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米多少钱一斤(尤氏没有吃到的)

2023-01-04 22:27: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6

贾母所吃“御田胭脂米”,应是曹頫在南京种植的

张桂琴

“御田胭脂米”,简称胭脂米,源自古老的胭脂稻,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 御田胭脂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非常美味,如果和白米混煮,能够使白米染上同色发出同样的香气(参考百度词条)。 国内现存的“御田胭脂米”包括康熙胭脂米、尧帝胭脂米、皇宫胭脂米等,这种米熬粥吃非常好。 《红楼梦》里,贾母等主子吃的“御田胭脂米”应是康熙胭脂米。

一、贾母食用“御田胭脂米”

1、贾府的“御田胭脂米”系庄头进贡

《红楼梦》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快过年了,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向宁国府进贡,贾珍接过单子,看到的是: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

进贡的物品蔚为大观,却远远低于贾珍的预算,“……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乌进孝听了,忙道:

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 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那府里”,指的是荣国府,荣国府的庄头也会进贡“御田胭脂米”。 乌进孝进贡,也引出了贾珍与贾蓉父子的一段对话,点出了荣国府入不敷出的窘境:

贾珍道:“……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 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 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

贾琏夫妇找鸳鸯借当,本以为做得保密,怎奈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仅邢夫人知道了,宁国府的贾蓉等人也都知道了。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邢夫人趁机揩油,贾蓉认为荣国府是真的穷了,贾珍则认为是王熙凤在捣鬼: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 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 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 ”

这一段文字展示出贾珍虽然混帐,却并不无能的一面。

2、“御田胭脂米”的短缺暗示贾府走向衰败

《红楼梦》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王夫人命凤姐领人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尤氏、李纨等人侍候贾母吃饭,“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 贾母吃后,吩咐尤氏也在她这里吃。 贾母看到下人给尤氏吃的是白粳米饭,有些生气,发问:“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 ”下人和鸳鸯、王夫人都赶忙解释:

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 ”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 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

从这一寻常事件中不难看出,贾府已经“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读这一回的文字,笔者有一种感觉,鸳鸯仗着贾母疼爱,开始膨胀了。

第七十五回里,贾母吃的“稻米粥”, 是用“御田胭脂米”煮成的。

庚辰本《石头记》在乌进孝进贡“御田胭脂米二石”处有夹批云:“《在园杂字》(‘字’应为‘志’)曾有此说。 ”《在园杂志》内容丰富,知识性很强,是清代康熙年间人刘廷玑所著,编入《四库全书》,原来分为二卷,康熙五十四年刊刻时改为四卷。

二、贾府“御田胭脂米”产自南京

1、曹頫试种“御田胭脂米”

康熙皇帝玄烨创作的国学经典《几暇格物编》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康熙二十年农历六月下旬的一天,帝在西苑(今北京中南海)丰泽园水田边散步时,忽然发现有一株稻穗,它坚实饱满,已经成熟,而且茎杆高于众稻之上。 康熙帝便采摘收藏起来做种。 第二年试种,果然六月先熟。 于是扩大种植面积,年复一年,育成了一种新品种。 这种稻米色微红,由于生长苑田,故名“御田胭脂米”,也叫“玉田米”,民间则称“红稻米”。

康熙五十四年,玄烨将这个稻种一石赐给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的舅外公),命令他在苏州播种。 江宁织造曹頫(曹雪芹的父辈),从李煦手中要了一斗在江宁(今南京)种植。 此后曹頫在给康熙的秦折中说:“万岁恩赐稻种,奴才向母舅李煦分得稻种一斗,奴才先用种六升,种田一亩有另,于四月内插秧,七月中收割,得谷四石二斗,因恐新稻收迟,不及栽插,故留原种四升,于六月内布出秧苗,头季刈获之后,其田随即耕耨,复插次季秧禾,约十月内可以收割。 江宁百姓农夫见此一年两收稻种,莫不欢欣踊跃,求种布种。 ”

曹寅已经去世,康熙将“御田胭脂米”的稻种送给李煦播种。 李煦是曹寅的大舅哥,曹頫辈的舅舅,曹雪芹的舅外公。 曹頫也许是希望博得康熙帝的倚重,也许是为了福泽江宁父老乡亲,从李煦那里要了一斗御田胭脂米的稻种,进行试种。 试种成功后,特别向康熙皇帝上奏折说明前因后果。

2、贾母吃的“御田胭脂米”产自南京

康熙五十五年,曹頫将所收获的稻种,散给老百姓播种,他在给康熙的另一奏折中说:“奴才去岁所收钦赐二季稻种,奴才仰体万岁爱民至意,散给乡间百姓,谕以播种之法,今乡民得种之家,收获呈样前来。 每亩收谷三石七八斗不等。 ”后又有奏折云:“目下二次稻已得成实,今据乡民呈报前来,每亩收谷二石一二斗至二石七八斗不等,无不欣忭踊跃,传为异宝。 凡有田产之家,俱闻风求种,从此流传广布,百姓均得多收一次之稻,利益甚多,皆蒙万岁洪恩德泽之所被也。 ”

审读曹頫的奏折,可以知道,南京种“御田胭脂米”(即“红稻米”),是从曹雪芹的父辈曹頫开始的。 曹雪芹从小在南京江宁织造署里生活,自然能够食用到“御田胭脂米”,他把“御田胭脂米”和“红稻米粥”写进《红楼梦》中是很自然的事情。

清人吴振棫在《养吉斋丛录》中,也写了康熙帝发现、试种“御田胭脂米”的过程,并且写道:嗣后四十余年,悉炊此米做御膳,外间不可得也。 其后种植渐广,内仓存积始多。 世宗时河东总督田文镜病初愈,尝以此米赐之,作粥最佳也。 也就是说,康熙时期,“御田胭脂米”产量还很少,一般人是吃不到的。 到了雍正皇帝的时候,“御田胭脂米”的存量才多了一些,才偶尔把这种米赐给股肱重臣。

雍正皇帝是不可能将珍贵的“御田胭脂米”赏赐给曹雪芹家食用的,曹家食用到的“御田胭脂米”应是曹頫在南京时种植产出的。

下一篇:学生梦见兔子生小兔子(梦见兔子生小兔子是什么预兆)
上一篇: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价格(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价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