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爆珠如意烟多少钱(宝立食品被)

2023-01-12 01:27: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近期,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书,计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宝立食品是一家专门为B端市场品牌提供复合调味料的企业,虽然业务并不起眼,但每年亦能够创造9亿左右的营收,背靠百胜中国、星巴克、喜茶、麦当劳、德克士等一众连锁巨头。

背靠大树好乘凉,用了21年成为行业巨头的宝立食品,终于走向了“明面”。 然而招股书的披露,也将宝立食品的自身问题放在了聚光灯下。

一、依赖型企业难有话语权,“乘凉”亦被“剥削”

背靠大树好乘凉,宝立食品能够崛起,少不了百胜中国、麦当劳等连锁巨头的助力。

宝立食品抓住了快餐品牌在国内市场扩张的风口期,陆续成为了各大巨头的调料供应商,凭借巨头们对调料的巨额需求,迅速积累了资本,规模效应的加成下持续扩张。

然而,过于依赖B端品牌且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的宝立食品,也不得不为话语权较低付出代价。 结合招股书来看,宝立食品面临着两大困境。

首先,定制直销的合作模式限制了宝立食品多元化发展和产品议价能力,毛利率相对不高,利润不足难以扩张,进一步降低了宝立食品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审核部门对于上市企业最看中的是其是否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不少企业在上市前消除侵权官司和债务危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问题,主营业务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长期盈利。

对于过度依赖品牌方消耗产品的宝立食品而言,尽管其多元化的客户结构能够一定程度降低风险,但自主销售渠道过弱也就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偏弱,一旦主要客户与其解除合作关系,那么宝立食品或许就不具备长期盈利能力。

据招股书显示,宝立食品定制品的收入占比超过70%,直销模式收入占比也维持在85%以上的高位,且复合调味料是宝立食品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总营收的近7成,业务结构较为单一。

第一大客户减少合作意愿的情况已然发生,宝立食品对百胜中国(必胜客、肯德基母公司)的销售金额在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32.97%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23.50%。

但宝立食品似乎并没有多大的余力去扩充业务范畴,提高非定制直销业务的权重,资金短缺是一大原因。

定制化也就意味着严格按照客户的定制要求进行研发,复合调味料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宝立食品处于弱势地位。 品牌方会根据自身的盈利状况,进而调整原材料的供应价格,所以宝立食品的售价普遍不高,甚至远低于行业水平。

截至报告期内,宝立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51%、33.45%和32.10%和32.95%,相比同行业头部企业同期水平,毛利率低十几个百分点。 宝立食品对此解释为,竞争较为激烈,跨国快餐连锁客户的可选择范围较多,降低毛利率的目的是为了绑定客户。

其次,对品牌方话语权较低,也间接导致宝立食品资产负债率高企不下。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高,议价能力越强,最好的情况是先收钱再发货,一般来说,这样的企业应收款项都较少,比如茅台应收款项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且也少有坏账。 当然,也不排除为了降低利润有意将应收款项全提坏账的可能。

但对于话语权较低的复合调料供应商而言,应收款项未结清是常态。 据宝立食品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间,公司应收款项净额分别达1.25亿元、1.62亿元、1.86亿元和2.0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86%、25.48%、22.53%和19.37%。

应收款项的回收不及时间接导致宝立食品资产负债率高企不下,报告期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66%、45.22%、41.34和45.35%,是同期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两倍多。

宝立食品负债高企是因为新增了短期借款补充流动资金和生产基地扩产的一期建设,如果再算上生产基地的二期建设投资,宝立食品的负债率或许在短期内难以下降。

据宝立食品表示,扩产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数量和市场定制需求。 但真实情况是宝立食品的产能并未饱和,除了粉类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才达到100%外(报告期间),其酱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90%以下。

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宝立食品并未明说,但给出了风险提示:不排除未来公司面临因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新增产能不能消化的预期,公司存在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宝立食品似乎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依赖定制客户的死循环:已有的定制客户合作意愿下滑,只能扩产寻找更多的合作方,但宝立食品与合作方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且存在合作方压采购价、回款不及时、随时解除合作的风险。

宝立食品要想摆脱这一怪圈,重心在于从B端转向C端,从定制转向相对标品的生产,但转型并不容易。

二、C端转型道阻且长,宝立食品难突围?

受限于复合调味料大客户的宝立食品并非没有想过扩充业务品类,宝立食品曾将目光转向了新茶饮行业,试图通过提供爆珠、粉圆、布丁等配料在日益增长的新茶饮行业分一杯羹。

但结果并不如意,报告期间宝立食品在饮品甜点配料方面的营收不断降低,销售单价也逐步下滑,宝立食品在新茶饮行业的竞争力并不强。

宝立食品跨界没有成功并不意外,尽管新茶饮的行业规模和市场热度逐年攀升,但行业竞争激烈的新茶饮品牌日子并不好过,压低原材料采购价是常态。

在极度内卷的行业内,只有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具备抗风险能力,而还未形成规模的宝立食品,很难与经营已久的老牌新茶饮原材料供应商争市场。 不仅仅是在新茶饮市场,其他市场也不例外。

在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行业或品类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宝立食品虽然具有规模优势,但经验不足成为了桎梏。 据天眼查APP显示,宝立美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技术服务于一身的食品配料生产服务型企业,销售是其短板。

宝立食品为了摆脱对B端品牌的依赖,在2021年3月收购了厨房阿芬的75%股权。 厨房阿芬2020年获得了2.21亿元营收和1196.50万元的净利润,其生产的空刻意面和捞饭直接面向C端市场,其中空刻意面作为网红产品备受追捧。

轻烹业务与宝立食品的业务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宝立食品对如何孵化新品并没有经验,网红产品的爆火有一定的意外成分,行业内也并没有通用的窍门可供参考。 收购厨房阿芬贡献额外收入简单,但要想在C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彻底摆脱主营业务对B端品牌的依赖,并不容易。

至于直接面向C端销售复合调味料,宝立食品不仅没有匹配的渠道,也很难与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相比拼。 B端定制和直接面向C端销售,在运营模式上并不能通用。

B端受制于下游品牌,C端业务开展难度较大,宝立食品上市后能否摆脱困境,讲出新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篇:助农取款机多少钱一台(官宣)(自助取款机多少钱一台)
上一篇:一般体检费用多少钱(全部检查身体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