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熊猫烟多少钱一包

2023-01-05 01:23: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6

前言

图 邓小平和周总理

周总理和邓小平在革命期间就已经建立了深厚情谊,一起度过了那段峥嵘岁月,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更是互相欣赏,互相帮助,邓小平就曾这样回忆:

“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就在一起住,对于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 全国人民都尊重他。 ”

周总理邓小平闲聊提及陈毅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在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压力之下,他的身体状况愈下,再加上长时间睡眠不足,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担心。

1967年2月2日,周总理经过医生诊断发现,已经患有心脏病,次日,工作人员和几位老帅便在他的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大字报,并耐心劝说一定要多加休息,身体第一,周总理看过之后签字答复: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图 周总理

然而在4月在处理广交会的问题时,他又因为长时间未能休息,直接引发心绞痛,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总理每晚睡前都会吸氧,并坚持服药。

1972年5月12日,保健医生张佐良在为周总理照例进行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意外看到了四个红细胞,经过仔细诊断之后发现,74岁的周总理已经患上了膀胱癌。

1973年3月10日,中国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等到这件事情顺利结束之后,病重的周总理向中央提出申请,请两周病假稍作缓解。

3月29日下午,一辆“大红旗”轿车从繁华的东华门驶出,通过热闹非凡的王府井大街,继续向南开去,车内周总理和邓小平挨着靠在汽车的后座上,一言不发,仿佛都在沉思着什么。

图 周总理

过了一会儿之后,邓小平拿出了一包熊猫牌的香烟,转头看向周总理,当时的周总理一脸疲惫,让人心疼,邓小平想了想,又将那包香烟放回了衣兜。

周总理见状认真地说道:“想抽就抽吧,给我一支。 ”

邓小平听过之后很是惊讶,并陷入了两难,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拿出了那包香烟,抽出一支递给周总理,并帮他点燃。

周总理不顾自己的身体,猛吸几口之后,开始不停地咳嗽,同样他的身体也随之抖动,暗沉的脸上有了一丝血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缓过来,并拿起手中的烟头,看着邓小平严肃地说道:“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不能让小超知道。 ”

当时邓小平心中五味杂陈,难过地开口:“你这就是在拼命哟。 ”

图 邓小平

周总理不以为然,笑着回答:“不碍事,我也想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几天,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

紧接着邓小平又痛心地问道:“还记得我69年离开北京的时候,你的身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这才过了多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 ”

周总理听过之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岁月不饶人啊,我也是老了。 ”

“这么多大事都需要你操心,你也属实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总是想起你之前说过的那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邓小平感慨道。

周总理掐灭手中的香烟,转头继续问道:“这些天你也出席了几场会议,为何很少发表自己的言论。 ”

图 周总理

邓小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离开已经有些日子了,想多听听,多看看,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再发言。 ”

周总理点头表示认可:“一定多深入调查研究,但是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邓小平爽朗地笑道:“看来这次回来的不是时候啊。 ”

周总理严肃地开口:“家中无鬼,何请钟馗。 ”

“我的运气可没你好,可能是凶多吉少了,难逃此劫啊。 ”邓小平玩笑道。

周总理听他这样说,忍不住哈哈一笑:“你这个人经历了不少磨难,每次都能安然度过,这倒是真如陈毅同志当时所说:你吉人自有天相啊。 ”

图 陈毅

邓小平听过之后一头雾水,怀着好奇心问道:“陈老总啥时候这样说过。 ”

这时周总理陷入了沉思,很多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过了一会儿笑着说道:

“有一天旅欧支部开完会,陈毅给你看手相,端详了半天,说:'哎哟,好手相啊!命属龙,八月生,我这小老乡吉人天相,将来必成大业。 '大家齐声嚷着非要你请客。 ”

邓小平听过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笑着回答:

“陈老总一顿胡诌,搞得我好不尴尬。 我这穷光蛋,浑身莫得一个铜板,哪个敢打牙祭。 后来还是你出去当了皮夹克,换回来几十个面包圈,众人才免遭饿肚子之苦。 ”

陷入回忆的周总理一直面带笑容,看着邓小平继续说道:“你这个子不大,吃得倒不少,十二个面包圈完全不在话下,当时陈毅同志都急了,不停地说着:有失风雅。 ”

这时邓小平也回忆到不少往事,发出了深深的感慨:“当年你和陈老总就像我的好大哥一样,给予我无限关怀。 ”

图 陈毅和周总理

周总理邓小平建立深厚情谊

1920年,22岁的周总理从天津出发前往上海,登上了去往法国的邮轮,在欧洲他边学习边工作,并深入了解当地现状,而邓小平也在同年10月与一群四川进步青年一同加入到赴法勤工俭学的行列中,积极宣传革命。

就这样,16岁的邓小平认识了意气风发的周总理,他们不仅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相互帮助的朋友。

1923年,他们二人共同编辑出版了革命刊物《少年》,后改名为《赤光》,周总理所担任的是总负责人以及策划,邓小平以及李富春等人从中协助,当时他们怀着一腔热血,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加班编印刊物。

图 年轻时期的周总理

因为没有足够的条件,不论是商讨还是办刊,他们都只能在周总理所居住的那间出租屋里,为了能够攒钱继续,他们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常常面包加开水直接解决,虽然说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但他们依旧信心满满,从未言弃。

李富春主要负责发行,邓小平和李大章就以刻蜡板和油印为主,当时的邓小平不仅仅字迹工整,而且干劲十足,给周总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有时邓小平太过于投入,便会搞得脸上、手上都是油墨,同志们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并称他为“油印博士。 ”

图 年轻时期的邓小平

除此之外,周总理和邓小平还一同创办了“中华豆腐店”,当时在中国赴法的留学生中,大部分人都是出生贫寒,只能勤工俭学,但有时遇上经济不景气,他们的生活便更加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决定想一办法来共渡难关。

最终他们接受周总理的提议,以邓小平为主负责创办了“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到店帮忙,他们有说有笑,提出了不少实质性的建议,不仅仅豆腐店的规模越做越大,而且还增加了不少品种。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留学生们的生活逐渐好转之外,还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不少经费,随着周总理和邓小平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越发深厚,后来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就曾问过父亲:“在留法的这些人中,你和谁的关系最为密切?”

图 邓小平

邓小平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兄长看待,而且我们待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最久的。 ”

从1927年年底开始,周总理和邓小平大概有一年半朝夕相处的时间,中央的一些具体事务交由周总理负责,有什么大事也都能向他请示,而邓小平主要管理日常工作,在这期间,他们一直住在一栋楼里,共同奋斗。

1952年,邓小平在安排之下前往北京工作,并协助周总理,在往后的多年中,邓小平一直敬重周总理,而周总理也对他赞赏有加,他们二人彼此理解,互相信任,并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形成了一定默契。

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就曾经回忆道,父亲每次在提及周总理的时候,总是神采奕奕,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除此之外,他们两家之间的互动也十分频繁。

图 邓小平

在邓朴方小的时候,邓小平就让他们管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叫姑妈,只因为他们姓氏相同,不过后来也没叫起来,邓小平在闲暇之余总是喜欢去周总理家串门,并常常一起看足球。

有时候到了礼拜天他们还会带着孩子到野外郊游,吃野餐,周总理十分喜欢孩子,总是逗他们玩耍,有一次他便亲切地问道:“你们家是谁管钱啊?”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邓楠在管,这时周总理继续笑着说:“原来如此,看来你也是总理啦,你的官都和我一样大了。 ”

当周总理得知邓朴方的弟弟叫做“飞飞”时,他的眼神中划过一抹惊讶:“奥,你和我同名啊。 ”

图 周总理

这时候孩子们才终于了解到原来周总理曾经有一个笔名就叫做“飞飞”,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仅十分喜爱周总理,同样也十分敬重周总理。

周总理病重不忘帮助邓小平

其实不仅仅邓小平对周总理处处照顾,而且周总理对他也格外关心,有一次,周总理到他家串门,进入屋内之后发现,门口竟连一个警卫都没有,便皱眉说道:“这怎么能行呢?”后来就亲自加了一个哨。

1969年,邓小平一家前往江西生活,起初他们在安排之下暂住在赣州,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便赶忙联系江西省“革委会”相关负责人,并说明邓小平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从前那般硬朗,希望能够调动到南昌附近,安排一个环境的不错的住处,闲来无事也能在院子里散散步。

图 周总理

1973年,邓小平接到返回北京的通知,而周总理的病情也逐渐加重,当时的他最好是住院接受治疗,静养一段时间,但是为了处理邓小平的事情,他亲自出席多次会议,并与参会人员反复商量。

一直到这件事情顺利结束之后,周总理才决定向政治局说明自己的情况,请假接受治疗,并向毛主席作出汇报。

3月28日,邓小平与李先念一同前往人民大会堂面见周总理,当时周总理正坐在最边上的靠背椅上等着,看着他们前来,嘴角一直挂着笑容,并主动起身相迎,随后紧紧地握着邓小平的手,叫了一声:“小平同志。 ”

周总理在玉泉山养病治疗期间,邓小平和妻子卓琳曾亲自前去看望,邓颖超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早早地便等在门口,卓琳当时十分激动,与邓颖超拥抱时热泪盈眶。

图 邓颖超和周总理

在这期间,周总理十分关心邓小平的身体,并特地交代道:“你们要找保健医生,那就去找吴家的,卓琳,这件事情你可千万不能忘。 ”

周总理和邓小平之间的交情,有时候就体现在很多细节上,他们总是能深入地为对方考虑。

1974年年底,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愈下,医护人员们看在眼里十分着急,并希望他能够尽快住院接受手术,但是四届人大迫在眉睫,他必须赶往长沙向毛主席作出汇报。

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叶剑英特地交代医疗组的成员全程跟随,不论如何一定要稳住周总理的病情,以他的安全为主,当时周总理肩负重任,就算抱病也坚持亲自飞往长沙。

图 叶剑英和周总理

经过了两天的洽谈之后,毛主席心情大好,并且还和周总理提及了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 ”

1975年9月7日,周总理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在这期间他就曾严肃地说道:

“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今后的工作由小平同志担任,小平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国务院的工作,我相信他完全能够胜任,完全能够继续贯彻党的方针路线。 可以完全相信小平同志一定能够完全贯彻中国共产党对内对外的方针。 ”

9月20日,周总理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他叫了声:“小平同志。 ”

邓小平听到后赶忙来到他身边,看着日渐消瘦的周总理,他担心不已,这时周总理对着他认真地说道:“小平同志,你这一年多的工作证明,你比我强得多。 ”

周总理就算是在病重期间,也不忘帮助邓小平,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而邓小平也一直将这些事情铭记在心,从不会忘。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举国悲痛,邓小平怀着沉重的心情为他致悼词,虽然说他们二人的性格并不相同,但在长时间的了解和密切配合下,早已形成默契,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他们共同战斗,为国为民贡献,他们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下一篇:牙齿有个洞补牙多少钱(补牙花了2W多亏吗)
上一篇:研究生一年学费多少钱(金融研究生一年学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