴旺。

酒厂 俗称烧锅。 这是燕郊规模较大的私人企业。 主要有两家,一是大街路北的“德泉永”,人称“北烧锅”,为张裕如、张锡如二兄弟开设;二是路南的“天德泉”,人称“南烧锅”,为本村吴家所经营,规模亦很可观。

杂货店 当时规模较大的杂货店有五家。 即东门内路南的德成永(40年代歇业),路北的聚盛公,再往西是聚盛货栈(俗称西聚盛公),西门外路北的天庆号和瑞成斋。 这几家杂货店不是一般想象中的一两间门面卖杂货的小店铺,而是综合性的前店后坊的大型货店,很有气势。

药店 当年燕郊镇有中药店四家,即益元堂、大和堂、瑞生堂和义聚药庄。 这些药店不单是售中药和成药,还自行加工丸散膏丹,并聘请“坐堂医生”应诊。 当年镇上没有卫生部门和专门医院,村民有病就医只能到药店。 直到30年代末,镇上才出现第一个西医诊所。

铁工厂 俗称铁铺。 当时铁工厂有三家。 其中天合号、天仙号用人工拉大风箱吹火锻烧,抡大锤打制各种工具和一些生产生活用具,产品适销对路,铁铺每天叮丁当当,一片繁忙兴旺景象。 还有一户卢家铁铺,主要是夫妻二人操业,只在忙时雇个帮工,打制小型铁件,规模较小。

车辆加工厂 当时有两家车辆加工厂,俗称大车铺、小车铺,专门加工制造畜力农用大车。 大车分重型的“四朝车”和一般的“花轴辘车”。 小车铺以制造乘坐用的木格篷顶的“轿车子”为主。

洋货店当时燕郊有洋货店三家,即德兴成、合义号、义聚药庄的洋货柜台,主要经营进口的日用百货。

此外,还有粮店、盐店、布店、银楼、麻绳铺、当铺、猪肉铺、干鲜果店、客店、大车店、饭店、理发店、照相馆……真可谓店店相连,业业兴旺。


燕郊镇的集市贸易

不知从何时定下来的,每逢农历的一、四、六、九为燕郊集日,一、六是大集,四、九是小集。 每逢集日,十里八村的村民以及商贩纷纷前来赶集。 贸易时间一般从天亮之后开始,到中午12点以前散集,约五六个小时。 旧时燕效的集市主要有以下几个:

杂货市 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各类食品及其他杂品。 届时,各地来的商贩,有的架起货架,有的就地摆摊,还有的一边走一边吆喝卖的,五花八门,不绝于耳,构成一曲集市交响曲。

粮食市 粮食市设在村东头蒋家大场内,有时在西门外井沿一带,日军占领时期曾一度改设在西围子口外的荒地里。 集市这天,乡民带来各种粮食,摆放在各“斗行”的“地段”内。 有买主时一般均由“斗行”(市场的经济人)给“作价”,谈妥后到后边去过斗,每集上市数量可观。

菜市 菜市位于西门外至前街和东门外两处。 每天清晨,菜农就早早地来到这里,各种蔬菜要摆上大半条街。 除本地消费外,有些菜贩运往北京和外地销售。

牲口市 牲口市地址变迁多次,每逢大集才有牲畜贸易。 上市牲畜多是农户多余的或准备更换的,也有专业的商贩从口外赶来大量的马和牛销售。 此外,还有个猪市,主要出售仔猪,买主回去饲养育肥。

猪鬃市 猪鬃市位于“煤铺”的南头,因产量稀少,规模不很大,也就有二三十个摊位。 商贩把猪脊背上的黑鬃整净戳齐,扎捆成把,其价不菲,大部分被制刷厂商收走。

此外,还有席市、草市、劈柴市等。 在旧时小农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以上的集市贸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燕郊经济的繁荣。 由于品类繁多,应有尽有,基本上满足了当时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燕郊镇的学校

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燕郊镇只有私塾,先后有张、高、王、姚几位先生设馆教学,教的是传统的孔孟之书,从《百家姓》、《三字经》教起,以后是《论语》、《孟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也在变革。 这里记下的是变革后的两所学校。

福音堂小学 在上世纪初,通州公理会派牧师来燕郊设“教堂”,传播“耶稣福音”,称福音堂。 其门道上方挂有一块白色木制匾额,上书“万有真原”四个大字,署时间是“西历一九零零年”。 抗战前,香河县的徐弼亭先生创办了“私立树德完全小学”,但习惯仍称为福音堂,学生除本镇的之外,还有樊村、白庙、田辛庄、焦庄的,使用的是新课本。 1940年和1943年,有两期学生小学毕业。 1942年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所学校曾被日本人“查封”一段时间,不多久又启封继续办学,但学生逐渐向新开办的县立小学转去了。

燕郊镇完全小学 完全小学俗称后头观小学,位于村北端的九圣庙东院圣人殿旧址,1942年创办,校长、教员均由县教育局调配。 有三个大教室,两个年级合在一起上课。 当时教学比较正规,学校有食堂,音乐课有脚踏风琴,体育课有操场,外村的学生可住校食宿。

那时燕郊还没有中学,凡上中学的都要到通州、北平等地去就读。 直到1951年10月才开始创办燕郊中学。


燕郊镇的花会

昔日燕郊镇也和周围村庄一样,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匮乏。 镇上组建了“高跷会”之后,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了镇上的文娱生活。 虽然每年只在逢年过节表演几次,但深受欢迎,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就像在城市中有“大戏”班一样,在这里它就是镇民眼中的“大戏班”。

高跷会创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乡绅张普知、张理卿、潘汇川等人发起并出资组建。 他们请来通州胡各庄、小营的韩俊、贺子明、申阔亭、金老等师傅执教。 挑选村中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参加学习,其中有吕松芬、王志惠、张旭春、贾成立、王士田、潘子珍、李桂林、张书绅、荣桂芬等50余人。 学成后分成两队,一队作为后备或轮换出演。 成员都是业余的,平时各有各的营生。 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和庙会进行化妆表演。 燕郊镇的高跷属中等高度的中跷,表演动作矫健、优美,很具魅力。 其锣鼓敲打也极有韵律,可敲打出多种锣鼓点,声音洪亮,铿锵有力,优雅悦耳,节奏感强。 高跷会表演的项目,在行进中的有走圆场,穿花篱笆;停下来表演有蹲腿跳、叉腿跳、背腿跳、迈毛卧鱼、铁板桥以及大劈叉、摔叉、跳板凳等高难动作,十分精彩有趣,往往看得人们如醉如痴。

在那个年代,每当高晓会锣鼓敲响,就会激起人们一种特有的自豪之情。 而那高超的表演,则给人们带来属于家乡的、独有的艺术享受,令人久念不忘。 后来,镇上又组建了大鼓会、小车会、大头会等花会节目,文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燕郊镇的交通运输

燕郊镇的交通运输,古代自不必说,就在1931年村北修了公路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客运或货运仍主要靠乡间土路便道和畜力,或驮或拉。

那时,人们出行大多是花钱雇毛驴,毛驴的主人被称之为“赶脚的”。 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自然做“赶脚”生意的人很多。

当年也有几户人家备有“轿车子”,驾上走骡,出门自用,那是商号主人或富人家才有的。

以后有了胶轮车拉客人,上世纪40年代又兴起用自行车载人(俗称二等车),算是新型便捷的运输了。

再后来虽出现了载客汽车,但人们很少去“北道”乘坐它,原因是当时汽车质量较差,路况又不好,再加上车少,又不定时,远不如骑驴走乡间小路方便。

那时货物运输基本上靠畜力车拉运。 当时有几户“拉脚”专业户,承担了几乎全部(主要是那几家商号)的货运,那时也有个别商号偶尔用汽车从外地拉回货物,人们都觉得新奇,跑去围观。

回忆昔日的燕郊镇,让我们深深感到,旧时的燕郊镇虽比附近的农村要繁荣、兴旺,但也和旧中国一样,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贫困状态。 而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仅30几年的时间,古老的燕郊镇就奇迹般地展现了现代化城镇的新风貌,这是多么令人惊异而又令人振奋的巨大变化啊!



回忆,使人不忘过去;展望,才能使人放眼未来。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燕郊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编者注:

1.现在燕郊还有清真寺么?真的不知道,如果有的话烦请留言告知。

2.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下一篇:李口今日西瓜价格(无西瓜不夏天)
上一篇:拖拉机 多少钱(2020年销量排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