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银多少钱(少数派的作者们最近又买了这)

2023-01-12 21:50: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关于栏目

为了满足读者们对于《新玩意》栏目加更的需求,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作者们也来聊聊自己近期购买的新奇产品。 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前进的动力。


@南鱼祭酒:阿米洛花旦娘 miya68 静电容键盘

  • 购买渠道:京东阿米洛旗舰店
  • 入手价格:全价 890 - 店铺优惠 40 = 850
  • 下单及签收日期:9 月 18-19 日

这把键盘我主要看中两点:Miya68 配列和阿米洛静电容轴。

Miya68 是我前一阵很关注的一个配列,貌似是阿米洛与 Ducky 合作推出的,键圈的朋友们也常常形象地称之为「田字 68」。 它名为 68,会让人误以为是传统 68 键的变种,但我认为它更应该是一个标准 87 键盘然后把 F 区砍掉、把编辑区最右边的两个键砍掉之后得出的一个配列,只需要把 pgup 和 pgdn 两个键改映射成 home 和 end,那么编辑区的键位配置就跟最常见的 87 配列一模一样了。 经过长久的摸索,我认为这样的配列可以在满足我这样一个以文字输入为主的用户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让键盘面积最小。 然而目前来说,田字 68 的键盘,除了一些客制化键盘(买起来很烦,要么蹭车要么海鲜市场),量产厂商里就只有阿米洛、RK 和黑爵有这个配列。 黑爵那款不到 200 元,档次太差不考虑;RK 的右 shift 键莫名其妙,右边的三个修饰键也不是等比的 1.25u,再一次莫名其妙;只有阿米洛的 miya68 最端正。 哦对还有一点,在我买这把键盘的时候,阿米洛只有 miya68 的接口是 Type-C 的(现已全线更新模具,全线 Type-C 了)。

「田字」 编辑区

至于阿米洛静电容轴,久仰大名。 关于静电容,此前我用过国产的宁芝 plum,印象不能说很好,给我的感觉就是轻飘飘的按下去没有感觉。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初买的是 35g 的轻压力轴。 阿米洛静电容轴号称是以静电容原理模拟机械轴手感,我自然是非常好奇了。 阿米洛静电容有四种轴,分别是段落轴草木绿(手感类青轴)和三种线性轴,压力克数分别是 37g、45g 和 50g。 鉴于宁芝的经验,我选择了近似机械红轴的 45g 樱花粉。 阿米洛前一阵还发布了 45g 的艾草灰,改进了一些细节,不过真正面世就要等了。

至于在众多 miya68 静电容键盘中选哪个……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价格偏贵但是确实很有辨识度的花旦娘。

键盘到手以后确实不负所望,阿米洛的键盘虽然贵,但是在做工方面确实比广大性价比厂商的中端产品要细致多了。 不细说了,随便上点图吧。

当然了,所有键盘都有缺点。 首先就是阿米洛静电容轴的手感和声音,并不能完美达到我的预期。 跟我日常使用的佳达隆 g 黄 pro、g 银 pro 相比,静电容樱花粉手感略干涩,声音更嘈杂,其噪音堪比青轴,颇惹室友不满。 解决方案:劝室友忍着,等后面艾草灰出来以后再考虑换键盘的事。

然后就是 MacOS 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win 系统一般没有这个问题)无 F 区的键盘常见的间隔号无法打出的问题。 按照无 F 区键盘的默认设计,fn+esc 应该有 tilde 键的功能,即,英文状态下,fn+esc=`,而 fn+shift+esc=~;中文状态下,fn+esc=·(外文人名中间的间隔号),而 fn+shift+esc=~。 但是阿米洛 miya68 和其他我用过的 61、68 配列键盘一样,中文状态的输入没有生效,即,中文状态下的 fn+esc 也 =`。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 macOS 的锅,而大多数键盘厂商不会特意适配这种小细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致命缺陷,我日常需要做很多翻译工作,外国人名之间的间隔号是我高频输入的一个标点符号。 最终还是靠第三方软件改了键盘映射,把 ctrl+insert 映射给了 tilde 键。

解决了 tilde 键的问题之后,这把花旦娘 miya68 成了我的新宠(貌似每一把键盘到手以后都是新宠),这一个多月以来都是我的主力输入键盘,打了得有七八万字,越打越喜欢,坚定了我出坑键盘圈、不随意买新键盘,让键盘回归工具属性的决心。

@ROB1N:魔音海妖 mini

打游戏打了这么久,一直都是用耳机的麦克风来聊天。 毕竟不是什么「职业选手」,也没有直播需求,所以我对桌面麦克风这个东西一直是没有需求的。 以前在学校合唱团,经常有独唱或阿卡贝拉的任务,用的都是森海的 SKM 6000 或者 EK 2000 IEM 这两种来演唱或者对合唱进行现场调整指挥。

图源来自 官网 截图

现在毕业了,没有那些繁杂任务了,自然需求也少了、简单了。 以前用耳麦, Teamspeak 老是将我的声音收得非常小,无论怎么调整都没用。 又加上疫情期间,给孩子们上网课,zoom 也将我的声音收得偏小,学生经常说听得不是很清楚,于是我痛定思痛,下了个狠心在亚马逊买了魔音海妖 mini。

然后有一天 Teamspeak 聊天,我朋友说我声音突然就变得音量很合适而且很清晰。 我说我换麦克风了。 他们知道我换了这个后很惊讶,因为他们一般是不会看这款的,毕竟功能简陋、造型不出彩,也没灯,不够炫。 然而这些他们的「缺点」在我这全都变成了优点。 你说我上课的时候,屏幕里我的脸五颜六色的闪烁,学生看了都得笑场。 它又是 USB 麦克风,都免去了声卡,非常方便,不用调来调去。

我的「野战杯」

再者,它的大小真的非常合适。 没有标准版那么高耸,也不是小蜜蜂那样别在身上收音差劲。 占地小,个头也合适,直接对着我的嘴唇下方,甚至都不用担心喷麦,刚刚好摆在桌上。 同时它也支持使用支架,我也考虑了以后买一个支架给它,这样又可以节省更多的桌面空间。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缺点还是有的。 我平时喝水都用的膳魔师的杯子,用我娘的说法就是个「野战杯」,魔音海妖 mini 跟它个头一般高,我又喜欢把杯子放在嘴巴下面以方便我喝水,所以经常将两者拿错……

其实,魔音海妖 mini 的对标用户很简单,就是对于麦克风有需求,但是程度不高的用户,用以填补玩家以下、漠不关心的民众以上的用户群体。 我试着用 AU 录了一段歌,效果也非常不错,各个区域的表现都很正常,对得起 5000+ 日元的价格。 看国内淘宝上 350 元左右的价格,可以考虑入手。

如果只是跟我一样需要网上授课的老师,或者日常有游戏需要的,那么你完全可以购入。 但是不推荐做直播的朋友购入,可能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来自主播朋友的原话)。

@XavierWang:Seemagic 电动指甲刀

  • 入手渠道:淘宝 / 小米有品
  • 入手价格:99 元

前几天在小蓝鸟上看到有人推荐「Seemagic 电动指甲刀」,初次看到电动指甲刀,还是感觉挺新奇的,恰好手上的指甲刀有点钝了,用着不顺手,便跑去淘宝下单。 目前在小米有品商城上销售,价格为 109 元。

机身大小

Seemagic 指甲刀机身比 AirPods Pro 充电仓大上一圈,厚了一点,可以看做是一个大的耳机仓。 整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上侧的刀头,刀头的外形看有点像冲击钻的钻头,利用刀口一点一点把指甲削掉,在刀头两侧,有两个小斜坡,用来避免指甲肉与刀头接触,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削到肉,除非你十分作,故意把手指头用力按进去。

刀头特写

刀头处有一颗 LED 灯珠,可以在剪指甲时辅助照明,我个人觉得灯珠的亮度仍然偏暗,灯珠只能照在当前修剪的部分,无法照亮整个指甲。

指甲屑收集仓

另外一个则是机身,整体为白色,光面外壳,侧面为电源开关与 Type-C 充电接口,背面设有一个指甲屑收集仓,用于收集剪指甲过程中的碎屑,对了,这也是这个电动指甲刀的一个卖点 —— 避免修剪时的碎屑飞溅,收集好了,但并不方便清理,在倒出指甲屑后,粘在仓壁上的指甲屑我通常使用气吹吹走:

  • 用手挡住,并按下仓门上端;
  • 倒出一部分指甲屑,抖一抖;
  • 使用附赠小刷子清理粘在仓壁上的指甲屑,以及刀头附近的指甲屑;
  • 如果有小刷子仍然清理不到的,需要使用气吹进行深度清洁。

指甲碎屑

短按电源键,指甲刀开始运转,此时为高速档,再次短按则为低速档。 指尖与手指甲稍微分离,把指甲前端(游离缘)缓慢推入刀口,此时刀头会一点一点把指甲削掉。 然后推动指甲刀到另一位置继续修剪,推动时力度不要过重或太轻,避免修剪过度。 修剪过程中,大部分的指甲屑被吸入收集仓中,会有少部分散落在桌面上。

修剪过程(为了将就拍摄,修剪起来不太顺手)

初次修剪时可能会手生不熟悉方法,出现过度修剪,或者是不平整的情况。 修剪完的指甲,虽然游离缘与甲面的角度为 90°,但并未出现毛刺,省去打磨指甲的功夫。

修剪前后对比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 Seemagic 电动指甲刀使用起来会比传统的指甲刀方便,剪指甲的同时打磨指甲,并把指甲屑收集起来,运行过程中的噪音不会特别大,适合在办公室摸鱼、放松的时候使用(bushi,当使用熟练之后,能够修剪出比较平滑的指甲边缘。

但这也不意味着手动指甲刀会被其替代,指甲边角位、肉刺、死皮的修剪,以及脚指甲仍需要使用手动指甲刀。 以及,电动指甲刀与电动磨甲器、手动指甲刀相比,刀头是不可替换的,意味着在未来如果刀头变钝了,只能重新购买过一个新的电动指甲刀(算盘打得啪啪响。

*有 3 个手指甲在本篇新玩意中受到过度修剪的伤害。

@Kostya:Google Pixel 4

  • 入手渠道:淘宝
  • 价格:1749 元

尽管我的 Pixel 3 还没到手太久,但是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般的 EDL bug 还是影响到了我。 一个平凡的下午,我正在工位改推送,正想拿起 Pixel 打开微信看预览,它却已经失去了点亮的能力,无论我怎样操作按钮都无济于事。

于是,在纠结了几天之后,我决定还是下单了一部 128 GB 的 Google Pixel 4,其实都并没有对 Pixel 4 的特性做过多的了解。 不过,这里还是说一下它大概的配置。 高通 Snapdragon 855 CPU、6GB 内存、90Hz OLED 5.7 英寸屏幕、1200 万像素广角 + 1600 像素长焦的双后摄组合、800 万像素前摄和 3D ToF 镜头(支持 Google 人脸解锁)。 总体来说,尽管是 2019 年的旗舰配置,但是 Android 12 的加成还是让它在 2021 年并不至于过时。

到手的时候手机还是 Android 11,不过我很快就把它升级到了 Android 12,再加上 Magisk 用来解锁我的中国电信和 VoLTE。 也是如此,我就获得了如之前 Pixel 3 上的原生 Android 体验:Material You 带来的色彩变化是如此鲜明,以至于我一直都觉得 Android 到了这个版本是真的有了生命一般;而 Android 12 的各类新设计中的圆角和大面积的色块,也让使用这部手机真的成为了视觉上的享受;此外,Google 对于手机的优化功力,也的的确确让 Pixel 配得上它「亲儿子」的身份。 相对于其他厂家的 855 手机,Pixel 4 可谓是流畅到要飞起来了 —— 甚至可以说和 iPhone 不相上下。

高刷屏带来的体验,可能还是不能和 iPad Pro 上的 ProMotion 比,但是已经十分不错。 尽管在小屏上,90Hz 刷新率的效果并不算得上过于明显,但也的确是 nice to have;而且对于刷新频率,Google 也说得上是「保守」,在不播放动画的时候,Pixel 4 会自动调整刷新频率到 60Hz 来节省电量。 说到电量,Pixel 4 拥有 2800 mAh 的电池,在一个高刷屏手机上的确小了点,但是续航也还不算太难看,亮屏 4-5 小时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主要是,我平常还有 iPhone 12 这一游戏机可以用,所以电量焦虑暂时还找不到我。

Pixel 的摄影一直以来被奉为圭臬,Pixel 4 也不例外。 1600 万像素长焦镜头的加入,更是让已经阔别长焦镜头一年之久的我十分感动。 前置摄像头方面,由于 ToF 的加入,Pixel 4 也支持 Face Unlock 功能,这一功能和 iPhone 的 Face ID 一样,只需看一眼就可以解锁;与此同时,Pixel 4 也不再提供指纹解锁功能。

Pixel 系列的设计,一直都让人有点觉得「雷」。 还记得 Pixel 3XL 上面的高刘海设计,以及 Pixel 3 的前置双摄。 不过,Pixel 4 的这个设计还是让我觉得比较优雅:磨砂玻璃的白色后壳搭配 G 字图标,让手机真正呈现出了一种高雅的感觉;而黑色中框上的橙色电源按钮点缀得恰如其分。 尽管我还是不太能接受 Pixel 系列这个大额头设计,但是有些时候这种设计的确比刘海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 此外,在设计上整部手机并不高调,它静静躺着,AoD 屏幕显示着时间和通知,很容易融入周围的环境。

「熊猫」设计让人想起的是 iPhone SE。

Pixel 4 还有一个藏得深的小功能「Motion Sense」可以说是很神奇。 这个功能采用雷达来探测人体活动,从而可以让手机识别一些隔空手势并反馈到手机操作上。 具体来说,当播放音乐的时候,在 Pixel 上空左右扫动,就可以切换到上一首和下一首;使用手掌轻点,就可以暂停音乐的播放。 当来电、或者是闹钟响铃的时候,手掌扫过就可以把声音变小。 这些都是十分美好的体验。

此外,Pixel 在后台进行听歌识曲的功能(「闻曲知音」)也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 尽管对于中文歌它好像有点无能为力,但是每次到了西餐厅或者是咖啡厅,它就能大显身手了。

就像我之前在 Pixel 3 的新玩意里面所说,微信、原神这种脏活累活交给 iPhone 12,我就可以享受它带来的美好 —— Pixel 4 依然如是。 不过,微信我也已经交给 Pixel 了,这让 iPhone 12 彻底变成了我的游戏机和 MP3(当然,最近音乐 app 疯狂闪退以至于我现在不得不天天用 Apple Watch 听歌)—— 到底哪款才是我的主力机?界限早就已经模糊了。

而这,恰恰就是 Pixel 的魅力。

@wanying:优米真空粮桶

  • 参考价格:153 元(7 升容量款)
  • 入手渠道:淘宝

在下单之前问了我先生,这个会不会有点 overkill 了,答曰咱们可能还真的需要这么个东西,买吧。 于是购入真空狗粮罐——但是用来装人吃的大米。

高 240mm,直径 246mm,还是挺大的。

桶壁上有透明窗,可以看到内容物还剩多少。 桶的两侧凹进去一点,方便搬运。

最近一两年工作逐渐忙碌,在家做饭越来越少,出现了五六次米桶打开发霉了的情况。 那可是白玉一般的美味五常大米,发霉之后不得不扔掉。 一定是农业社会的基因在发挥作用,倒掉白花花的大米带来的负罪感实在是太强了。

发霉的原因无非是空气潮湿,旧的米桶密封性能又不够好——虽说也是带有密封圈的,却总归做不到完全气密。 我也做过把大米按顿分成小份抽真空的事情,这样虽然确实可保大米金身不坏,但是一来麻烦,二来浪费塑料。 此外也考虑过用真空保鲜罐,就是有个气阀,每次使用完用配送的抽气筒往外抽气的那种,但是一来容量太小,二来每次用完都要手动抽气泵,一定坚持不下去。 后来偶然发现真空狗粮罐的存在,我双目放光,这玩意儿有希望解决问题啊。

一番对比之后买了现在这款优米生活的真空桶,原因主要是外形简洁、使用简单,也是同类产品中价位比较低的。 用了两个多月了,基本没有槽点。

在没有抽真空的状态下,盖子只是松松地放在上面,一抬就拿起来了;一旦抽了真空,盖子则是掰都掰不开,这样立竿见影的对比让人非常安心。 抽真空的动作很简单,只有一个大按钮,往下一按,它就自己开始抽,抽到真空为止。 抽气的动静比想象得大,挺响的,抽一次要持续四十五秒。 不过由于按一下就不用管了,需要人类操作的时间也就五秒以内,所以不会造成额外的工作,与普通米桶使用无异。 要打开的时候放气也是按中间的按钮,一秒放好。 最近我出门了八天,回来掰了掰盖子还是很紧,说明这个真空还是比较耐久,不会很容易就漏气松掉了。 米桶上有一条透明的窗口,可以看到内容物的多少。 购买时还赠送了一个花里胡哨的狗粮铲子,已被我无情丢弃。

电池 2000 毫安,据产品页面说每天两开两放可以待机 15 到 20 天。 目前看来这与我实际使用体验相符,两个月充电了一次。 没电的时候会亮红灯提示。 不过说到充电就要说到这个产品唯一的槽点:它的充电接口相当非主流,是一个磁吸接触式的头,丢了就是丢了,一定要妥善保管。 (我是干脆把这根线直接丢进米桶里。 )当然出远门的时候也可以一直把充电线插着。

满脸写着「你最好不要把我弄丢。 」

除了放粮食,似乎也有人用这玩意儿放不能发霉的贵重物品,比如相机、首饰。

@没高兴和不头脑:乳糖速效缓解丸

作为一个打工人,每天一杯拿铁是标配,但是每天喝完咖啡以后肚子总是咕噜咕噜,有时候会肚子痛拉肚子,有时候疯狂噗噗噗噗。 后来知道这大概就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一些反应。 于是想了很多种办法,比如寻找 0 乳糖的牛奶,以及用燕麦奶替代牛奶。 前者个人觉得口感过甜,后者虽说近乎完美得解决了问题,但价格以及营养方面就不太能打了。 单盒价格几乎是牛奶的 2 倍,在蛋白质的提供上也远远少于一般牛奶的:


我喝的某牛奶

我喝的某燕麦奶

价格(参考盒马价格)

24.9 元 /950ml

48 元 /1L

能量(每 100g, 下同)

309KJ

245KJ

蛋白质

4.1g

1g

脂肪

3.8g

3g

碳水化合物

5.8g

6.5g

60mg

42mg

140mg

120mg

虽然如此,但在没有其他选项时,喝了小半年燕麦奶之后的我,甚至觉得燕麦拿铁比普通拿铁更好喝了。

今年中秋节的时候,科学家小刘说让回国的朋友给我带了礼物——乳糖酶。 当时我十分好奇,居然还有这种东西?思维层次果然不一样,我只想到绕过问题,而他解决问题了!

就是这玩意儿:

长途跋涉有些磕碜了

仔细阅读包装内容,得知:

1、姓名:乳糖速效缓解丸

2、类别:消化剂

3、用途:用于防止消化乳制品产生的气体、腹泻和腹胀。

4、乳糖酶含量:每粒含有 9000 FCC 乳糖酶单位

5、工作原理:作为一种含有天然乳糖酶的膳食补充剂(非药物),通过分解乳糖(牛奶糖)这个 自然过程 发挥作用,它使乳制品更容易消化,并有助于防止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大概就是:我是本该由你自己产生但你缺无法产生的酶,纯天然的喔)
6、使用方式:在你吃第一口乳制品的时候吞下一粒,如果需要,也可以是两粒。 如果你半小时之后又要吃乳制品了,那么建议你再来一粒。

打开是单粒的小包装,不易受潮,携带方便。 撕开单独包装后,是约指甲盖长度的白色小药丸。 我是和第一口咖啡一起吃的,没觉得有任何味道。

试吃了几天后的感觉是:

1、对我来说可能一杯拿铁需要配 2 粒。

2、确实能够缓解之前的拉肚子和放屁的症状,但并没有 100% 解决放屁的症状。

3、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就,必须在你吃含乳糖食物的同时一起吃它才行。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次摄入乳制品都能精准控制在一个小窗口的。 比如说,一杯拿铁开启今天的工作,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一次一口喝了一上午 ....

我搜索了一下,其实买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只是我之前一直没想过这种解决途径。 如果你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比较重又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我的好友圈圈表示并不会买,「因为目前这个不适反应可以帮助我有效排便」。

@甜食:阿勒坡皂

  • 购入渠道:淘宝自购
  • 购入价格:28 元

对于各类日化用品,我一向是有啥用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品牌偏好。 不过几个月之前偶然听说了阿勒坡皂这个东西,好奇买了一块用了一下,发现居然体验相当不错,也有足够的自信来写写体验而不至于造成误导了。

阿勒坡皂通常也被称为叙利亚古皂,「古皂」这名字听起来很唬人,不过实际上是来源于它的制作工艺。 叙利亚古皂也称阿勒坡皂,起源于地中海东岸地区,如今的叙利亚城市阿勒坡自古就是该地区的一大贸易重地,这种肥皂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在公元前就有记载。

阿勒坡皂的主要原料是橄榄油、月桂油和小苏打,与现代肥皂(无论是工业生产的肥皂还是各类所谓的手工皂)比较不同的是,由于并未添加可以加速风干的棕榈油等成分,因此在出厂之后通常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风干过程来增加硬度、减少水分(防止变质)才能进行包装销售。 因此,如果在淘宝搜索阿勒坡皂,就经常会看到卖家标出肥皂的「年龄」,甚至会有一些五年以上的老皂。 新制的肥皂由于原料是橄榄油,外观是翠绿色,而风干之后表面会由于氧化变成土黄色,因此就会出现黄皮绿芯的独特而有趣的样子,通常,库存时间越长,土黄色的皂皮也会更厚一些(不过并非越厚越好,我自己的使用体验中皮和芯的体感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购买的一块未开封的阿勒坡皂

直接说使用感受吧,我对于阿勒坡皂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简单直接,干净清爽。 我的生活方式相当皮糙肉厚,平时对于护肤既无额外投入,也几乎没有了解,从几十上百的各种沐浴露和酒店附带的看着就很劣质的基本上来者不拒,大家阅读我的体验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到这个前提。 基本上对于之前用过的香皂和沐浴露,大致有两种使用感受,一种是洗完感觉皮肤比较滑腻,但是总觉得这层滑溜的物质是额外加在身上的,让我会产生把它继续搓掉的冲动;另一种则是洗完能明显感觉到皮肤表面的油脂被洗掉了一些,但是相对的会感觉皮肤显得比较涩,擦干了之后会有干燥感。 大多数的沐浴产品应该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我自己其实更倾向于后者,会让我感觉更干净。 而阿勒坡皂给我的感觉就是正好落在了这两个维度之间一个比较完美的点(用过的三块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都是),既不会有滑腻的感觉,擦干之后也不会有干涩感。 与此同时,因为这种肥皂的成分相当简单,除了并不浓重的肥皂味和一些类似橄榄油的气味,并没有任何添加的香气,也基本上不会留在身上,这一点也很让我满意。 除此之外,阿勒坡皂的清洁能力一点也不弱,一些用沐浴露不容易洗干净的地方也可以很轻松的洗净,据说还可以用来洗头,我自己试了一下,虽然也可以用,不过头发还是会偏涩,所以如果是发质本来就比较干的人应该不会很合适。

另一块使用了一段时间、露出绿色皂芯的阿勒坡皂

当然,我并不认为更天然的材料、更传统的工艺就一定是更好的,尤其是对于日化产品来说,虽然我今天推荐的是一种颇为复古的产品,但是不可否认,现代产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气味更好闻,性状更稳定,也可以提供各种各样针对皮肤的功效,阿勒坡造可以提供不错的清洁,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越来越精致的商品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有时候你反而很难找到一些最基础的产品,例如没有香味的肥皂,一根没有特别功能的棍子(在今天要去哪里才可以买到一根棍子?),不智能的电视 ... 如果在这方面你恰好有这个困扰,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阿勒坡皂,也算是为中叙贸易做点贡献了。

此外,如果你决定购买,那么需要知道由于阿勒坡造自带的异国情调,导致它身上被人加上了许多玄学因素,例如很多超过库存超过五年甚至十年,标榜自己是「战前」的古皂被卖上了上百元一块的价钱,或者声称月桂油含量越高越好,以及用拉丝浮水等乱七八糟的「鉴定真伪」的方式标榜自己的正宗性的。 我个人的体会是,即使东西没问题,通常溢价会更高,风干只是正常的生产过程,阿勒坡皂的标称保质期是六年,相同的原料绝无库存越久越好的道理(相反,时间过长乃至超过保质期几乎一定会带来变质老化等问题),阿勒坡皂在产地也只是日常消费品,购买 2-3 年,价格二十元到五六十元之间(价格差距通常取决于月桂油含量)的就已经足够了。

下一篇:五险一金一个月多少钱(2018)(银行五险一金一个月多少钱)
上一篇:1g银多少钱(纯银多少钱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