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基尼收腹裤多少钱(聂荣臻的三封信)

2023-01-12 19:51: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本文选自2022年第5期(总第309期)

聂荣臻的三封信

文 | 董晓彤

从为救危亡远赴重洋,到投身革命戎马半生,直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事业鞠躬尽瘁,聂荣臻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党和国家。 他生前所写的三封书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他为国为民的精神。

聂荣臻任红1军团政治委员时留影

初心:“四万万全胞之均能享安乐”

在重庆江津区艾坪山下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内,有一面4米多高的展示墙总会引起人们驻足瞻望,这面墙上镌刻着这样一封家书: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 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猖!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 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全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男荣臻跪禀

六月三号

这封书信,是1922年6月3日,聂荣臻在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写给父亲聂仕先和母亲唐氏的。 1919年,20岁的聂荣臻离开重庆,远赴重洋,开始了勤工俭学的岁月。 他先于1920年1月来到了法国马赛,后于1921年11月到达比利时,进入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这封书信正是那时所写。

留法时期的聂荣臻


1922年6月3日聂荣臻给父母亲的信

聂荣臻在这封书信中写下了自己的初心——“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 “远出留学,所学何为?”聂荣臻在书信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道出了一批同样怀着救亡图存理想的留学青年的心声,“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 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

1922年8月,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从此,他的一生,便在为国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中度过。 从戎马倥偬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聂荣臻为民族强盛殚精竭虑、孜孜以求。 在负责领导国防科技事业时,他曾言:“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

“父亲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为新中国的创建贡献了前半生;二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后半生。 ”女儿聂力平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聂荣臻不平凡的一生。

聂荣臻在沙洛瓦劳动大学图书馆

1992年,按照聂荣臻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永远注视着这片他曾奉献了后半生的大漠戈壁,永远陪伴着这些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

大爱:“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曾提笔给日军写过一封信。

1940年,八路军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晋察冀第一分区三团在进攻井陉煤矿时,救起了两个日本女孩:大的叫加藤美穗子,大约五六岁;小的叫加藤琉美子,还在襁褓中。 她们的父母已在战火中死亡。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让官兵用箩筐将她们挑至司令部。 见到这两个小女孩,聂荣臻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和父亲般的怜爱,嘱咐官兵对她们悉心照顾,甚至按照团职干部负重伤的标准给她们配备奶粉、罐头、白糖和水果。 聂荣臻后来回忆说:

我看到送过来的孩子时,马上叫来看护人员,让她们好好照看孩子,命令部下从村子里找来妇女,给小一点的孩子喂奶。 给大一点的孩子一个梨让她吃,可她怎么也不吃,用清水洗了之后再递给她时,吃得津津有味。 较大一点的孩子总是用小手拽着我的裤子,无论走到哪里都紧跟着。 我当时想过要不要我自己来抚养她们。

聂荣臻将军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门前

几经思虑后,聂荣臻还是决定将她们送还给日本人,以便得到更好的照顾。 于是,他将这两个女孩拜托给一位可靠的农民,由其送至石家庄日军处,同时修书一封,请其一并转交日军。 信中这样写道: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 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 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 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 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 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 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 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8月22日

1980年,被救助的加藤美穗子带着家人来到北京,专程看望聂荣臻。 这段抗日将军救日本孤女的故事,从此成为中日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1940年8月,聂荣臻拜托老乡护送美穗子回石家庄(沙飞 摄)

家风:“非如此不足以警千百”

1986年4月14日,耄耋之年的聂荣臻就抓好干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写信给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 信中写道:

当前,各种不正之风是搞好家庭教育的严重障碍。 有些父母不正之风就很严重,怎能教育好子女?又怎能教育子女抵制克服不正之风?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这样代代相传,那不要多久,我们的民族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所以,为国家民族计,我们也一定要坚决反对不正之风,把子孙教育好,以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所谓高干子女问题,本来高干子女与普通子女一样,绝大多数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再加上社会上某些影响而变坏的……我们一定秉公处理,提拔不当的,该降就降,该罢就罢;为非作歹的,该关就关,决不能留情。 而且对那些为子女搞不正之风,甚至包庇纵容子女干坏事的干部,按其责任大小,该处分的就处分,该法办的就法办。 非如此不足以平民愤,非如此不足以警千百,非如此不足以引起对家教的重视……由此,给我们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的责任。 这不仅是个人家事,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计,岂能等闲视之。 所以,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做,即在今后考核干部时,也把他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列为德才表现之一,认真考核,把这一问题看得严重些,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1956年2月,聂荣臻和女儿聂力

聂荣臻在这封信中,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对干部及其子女的管理,特别是要严肃处理那些为子女搞不正之风的干部,“非如此不足以警千百”。 他还提出把“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列为德才表现之一”,作为干部考核内容,这对今天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聂荣臻对于家人有着严格要求。 1966年,国家给聂荣臻配备了专车,但他从不让家人使用,并告诫女儿聂力:汽车是国家配给的,只能用于公事。 他还断然拒绝让妻子张瑞华担任自己办公室主任的提议,此后张瑞华一直在中组部工作至退休。

良好的家风,是聂荣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987年,88岁高龄的聂帅在伏案工作

下一篇:纪梵希锁骨链专柜价格查询(纪梵希香水专柜价格查询)
上一篇:农村修房多少钱一平方(农村修房子大概多少钱一个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