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次心理医生要多少钱(请一次心理医生多少钱)

2023-01-11 14:34: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4

推荐理由

作为新手入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能带领人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前情与导读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 可他现在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决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他们督促蛤蟆重视这个问题,并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 在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蛤蟆的内心里,一些变化终于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十次面谈概要


第一次面谈,蛤蟆被动接受咨询,等到走出咨询室时,他意识到需要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

第二次面谈,蛤蟆记录下了他的情绪温度计量,介于1和2之间,从真实开放地谈起自己的感觉,到痛哭,到反思不快乐的原因,也对“儿童自我状态”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儿童自我状态有自然型儿童和适应性儿童;了解到大多数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会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也是人,不可避免的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 为此,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态,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他们。


第三次,搜索童年,觉察自己对父母的情绪-愤怒,父亲严厉不打孩子但冷漠,母亲亲近孩子些但受制于父亲,对此孩童时的蛤蟆便采用顺从,想方设法取悦父母的方式回应父母(保护自己)。

谈话过程中的悲伤情绪在蔓延,被共情,也让蛤蟆感觉到被理解和支持,这无声的共情带给蛤蟆直击灵魂的力量。 在进一步探讨中,道歉,依赖的关键词出现。 苍鹭解释到,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很少有人能完成达成这点,而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会依赖一辈子。


第四次,蛤蟆记录下情绪温度为5或6,并开始主动提出要为面谈设定议题-分析愤怒,既然愤怒是塑造行为的基本要素,为何自己不会生气?

苍鹭给了一个两难的比喻,你被两个仁慈的独裁者俘虏了,他们完全掌握了你,同时又对你倍加关心照顾,要如何应对?解决方案很可能是不带攻击性的发火。 那么其他儿童一般如何释放愤怒,苍鹭继续解释道,依据儿童叛逆性从退缩到强叛逆,依次可以用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等方式来表达愤怒的情绪。 可是已经成人的蛤蟆又该怎样表达愤怒才不会让人好笑,尴尬,和让人觉得是个失败者呢?这个问题又留到下一次面谈。


第五次,从PLOM-“Poor Little Old

Me”游戏开始,讨论到强势的獾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他们常常挑剔,爱批评,严厉。 紧接着苍鹭带领蛤蟆开始了产婆术式问答。 命题1,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命题2,似乎没有证据显示蛤蟆有“父母自我状态”,蛤蟆提出命题3是

“为什么我没有?”,苍鹭引导“它是怎么运作的?很显然,蛤蟆的父母状态运作起来和獾的方式很不同”到此,蛤蟆提出强烈的反对,表示自己不是那样的。 面对阻抗,苍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父母状态”换成一个法官,獾像一个法官审判蛤蟆不适合当主席,那蛤蟆在审判谁?经过蛤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思考,他想明白了,是自己在给自己判断有罪,谴责自己,然后这种谴责和惩罚可能伴随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苍鹭告诉蛤蟆,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发问,自己解答,比如何时能停止自我批判,能对自己好一些么?能开始爱自己么?


第六次,蛤蟆感觉好多了,不过悲伤难过的情绪还藏在心里某个角落,不能完全赶走。 蛤蟆自我洞察此刻状态既不在“儿童状态”,也不是“父母状态”,但不知是什么状态。 苍鹭告诉蛤蟆,这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便是“成人状态”。 此状态下,人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理性而合理的行事,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能考虑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面对过世的父母,唯有原谅父母,而不是以怨报怨;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有力量改变自己的人正是自己,而非他人。


第七次,蛤蟆谈起他的人生故事,苍鹭倾听,偶尔提问当时什么感觉,如何应对当时的情绪等,咨询师的倾听,内容情感表达和反应等技术得到很好的呈现,也引领蛤蟆进一步思考问题:他能像那只小鸟一样,挣脱过去的人生牢笼获得自由么?和开始寻找自己的答案。


第八次,蛤蟆开始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用战略的眼光审视人生,明白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也开始探索自己基本态度和行为源自哪里。 经过苍鹭的指引,探究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这人生坐标中四维的含义,蛤蟆对于童年经历决定用那种态度和观点构成了人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也开始了更深的内省和困惑


第九次,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苍鹭提出,对蛤蟆最有帮助的就是认识到人们玩的心理游戏和她们的人生坐标之间的关联。 通过人生坐标上逐个维度的人对应自尊水平,情绪以及行为倾向的逐一分析,让蛤蟆对獾,父亲,以及自己分别对号入座和逐一体会感受。 面对苍鹭的问题-打算怎么办时,不知觉中蛤蟆顶撞了苍鹭,甚至把苍鹭打倒在地上。 蛤蟆发现自己不再扮演那个卑躬屈膝的角色了。


第十次,蛤蟆给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打了九分,理由是开始规划未来,有想去拼去赢的想法,扣1分是给未来留有余地。 也完全没有了自杀的想法。 对于人生坐标,蛤蟆“勇敢”地给自己的定位-我好&你也好,不仅是做出了选择,也是许下了一个承诺。 蛤蟆对于和苍鹭的关系也进行剖析,不再是依赖,还能挑战苍鹭的观点而不担心被训斥。 蛤蟆把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苍鹭,从依赖到反抗依赖,最终走入独立的状态。

面谈回顾

最初的蛤蟆抑郁,意志缺乏,生活状态萎靡不振,是被动接受朋友帮助才走进苍鹭的咨询室。

经过十次面谈,蛤蟆开始知道,首先自己要对心理咨询负责;

对当下正处于“儿童状态”需要依赖的状态有了觉察,进而对自己取悦身边处于“父母状态”的父亲和獾等身边人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又了解到正是自己内心预设了“我不好&你好”这样的人生剧本,使得“内心法官”总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才是问题根源。

至此,蛤蟆才有力量去探索如何进入“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体系中。

这个过程也是蛤蟆从依赖到反抗依赖,进而走入真正独立的“成人状态”的成长过程。

下一篇:梦见手臂被割出大口子(梦见手臂被割出大口子流血)
上一篇:30克的银手镯多少钱(30克的银手镯多少钱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