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价格(定了)(定新梅兰花价格)

2023-01-12 13:54: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9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通称,属世界性的濒危物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分布在云南、海南、广东等地的密林深处。 随着我国野外调查的持续开展,很多新种兰花被不断发现命名,丹霞兰、二叶兰都属于此类。

矮生独蒜兰

尤其是云南省,这里的兰花资源相当丰富,堪称一座“兰花宝库”。 2002年,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记载的兰科植物只有230种,到了2018年,被发现的物种就增加到了450种。 截止到2020年,我国累计发现的兰花已达1620种,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保育价值。

野生兰花的困境

在国内,兰花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民间赏兰、植兰的风气盛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兰花市场开始蓬勃发展,兰花交易量不断攀升,市场供不应求。 此时,野生的兰花也开始遭到大规模采挖,以更高的价格流入各地的集散交易市场。

由于常年的乱采滥挖,野生的兰花资源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多种兰花相继绝迹。 “物以稀为贵”,野生兰花越是稀少,市场价格就被哄抬得越高,各地采花者越是趋之若鹜,反而不利于兰花的保护。

其实,野生兰花本身数量就不多,属于稀有物种。 野外的兰花生长在安静、遮光的环境中,对生境要求苛刻,分布零散,不容易被发现。 然而,各地村民并没有意识到野生兰花的重要性,相比于务工、务农等重体力劳作,上山寻找野生兰花来钱更快,而且投入低、获益多,很快就成为了不少人的“致富首选”。

毋庸置疑,人为采挖已经成为野生兰花最大的威胁因素。 近年来,各地为了保护兰花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集中移栽育种、发展人工栽培、加强贸易监管等措施,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兰花遭遇的生存危机。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花卉公司为了获取一两株少见或者变异的兰花,不惜动用人工上山采挖、收购成千上万株野生兰花。 最终,绝大多数兰花都被随意丢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破坏。 剩下的一两株则以天价售出,而且品相越奇特价格就越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畸化。

兰花为什么会遭到疯狂掠夺?

这还要从本世纪初的“天价兰花”说起。

兰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民间爱兰者不在少数。 随着野生资源持续减少,市场价格因炒作而不断飙升。 最夸张的是在2006年,一株兰花被卖出了2000万元,这是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天价兰花一经爆出,随即引发了全民热议,甚至还惊动了央视媒体。 据调查,当年一株品相较好的兰花苗就能卖到200多万元,中档的兰苗叫价50~80万元,普通的野生兰也能卖到10~20万元,行业定价堪称疯狂。 正因如此,采花者才不惜远途跋涉,常年游荡在深山密林中,背后往往是金钱的诱惑。

售卖兰花的经销商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精品兰花的培育需要十多年时间,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品兰花可遇不可求,出现率很低;兰花就像艺术品一样,是无价的。 而兰花的交易价也没有市场规范,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理论上不存在上限。

不过,兰花的价格泡沫并没有持续太久,2007年便开始破灭,整个兰花市场也趋于冷静。 时至今日,天价兰花已经一去不复返,兰花品种鉴赏的知识开始在民间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理性头脑,一些山区的野生兰花种群正在逐步恢复。

过去30年里,保护兰花到底有多难?

若从90年代算起,兰花陷入生存困境已有30年之久。 国内专家早在90年代初就呼吁保护兰花,提出了就地保护、异地保护、立法保护等多项措施,但一直得不到响应。

1999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公布,兰花却遗憾落选。 此后长达22年的时间里,兰花的保护主要以民间的自发保护为主,但缺乏立法支撑始终是最大的“痛点”。

换句话说,兰花在过去并非明面上的保护植物,这就使得执法人员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即便执法者当场发现了有人盗采野生兰花,在法律上也不能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对采花者实施处罚。

时隔22年,在2021年的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终于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新修订的名录比第一批增加了1000多种保护植物,兰花也终于成功“入保”。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如果再有人以谋利为目的采挖兰花就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要注意,重点保护植物也不能随便移栽,该行为同样具有破坏性,过去曾有人以身试法,结果被法院定为“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罚款和坐牢一样都没少。

采挖野生兰花该如何量刑?可参考我国《刑法》第344条的相关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国为什么要禁采兰花?

把兰科植物(兔耳兰除外)全部列为保护物种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兰花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药用价值。

其一,兰花天生具有“稀有属性”。

兰花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植物之一,其种子的萌发离不开共生真菌的辅助。 与兰花共生的真菌有10多个属,包括伏革菌属、层孔菌属、干菌属等等。 这些共生真菌对气温、光照、湿度等生态因子有很高要求,这就使得兰花植物的繁殖条件受到了很大限制,非常稀有。

其二,兰花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兰花和真菌、昆虫以及其他植物关系密切,是热带、亚热带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野外的兰科植物灭绝,必然影响到多种授粉昆虫的生存,导致食物链断裂,其他间接相关的植物、动物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走向消亡。 生态系统环环相扣,人类在这场变化中也难以独善其身。

其三,兰花对环境变化很敏感,人为影响强度高。

兰花是一种娇贵且脆弱的植物,对湿度反应敏感,空气干燥时容易出现焦尖、枯死现象。 而在过去30年里,广东、云南、台湾等省份乱挖滥采现象猖獗,各地毁林开荒、工程建设对兰花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些都不利于兰花的资源保育。

毁林开荒

总结

兰花是我国重要的珍稀植物资源,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如今,我国虽然将兰花列为了国家保重点保护植物,但民间的偷采盗挖依然是个不小的威胁,这需要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敢于监督举报,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同时,关于兰花的科普宣传也应该加大力度,让公众更加了解兰花,提高保护意识。 只有人人都做到了自觉保护,兰花资源才能逐渐恢复,真正回馈人类!

下一篇:查血糖多少钱(血糖您测准了吗)
上一篇:奔驰乌尼莫克多少钱(奔驰乌尼莫克越野车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