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死时为什么大叫黛玉(贾母死时为什么大叫黛玉视频)

2023-01-10 20:43:2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贾母喜欢林黛玉,一直很好。 旁人所说的冷漠是别人后续写的,其所表达的并不是曹雪芹本意,况且娶薛宝钗也是王夫人和薛姨妈两人之间磋商的事,贾母不知其中的缘由。 贾母在生前的时候是非常喜欢林黛玉的,她一直很想撮合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恋爱故事,只不过由于贾宝玉自己的性格如此,加之贾宝玉自己不争气,这段爱情故事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这段爱情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进展,而贾母在死之前之所以一直呼唤黛玉,主要是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这个外孙女。

贾母在临死前大喊黛玉,这足以意味着黛玉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对黛玉人生的一种慰藉。

可真的会有这样的结局吗?

小说《红楼梦》给了黛玉极不平凡的身世,她本是太虚幻境的绛珠仙子;小说的作者也一定不会浪费这份身世,作者一定会用黛玉这至纯的眼光,去看尽人世间的虚伪与无奈。

黛玉的死,会透露着整个荣国府在衰落前各种无奈的抉择;黛玉的死,会带着无奈的凄凉;黛玉的死,会死在贾母之前。

只有这样,才会尽展血淋淋的人生;也只有这样,金玉良缘才显得无比现实。

一.黛玉之死无处话凄凉

红楼未完,林黛玉是怎么死的,在每位读者的眼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不可能的却是调包计,黛死钗嫁,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这么写对比是有了,也能赚尽读者的眼泪,可这么做根本不现实!

薛宝钗同样是世家的大小姐,绝对不可能顶着黛玉的名字出嫁。

这么做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所以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黛玉这个角色,是作者对人生美好的全部寄托。 所以这个角色会死得哀怨、死得凄婉,但却一定死得清清白白。

这份真情,不容亵渎。

大观园中的女儿,不会永远生活在这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中。 她们会长大,然后面对着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句话本来就是一句谶语,也许会指迎、探、惜三人;也许会指三个美好的春天。

但无论如何,当迎春被中山狼折磨致死后,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将会走进她们人生宿命的悲剧中。

抄检大观园,意味着这个腐朽的大家族失去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这个大家族,会直接进入极速衰落的过程。

荣国府早已风光不再,所以贾家需要利用各种关系去攀高枝。

探春被选中和亲,会是荣国府最后的高光时刻。

公主琵琶幽怨多,任谁都知道,和亲公主没有一个有好结局。

如果是鼎盛时期的荣国府,没有人敢选他们家的女儿去和亲;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荣国府,只能无奈地接受。

然后呢?

一帆风雨路三千,这么长的路,探春不可能一个人去。

于是谁去送亲?

自然是贾琏和贾宝玉,这些荣国府的男人最合适。

千万别把贾宝玉总是当成小孩子,在那个时间段他大概有十八岁左右了。

当宝玉前脚一走,黛玉的婚事、和金玉良缘会同时被提上荣国府的日程。

探春和亲,会让荣国府为了这个虚热闹花上一大笔银子,就像当年的元妃省亲一样。

此时的荣国府将彻底入不敷出!

而那时的荣国府将怎么办?

如果撑不住一个国公府的架子,整个贾家将会彻底倒塌。

那个时候贾母也很无奈,她无奈地发现,宝黛的婚事她再也护不住了。

荣国府大量亏空,这时最需要需要钱,而且是大笔的钱。

出身书香门第的林黛玉,堵不上这个窟窿。

此时用来堵这个窟窿的,只能是贾宝玉。

荣国府这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成就金玉良缘,用贾宝玉高贵的出身,来换钱。

而薛家呢?

用薛宝钗带来的大比陪嫁,换可以留在贵族圈中的入场券。

此时没有感情,更没有第三者,婚姻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而那时的黛玉呢?

荣国府连自己的女儿都要舍出去,林黛玉作为一个亲戚,她的婚姻更是直接,必然是同权贵做利益上的交换。

而这位痴情的姑娘能怎么办?

在那个婚姻是长辈做主的时代,她毫无办法。 于是这个痴情的姑娘,只能默默的流干自己最后一滴相思泪。

当黛玉流血泪的时候,就意味着她生命的终结。 哪怕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会等来宝玉归来的消息。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黛玉之死也许会比第97回还要惨,那时探春已经出嫁,没有人会在身边守着她;那是荣国府所有的人,都会紧张而忙碌地张罗着金玉良缘……

那时的黛玉身边,也许只有紫鹃与雪雁,会为了主人而悲鸣,声声泣血……

而等来的,也只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亲情这东西,在豪门公府中是不存在的。

二.并不对等的亲情

在荣国府内,真正疼爱黛玉的,也只有她的外祖母贾母了。

其余的人对黛玉,最多是同辈间有几分友情。 根本不能上升到,挚爱亲情的那种高度。

黛玉的两位舅母,邢夫人对黛玉无感;王夫人则一心支持金玉良缘。

没有人真心疼爱于她。

所以在荣国府内,在黛玉的眼里,贾母是她唯一的亲人。

可在贾母的眼里呢?

贾母首先是这个公侯府第的最高统治者;然后是贾赦、贾政的母亲;她还有众多的孙辈,和重孙辈……

贾母能给黛玉的爱,其实非常有限。

贾母是一个历过风雨、看过人生之人,这直接导致了,这位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极为现实!

贾母真真正正地经历过生死,她最疼爱的小女儿贾敏死了,又怎么样?

对贾母来说,贾敏可比黛玉亲多了。

贾母依然享尽繁华,她不会哭哭啼啼地过日子。

其实贾母一直支持宝黛婚姻,因为黛玉与她至亲的血脉,符合她的核心利益。

而金玉良缘,则会使王夫人拿到荣国府控制权,那必是贾母所不允许的。

而此一时,彼一时。

当荣国府已经衰落到,需要用大笔银子堵窟窿时,那时候银子最重要,什么门第、挚爱、亲情全都不可靠。

为了支撑荣国府的架子不倒,那时的贾母也会妥协,金玉良缘的婚姻会进入倒计时。

而林黛玉呢?

那时这个无助的小姑娘会发现,她已经被亲情挚爱全部抛弃。

贾母绝不会为了林黛玉这个小姑娘,去放弃整个荣国府;

贾宝玉呢?就算他回来了,也没有对抗整个家族的能力与勇气。

如果能利用林黛玉去攀附权贵,那么这姑娘还算有几分利用价值。

可至情至性的林黛玉,无法容忍这样事情的发生。 等到她生命中的最后的一段日子,她几乎只求速死。

质本洁来还洁去,最后的林黛玉,也只是黄土垄中的白骨,却只有相思无尽处。

在黛玉生命的最后,她的外祖母、舅舅、舅母,的心思全不会花在她的身上。 无人会给她,任何的照顾与安慰。

在黛玉生命的最后,会看尽人世间一切的虚伪,污浊的人间,真的容不下这颗世外仙姝。

于是她走了,终究是为作者的心灵留下了一方美好的净土。

而那时荣国府的人,会把全部的力量用在家族内斗上,越是衰败的家族,对钱财就越贪婪,哪有人会给黛玉半分怜悯。

而当时的贾母呢?

她的心思、忧虑同样会花在整个荣国府身上。 她的死也是因为年龄大了,受不起因为抄家从云端落到泥土中的巨大打击。

也许贾母承受的还不止是这些,她会在整个抄家的过程中看到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

那时为了一己私欲,亲情是可以出卖的;

那时为了自己不受罪,至亲是可以攻击的;

那时为了干净的吃食,名节可以是可以用来交换的……

贾母死前会惦记着黛玉吗?

那真是太高估人性了。 不会的。

她为之惊惧而忧虑的,只会是渺茫的未来。

黛玉的人生,只有花落人亡两不知。

下一篇:未婚者梦见美人(梦见抱美人)
上一篇:梦见一棵美人蕉(女人梦见美人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