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男用护垫多少钱(快走)(精彩男用护垫说明书)

2023-01-13 09:09: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今年夏天,手游《摩尔庄园》火爆,游戏充满童趣风格,勾起无数玩家缅怀逝去已久的童年生活。 然而,玩家们慢慢发现,美好的表象下,似乎暗藏了一些并不美好的陷阱——粉红税。

6月中旬,有玩家发帖称,游戏商城的扭蛋机里,精美度和建模差不多的精灵套装,男款的抽中概率为1.5%,而女款却只有1%。

也就是说,女性玩家要花更多的钱,才能抽中她们想要的皮肤。 要知道,摩尔庄园本身是一个女性玩家为主的游戏。 概率差异背后,“粉红税”的事实彰彰在目。

见舆论声起,《摩尔庄园》随后也做出了调整,将女性套装的概率调至1.5%。

这不是游戏粉红税第一次引起公众的讨论。

女性赚得少,花的钱却更多

去年,《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以下简称“动森”)大火,美国育儿作家阿什莉·鲍斯特(Ashley Bobst)陪两个孩子玩这款游戏,7岁的女儿奥克莉想跟哥哥搭配相同主题的套装,马里奥和碧琪公主,但小女儿看了商店价格后,向母亲提出了一个疑惑:为什么碧琪公主的花销,是哥哥买马里奥的两倍。

一开始,鲍斯特解释说,也许是碧琪公主的裙子比马里奥的服装更时髦,所以价格更高。 但这个理由没有说服女儿,她要求在母亲的拼写指导下,给动森开发商任天堂写了一封抗议信:“为什么马里奥套装要比碧琪公主的公主裙便宜3600铃钱?另外!调整它!!”

当然,两套服装有着不一样的建模和符号意义,尚不能确定是否为粉红税,但有媒体对比发现,动森里面确有不少男女款服装存在定价上的差异,比如同样是结婚礼服,女款卖出价要比男款高66%。

任天堂对此没有任何回应,但奥克莉的举动,启发了很多人:营销时代,我们身边充满了性别区隔下的“粉红”陷阱。

无处不在的粉红税

不管你承认与否,“粉红税”是无处不在的。

粉红税,有着最直接的字面含义。 有些商品往往只是因为它是粉色的,定价就比其他颜色要高。 比如罗技键盘K380,天猫旗舰店的粉色款定价为199元,其他红色蓝色等,只要169元。 同为外设品牌的雷蛇,也爆出相同的问题,粉色款产品比同系列产品贵出一大截。

7月中旬,有网友爆料,天猫旗舰店里,飞利浦电动牙刷某黑色款比粉色款便宜200多元,同时,公主款的女童牙刷,也比男童款贵40元。 不过记者7月18日搜索时价格已是一致。

华为发布的Magic Watch2系列的智能运动手表,金色女士表是同系列价格最贵的,不仅如此,女士表的功能还有所缩水,续航时间少了一半,蓝牙通话也不支持。

荣耀Magic Watch 2,女款的性能大为缩水

除了电子产品,服装、鞋子也是粉红税的重灾区。 只因颜色上的细微差异,女款鞋比男款贵的例子比比皆是,网友爆料的便有阿迪达斯、新百伦、法国鳄鱼、安踏等。

受访者Sofia告诉南风窗记者,过年期间,她给父母买羽绒服,相同的面料,相似的设计和剪裁,以男款的价格,通常是买不到女款的,对比了几家,无不如此。 在服装行业,“这种情况相当之普遍”,区别,有时只在于颜色。

粉红,只是消费主义的刻板印象,将粉红色与女性需求挂钩。 但粉红税不仅仅是指一种颜色的价格溢出,而是指所有基于性别的定价差异,女性向产品和服务比男性贵的现象。

粉红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豆瓣小组“粉红税抵制者联盟”等社群里,网友举出了各种网购平台的“粉红税”案例,涉及个护产品、服装、玩具保健品,甚至汽车,也囊括了生活中的粉红税现象,比如理发、干洗等。 一些理发店会明确标注女性理发的价格,当然,理发店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女性头发普遍女男性要长。

颜色的改变,蝴蝶结、流苏、蕾丝等设计的增加,或者其他任何瞄准女性消费需求的外观设计,往往能带来超出成本的附加值。 但有的粉红税,成了一种纯粹的性别概念营销。 比如,顶诺食品公司推出家庭牛排,其中,包装袋上明确标注的“妈妈排”,比“爸爸排”少了20克的分量,但价格却是一样的。

粉红税不限于某个国家和某种文化,全球皆然。

全球性现象

在国外,不少粉红税的研究,可供我们一窥这种全球现象是怎样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的。

美国西北大学做过一项研究,让男性和女性给各种维修店打电话,询问更换散热器的费用。 在电话中,看起来毫无头绪的女性,得到了406美元的平均报价,同样面对表现得不知所云的男性,报价为383美元。 但这项工作的实际花费,只要365美元。

同样,在干洗店,男士衬衫的干洗费用平均为2.86美元,女士衬衫的干洗费用为4.95美元,而女士衬衣并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技术和劳动。

电商网站上儿童用品颜色不同,售价也不同

2010年,美国《消费者报告》做了一项全美范围的研究,得出结论是,在购买类似产品时,女性可能要比男性多支付50%。 2015年,纽约市消费者事务局审查了794种产品的性别定价差异。 其中,面向女孩的106种玩具,比普通玩具高7%。 成人服装,女性比男性高8%。 面向女性的个护产品,比平均价格高13%,尤其是除臭剂的价格,女性产品远远高于男性。

横向比较更为直观。 42%的情况下,销售给女性的产品价格要比销售给男性的产品高,反之,男性产品售价高于女性的情况,只有8%。

多项研究报告指出,在相同的产品上,美国女性每年平均支出要比男性多1300美元左右。

性别平等实践最进步的法国,也存在严重的粉红税现象。 根据活动家团体Georgette Sand的记录,止痛药、洗面奶、辣椒喷雾罐、毛绒玩具等,均存在针对女性的高额定价。 此前,该团体还联名了数万人的抗议请愿书,指责当地一家连锁超市对女性商品的不公平加价,比如,5支装的粉色一次性剃刀要1.8欧元,而相同的蓝色款价格差异巨大,10支装只需1.72欧元。

一次性剃刀的价格也分男女不同价位

该团体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所要求的是结束性别营销,价格不是由购买者的性别决定的,而是由产品的功能或提供的服务决定的。 ”

同样的争议,也发生在英国。 不久前,伦敦本地媒体调查发现,英国乐购、博姿和亚马逊等大型零售商,对基本相同的商品进行差异化定价,女性产品价格比男性高37%。

粉红税背后不光是生产商或者销售方的单方面歧视性定价,有时它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结构性问题。 12年前,纽约的贸易律师迈克尔·康恩应一家鞋厂的要求,调查美国关税发现,男式运动鞋的进口税率是8.5%,而女式运动鞋的税率则是10%,这种差异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康恩前后联合100多家鞋厂加入诉讼,也没能废除男女装的关税差异。

另外,粉红税也指那种有名有目的、真正的税。 更为典型的案例是月经税。

所谓月经税,是指女性卫生用品的销售税,你可能会问,那么多产品要征收销售税,卫生巾或者卫生棉条何以例外?事实是另一回事。

以美国为例。 迄今为止,美国仍有36个州对此类产品征收销售税,但各州都对基本生活物资实行了较低的税率优惠或者免税政策。 但经期用品被当作“非必需品”排除在了免税清单之外,女性不得不为此多支付10%的费用。

在世界各地,经期用品一致被当作某种程度上的“奢侈品”,加收消费税或者增值税。 典型如印度,该国曾对卫生巾征收12%的消费税,大大加剧了印度女性月经贫困的处境。 有调查显示,印度贫困地区,有数百万女性在经期只能借助破布、灰烬和树叶度过,15岁至24岁的女性中,超过40%的人没有使用过卫生用品。

印度曾对卫生巾征收12%的消费税

这种现实也在热门电影《护垫侠》中得到生动的反映。 印度女性权益团体也奔走呼号,发动了数十万人的请愿和抗议,最终,2018年印度政府宣布对卫生巾实施100%免税。

推动卫生巾免税,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的事情。 从2004年开始,陆续有国家废止或减少了女性生理用品的营业税,比如肯尼亚、加拿大、印度、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德国等。 但在今天,作为一种粉红税的卫生巾税,依然是很多国家悬而未决的社会难题。

粉红税迷思

造成粉红税的因素有许多,除了关税、产品自身的差异化、也有更直接的营销偏见、价格歧视,乃至社会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经济学上,衡量市场是否存在性别歧视时,我们会研究教育、经验等变量,调整男女之间的差异。 也就是说,能力相等的男性和女性,做着相同的工作,是否仅仅因为生理的差异,从而造就工资的差异?

粉红税本身是一种主观差异。 其经济价值是主观的,出于各种原因,满足我们的目的。 女性愿意为某一特定的化妆品支付更多的钱,可能是她们对某种气味、色号等有强烈的偏好,但对男性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价格弹性由此形成。

价格差异,可能由合法的因素所驱动。 从商业逻辑上看,它追逐效益、转嫁成本、平衡供需,讲究营销策略。 比如,粉红剃须刀与蓝色基本款剃须刀的功能、成本都是一致的,区别在营销策略。 营销人员认为,女性会基于产品的外观审美度,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这是一个扩大利润的绝佳空间。

汉堡王粉红色包装的鸡条要3.09美元,普通包装的只要1.69美元

有人倾向于将粉红税看作一种市场偏好的结果。 因为,公众有一种潜意识,带有蝴蝶结的粉丝剃须刀主要是面向女性的,但没有人强迫她们购买,她们可以选择蓝色、黑色的基本款。

要求女性选择购买男性产品,就好像要求女性可以选择不化妆一样。 如果她们没这么做,可以推导两个结论,一是庞大的营销机器将女性视作靶心,对她们洗脑,使她们在选择产品时违背了自己的最佳利益。 另一种结论,是女性发现了产品中额外的吸引力——不同的成分、美观度,或者其他的特征,使她们认为值得为此多花点钱。

制定与成本无关的不同价格,向不同的性别等出售相同的产品 ,粉红税似乎得到了一种合乎逻辑的经济学阐述,它是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合理化产物,看上去人畜无害。

但要警惕这种经济学上的“无害”,粉红税本质上是一种欲望控制,受制于一种看似理性的逻辑,其背后所服务的,仍然是利益动机。

粉红税诞生之前,世界不同于今日,女性被禁锢在家,男人工作,消费由一个家庭共同承担,作为家庭的“采购员”,彼时的女性更多承担着精打细算的角色。 现代社会,女性在进入劳动市场,购买能力大为提升,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琳琅满目,粉红税现象随之普遍起来。 当然,消费成本的承担主体也从家庭变成了女性个体。

今日之世界,女性不平等地位正在得到改善,但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男女仍有20%以上的薪酬差距。 如果无处不在的“隐性税款”带来的是女性生存负担的增加,那么,这种价格差异化所主张的多元化选择,很可能是一种陷阱。

(应受访人要求,Sofia为化名)

作者|阿 树

编辑|超载叽

排版|超载叽

下一篇:9价hpv疫苗多少钱(九价宫颈癌疫苗内陆即将上市)
上一篇:无限飓风号多少钱(盘点王者中锚点很少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