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值多少钱

2023-01-04 15:34: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4


1957年《诗刊》发表毛泽东18首诗词,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却未收入,杨开慧好友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追问原因。

1956年底,中国作家协会筹办《诗刊》杂志,编辑部搜集到社会上流传的毛泽东的8首诗词,主编臧克家致信毛泽东:“因为它们没有公开发表过,群众相互抄诵,以致文句上颇有出入。 有的同志建议我们:要让这些诗流传,莫如请求作者允许,发表一个定稿。 ”

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对作品逐一进行校正,还另外提供了10首作品。 1957年1月12日,毛泽东回信说:“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

然而,杨开慧的好朋友李淑一却发现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并没有一起发表。 她写信给毛泽东说她之前亲耳听杨开慧念给她听过,在信中追问并且向毛泽东讨要原稿!


毛泽东是伟人,但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但作为青年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夫妻聚少离多。 1921年,他把满腔的离愁别绪写进《虞美人·枕上》。

虞美人·枕上

·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毛泽东与杨开慧情深意笃,但作为青年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夫妻聚少离多。 1921年,他把满腔的离愁别绪写进《虞美人·枕上》。 恰如《诗经·关雎》所云:“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毛泽东亦是“堆来枕上愁何状”,“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爱而相思,相思而愁,因愁而泪。 在所有毛泽东诗词作品中,《虞美人·枕上》属于唯一一首纯粹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作品直抒胸臆,动人心魄,真可谓“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礼记·乐记》。

这“泪”是杨开慧眼中之泪,也是毛泽东心中之泪。 全词刚健中含柔情,婉约中寓豪放,使词的境界大为开放,使儿女情长得以升华。

全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不舍在新婚初期就离开爱妻的无奈心情。


毛泽东诗词一贯展现出其宏阔高远的诗歌意境与博大胸怀,绝非孤芳自赏的小我情怀。

后来发表在刚刚创刊的《诗刊》1957年的1月号上的《念奴娇·昆仑》,写于1935年10月,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途中所写。

词中有“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这里的一个“河”字,是指黄河,而江是指长江。 整句是说黄河长江都发源于昆仑山脉,到了夏天,昆仑各脉的冰雪融化,每使江河水量大增,溢出河岸,泛滥成灾,于人为害,人或许为鱼鳖所食。

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发表这首词作,其中蕴含着深刻寓意,寄托了毛泽东深刻的思想。 诗中以莽莽昆仑山象征祖国,从昆仑山的冬日写到夏日,先写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的生存之源,后又写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的灾祸,进而又发问这千秋功过是非,究竟待后人如何评说?莽莽昆仑、大江大河,太平世界、环球凉热都构成了诗词的宏大气象,也正因如此,虽诗中仅此“江河横溢”一句提及黄河,但是意象博大壮观,舍之便不能出其雄浑之气也。


另一首诗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且影响最大的《沁园春·雪》。

词中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之句。 这里的“大河”,是毛泽东沿用古代以河为黄河的专称,通称大河。 这里用来泛指黄河的上下游。 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河水已经结冰,顿时失去了滔滔滚滚之势,加上开篇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将北国的严寒之烈写到了极致。 以北国江山的多娇,为后面“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了厚重的铺垫。

这首作品充分表达了毛泽东蔑视一切反动派及对于革命必胜的信念!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毛泽东追念的不仅是杨开慧,还有战友柳直荀。

蝶恋花·答李淑一

·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923底,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挥手从兹去”,写下《贺新郎·别友》。 杨开慧上奉老母,下养幼子,还要从事革命工作,“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正如唐代陆龟蒙《别离》诗所云:“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凭割断愁丝恨缕”,“重比翼,和云翥”。 “热泪欲零还住”,一个“住”字,把杨开慧热烈而深厚的感情、离别时的复杂心绪、温柔而理智的性格描写得惟妙惟肖。 这“泪”是杨开慧眼中之泪,也是毛泽东心中之泪。 全词刚健中含柔情,婉约中寓豪放,使词的境界大为开放,使儿女情长得以升华。

  杨开慧被捕牺牲,毛泽东曾慨叹:“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毛泽东追念的不仅是杨开慧,还有战友柳直荀。 烈士牺牲后,忠魂在月宫中受到吴刚和嫦娥的热烈欢迎。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革命胜利的消息从人间传来,两位忠魂激动万分,欢欣鼓舞。 “泪飞”,既有烈士忠魂因为反动派被彻底推翻而欢喜的热泪,有仙人们为烈士飞洒的同情之泪和喜闻人间天翻地覆的庆贺之泪,也有作者本人和人民群众欢呼解放的幸福之泪。


众所周知,《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悼念词,词中以物喻人,以“骄杨”喻对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烈士,以“柳”喻曾经的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重要的是,词中并非仅仅单纯抒发悼念之情,还把这种情感推而广之,对一切为革命贡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先烈表达出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进而歌颂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李淑一的问题,而是回了一首诗《蝶恋花.答李淑一》,完美地回复了李淑一的问题,这正是毛泽东心胸与大格局的体现。 或许毛泽东的解释是——《诗刊》公开发表的作品应该反应大我家国情怀,而不应该展示小我情怀吧!

诗人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有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王者霸气、“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及“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才伟略、“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博大胸襟。 但他也有柔情似水、忧患如山、黯然泣下的另一面。 只不过,毛泽东把个人感情与家国情怀分得清楚明白!

下一篇:怀有身孕的人梦见别人挑水
上一篇:女人梦见一只小白猫(女人梦见一只小白猫是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