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寓意和象征(除夕的寓意和象征八个字)

2023-01-10 22:42:1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今天(2月4日)是除夕,而除夕夜是中国传统的“大日子”。 什么是“除夕”?除夕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除夕之时,咱就讲讲除夕那些事。

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 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 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2、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 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 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3、踩岁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 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 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5、不熄灯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 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一是为祖先照明,让祖先好好看看家里的变化;二是预示着来年前景光明。

6、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7、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8、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据说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总之,作为全年中的“大日子”,除夕的民间风俗因地域不同而各异,有些迷信的做法也被逐渐遗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民俗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构成了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

下一篇:梦见浅水里游泳(梦见浅水里游泳是什么预兆)
上一篇:梦见河豚鱼水中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