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矿多少钱一吨(硅矿石多少钱一吨)

2023-01-11 03:32: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陈浩武)

旗滨集团 :后发先至的浮法玻璃龙头

股权集中,稳健发展。 旗滨集团 2005 年通过收购株洲玻璃厂切入玻璃行业,公司于 2011 年登陆 A 股 主板上市,在 2013 年收购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十余年来,公司股权集中,发展稳健,通过 对外扩张产能,对内优化管理,后发先至,逐步成长为营收百亿的行业龙头。 公司长期股权集中, 俞其兵先生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深耕南部,浮法龙头。 公司主要产品为浮法玻璃原片,2020 年公司玻璃原片业务占主营收入 87.4%。 分地区看,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于华东、华南地区,分别占比 46.4%、35.6%。 公司国内主要浮法玻璃 生产基地位于福建、湖南、浙江、广东,均处于交通便利的硅砂产地,借力区位、原材料、交通优 势,效益较好。 根据卓创资讯,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公司在福建、湖南、浙江三省产能占比分别 达到省内 51%、73%、74%,产能集中,区域市占率较高。


2020 年公司玻璃原片产量 1.2 亿重箱,占同期全国产量 12.6%,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公司浮法玻璃产能日熔量 17,600 吨,国内在产产线产能日熔量 16,200 吨,占同期国内浮法玻 璃在产产能 9.6%。

优化管理,经营向好。 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公司控股股东俞其兵先生于 2016 年 4 月卸 任董事长,此后,公司通过聘任职业经理人,吸收外部优秀人才,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股权激励 措施,持续梳理内部管理制度,重塑企业文化,实现了管理升级和业绩增长。 2020 年,公司实现营 收 96.4 亿元,同增 3.6%;归母净利 18.3 亿元,同增 35.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31.2 亿元,现金流 增长稳健,占营收比重稳步提升;毛利率 37.8%,净利率 18.9%均同比增长;费用率 14.0%,同比略 增,主要来自于合伙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措施带来的管理费用增加;资产负债率 33.4%,同比略降,财 务实力增强;分红 9.3 亿元,保持 50%以上的股利支付率。


依托原片,转型高端。 公司 2019 年发布《旗滨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9—2024 年)》, 提出“做大做强的”战略规划,辅以“一体两翼”的实施路径:以规模发展为主体,完善产品、区域、产 业链布局;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提升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实现产品优质化;以现有资源为基础, 抢占高端市场,实现产品高端化。 目前,公司拥有 26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1 条药用玻璃生产线,1 条电子玻璃生产线,4 个节能玻璃生产基地。 在建、扩建 3 个节能玻璃生产项目,5 条光伏压延玻璃 产线,1 条药用玻璃产线,1 条电子玻璃产线,预计未来 2 年内可新增深加工玻璃年产能 2540 万平方 米,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日熔量 6,000 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产能日熔量 25 吨,高铝超薄电子玻璃产 能 65 吨。

浮法玻璃:供给刚性限制,2022 年价格中枢或下移

玻璃生产:供给刚性,环保投入大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透光、不透气的物理性质以及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的化学 惰性。 这使其广泛运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仪表等多个领域。

玻璃原片生产以浮法工艺为主。 较成熟的玻璃成型工艺包括浮法、平拉、引上、压延、下拉等,主 要区别在于玻璃成型方式上的不同。 平拉法及引上法由于产品质量低、产量小,生产过程能耗、排 放大,已被国家明令淘汰。 目前,玻璃原片生产以浮法方式为主,浮法工艺可以配备大型池窑,产 量高,能耗低,使用锡槽作为成型设备。 压延法主要用于生产压花玻璃,产品单面或双面有绒状花 纹,不透明,但透光性好,多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或夹丝玻璃,使用水冷压延辊台作为成 型设备。 下拉法分为溢流下拉法和狭缝下拉法,主要应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用于电子器件的显 示器等,分别使用楔形溢流槽和铂合金槽作为成型设备。


玻璃生产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供给相对刚性。 玻璃生产线一经点火如无重大故障或缺陷都将持续生 产 8-10 年,部分设计较优的产线可持续生产 12-15 年。 原因在于:1、玻璃生产过程中窑炉需长时间 维持高温环境:玻璃原料到玻璃液的物理、化学转化在窑炉中会经过五个界限模糊的阶段,这使得 连续生产在效率上最优。 同时,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会持续损耗窑炉结构,当损耗到达一定程度后为 防止生产事故、保障产品质量必须停产冷修;2、窑炉冷修耗时长、复产成本高:玻璃窑炉的冷修需 要经过放水、止火凉炉、检修等阶段,且冷修时往往伴随技术改造。 复产时,窑炉需经历烤窑、点 火等阶段,从开始冷修到成功复产通常需要 3 个月以上的停产期。 此外,由于冷修需要整体更换构 成窑体的耐热材料,成本随着窑炉熔量增加,往往在千万以上。

玻璃生产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供给相对刚性。 玻璃生产线一经点火如无重大故障或缺陷都将持续生 产 8-10 年,部分设计较优的产线可持续生产 12-15 年。 原因在于:1、玻璃生产过程中窑炉需长时间 维持高温环境:玻璃原料到玻璃液的物理、化学转化在窑炉中会经过五个界限模糊的阶段,这使得 连续生产在效率上最优。 同时,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会持续损耗窑炉结构,当损耗到达一定程度后为 防止生产事故、保障产品质量必须停产冷修;2、窑炉冷修耗时长、复产成本高:玻璃窑炉的冷修需 要经过放水、止火凉炉、检修等阶段,且冷修时往往伴随技术改造。 复产时,窑炉需经历烤窑、点 火等阶段,从开始冷修到成功复产通常需要 3 个月以上的停产期。 此外,由于冷修需要整体更换构 成窑体的耐热材料,成本随着窑炉熔量增加,往往在千万以上。


产业链:原片制造处于中游环节,受上下游影响大

浮法玻璃行业上游为各类原燃料,中游为玻璃原片制造及玻璃深加工制造,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房 地产。 其中,上游原燃料占玻璃生产总成本 80%以上。

重质纯碱约占浮法玻璃生产成本的 30%,生产 1 吨玻璃需消耗约 0.22 吨重质纯碱。 单吨重质纯碱价 格每变动 10 元将导致单箱玻璃成本同向变动 0.11 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平板玻璃产量 9.46 亿重箱,需消耗重质纯碱约 1,041 万吨,占当年纯碱产量的 39%。 重质纯碱在玻璃生产中提供钠离子 并帮助玻璃液澄清,在功能和用量上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 纯碱行业自 2010 年起受《纯碱行业准 入条件》限制,严禁在传统主产区新增产能的同时持续淘汰落后产能。 2016 年以来,行业总产量维 持在年 2700 万吨左右。 虽然 2020 年 6 月工信部废止了准入条件,但受制于各地能耗双控、碳达峰、 碳中和要求以及 2-3 年的建设投产周期,未来 2 年内有效产能变化不大。 根据 iFinD 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 28 日,纯碱企业开工率超过 80%,浮法玻璃企业开工率近 90%,供需围绕纯碱库存呈现紧平 衡状态。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2 年潜在光伏玻璃新增产能将增加重质纯碱用量约 100 万吨。 我们 认为,未来 1-2 年,纯碱价格将受光伏玻璃产能投放节奏影响,围绕库存周期维持相对高位,但大型 玻璃生产企业可以择时大量采购或通过海外途径压低价格,由此获得可观的盈利弹性。 根据海关总 署数据,目前我国纯碱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土耳其,两国进口纯碱均价长期低于国内均价水平。


硅质原料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在生产中用量最大,生产 1 吨玻璃需消耗约 0.7 吨硅砂(石英砂),单 吨硅砂价格每变动 10 元将导致单箱玻璃价格同向变动 0.35 元。 我国硅砂储量丰富,但以含铁量较高 的普通硅砂矿(石英岩矿、石英砂岩矿)为主,低铁优质硅砂矿(部分天然石英砂矿、脉石英矿) 较少,地区分布不均匀,海南、江西、山东、安徽储量最为丰富。 多数硅砂矿产需要经过机制破碎、 选矿等工艺处理后方可用于玻璃原片生产。 由于生产过程中硅砂用量大,浮法玻璃厂选址往往临近 硅砂产地,并通过自建砂矿实现自给,降低成本。

硅砂的含铁量直接影响玻璃成品透光率,铁元素对光谱选择性吸收的特性会降低玻璃成品的可见光 透过率,使用含铁量较低的优质硅砂可以提升玻璃原片产品质量,因此相较普通浮法玻璃更透光的 超白玻璃必须使用低铁硅砂作为原料。 随着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扩产,光伏玻璃、晶硅电池对优质 硅砂的需求持续上升,我国硅砂进口总量逐渐增加,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 年进口硅砂及石英砂 合计 345.47 万吨,目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是我国主要天然硅砂进口国, 2019 年 8 月以来,3 国合计进口量占比持续高于 80%,多数时间高于 90%。 相较于昂贵的进口硅砂和复杂的运 输除铁过程,优质硅砂自给保障了原片质量以及超白玻璃的成本优势。


燃料成本约占浮法玻璃生产成本的 30%。 近年来,随着环保提标,煤炭、重油等廉价高污染燃料陆 续退出。 目前,多数在 2014 年后经过技改的产线均使用煤制气、石油焦或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为 预防断供风险,生产企业还会储存石油焦、重油等作为备用燃料。 未来,随着排放要求的提高,燃 烧效率稳定、更为清洁的天然气将越来越多的被玻璃生产企业所使用。 使用廉价燃料生产的企业将 逐渐丧失成本优势,反而承担环保处罚、燃料改造带来的高额支出。 此外,规模化生产企业在面对 区域性燃气公司时,也可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中游制造分为玻璃原片和玻璃深加工。 浮法玻璃原片一般指厚度在 2mm 以上的平板玻璃,按照颜色、 透光度不同,可分为无色透明玻璃(白玻)、本体着色玻璃(色玻)、超白玻璃。 原片厚度 2mm 以 下属于超薄玻璃,其配料、窑炉日熔量、深加工和下游应用场景均与传统浮法玻璃区别较大。

浮法玻璃原片目前多作为中间品参与后续深加工制造,原片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深加工效果。 深加工 工艺包括钢化、镀膜、中空、真空、夹胶等,不同工艺的相互组合形成各式产品,深加工厂往往根 据下游具体需求安排差异化加工。 原片在加热后快速均匀冷却形成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抗弯和抗 冲击性强度较高,受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蜂窝状钝角小颗粒,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镀膜工艺通过 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化合物薄膜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可以分为在线镀膜和离线镀膜两 类。 前者在浮法玻璃生产阶段的锡槽退火工段完成镀膜,目前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 后者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法对玻璃原片进行加工。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线镀膜工艺产量大、能耗低、 工序简单、节约成本、镀膜膜层牢固、物化性能稳定、产品无需二次加工。 离线镀膜工艺灵活性强, 产品种类和功能丰富,在生产低辐射镀膜玻璃时,产品传热系数更低,功能更强。 中空玻璃由多层 玻璃构成,通过空气夹层实现隔热、隔音、降低辐射的功能。 真空玻璃在结构和工艺上区别于中空 玻璃,由于真空夹层的存在,其在各项性能上均优于中空玻璃,但价格也相应较高。 夹胶玻璃又称 防弹玻璃,是在两块玻璃间夹入 PVB 薄膜,经高压压制成的安全玻璃,当受到外力破坏时,碎片会 粘在 PVB 膜上,形成辐射状龟裂,并保持原本形状,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使用。

浮法玻璃下游需求主要为地产,占比超过 65%。 玻璃在建筑施工中属于进场较晚的后周期产品,需 求和景气度与房地产周期相关性较强。 建筑玻璃按应用场景可以分为节能玻璃和家居玻璃,节能玻 璃多用于外窗、天窗,用于平滑室内温度变化、降低建筑能耗,家居玻璃多用于隔断、玻璃门及梳 妆镜面。 由于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施工中多层结构的节能玻璃实现了对未经加工的玻璃原片 的取代,随着双层、三层等各种规格节能玻璃使用的推广、房间开窗面积增大以及玻璃幕墙的广泛 应用,单平米建筑玻璃原片消耗量将持续上升。

汽车和出口需求共占约 10%,汽车玻璃依安装位臵可分为前挡玻璃、天幕天窗玻璃、车窗玻璃。 根 据工信部 2020 年披露的机动车安全玻璃报批稿,前挡玻璃必须使用经钢化后的夹胶玻璃以确保司乘 安全。 随着汽车产量恢复、SUV、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以及车窗、天窗面积的不断增大,汽车玻 璃使用量将持续上升。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浮法玻璃价格:需求企稳,供给限制下浮法玻璃价格中枢或小幅下行

供给:新增产线受限,但高景气带动产能增量

2013 年以来限产政策不断出台,目前严禁新建增量产线。 2021 年 7 月 2 日,工信部颁布修订后的《水 泥玻璃行业产能臵换实施方法》,明确禁止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新建项目需制定 和实施产能臵换。 此外,办法对僵尸产能进行了处臵,规定自 2013 年以来,连续停产两年及以上的 产线以及光伏压延玻璃产能不能用于臵换。 我们根据卓创资讯、隆众资讯等统计,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全国停产浮法产线共 106 条,其中已臵换、拍卖产线 31 条,剩余产线中多数已停产两年以上, 随着这些僵尸产能逐步清退,未来浮法玻璃总产能难有大幅提升。


行业高景气促使在产产能持续增长。 我们根据卓创资讯、隆众资讯等统计,刨除停产产能,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全国在产浮法玻璃原片产线 247 条,有效产能日熔量 168,060 吨,开工率达 89.5%。 受 益于 2021 年竣工企稳行业量价齐升的高景气带动,产线持续点火、复产。 2021 年新点火、复产产线 29 条,冷修产线 12 条,净增产能日熔量 12,300 吨。

需求:地产竣工支撑,需求预计企稳

竣工支撑下 2022 年地产需求预计企稳。 玻璃原片经过深加工后最终流向建筑施工,施工方往往按需 订货,对玻璃价格波动不敏感。 由于玻璃在施工末期进场,其景气度与地产竣工数据相关性较强。 我们认为 2022 年房地产竣工有望企稳,原因在于:1、2016 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与竣工面积差额持续 扩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长期高于竣工面积,监管政策趋严限制了购房资金使用和房企周转速 度,随着前期销售交房临近,房企保交房推动下将支撑竣工面积增长;2、TTM 口径下,地产竣工表 现出滞后新开工约三年的走势,据此推算,2022 年上半年竣工或达相对高位,有望提振玻璃需求。

变量:供给变化滞后,限制 2022 年价格区间

供给刚性,相对于价格变化存在滞后。 浮法玻璃连续生产的特点以及较高的冷修成本使得供给相对 刚性,产能在短期内无法灵活调节,从而导致供给调节滞后于价格变化。 较高的价格水平下产线点火复产意愿强,冷修意愿弱。 当前浮法玻璃原片价格水平虽然相比 2021 年 高点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较好的利润下短期供给增量可能大于减量。


潜在供给增量制约未来价格上涨。 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全国浮法玻璃原片产线冷修 29 条,在建 19 条。 冷修产线产能合计日熔量 19,760 吨,其中,20 条产线在 2020 年后开始冷修,这些产线在 2022 年复产点火的可能性较高,合计日熔量 13,250 吨,占在产产能的 7.9%。 在建产线中 8 条已获得产能 臵换指标,日熔量 4,970 吨,占在产产能 3.0%。 潜在复产、点火产能合计日熔量 18,220 吨,占在产产 能 10.8%。 潜在产能在市场对竣工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复产、点火可能性高。

行业逐渐步入冷修期,减量弹性支撑未来价格水平。 2010 年至 2015 年间集中投产了大量浮法玻璃产 线,按平均 8-10 年寿命计算,这些产线将陆续面临窑炉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步入冷修期。 根据我们 测算,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在产产线中,运行 10 年以上产线 32 条,产能占目前在产产能 13.2%, 运行 8 年以上 72 条,产能占目前在产产能 30.4%。 虽然在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尚可的情况下,企业 可以根据市场景气情况,适当延后冷修时间,但冷修的需求并未消失,在价格下跌、景气下滑的情 况下延后的冷修需求起到缓冲作用,对价格形成支撑。

未来发展:巩固成本优势,持续转型高端

成本优势铸造较高的原片毛利率

作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的浮法玻璃原片业务拥有同行业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信义玻璃与南玻集团均 将毛利率较高的产品与浮法玻璃原片合并统计:信义玻璃将浮法玻璃原片与毛利率较高的超白光伏 玻璃合并统计,南玻集团在 2017 年之后将浮法玻璃与毛利率较高的工程玻璃合并统计。 旗滨集团浮 法玻璃原片不依赖额外的高附加值产品,其毛利率水平由较高的硅砂自给率、灵活的采购战略共同 铸就。

公司重视硅砂自给,持续储备硅砂资源。 公司国内生产基地靠近优质硅砂产地漳州东山、浙江东海、 广东河源,马来西亚基地所在森美兰州拥有丰富的硅矿储备。 目前公司拥有在产硅砂矿 4 个,年产 量约 216 万吨,按硅砂选矿合格率 90%计算,可满足玻璃原片产能约 5550 万重箱,硅砂自给率达 47.6%。 公司在建、规划硅砂矿年产能合计 117.6 万吨,全部达产后可满足玻璃原片产能约 7150 万重 箱,硅砂自给率上升至 61.2%。


较高的硅砂自给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盈利能力提供弹性。 目前进口硅砂均价在每吨 40-60 美元左右,不计其他费用,折合人民币约每重箱 14.6-21.9 元。 按旗滨集团上市招股书,自产硅砂到 厂成本为每吨 40 元,假设目前成本翻倍达每吨 80 元,折合每重箱约 3.4 元,结合自给率和 2019 年硅 砂采购金额测算,单箱硅砂成本约 4.6 元,远低于使用进口硅砂。

公司善于利用集中采购、战略采购的手段实现低成本优势。 公司依托规模、需求、渠道优势持续维 持较低的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 2017-2019 年,公司重质纯碱年采购均价处于当年价格低位,天然气 等燃料采购均价低于同期全国均价水平。 公司的采购战略和议价能力经受了时间检验,面临近年来 原燃料持续上涨的行情有望持续受益,为盈利能力创造充足的弹性。

此外,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风险,公司于 2021 年 11 月公告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借助期货 资金杠杆,提前锁定纯碱成本,平抑成本扰动。 公司套期保值业务持仓金额不超过 5 亿元,按当期 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可实现纯碱套期保值 193.9—215.3 万吨,能够完全覆盖公司全年生产所需。


拓展深加工业务,产能投放创造增量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约 50%,其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 建筑全过程能耗约 20%。 建筑节能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保温、隔音、抗压以及降低有害辐射的性 能,可以通过表面镀膜和夹层结构,减少室内热量流失,平滑室温变化,从而降低空调、暖气使用, 减少建筑热损失,并帮助降低建筑全过程能耗和碳排放。

衡量建筑节能玻璃性能的核心指标是传热系数(K 值)、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和可见光透射比。 传热系数越高,室内保温性能越差;太阳能得热系数越高太阳光向室内传热能力越强,该系数不适 用于寒冷地区;可见光透射比越高,室内透光性越好,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不能低于 0.40。 从玻 璃结构上看,真空结构优于中空结构;从单片玻璃性能上看,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优于其他类 型玻璃。

自 2010 年以来,建筑节能玻璃持续受到政策鼓励。 2021 年 10 月 13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强 制性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该标准将于 2022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相较于 2016 年颁布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新标准降低了玻璃窗的热工系数阈值,要求新建、 改建项目建筑玻璃具有更优秀的保暖能力。 新标准对外窗玻璃传热系数(K 值)的要求更高且更加 细致。 实施新规后,普通双层中空玻璃在公司主要市场华东、华南地区将不再满足热工要求,必须 使用经过镀膜后的中空、真空玻璃或三层中空玻璃方可满足规定。 根据南玻集团年报,目前,我国 节能建筑玻璃使用率不足 15%,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政策推助下市场前景广阔。


参照 Low-E 镀膜玻璃普及率接近 100%的德国发展路径,预计未来我国建筑节能规范及相关标准仍将 持续提高。 德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通过不断更新的法规和标准实现市场引导,于 1982、1997 先后颁 布、更新了《保温法》(WSchVO),于 2002、2004、2007、2009、2014 先后更新《能源节约法》(EnEv), 于 2020 年通过并实施《可再生能源法》(EEG-2021),这些法案逐步提升了建筑保温要求,促进了 建筑节能玻璃使用推广。

建筑节能玻璃虽然成品个性化程度较高,加工流程上通常将玻璃原片经镀膜、钢化处理后制作成中 空、夹层或真空玻璃产品。 目前,国内玻璃深加工市场较为散乱、行业集中度低。 市场中数量众多 的小型中间商、加工厂使得产品差异化显著、质量参差。 随着大型原片企业持续向深加工领域拓展 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行业将逐步走向规模化、一体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钢 化玻璃产量 4.7 亿平米,中空玻璃产量 1.3 亿平米,夹层玻璃产量 0.9 亿平米,深加工玻璃产量合计 6.9 亿平米,深加工率仅约 15%。 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预计,2025 年深加工玻璃需求将达 22.35 亿平方米,较 2019 年增长 38.8%,年复合增长率达 5.62%,未来需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玻璃原片占玻璃深加工产品成本约 80%。 依托强大的优质浮法玻璃原片生产能力,公司拥有较强的 成本、质量和区位优势,具备在市场竞争中突围的潜力。 公司推出的离线三银 Low-E 镀膜玻璃采用 目前国内建筑节能玻璃中最先进、复杂的工艺,竞品有限,竞争力较强,该产品在保证可见光透过 率的同时拥有最好的隔热性能,可以较好匹配华东、华南市场需求。

旗滨集团目前拥有 4 个节能玻璃生产基地,3 个在建、扩建节能玻璃项目,在建、扩产项目年产能约 2540 万平方米,预计 2022 年全部投产,设备年产能将达到 4735 万平方米,跻身深加工头部梯队。 自 2018 年起,公司深加工业务随着毛利率持续提升,产能稳步投放,占主营业务利润比重逐年上升。 参照玻璃深加工头部企业南玻集团、信义玻璃和耀皮玻璃,旗滨集团深加工业务毛利率高于平均水 平,且仍有提升空间,新产能的投放将进一步带来增量。


转型光伏玻璃,产能增量仍需时

旗滨集团依托现有优质硅砂资源以及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转型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生产。 计划 在漳州改建 4 条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在郴州、绍兴、漳州、宁波新建合计 5 条超白压延玻璃生产 线。 目前漳州一线、郴州一线已完成转产,漳州七线冷修复产后已具备生产超白浮法玻璃能力。 改 产、新建全部投产后产能可达超白浮法玻璃日熔量约 2500t/d,超白压延玻璃日熔量 6000t/d。

由于超白玻璃中铁含量极低,会使得玻璃液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更长的澄清、均化时间,故普通浮法 产线转产后会面临一定的产能损失。 此外,低铁环境下玻璃液实际透热性差,会加剧窑炉底部耐火 材料损伤,使得窑炉寿命缩短,提高热修费用,加速折旧。 转产还需其他额外的技改投入,比如原 料端除铁控制、硅砂均化库建设、卡脖水包结构改良以及不同编号小炉的温度调节等。

超白浮法玻璃工艺较为稳定,产品成品率高,应用场景广泛,用作太阳能电池时,多用于薄膜太阳 能电池正极或晶硅双玻组件背板。 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弱光性、可回 收、气温耐性等优势,但受限于较低的转化效率和产量,超白浮法玻璃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需求 空间尚未打开。 目前,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美国企业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一家独大,其生 产的碲化镉(CdTe)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比超过全球产量 60%,国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以汉能、中 建材生产的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为主,产量仍较小。


超白浮法玻璃在太阳能电池双玻背板方面并无显著比较优势。 双玻组件使用玻璃作为背板材料,相 比于传统背板材料,更为耐腐蚀、耐高温、抗打击,并且可通过背板增强可见光反射和入射,提升 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 双玻组件背板可选用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或普通浮法白玻,通 常在将原片钢化并印刷高反射玻璃油墨后使用。 在发电效率上,超白压延玻璃>超白浮法玻璃>普通 浮法白玻,三者差异随着厚度缩小而减小。 在机械强度上,超白浮法玻璃>普通浮法白玻>超白压延 玻璃,三者差异随着厚度减小而增大。 双玻背板发电效率受制于地面反射率,产生的影响小,比较 而言超白浮法玻璃的综合性能略优。 但由于性能上差距小,实际生产中组件产商会考虑成本等因素 进行选用。

根据 2021 年 10 月 1 日公布的发明专利,旗滨集团开发了在 3.05-3.06mm 厚度下透射比可达 91.85%-92.20%的超白浮法玻璃,在作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盖板使用时发电性能可以媲美超白压延玻 璃,但该产品对超白压延玻璃的替代能力仍需市场检验。

超白压延玻璃受工艺限制厚度在 2mm—6mm 之间,应用范围较小,原片通常在经过磨边、钢化、镀 膜后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盖板。 使用时将绒面向内,光面向外进行组装,其绒面的倒金字塔形花纹 构成光陷阱,可以束缚更多的入射太阳光,提高电池组件的发电功率。 压延成型工艺过程复杂,不 易掌握,工艺参数控制和生产环境设备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使得成品率较低,单位能耗较高。


未来 1 到 2 年是国内超白压延玻璃产能的爆发期,将陆续投产多条产线,公司此前并未拥有压延生 产线及技术储备,新产线点火后仍需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良品爬坡以及市场开拓,参照福莱特招 股说明书,光伏压延产线产能投放到实现盈利转化大致需要 12-18 个月,短期内带来的盈利增长有限。

积极拓宽品类,持续培育电子、药用玻璃

旗滨集团于 2018 年投资 3.72 亿元,在湖南醴陵建设第一条日熔量 65 吨浮法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产 线于 2020 年 4 月进入商业化运营,成功推出了高端盖板玻璃品牌“旗鲨”。 未来,醴陵二期 1 条日熔量 65 吨高铝盖板玻璃产线、醴陵电子深加工项目、绍兴旗滨新材料产业园 2 条日熔量 65 吨高铝盖板玻 璃产线将陆续投建。

高铝盖板玻璃用于高端电子触摸屏盖板,处于智能手机屏幕供应链的最上游,原片销往中游深加工 企业,制成符合客户需求的面板模组,最终送往下游组装厂。 盖板玻璃原片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 力最强。 目前,高端盖板玻璃原片市场由国外企业垄断,根据中玻网数据,美国康宁在智能手机盖 板玻璃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受益于市场份额、专利封锁和技术积累,其产品性能领先,是所有其 他产商追赶对象。 国内有能力生产高铝及更高性能锂铝盖板玻璃、微晶玻璃的企业较少,主要使用 成品率较低但技术积累较充分的浮法工艺进行生产。 近年来,随着国产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国内 电子玻璃企业通过较显著的价格优势持续推进配件国产替代,逐步实现技术积累和追赶。


盖板玻璃原片在成型后还需经过二次盐浴强化,加强表面强度。 其核心性能在于抗摔和耐刮,衡量 指标是压应力、离子交换深度,两项指标决定了产品抗摔耐划性能,并通过跌落测试体现。 仅从已 公布的发明专利看,旗滨集团目前产品性能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 距。 此外,盖板玻璃原片的市场开拓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原片企业需要通过下游客户反复考察及验 收认证方可进入其物料资源池。

旗滨集团下属孙公司湖南旗滨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素管生产项目一期于 2021 年 1 月点火,10 月进入商业化运营,产品包括无色和琥珀色玻管,可用于生产注射器、卡式瓶、安瓿 瓶以及西林瓶等包装材料。 未来,湖南二期项目、绍兴旗滨新材料产业园 2 条日熔量 25 吨中性硼硅 药用玻璃生产线将陆续投建。

作为药包材料使用的玻璃制品由于长期与药品接触,需要有较好的耐水性、耐酸性和耐碱性。 欧洲、 美国、日本药典均要求使用各方面性能较好的中性硼硅玻璃包装水针剂。 中性硼硅玻璃指成分中三 氧化二硼大于 8%的硼硅玻璃,生产工艺分为模制与管制,前者技术难度低,产品瓶壁厚,多用于制 作输液瓶等大瓶,后者技术复杂,产品相对较薄、容量小,多用于生产生物制剂药瓶。 管制瓶的需 求高于模制瓶,其市场由美国康宁、德国肖特、日本电气硝子三家国外企业所支配。


我国长期以来使用价格便宜但易影响药品质量的低硼硅玻璃药瓶,药监局于 2019 年提高了注射剂药 包材标准,要求仿制药也需使用中性硼硅玻璃作为药包材。 今后中性硼硅玻璃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 并逐渐走向国产替代。 根据已公布的发明专利,旗滨集团目前产品质量参数达到国内药典一级耐水 性、一级耐酸性、二级耐碱性标准,棕色药用容器玻璃光学性能可满足欧洲、美国、日本药典的透 过率要求,但由于药用玻璃工艺区别于浮法工艺,且药包材行业区别于传统建材行业,公司产品良 率提升、质量把控以及市场开拓仍需一定时间的积累和转化。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盈利预测

财务分析

公司财务状况较好,多项指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在规模领先的同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成长性,营 收增速、利润增速、毛利率等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6年以来随着内部管理提升,各项指标稳步向好。 受益于 2021年浮法玻璃高景气高价格,以及深加工产能投放,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将持续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较强,杠杆率较低,利润上涨空间大。 与同行业相比,公司 ROE 位于行业 较高水平,盈利能力较强。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优化管理的举措,公司产品销售净利率持续提升, 资产周转速度加快,杠杆水平下降,共同促使 ROE 稳步上升。 公司权益乘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公 司在 2015 年完成对浙江玻璃的收购后,持续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负债率,目前,较低的杠杆率给予 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 此外,公司现金流控制稳定,有较强的营运能力,随着未来产能放量,公 司现金流状况有望继续向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精选报告来源:。 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下一篇:天津高频铸造机价格(文玩电商能不能成为电商界独一无二的NFT)
上一篇:怀孕的人梦见坏西瓜(怀孕的人梦见西瓜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