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孝庄太皇太后,感情十分深厚的祖孙俩

2023-01-11 11:42:0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孝庄皇后是我国清朝的著名贤后,她辅佐了清朝三代帝王,是一位在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传奇女性,他与孙辈皇帝康熙的感情十分深厚。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 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隆,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 她对清朝贡献大,故事也多。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种种传闻和故事。 传闻最广的,当今家喻户晓的是所谓“太后下嫁”。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有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一事。 民国八年(1919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亲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牲一身,以成大业”。 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 也有人借顺治帝的话而认为孝庄搬到睿王府住居:“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 ”。 至今仍有人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以下九条理由。 下面我逐一分析。

其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皇位。 顺治帝继位是多种政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不是庄妃委身于多尔衮所取得的。

其二,兄死弟娶其嫂是满洲习俗。 满洲确有这样的旧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其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这是尊称,如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一样。

其四,蒋良骐《东华录》有记载。 书里说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就是慈宁宫。 高阳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 相恋的事可能有,也可能无,但这不能证明太后下嫁了多尔衮。

其五,孝庄太后死后葬在昭西陵清孝庄太后病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年七十五;孝惠太后病死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年七十七;孝圣太后病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年八十六:去世时间都在腊正月。 这是值得老年体弱病人注意的季节。 。 清东陵的昭西陵,因在皇太极盛京昭陵西向,故称昭西陵。 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都做了解释:“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 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 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cuò),则我心无憾矣。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太皇太后不愿意惊动太宗亡灵,而愿意同儿孙在一起。

其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 此诏如果真有,必经辨认、登录,多人过目,不会只一人看见。 历史不能凭某一人的一说做定断。

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 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张苍水全集》)“建”是建州,“夷”是夷狄,明显带有民族偏见。 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 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其八,朝鲜史书里记载了这件事。 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没有“太后下嫁”诏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也会有记载的。

其九,顺治帝报复多尔衮为反证。 如顺治帝母后已下嫁多尔衮,多尔衮即为其父,且母亲健在,怎能对多尔衮掘坟墓、撤庙享呢?这将置母亲于何地!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 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 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是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并非如此。 顺治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 加上第三和第四两句,共50个字。 而同书记载康熙帝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 后顺治帝废掉母后为他选定的皇后,为董鄂妃死而要剃度出家、寻死觅活,都让母后失望、生气和无奈。 顺治帝的早死,更让她深受打击。 幸亏皇孙玄烨争气懂事。 孝庄晚年身处太皇太后尊位,祖慈孙孝,尽享天伦之乐。

康熙帝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 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祖孙感情融洽。

孝庄关心民间疾苦。 顺治十一年(1654年)闹灾荒,孝庄太后“昼夜焦思,不遑寝食”,主动拿出宫中节省银共四万两赈灾。 (《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二)康熙平定三藩,遇到灾年,也常捐私房钱赈灾。

孝庄太皇太后发愿要写造《龙藏经》,为文化做出贡献。 当时国家经费拮据,写经费用从哪里来?她先用私房钱、变卖陪嫁品,她娘家兄弟等捐助牛羊换钱,孙子康熙帝也出私房钱赞助。 于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三年完成,康熙帝御制藏文序,供奉于慈宁宫大佛堂。

这部清康熙朝《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龙藏经》,是藏传佛教三宝之一,在信众中有崇高的地位。 它每叶横87.5厘米,纵33厘米,每函300—500叶,共108函,五万叶,十万面,重约50公斤。 经的全书:一是磁青笺经叶,二是内护经板,三是外护经板,四是五色经帘——黄、红、绿、蓝、白五层,六是哈达,七是黄绢经衣,八是七彩捆经带,九是五彩捆经绳,十是保护全函的黄棉袱包。 每函镶嵌宝石133颗,共14364颗,有彩绘佛像756尊。 保存清宫典藏签条。 这部《龙藏经》充分体现出:皇家气派,富丽辉煌,精美极致,书籍之最。 (《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文物南迁,转到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曾有幸看到原物。

孝庄太后住在慈宁宫,在顺治、康熙儿孙奉养下,度过了四十四年的时光。 康熙帝数十年奉养孝庄太皇太后的事迹,成为帝王孝行的典范。 “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康熙帝每天早晚两次,带着欢娱的心情,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 祖母谒陵、避暑、出巡等,行前康熙都要到慈宁宫,亲奉祖母登辇,然后骑马跟随。 路遇坎坷,下马扶辇。 一次途中下雨,康熙冒雨下马,步行泥泞中,扶着祖母御辇前行。 各地进献的珍果异味,康熙帝会送到祖母那里;外出巡猎时,常将地方特产、猎获野味派人送到祖母宫中。 每年初秋,命宫中花匠例行送慈宁宫“三清花”,即茉莉、晚香玉、夜来香,分别盛在红、黄、蓝三色盆中,供祖母清赏。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岁的太皇太后病重。 康熙帝在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守护,不离左右。 他“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视饮馔。 太皇太后宁憩之时,朕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因此昼夜不能少离”。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康熙帝每天在祖母榻边,检验药方,调配汤药,先行试饮,亲自喂服。 祖母躺下后,康熙帝隔着帷幔,席地危坐。 听到祖母翻身或叹息声,就起身到榻前,进奉祖母所需。 康熙帝在病榻前,席坐冷地,衣不解带,卅五昼夜。 康熙帝为祖母祈愿步祷天坛,恭读祝文,声泪俱下,陪同大臣,无不落泪。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75岁。 康熙帝“在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癯瘠,以致昏迷”。 康熙帝在慈宁宫结庐而居,为祖母哀泣守孝。

《清史稿?后妃传》论赞道:“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睹创业之难,而树委裘之主,政出王大臣,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 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 ”这些话,不过分。

下一篇:梦见全家吃团圆饭(梦见一家人吃团圆饭)
上一篇:单身者梦见房间长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