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君子兰价格(长春君子兰价格泡沫给我们的启示)

2023-01-04 11:19:4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4

“关东三宗宝,不如长春一棵草”,说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长春君子兰,当时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端着一盆君子兰,不用走完整条街,价格就能涨三次。

01

君子兰的价格到底有多疯狂,1985年,一位哈尔滨的客户花费14万元从长春一位养花大户手中买走一盆君子兰,这个价格在当年来说可以算是天价。

1985年,一位港商来到长春参观,看中了一盆名字叫凤冠的君子兰,提出要用一辆价值近10万元的豪华皇冠轿车换一盆君子兰,却被拒绝了。

要知道,当时长春人的年平均工资也就是千元左右,长春房价大概280元每平方米,一盆君子兰不仅能直接到商店直接换东西,还可以换来冰箱、彩电,就连上百平米的房子也不在话下。

当时,长春主要的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人们前赴后继拿着钞票,去市场采购君子兰。

根据长春工商部门当时的统计,每天走进长春各君子兰市场的顾客高达40万人次,几乎占当时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市场里的人除了长春本地人,更有操着粤语、闽南语、湖南话、上海话的人。

君子兰不仅在长春受欢迎,在外地也掀起了波澜,香港一电视台免费为长春君子兰提供广告,邻国日本请求长春再举办君子兰展一定让他们参加。

更可怕的是,有人疯狂到为了君子兰触犯法律,吉林省农机厅一位技术员家里养了君子兰,技术员的弟弟觊觎这盆花,上门抢夺时,将嫂子杀死,弟弟最终被判死刑。

02

君子兰,原本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叶大如剑,植株文雅俊秀,后传入欧洲和日本。 20世纪30年代,日本园艺家村田将君子兰引入长春,日本赠送给溥仪,种植在伪皇宫花苑中。

上世纪80年代,君子兰在长春的价格逐渐涨高,一盆君子兰价格竟然是市民月工资的数十倍。

过高的价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于是,1982年,长春市出台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200元。

不过之后,随着一场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君子兰义展捐款活动,给君子兰的命运带来转机,群众对君子兰热情高涨,随后,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家家都要养3盆至5盆君子兰。

1984年10月11日,长春市通过《关于命名君子兰花为长春市市花的决定》,君子兰正式成为长春市市花。 之后,君子兰的限价令也随即取消。

整个长春都为君子兰疯狂,所见之处都要打上君子兰的印记,挂历连带封面13页全部都是君子兰的彩照,香烟等商品包装都要印上君子兰的图案或者文字,电视台的节目片头都是君子兰。

长春机械厂号召全体职工走君子兰致富的道路,全厂1700多名职工家家养君子兰。 长春洗衣机厂甚至投资数十万元,在办公楼顶上盖了600平方米空中温室……

03

盲目的推崇与疯狂的宣传,长春陷入了君子兰的漩涡中,市场一度失控,这场漩涡中,有人一夜暴富,凭着一盆君子兰,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也有人倾家荡产,不顾个人收入的多少,盲目跟风购买高价的君子兰。

1985年6月1日、7日、13日,《吉林日报》头版接连刊发三篇社评,《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再谈奇高的君子兰花价能维持多久》《不能靠挖国家墙脚来哄抬君子兰花价》。

这三篇社评人们指出疯狂购买君子兰的动机,以及君子兰交易背后隐藏的腐败现象和治安问题。

紧接着,198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在二版显要位置刊发《“君子兰”为什么风靡长春?》,文中将“君子兰交易”称为“虚业”,并提出“四化建设要我们多干实事”。

之后,长春市发布君子兰市场管理的相关规定,至此,长春的君子兰不再疯狂,价格也一落千丈。 疯狂君子兰背后是人们对财富的疯狂渴望,在这场狂欢中,人性的疯狂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人借此一夜暴富,有人赔了家中所有积蓄。

80年代末,君子兰的价格跌落谷底,当时,我家养了一盆,算起来比我的年龄还要大,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一盆栽培成十几盆,不再是“绿色的黄金”,只是普通的观赏品,最近它们又开花了。

·END·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汉娜的旅行笔记”

下一篇:金甲圣虫卡兹克多少钱
上一篇:二建挂靠多少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