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多少钱(超声心动检查是检查什么的)

2023-01-10 21:37: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1

“买保险最怕的是什么?”


当然是买的时候容易,用的时候“拒赔”了。


真到七老八十,用的时候被拒赔了,确实坑了一辈子。


关于“拒赔”的新闻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甚至“拒赔”都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眼里对于保险的唯一关键词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我经常说,只要我们合理配置,如实告知,达到标准,保司也不敢不赔。


真正容易造成拒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并非保险公司“刻意”为之。


  • 连健康告知都没看,就稀里糊涂的签字购买了;
  • 投保的时候,面对健康告知,该告知的没告知,不该告知的说一堆;
  • 明知道自身有些身体异常,但是听销售人员说,不告知也能赔;


这些都会在未来理赔的时候,一旦涉及未如实告知,就有可能造成“拒赔”的风险


今天我们就说说:怎么看健康告知,如果有身体异常,如何告知?


健康告知是什么?


健康告知简单的说,就是投保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身体健康情况的问询。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健康告知的问询差异也比较大。


一般的健康险,比如重疾险,医疗险对健康告知的要求就比较高。


寿险和意外险相对对健康告知的要求就要简单很多。


毕竟健康险本身就是以疾病或者疾病医疗作为保险标的,想想也知道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健康的要求了。


如果你在购买的时候,不符合这个健康要求,在没有告知的前提下,就算你买了,将来即使是出险,保险公司也不会赔给你,甚至你交的保费也不会退还给你。


因为你违反了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只要知道一点,健康告知非常重要!!!如实告知非常重要!!!

这里一定要避免被任何人误导:


  • 不告知,投保后只要过了两年,就能赔;
  • 门诊,小病不用告知,保险公司查不到;
  • 不告知,销售口头承诺你,未来可以理赔;

如何看健康告知?


投保时,第一步就是健康告知。


认真阅读,逐条阅读,如实告知。

当然,如果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其实健康告知之前,你还有个工作要做。


整理健康档案。


很多人在投保的时候,连自己体检有没有异常都不知道,体检后体检报告都没拿。


问我:好像有XX结节,XX偏高,要不要告知?


自己都拿不准,我怎么知道?



投保前一定要自己整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健康档案。


包括但不限于:

  • 2年内的体检报告;
  • 2年内检查后医生建议复查或建议后续治疗的检查报告;
  • 如果有住院,完整的住院病历;
  • 确诊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报告,持续治疗或者服药超过十五天的治疗、服药记录,等


这些整理妥当,投保的时候,就不容易遗漏一些问题。


健康告知比较复杂,不同产品,健康告知的内容也不同,这里给大家总结1个原则3个注意


告知原则:有限告知



《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大陆地区的保险健康告知都是有限告之原则。


说简单点,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没有问到不用告知


举个例子:


在体检时,发现小三阳,在2021年6月份进行投保时。


产品在健康告知中只问到:“是否患有肝硬化”,并且关于肝部疾病没有其他的问询。


那么在进行健康告知的时候,就不用针对小三阳的异常进行告知,正常投保即可。


告知注意一:看清楚问询的时间范围


健康告知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问题都是有具体的时间范围的。

比如:

被保险人最近1年内是否有下列不适或症状:反复头晕、头痛、晕厥、抽搐、乏力、反复咳嗽、咯血、心悸、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身体任何部位的包块或肿物、紫斑、反复腹痛、黄疸、肝区疼痛、浮肿、耳鸣、血尿、蛋白尿、便血、关节肿痛、肌肉萎缩、反复发热、明显体重下降(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超过5公斤)、原因不明的皮肤或鼻出血、淋巴结持续肿大?


被保险人最近2年内是否做过以下一项或几项检查并且检查结果有异常并且被建议随诊、复检或进一步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造影、X光、B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病理检查、肌电图、肿瘤标志物检查、妇科检查、宫颈TCT检查、血液检查或其它检查项目,或正在等待任何检查/调查的结果?


这两类问询都有时间范围,一个是1年内,一个是2年内,如果是超出这个时间范围的上述问题,无须告知。


比如:

被保险人是否曾/正患有以下症状或疾病:乳房肿块/结节、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卵巢囊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TCT或HPV阳性、重度宫颈炎、葡萄胎或妊娠滋养系统疾病?


这项问询就没有时间范围,也就是只要确诊或者罹患过以上问题,就都需要进行告知。


简单来说,遵循原则一,问什么答什么,没有问到无需回答。


告知注意二:有异常,优先选择人工核保


很多同学保险意识比较弱,等到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异常和健康告知冲突,是不是健康有异常,就不能买保险了?


当然不是了!


健康告知是第一步,如果完全符合,那就简单投保就好了。


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就要进行告知,也就是告诉保险公司你的健康异常情况,由保险公司来判断是否承保,也就是所谓的“核保“了。


核保一般来说有2种方式5种结论


2种方式:智能核保人工核保

5种结论:健康体承保除外承保加费承保延期承保拒保


先说5种核保结论:


1:正常承保


这5种结果中,健康体承保是最好的,也就是保险公司把你当作健康体承保,不需要加钱,也不排除任何责任,针对异常内容,未来按照保单约定正常理赔。

PS:医疗险的话,涉及既往症条款的除外。


2:除外承保


除外承保是在不加费的情况下,某些特定的疾病或者异常未来是不理赔的。


这种往往是因为已经有的健康异常引发的理赔责任的免责。


比如甲状腺结节3级及以上,这种情况,绝大部分重疾,甲状腺类的责任就免除了,未来甲状腺涉及到的重疾,不理赔。


3:加费承保


在保障不变的基础上,需要多交一定比例的保费,保险公司依然愿意承保。


有一些产品,小三阳的核保结果就是加费承保。


总的来说前三种能买到还是不错的。


延期和拒保


延期和拒保就很麻烦了,延期就是说虽然没有拒保,但是目前也不卖给你,未来看你的身体情况再说,几乎等同于拒保。


最有一个拒保就不说了,直接就被拒绝投保了。


后两种结果麻烦点在于,一旦有延期或者拒保记录,未来投保其他保险产品时,往往都需要进行告知。


说完结果,再来说核保的过程,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


核保分为智能核保人工核保


绝大多数线上购买保险都支持智能核保,为什么要优先选择智能核保呢?


因为智能核保的核保结论,不投保,无记录!

智能核保是在投保前在手机端上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完成的,完成后直接出核保结果。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健康告知没有问到的疾病,即使智能核保中仍然有这一项,以健康告知为准,不用再核保。


告知注意三:如需人工核保,建议多家同时核保


当智能核保中没有对应的疾病,或者智能核保不能评估复杂的异常问题时,就需要进行人工核保了。


人工核保就是把详细的设计异常的资料,例如病历,检查单,体检报告等等上传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的核保专员人工进行审核,一般3-7天不等。


因为考虑到人工核保的时间周期和结论都不确定,而且人工核保出结论后,不论是否投保,都会在保司留下核保记录。


所以,建议同时选择2-3个产品,提交资料进行人工核保,根据不同保司的核保结论择优选择。


提醒大家:

1:资料一定要完整,尤其是住院病历或者体检报告;

2:拍照清晰,如实描述,不要过度描述。

3:提交健康告知问到的相关异常资料,没问到,无须提交。


安爸叨叨叨


今天还在跟一个网友聊天,往往健康的时候我们没有保险意识,觉得保险很遥远,等到需要的时候,可能投保已经非常麻烦,甚至被拒之门外了。


永远不要和风险做赌注,只有早晚,没有输赢。


如果可以启发到你或者帮助你,记得分享哦。


欢迎大家,评论或私信交流。

下一篇:水牛价格牛犊价格(牛价丨6月3日)
上一篇:超声心动图多少钱(不会健康告知)(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