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王牛价格(全国各地都适合养什么牛)

2023-01-05 19:26:5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32

养牛人要想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环境资源、市场需求等条件,综合分析各个品种的适应性、生产力等特点,加以比较、合理取舍后,选择最为恰当的肉牛品种。 肉牛养殖的选择方法具体应遵循适宜性、适时性、适用性、适应性等四项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按照区域特点选择肉牛品种

我国的肉牛品种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与区域的资源、市场、区位、产业基础相适应。

1.南方区域。

南方区域指秦岭、淮河以南的部分省区,包括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海南、重庆、贵州、云南及四川东南部等广大区域。 该区域农作物副产品资源和青绿饲草资源丰富,但肉牛产业基础薄弱,地方品种个体小,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该区域内的养殖户,建议使用婆罗门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婆罗门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2.中原区域。

中原区域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 该区域农副产品资源和地方良种资源丰富,最早进行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 该区域内的养殖户,建议使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和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该区域的原生牛品种,如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郏县红牛、渤海黑牛等,经长期驯化形成,具有适应性强、产肉率高的特点,也是优先选择的肉牛品种。

3.东北区域。

东北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饲料原料价格低,肉牛生产效率较高,平均胴体重高于其他地区。 该区域内的养殖户,建议使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以及黑毛和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该区域内的地方品种,如延边牛、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等,具有繁殖性能好、耐寒耐粗饲料等特点,也可考虑选择使用。

4.西部区域。

西部区域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西部及四川西北部。 该区域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积较大,引进美国褐牛、瑞士褐牛等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后,在地方品种改良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区域内的养殖户,建议使用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适宜选择的国内品种主要有新疆褐牛、秦川牛。 四川西北地区耗牛品种和数最相对较大,已形成优势产业,应重点推广大通耗牛等耗牛品种。

二、适时性原则:按照市场要求选择肉牛品种

肉牛养殖直接面向市场,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将市场需求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参考依据。 市场的需求就是最佳的商机,市场需求什么样的牛肉产品,养殖户就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肉牛品种。 不合时宜的产品肯定不会有通畅的销路。

1.瘦肉市场。

市场需求脂肪含量少的牛肉时,可选择使用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比利时蓝白花牛等引进品种的改良牛,或者选择荷斯坦牛的公犊。 改良代数越高,其生产性状越接近引进品种,但只有饲养管理条件与该品种特性一致时,才能充分发挥该杂种牛的最优性状。 上述品种主要在农区圈养育成,若改用放牧方式,饲养于牧草贫乏的山区、牧区则效果不好。 不管在什么地区,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必须满足需要才行,否则,很难获得理想的日增重。

2.肥肉市场。

市场需要含脂肪较高的牛肉时,可选择地方优良品种,如晋南牛、秦川牛、南阳牛和鲁西牛等,这些品种耐粗饲,只要日粮能量水平高,即可获得含脂肪较多的胴体。 除了地方品种,也可选择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短角牛等引进品种的改良牛。 需要注意的是,除海福特牛以外,引进品种均不耐粗饲,需要有良好的饲料条件。

3.花肉市场。

花肉即五花肉。 高品质的五花牛肉,脂肪沉积到肌肉纤维之间,形成红、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俗称“大理石状”牛肉或“雪花”牛肉。 这种牛肉香、鲜、嫩,是中西餐均适用的高档产品。 可选择地方优良品种以及安格斯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短角牛等引进品种的改良牛。 在高营养条件下育肥这类牛,既能获得高日增重,也容易形成受市场欢迎的五花肉。

4.白肉市场。

白肉用犊牛育肥而成,肉色全白或稍带浅粉色,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价格比普通牛肉高出数倍。 白肉可分为小白牛肉和小牛肉两种。 用牛奶作日粮,养到4~5月龄、体重150千克左右屠宰的肉叫小白牛肉;用代乳料作日粮,养到7~8月龄、体重250千克左右屠宰的肉叫小牛肉。 生产白肉的品种,以乳用公犊最佳,肉用公犊次之。 市场需要白肉时,选择乳牛养殖业淘汰的公牛犊,低成本也可获得高效益。 选择经夏洛来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等优良品种改良的公犊,也可培育出优质的犊牛肉。

三、适用性原则:按照经济效益选择肉牛品种

肉牛品种的选择,还需考虑该品种是否具有市场优势,不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种,产品价格低且销量有限,养殖效益不高。 即使在品种确定的前提下,也应综合考虑个体是否具有杂种优势、性别优势和外貌优势。 各种优势都具备的品种或个体具有最大的适用性,是养殖户最佳的选择。

1.考虑产销关系。

生产“白肉”投入很大,必须按市场需求量有计划地进行,不能盲目扩大生产。 “雪花”牛肉在餐饮行业市场较广,是肥牛火锅、铁板牛肉、西餐牛排等销售渠道优先选用的产品,但成本较高,市场风险相对较大。 所以,牛肉生产应按市场需求,做到以销定产。 最好建立自己的供销体系,或者纳入已有的供销体系中。 没有稳妥可靠的销售渠道,无法很好地适应牛肉市场需求,只能选择生产普通牛肉的品种。

2.考虑杂种优势。

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培育的改良牛,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饲养成本。 选择具有杂种优势的改良牛,养殖效益相对较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优良多元杂交体系、轮回体系,进一步提高优势率;也可按照市场需求,利用不同杂交系改善牛肉质量,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3.考虑性别特点。

在确定肉牛品种的前提下,适度考虑肉牛个体的性别特点,对养殖效益也有一定的影响。 公牛生长发育快,在日粮丰富时可获得高日增重和高瘦肉率,生产瘦牛肉时应优先选择。 相反,如果生产高脂肪牛肉与五花牛肉,则以母牛为宜。 但需要注意的是,母牛较公牛多消耗10%以上的精料。 阉牛的特性处于公牛和母牛之间。 如果使用去势的架子牛,应在3~6月龄时去势,这样可以减少应激,显著提高出肉率和肉的品质。

4.考虑体质外貌。

在选择架子牛时,应该注重外貌和体重。 肉牛体型要求发育良好、骨架大、胸宽深、背腰长宽直等。 一般情况下,1.5~2岁牛的体重应在300千克以上,体高和胸围最好大于该月龄牛的平均值。 另外还要看毛的颜色,角的状态,蹄、背、腰的强弱,肋骨的开张程度,肩胛的形状等。 四肢与躯体较长的架子牛,有生长发育潜力;若幼牛体型已趋匀称,则将来发育不一定很好;十字部略高于体高和后肢飞节高的牛,发育能力强;皮肤松弛柔软、被毛柔软密致的牛,肉质良好;发育虽好但性情暴躁的牛,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体质健康、10岁以上的老牛,采用高营养水平育肥2~3个月,也可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但不能采用低营养水平延长育肥期的方法,否则,牛肉质量差,且会增加饲草消耗和人工费用。

四、适应性原则:按照资源条件选择肉牛品种

在适应大环境、大市场需求的同时,养殖肉牛还必须与当地局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相适应;如果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与引入地差距太大,肉牛无法适应,就根本谈不上经济效益。 在这方面,农区、牧区、乳业区各有不同的选择侧重点

1.农区。

农区以种植业为主,作物秸秆多,可利用草田轮作饲养西门塔尔等品种的改良牛,主要目标是为产粮区提供架子牛,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而在酿酒业与淀粉业发达的地区,充分利用酒糟、粉渣等农副产品,购进架子牛进行专业育肥,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好的经济收益。

2.牧区。

牧区饲草资源丰富,养殖业发达,肉牛产业应以饲养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引进品种的改良牛为主,主要目标是为农区及城市郊区提供架子牛。 山区也具有充足的饲草资源,但肉牛育肥相对困难,也可以借鉴牧区的养殖模式,专门培育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改良牛的架子牛。

3.乳业区。

乳牛业发达的地区,以生产白肉最为有利,因为有大量乳公犊可以利用,并且通过利用异常奶、乳品加工副产品等搭配日粮,也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乳业区可充分利用乳牛公犊和淘汰乳牛等肉牛资源。 这类肉牛的特点是体型大、增重快,但肉质相对较差。

另外,养殖户还要注意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海拔、地形、土壤、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等。 如果跟引入品种地区的环境条件一致或相似,就意味着有了养好该品种肉牛的基础。 牛是喜晾怕热的动物,如果气温过高(30℃以上),往往会成为育肥的限制因子,因此,南方气温较高的地区,应选择耐热品种,如圣格鲁迪牛、皮尔蒙特牛、抗旱王牛、婆罗福特牛、婆罗格斯牛、婆罗门牛等品种的改良牛。

下一篇:本命年的人梦见别人的内脏(本命年梦见别人死了)
上一篇:欧阳再田书法价格(欧阳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