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里面烂还痒怎么办(两个脚趾头中间烂还痒怎么办)

2022-04-06 01:25:0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7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传播,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类型的脚气药物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脚气的药物治疗以及治疗的同时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

脚癣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这种真菌喜欢生活在25-37度左右、湿度中等、中性酸碱的环境中,所以夏天是它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很多人平日不注意足部卫生,很容易出现足癣。其次,足癣的传染性很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传播,所以只要与致病菌密切接触就可以感染。目前,药物是足癣的一线治疗手段,但由于不同类型足癣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合理用药,导致足癣经常复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足癣的药物治疗方案。

足癣病的分类脚癣

足癣的临床表现多为趾间红斑、脱屑、皲裂和浸渍,伴有瘙痒,严重者可见糜烂和溃疡。根据皮损形式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擦蚀型和鳞状角化型,但临床上可同时存在几种类型。

①水泡型

泡罩型

发生在脚边和脚底,自觉痒。初期以小水泡为主,呈团状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清晰。干燥吸收后,特别痒。严重者可见足底水泡与足缘相连,部分形成大水泡,甚至出现水泡液脓疱。

②层间侵蚀型

冲间侵蚀型

4-5、3-4趾是最常见的,多见于脚汗多、经常浸水或长时间穿不透气鞋的人群。临床表现为足趾糜烂、浸白。如果去除浸润美白的上皮,可以看到下面的红色表面,可能会有少许渗出物。瘙痒明显的患者易发生局部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丹毒或下肢蜂窝组织炎。

③鳞屑角化型

鳞状角化型

足底、足缘、足跟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小斑块)轻度:足跟、足缘、足底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属于轻度鳞状角化。严重表现:足部、足跟、足缘等严重皲裂。有出血孔,有出血的属于重度鳞屑性角化病。

不同类型足癣病的用药原则

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消灭致病菌,快速缓解症状,防止复发。足癣可采用外用药、口服药或两者结合治疗,但治疗时应考虑足癣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关键因素。

①水泡性足癣

咪康唑乳膏

对于水泡型,经常使用无刺激性的溶液或面霜进行外擦。常规治疗可外用复方苯甲酸酊和十一烯酸软膏,或浸泡在10%冰醋酸溶液中,或涂1%特比萘芬乳膏和咪康唑乳膏外用,每日1 ~ 2次,连用4周。

②摩擦引起的糜烂性足癣。

水杨酸溶液

间歇性糜烂型可用温和的膏剂或散剂治疗,使局部收敛干燥,再用霜剂等其他剂型。这种类型保持局部干燥非常重要。所以要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切勿用水、肥皂或划痕清洗。使用时,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3%硼酸溶液浸泡,再涂上含5%水杨酸或5% ~ 10%硫磺的粉剂,或局部涂上足癣粉、足疗粉,每日一次,连用15天。渗出不明显时,可外用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等抗真菌药物。

③鳞状角化型足癣

复方苯甲酸软膏

鳞状角化型足癣通常通过口服结合局部抗真菌药物来治疗。外用有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唑软膏、水杨酸软膏等。可外用,每日2-3次,连用4周。伊曲康唑200mg/次或特比萘芬250mg/次,每日口服1次,连用4周。

注意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很多抗真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时如果有相关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应。

①咪康唑

咪康唑

咪康唑局部应用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疹、红斑等。,而且如果浓度过高,很容易侵蚀皮肤。因此,临床上应使用咪康唑洗剂。如果涂了少量的面霜,要均匀的擦,避免浸泡。

②克霉唑

克霉唑

可能出现过敏和刺激性症状,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过敏,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③联苯苄唑

联苯苄唑

可能出现局部过敏症状,如瘙痒、烧灼感和红斑;很少有人有灼痛和脱皮。每天使用一次,但最好在晚上休息前使用。

④环螺酮胺

环螺酮胺

偶有局部刺激症状,偶有接触性皮炎,对眼睛等粘膜有腐蚀性。如有烧灼感、红肿等。在用药现场,应停止服药,冲洗局部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

药物治疗足癣病的一些注意事项

①症状消失后,必须延长用药时间。

脚癣的病原真菌往往生活在皮肤鳞片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温暖潮湿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导致脚癣复发。因此,即使症状消失,仍应服药1-2周,以彻底根除真菌。

②绝不滥用激素类药物。

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

脚气是一种传染病。激素类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疾病,但由于抑制免疫功能,会促进真菌繁殖,加重疾病。因此,《指南》建议,对于部分皮肤炎症严重、瘙痒严重的患者,建议局部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激素绝不能单独使用,只要炎症和瘙痒缓解,激素治疗必须立即停止。因此,足癣患者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激素。

③外用药物无效后,必须与药物合用。

单纯外用药物对足癣和复发性足癣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差。与局部治疗相比,口服抗真菌药物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具有疗程短、给药方便、无遗漏病灶、患者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皮损广泛或受累面积大、角化不全、局部治疗依从性差或疗效差的足癣患者。

(4)如果有细菌感染,一定要先抗菌。

足癣感染细菌时,应先进行抗菌治疗,待细菌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抗真菌治疗。当出现局部混合菌感染时,待诊断明确后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⑤外用药物时减少肥皂的使用。

外用期间尽量不要冲洗烫伤患处皮肤,使用或不使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延长抗真菌药物在体表停留时间,巩固和提高疗效。

⑥小心使用去角质剂。

常用去角质剂,如水杨酸制剂,常用于局部治疗手足癣。作用机制是部分去除含有癣菌的角质层。然而,临床去角质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去角质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不宜用于明显的皮肤损伤,以免引起刺激症状。

总结

足癣的药物治疗非常复杂和规范。只能根据具体分类使用对症药物,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根除足部真菌。其次,治疗脚癣的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好有专业医生指导,防止意外发生。

生活中,脚癣咨询医生的人很少。很多人用中药治疗足癣,甚至很多人听偏方,却不太了解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导致不良后果。下一章我们就来说说中医治疗足癣的思路,有兴趣的可以继续来点小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和朋友有相关问题,请与他们分享这篇文章。谢谢你。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小武-小武健康科学站的头条,趁早别迷路。

参考文献:《中国手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

手足癣诊疗指南(2017年修订版)

#健康的夏天# #健康之星计划# #民间零零计划#

下一篇:扫描件怎么弄(扫描件和复印件的区别)
上一篇:有关月亮的故事(关于月亮的幸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