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成本多少钱1亩(承包33亩地种水稻)

2023-01-12 20:05: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4

去年有个外地人来看了我的果园,说愿意出价80万买断我的承包经营权,我没答应他。

这12年来,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种地农民,到如今拥有一片别人垂涎的果园,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承包33亩稻田:年轻是我的本钱

2010年,我27岁,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原来的食品厂机修工作,在农村老家承包了30多亩地来种水稻,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农民。

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38岁,仍然在从事农业种植。

手上已经有了80多亩的种植园,20多亩的山地。

你是不是想问我,现在一年能赚到多少钱?按照致富经的说法,年入百万不成问题了吧?

我就实话告诉你吧,我收入多少,全凭天意。

一年挣四五十万有过,亏三四十万也有过。

到目前总的来说还是赚到一点钱的,最起码这十多年来我靠种地养活了一家人。

现在,“种地不赚钱”早已经是农村人的共识了吧。

而2010年以前的时候,种地还是能挣一点点钱的,尤其是大量承包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种地,分摊到每亩的种地成本比较低。

算起来多少可以赚点辛苦钱。


那时候我们镇上就有一些外地人专门承包田地来种水稻,少则二三十亩,多则六七十亩。

据他们所说,平均一亩地年收入两千元左右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村上也有一个本地的大耕户,承包了有40多亩地,种水稻。

按他说的,勤加管理,主要不遇上天灾什么的,一年收入8、9万块钱确实是有的。

年入8万,对于现在的经济水平来说那算不上什么高收入,但那可是2010年以前的8万块钱哦。

那时我在食品厂做机修工才1700多块钱一个月。

那时候四个人去茶楼吃顿饭,两肉两菜,结账才不到80块钱。

所以,当时我选择做农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大规模种地是可以挣到钱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这人喜欢拼搏。

我很讨厌朝八晚六的工厂生活,每天两点一线的工作实在让我受不了,更受不了每天被别人管束的日子。

我很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田地或者果园。

自已给自己打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饿不死,哪怕是挣不到钱我也心甘情愿了。


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我还年轻吧,那时我还没有结婚,连女朋友都没见影。

而且自己的父母还算年轻,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没有一丁点家庭方面的负担,我便敢去冒险。

年轻力强,胸怀创业的激情。

80后出生的朋友们,都听过Beyond的歌吧,他们就有这么一首叫做《农民》的歌,用其中的几句歌词来形容当时的我,最贴切不过:

忘掉远方是否可有出路,忘掉夜里月黑风高,踏雪过山双脚虽渐老,但靠两手一切可达到!



我承包了33亩耕地,种了6年水稻

我最初的时候承包的田地有33亩,全部用来种水稻。

地是怎样拿回来的?

其中有20亩是从外地人手上要回来的。 我说是要,其实用“夺”这个字更合适点。

因为我爸做了几十年的村长,村里的大小事务,他说的话是有分量的。

我是村长的儿子,跟村里人的关系放在那,我说要把本村的田地拿回来自己种,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村朋友兄弟们一定是支持我的,这是有天然的优势。

当然,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也绝不能仗势欺人,村长也得讲道理。

我跟承包我们村田地的一个外地人直接说我要把地拿回来种。


他开始不愿意放手,我也没强迫他。

后来我又和几个同村朋友一起找他谈过几次。 我说这些田地我是铁定要拿回来的,但我没有要求你马上撤走,最起码也会等到你收完今年的晚造谷。

何况你跟我们只有口头上的承包协议,也没有说签了多少年的承包合同,明年我们都有权不再租给你种。

这个外地人手上的20亩地都是我兄弟们家里承包的责任田,这家三四亩,那家四五亩地凑回来的。

现在民意摆在面前,他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撤场。

临了我还给他每亩地补偿了500块钱,又请他吃饭喝酒,共花掉了我一万多才让他心甘情愿地撤了场。


拿到了这一大片田地,我回头又逐门逐户地找村里人谈,又从他们手上零零散散地凑了十来亩,合共要到了33亩地回来。

那时候村里人都不愿意种地,一是大部分人都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年轻人搬了出去市区生活,老人要么跟着出去帮忙带孩子,留在村里的也种不动了。


那些没买房的村民也都不愿意种,都说种那两三亩地,又累又耽误事情,一年到头也就挣点口粮,算起来还没有去工厂打几个月工赚的多呢。


基本上大家的田地都是租给愿意种的人去种,大多是租给外地人吧,田租一年也就几百块钱,租给谁都没所谓。 你是本村本境的,你说要种,那自然优先给你了。

种田的实际支出和收入

种这33亩地,我赚到钱了吗?

第一年赚到了,但是很少很少。

我开始时雄心勃勃,对种地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开春下秧,引水灌溉,拔草施肥,修整田垅,喷洒农药,所有大小事情我都是一马当先,顶着烈日高温,全然不觉得苦不觉得累。

犁田是我自己开着手扶拖拉机去干出来的。

想来我那时真的很猛,单人匹马开着手扶拖拉机,风风火火地在田间穿梭往回,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犁完一亩地。


补秧苗是我爸和我妈去补的,因为我觉得这些工作没必要做。

我的想法就是,一亩地能补多少秧苗?

哪怕你一亩地补插1出分田秧苗,30亩地才多出3亩。

3亩地长出1500斤稻谷,这才值多少钱?

但是你补这30亩地需要花去你多少天的人工?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去干点别的来钱更快。

所谓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种地有个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许多事情耽误不得。 你无论手头有多忙,再分不开身,哪怕你病到起不来床了,你终究也得相办法抽时间出来,顺应农时节气去把田间的事情做了。

误了农时,说什么也是白搭。

我耕这30多亩地,插秧和收割是必须去外面请人回来帮忙的,要不我自己真的忙不过来,哪怕我是铁人,24小时不吃不睡也应付不来。

摊子大了你就得招人做,搞大规模种植,人工费是必须考虑的一项重大支出。


好在那时候的人工费水平还算低,在十里八乡找几个大妈来帮忙插一天秧苗,每人才30块钱的人工费。

这事要搁现在,150块钱一天也未必有人愿意干。

第一年的早造谷我卖了两万多块钱,平均亩产600多斤稻谷吧,每百斤稻谷卖100多点。

除去田租、机耕费、请人插秧的人工费,化肥、农药,收割稻谷的人工费、机械费,算算还有一万块钱左右的盈余。

当时我确实有一点后悔,我花这大气大力折腾了四五个月,那可是30多亩田啊,到头来才挣这么一点点?

平均下来一亩田才挣300多块钱?

事实就是这样,由于面积大,我人手不足,只能粗放管理。 所以产量很低。

我看到我爸满布皱纹的脸,一言不发,深陷的眼眶,尽是经年累月的沧桑。


其实我爸当时是极力反对我种田的,他总是说自己种了几十年的地,就没有在土地里挖到过银子出来。

我就说你种那几亩田当然赚不到钱,你炒一个菜也要开火烧锅,也要油盐酱醋,也要花你的人工钱。

别人饭馆炒一百个菜,也是一样的流程,但是别人分摊到每炒一个菜的成本跟你炒一个菜的成本能一样吗?

我爸还是不同意,说你去厂里打工,旱涝保收,除去吃喝一年下来也能剩下万把块钱。

你种地的话,好年好景才挣1千来块钱一亩,要是遇上台风水淹了,你一年就白干了。

为这事情我跟老爸吵过好多次架,有次两人火气冲上脑门,还动手干了起来。

后来承包田地这些事情都是我自己去操作的,我爸虽然是村长,却从来没帮我说过半句话。

可是我的牛脾气上来了谁也挡不住。

直到我开春下田,我爸也看到了我的决心,才放下了执念,扛着锄头过来给我帮忙。

说来这一造水稻能挣这一万来块钱,有一半还是我爸妈的功劳呢。

农民难,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一粒全看天意,我算是深有体会。


彻底认清种地挣不到钱的现实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开了这么一个大摊子,硬着头皮也得种下去。

我想种田赚不到钱,主要还是因为成本太高,产量太低。

种几十亩田,真的是处处牵涉到大量的成本,一包化肥几十块,一瓶农药十几二十块,收割机割一亩120。

这些农资成本,单一亩田来看确实不多,但是换算到30多亩田就都是一笔笔不能忽略的钱了。

不光成本,种田的每一道工序也都是要花大量的力气和汗水来堆砌完成的。

以前还是插秧苗的时候,从早到晚弯着腰插田。

一天下来腰都疼得直不起来,后来普及了抛秧技术,情况才稍微好了一点。


收割稻谷更辛苦,拿着镰刀弯腰割禾,割了又要抱成一捆去打禾苗机哪里打谷。

一台打禾机四五百斤,从村里把它挪到田里,割完禾又要把它挪回去村里,这个过程也是苦不堪言。

打完禾还得装袋,七八十斤一包的谷子,手拉肩扛从田间地头扛到大马路边,上板车,又拉着车走几公里路回去村里。

你从电视上看到的风吹稻浪,金光闪闪,什么稻花香里说丰年,那些都是别人诗化了的田园生活。

真实的种地农民的日子,一天你都不想过。

湿谷拉回去还要晒,几千斤的谷子每天铺散到村里的晒场让阳光晒干水份。

每到晒谷时节,天气总是阴晴不定,这会儿阳光普照,等会说变就变,下起雨来不容分说。

“走水谷”就是一看天阴了就得赶紧把稻谷装袋收起来,搬回去谷仓以防雨淋。 来不及收回去的就只好拼命铲成一堆,盖上红白蓝帆布应急。 要是雨一直下个没完,水就会从帆布底下渗进去,浸透了底部的谷子,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现在普及了收割机,割禾要比以前轻松得多。 但是扛稻谷运回去晒谷这些重体力活还是要耕户自己下力气去干的。

所以说种地这事情,每个环节都要钱,每个环节都要花大力气。


产量的事情更是无从说起,种一亩田你可以精耕细作。

但是种几十亩田,你想精耕细作就得请人,要请人就得花钱,你花得起这个成本吗?

就当你把稻苗当孩子一样管理,老天爷给不给饭吃还未可知。

要是遇上气候不好,产量不高,亏钱是分分钟的事情。

还有各种病虫害,禾苗期有福寿螺,挂穗时有稻飞虱,稻螟虫,老鼠麻雀也爱来搅搅局,你只能疲于应付。


有一年的晚造谷,我实在是太害怕“走水谷”了?

为了节省点人力成本,我请了全自动收割机到田里收割,谷子从收割机出来后就直接打包,含水份卖掉。

当时的湿谷价格是90元/担(干谷是165元/担),割了33亩田,一共卖了16000斤稻谷,到手14400元,给完收割机费110元/亩,我手上剩下10770元。

这1万多块钱,还没算化肥农药田租的成本,我付出的时间和人工费就更不要算了,实在是不敢算。


又有一年,我觉得卖湿谷实在是得不偿失,就又自己晒谷。

没想到谷子晒着晒着,天气骤变,一连下了一个四五天的雨。

我收不及,一万多斤谷子就那样任凭它淋雨泡水。

村里人骑车经过,看到了都一个劲地摇头叹气。

谷子要是被雨淋了,再洒干的话,不光重量会大打折扣,品相也会变得很差,变成次品谷子,价钱贱得要死。 就这也还算幸运了,要是淋湿了堆成一堆,内部温度太高就会导致稻谷发芽,发了芽的稻谷就是废掉了,没人要的。

当然,有不好的年头,也有好的年头。

有一年也是晚稻,我这30多亩田共收了2万3千多斤稻谷,而且是以晒干的重量来计算的。


当时收购价是169元/担,这一季我收入了38000多块钱。

而早稻的收入已经足够充抵所有的田租化肥农药和人工成本了。

也就是说这一年我种田纯收入了38000多块钱。

这是我种这些田以来最好的成绩。

但是好的年景不多,平常的年份基本都是瞎忙,平均一亩田挣6、7百块。

从种地的第三年起,我就彻底接受了“种地赚不到大钱”这个现实。


我种田不挣钱,却也从中得到了别的收获

既然知道了种地不赚钱,那我为什么还能坚持这么多年,而且光是种稻谷都坚持了六年?

从第三年起,我就在拓展别的农业挣钱模式了。

也是因为有了这一片土地,我才有一个基本盘,依靠这个基础去发掘别的赚钱门道。

这里我就说两个吧。

第一个是从小散农户那里收稻谷,运去加工厂能赚到钱。

那时候我卖稻谷认识了一些收购商,经过辗转介绍,便认识了一些稻米加工厂的老板。

便知道了从小农户那里收集稻谷运到米厂,可以赚一点小差价和运输费。

我有个养鸭子的朋友自己买了货车做饲料运输。

那时候我便跟同村另一个兄弟一道,常常蹭他的货车去收稻谷。


小农户耕的稻谷,往往是晒干后留下一家人的口粮,多余的都想拿去卖掉。

我俩便趁着农忙晒谷的日子,开着货车十里八乡地转,把小农户的稻谷收购起来送去米厂。

收满一车有上万斤稻谷,每百斤能挣个十元八块的差价,有时一天下来就挣到一千多块钱。

但是这里得说明一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粮食收购的,不然会触犯国家法律。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从事粮食收购经营者必须具有粮食收购许可证才能进行粮食收购。 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需要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关证明,如果没有证件进行收购,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依法对其进行查处,没收非法收购粮食,并处以20万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一般人是不可以从事粮食收购业务的,必须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

早几年在内蒙古发生过一个很有名的案例,说是一个农民私自收购了几十吨玉米,被当地检察机关以倒卖粮食罪起诉了,判了一年有期徒刑。

这件事在全国影响很大,舆论一片哗然,成了当年度全国十大法制案例之一。 后来案子又被高等法院驳回重审,最后改判了无罪。

理由便是他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不满足刑事犯罪的三大要素。

刑事犯罪的三大要素:主观故意,情节特别严重,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确实,有些农业法律法规也需要与时俱进了。

出售余粮是许多小农户的意愿,但是他们大多地处偏远,运输不便,销售渠道单一,相对来说不容易卖粮。

个人收购商便很好地填充了这部分空白:上门收购,集中运输,既切实解决了许多小农户的困难,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运输成本,比千家万户农民各自拉去卖要环保得多,这不是更符合现在的节能减排理念么?


继续说收稻谷的事吧。 即使你有收购稻谷的资格,也不代表你去收就一定赚到钱。

一是你得懂行,会看稻谷的品种,早稻晚稻,粘稻糯稻都是不同的收购价。

还要看品相,看杂质,看含水量,说白了也是个经验活,新手入行容易失误,要交“学费”。

我俩初时收稻谷也翻过一次车。

有一次收了一个大耕户的谷子,当时就看它的水份有点大,但是一时心急赚钱,又被那农户怂恿了几句,就收了上车。

拉到米厂才被质检员告知水分过大,拒收了。


我俩只好拉着一车谷子回村里晒,花了无数力气不说,不成想快晒干的时候又被淋了雨,结果那一车稻谷硬是让我们亏掉了4千多块钱。

说到底,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入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要经历一些挫折和教训。

我倒是庆幸我种了这几年地,有了很多对粮食的认识后才进入这个行业,要不我交的“学费”估计远远不止4千块钱吧。

最好的一季,我光是收稻谷的收入就比自己种30亩田还要多出好多。


而我第二个靠种地摸索出来的挣钱模式,便是我从第三年开始逐渐转型,把一部分土地改种了其他的经济作物。

这是一种水果,第一年种这种水果,我3亩地的收入就抵上了过去种30亩水稻的收入。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接下来的七八年,我不断扩充承包,直到把种地规模扩大到现在的80多亩。

去年还有个外地人来看了我的果园,说愿意出价80万买断我的承包经营权,让我把所有的东西打包转让给他。

我考虑了几天,觉得我要是不种地了,无以为继,下半辈子真不知道还能干啥?最后便没答应他。

稻田种果树,涉及到农业土地用途的变更,是一个需要细致讨论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一个18亿亩耕地的红线,基本农田是不能改变用途的,不能种果树,不能挖鱼塘,只可以种粮食。

说起种果树,又有太多的话要说,限于篇幅,我就下回再分解吧。

下一篇:超威电瓶价格48v(超威锂电池48v价格)
上一篇:一盒德芙巧克力多少钱(德芙巧克力一盒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