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价格(玻纤价格指数)

2023-01-04 10:16: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9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

玻纤行业概述

性能优良,无碱玻纤已成主流

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大致分为无碱玻纤、中碱玻纤、耐碱玻纤和高碱玻纤等几类,具有轻质、高强、断裂延伸 小、耐腐蚀、电绝缘、吸音隔热等优异性能。 无碱玻纤是当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交通运输、 建筑、石油化工、体育休闲、国防军工等领域。

玻纤纱按是否加捻分为有捻、无捻纱。 捻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纤维与纤维之间所加的转数,以捻/m 为单位,按其转向不同分为 S 捻和 Z 捻。 加捻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改善单纤维的受力情况。 但由于加捻后不便于树脂的浸透,因 此一般复合材料增强用玻纤均为无捻纱,加捻纱则主要用于一些纺织制品。

原料主要为天然矿石,下游需求广泛

玻璃纤维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原料,经过粉磨、高温熔化、拉丝、后加工等工序制成。 玻纤 具体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六部分,分别是原料添加、池窑熔化、拉丝成型、浸润剂涂覆、烘干退解及制品生产(如络纱、短切、 制毡)。 其中,前三个生产环节为前道工艺,效率高低主要影响产品的成本。 后三个环节为后道工艺,主要影响产品质量和性 能。

在玻纤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涉及采掘、化工、能源等产业,中游则为玻纤纱、玻纤制品、复合材料等产品,下游应用于众多 传统以及新兴领域,包括建筑、交通运输、电子、风电等。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需求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从全球角度来看,玻纤主要应用于建筑与交通领域,分别占比 32%和 28%。 我国玻纤下游需求中 建筑、电子电器和交通需求占比分别为 34%、21%和 16%,合计达 70%以上。 近年来,随着全球风电、热塑等市场回暖,风 电等需求成为玻纤的主要需求增长点。 玻璃纤维行业应用领域涉及到各个工业部门,因此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其市场 需求周期性与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由于难以追踪到玻纤下游实际需求数据,我们用全球玻纤产量与 GDP 的关系,来探寻玻纤需求的变化规律。 我们认为,虽然 历年全球玻纤产量增速与 GDP 增速比值并不固定,由于供需之间的博弈,在一个完整周期内,仍可视作总供给与总需求近似 平衡。 2011-2018 年,全球玻纤产量增速与 GDP 增速比值的平均值为 1.58。 欧文斯科宁亦预测,全球玻纤需求增速约为 GDP 增速的 1.6 倍。 2019 年 10 月,IMF 预计,2020 年全球经济将增长 3.4%,则玻纤需求增速在 5%-6%之间。

建筑领域需求稳中有升

建筑业是玻纤应用最传统也是需求最高的领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房地产和基建。 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外 部环境,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下,2020 年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玻纤在房地产领域的 应用贯穿始终,包括前端的现浇混凝土模板、承重结构,以及后端的卫浴门窗、保温防水材料、外墙屋面等。 2019 年 12 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求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发展,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韧性依然存在。 2019 年 1-11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2.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房地 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87481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8.7%。

综合来看,房地产后端应用占玻纤需求的很大一部分,随着房地产施工节奏加快,房屋竣工面积增速已连续 5 个月转正,房地产竣工修复期已然来临,且竣工的修复有望贯穿整个 2020 年。 一方面,2015 年开始,房地产销售增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持续高于竣工增速,积累大量已销售但未竣工房屋;另一方面,从新开工和竣工剪刀差角度分析,近两年传导路径为“新开 工—预售—施工—竣工”,剪刀差修复的动能也是来源于预售交房的刚性约束,2018 以来持续高位的新开工面积也将在近两 年转化为竣工面积。 我们认为,建筑领域对玻纤的需求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甚至会超出市场预期。

汽车轻量化渗透带来长期增量

交通领域对玻纤的需求主要在汽车零部件、高铁、轮船、高速公路土工格栅方面,未来需求增量在于汽车轻量化的渗透。

2019 年我国汽车产量同比下滑,但下半年开始已逐渐企稳,2020 年需求在 2019 年的低基数上继续大幅下探概率较小。 根据 中国汽车协会数据,2019 年 1-11 月,我国汽车产量为 2285.8 万辆,同比减少 9.60%,其中 11 月单月生产 259.34 万辆,同 比增加 3.8%。

汽车轻量化将为热塑性玻纤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巨石公告,汽车每减重 10%,将降低油耗 6%,在环保趋严的大环 境下,轻量化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新的方向。 参考国外的技术路径,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将成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替 代材料,其中欧洲选用的技术路径以玻纤碳纤为主,美国基本使用铝合金。 综合而言,碳纤材料在轻质、安全、舒适等性能 上要优于其他材料,但成本高和加工效率低是阻碍其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因素。 相比碳纤材料,玻纤材料虽然价格便宜但强度 较低,在汽车上的应用更多在内外装饰件和非结构件中。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在同等条件下,其重量仅为钢体材料的 1/3 左右,且性能较钢材更占优势。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当前我国整车配件上改性塑料(主要为玻纤)应用比例仅占 8% 左右,与欧美国家的 16%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 新能源汽车车身重量的减轻,不仅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增 加续航里程,进而降低电池使用成本。 在当前汽车电池成本较高的背景下,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受补 贴退坡的影响,2019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减缓,但长期并不悲观。 2019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根据规划,2025 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要达到当年汽车总销量的 25%,则 2019-2025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4%。 此外欧洲排放新规实施在即,有望大力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 IHS Markit 预测 2021 年之前,欧 洲电动车的保有量将是 2018 年的 3倍。

风机抢装仍在进行,风电领域需求短期无虞

我国玻纤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下游需求不断拓展,其中风力发电是其中一大新兴领域。 玻纤材料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和耐腐 蚀的特点,成为风机叶片制造的优质原料。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风力发电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北极星风力 发电网数据,2018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 21.14GW,累计装机容量高达 209.53GW。 随着 2021 年“陆上风电项目全 面实现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的临近,2020 年风机设备抢装将进入高潮。 2019 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公开招标量达到 49.9GW, 同比增长 108.5%。 以招标到建成的周期为一年来推测,2020 年装机规模非常可观。

随着风机叶片大型化趋势以及海上风能资源潜力巨大,海上风电领域对玻纤材料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海 上风能资源丰富。 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5米至 25 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 50 米高度范围内, 风电可装机容量约 2 亿千瓦时。 2018 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1.66GW,同比增长 42.7%;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44GW。

受益 PCB 稳健发展,电子细纱需求持续提升

与玻璃纤维粗纱相比,玻璃纤维细纱是一种绝缘性较好的玻纤材料,可制成玻纤布,用于印制电路板(PCB)的核心基材— 覆铜板的生产,市场较为单一。 电子玻纤纱约占覆铜板成本的 25%—40%,是制备 PCB 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与 PCB 行业 发展息息相关。

PCB 行业下游应用广泛,与电子相关联的行业以及消费端均能见到其身影,因此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 Prismark 数据,2018 年,全球 PCB 产值为 6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中国 PCB 产值为 3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

5G 商用及汽车电子的发展将推动 PCB 产业继续增长。 PCB 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最高的是计算机和手机,此外还有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和通信领域等,这些领域市场合计占比超过 83%。 全球 3C 产品出货量增长疲软,整体需求趋于稳定,然而汽车电 子的兴起和 5G 商用带动通讯基站建设将成为 PCB 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根据 Prismark 预测,2019-2023 年,PCB 的复合 需求增速为 3.7%,其中汽车电子、服务器、有线基础设施和无线基础设施分别是 5.6%、 5.8%、4.8%和 6%。

我们认为受益于 PCB 行业的稳健发展,电子玻纤纱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良好的替代材料,具有明显的成长性,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渗透率逐渐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 式向集约化和精细化转型,玻纤产品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 2018 年,国家统计局将 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总体而言,我国玻纤需求仍处于成长阶段,2020 年随着房地产竣工 端的修复以及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传统领域的需求也有望回暖,整体需求将持续向好。

产能投放暂缓,供给压力有所减轻

玻纤池窑生产线生产具有连续性,一旦开窑后需要连续生产 8~10 年,这种情况与玻璃产线类似。 因此,当市场需求低迷之 时,产能不能及时收缩,导致供给过剩;而当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又会因为产能建设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扩充产量,加 剧供求紧张。

玻纤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我们概况为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品牌壁垒及政策壁垒,如下表所示。 由于这些壁垒的 存在,使得新兴企业进入市场较为困难,同时竞争力较弱的企业也很可能被逐渐挤出市场,大型玻纤企业的优势明显,行业 集中度较高。

产能高度集中,产量连创新高

玻璃纤维生产存在重资金、重技术、重管理的特点,进入门槛较高,大型玻纤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呈现高集 中度态势。 截至 2018 年底,全球玻纤纱行业总产能约为 805 万吨,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中国巨石、OVC、泰山玻纤、NEG 和重庆国际,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 64%;中国玻纤总产能为 545 万吨,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是国内玻纤行业的三 大巨头,共占全国产能的 63%左右,加上山东玻纤、四川威玻和长海股份,国内前六大供应商产能占比约为 80%。 因此, 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存在产能集中的特点,寡头垄断格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玻纤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下游需求增加,进而带动玻纤产能扩张,产量连创新高。 2018 年,全球玻纤产量为 736 万吨,同比增长 11.52%;中国玻纤产量为 468 万吨,同比增长 14.71%。

我国玻纤行业起步于上世纪 50 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能规模不断扩大,进入 21 世纪后产量更是飞速增长,目前 已成为世界玻纤第一大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018 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63.59%。

2018 年产能急剧扩张,2019 年供给严重过剩

受环保督查带来市场需求结构优化,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日趋成熟、5G 通讯发展等市场利好信息鼓励,2018 年是 玻纤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的一年。 经我们测算,2018 年国内玻纤产能较 2017 年增长 28%。 其中,我国无碱粗纱全年点火产能 99 万吨,扣除部分产线技改前产能,净新增 66 万吨;电子纱点火产能 22 万吨。 2016-2018 年,我国玻纤产量增速逐年提升, 且均在 10%以上,供给端已存较大压力。 2018 年的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在下半年,我们测算 2019 年玻纤产量增速在 15%以上, 对供需结构产生极大的冲击,直接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行。

我国玻璃纤维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口,2018 年玻纤及其制品出口量为 159 万吨,其中玻璃纤维纱出口 96.6 万吨。 以此推断, 出口市场在玻纤需求占比中达到 25%-30%。 2018 年玻纤及其制品出口增速为 9.66%,同比降低 1.03 个百分点,并低于玻纤 产量增速(14.71%)。 2018 年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给玻纤出口带来一定挑战,但企业为规避因关税增加造成的出口损失,积极 出货,使得出口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我们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性升级,同时 2018 年的抢出口也将透支部分海外需 求,2019 年出口量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也加剧国内玻纤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

产能逐步消化,供需格局开始改善

经过 2018 年行业大跃进,2019 年玻纤产能扩张步伐明显放缓。 根据我们统计,2019 年国内点火产线较少,且主要为冷修技 改复产,国外新增产能有所增加,来源于中国巨石美国产线和北自科技韩国产线的投产。 在新增产线有限的同时,受中国巨 石成都基地和泰山玻纤老厂区搬迁影响,2019 年下半年全国共有 4条产线关停,继续推动供需格局的改善。

粗纱景气底部或已确认,电子细纱迎来长期拐点

我们汇总业内企业的产能规划后,发现无碱粗纱在 2020 年将继续有大规模的产能投产,不过点火时间大多集中在 4 季度,除 去设备调试和试运行时间,真正产量贡献将在 2021 年。 我们认为,2020 年供给增加将低于需求增长,行业景气度触底反弹, 企业盈利也将随之改善。

经过我们测算,2021 年全球无碱粗纱产量较 2019 年增加约 10%,按照需求年均增加 6%计算,则 2021 年基本面仍将优于 2019 年。 我们认为,2019 年即粗纱景气的底部。

2019-20 年,电子纱预期投放产能主要为中国巨石桐乡电子纱 2 期 6 万吨,且有可能延期至 2021 年点火(根据工程进度推测), 增量极为有限。 前文我们提到,受益于 PCB 行业的稳健发展,电子玻纤纱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提升,当前或为电子纱中长期景 气的起点。

价格研判:行业底部或已确认,价格有望迎来反弹

进入 2019 年,受供给端大幅放量的影响,玻纤价格一路下滑。 无碱玻纤产品中,以直接缠绕纱为代表的低端产品跌幅最大, 当前主流企业 2400tex缠绕直接纱为 4000-4200 元/吨,较 2019 年年初下滑 10%;风电纱、热塑纱等中高端产品,由于生产 厂家有限,因此稳价能力较强,价格下跌幅度要小于低端产品, 2400texSMC 合股纱价格为 5300-5600 元/吨,较 2019 年年 初下滑 8%,2400tex喷射合股纱价格为 6200-6600 元/吨,较 2019 年年初下滑 5%。 电子纱 2018 年新增产能达到 22 万吨, 产能冲击超过 40%, G75(单股)电子纱价格从 2019 年年初的 11000 元/吨左右,下滑至目前的 8100 元/吨,跌幅高达 26%。

厂家库存下降,行业底部或已确认,2020 年价格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经过一整年的产能消化,2019 年四季度,部分厂家库 存开始高位回落,11 月泰山玻纤、山东玻纤、重庆三磊、四川威玻相继发布提价通知。 我们认为,2020 年行业供需格局将继 续改善,看好后市价格走势。

建议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

中国巨石——玻纤行业绝对龙头

中国巨石前身为 1993 年成立的桐乡市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于 1999 年登陆上交所。 公司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 销售,主要产品为玻璃纤维纱。 截至 2019 年末,公司总股本为 35.02 亿股,流通 A 股占比 100%。 中国建材持有公司 26.97% 的股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务院国资委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巨石是世界玻纤龙头,产能稳居第一,且仍在继续扩张中。 随着供需关系平稳向好,行业景气度上行,龙头企业将最先 受益,中国巨石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巨石玻纤产能合计 181.6 万吨,其中无碱粗纱产能 171.1 万吨,电 子纱 10.5 万吨。 公司全球市占率在 22%左右,国内市占率约为 32%。 巨石成都智能制造基地两条产线(合计年产 25 万)吨, 巨石桐乡智能制造基地 2 线(年产 15 万吨)、电子纱二线(年产 6万吨),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在 2020、2021 年相继投产, 届时公司玻纤产能将达到 227.6 万吨。 此外,根据规划,公司未来将在桐乡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无碱玻纤 3 线(年产 15万吨)、 电子纱三线(年产 6万吨),还将在印度建设年产 10 万吨无碱玻纤产线。

中国巨石自创立至今,共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3 年-2003 年,公司在桐乡开始创业,通过上市、收购与 建厂成为中国最大玻纤生产企业。 第二阶段:2004 年-2012 年,公司不断在国内投资建厂,成都基地、桐乡基地相继建成, 超大型玻纤生产线一条接一条问世,生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窑炉大型化使得公司单吨折旧、人工成本优于同行,产能的扩 大带来单吨成本的降低。 第三阶段:2012 年-至今,进军海外,从“以内供外”转为“以外供外”,实现玻纤生产的战略转移。 公司以“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为目标,陆续在五大洲设立海外子公司,搭建起全球生产和 营销网络。 公司目前在海外建设完成埃及和美国基地,受制于欧洲反倾销税的产品主要通过埃及生产基地供应,美国生产基 地也一定程度削减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有效规避了贸易壁垒。

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也具有领先优势,生产工艺的创新可有效减少产品单耗、提高成品率。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玻璃纤维 配方 E6、 E7、E8 系列产品,已在多款高端产品中应用,E9 玻璃配方的也已完成实验室研究。 此外公司也完成了多项技术 的首创,包括超大规模窑炉结构、纯氧燃烧技术、废丝处理技术等。

2018 年,中国巨石单吨成本仅为 3185 元/吨,在主流玻纤生产企业中最低。 虽然由于产品结构不同,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方 式并不科学,但是仍然反映了中国巨石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

产品向高端领域拓展,盈利能力以及稳定性均将提升。 桐乡智能制造基地以及成都智能制造基地的不断完善,公司风电/热塑/ 电子等中高端产品产能将不断增加。 高端产品由于进入者较少,市场格局优于低端产品,因此盈利情况好于低端产品。 以重 庆国际为例,其中高端产品占比达到 60%,虽然多数熔窑未做技改,但产品结构的中高端化,使其单吨盈利仍然维持在较高 水平。

参考海外玻纤市场变迁,国内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的步伐仍将继续。 虽然国内六大企业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集中 度提升明显,但目前“小作坊”式的企业仍然普遍存在,价格战的问题依旧突出。 当前海外产能主要集中在 OCV、NEG、JM 手中,三家占比高达 85%。 国外玻纤市场也是经过多轮低价周期,导致小企业的不断出清,方有如今局面。 我们认为,当前 的产品低价将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存在一定市场竞争,根据 2017 年中国建材的承诺,2020 年底将解决二者同业竞争问题。 二者强强联合, 必将增强公司在市场上的定价权。 行业内龙头凭借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将继续主导行业发展,未来获利的持续性不断增强。

中材科技——三大业务齐发力,业绩增长可期

中材科技成立于 2001 年 12 月,由原中材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并于 2006 年 11 月登录深交所。 公司目前拥有风电叶片、玻璃 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玻璃纤维及制品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占比超过 40%。 截至 2019 年末,公 司总股本为 16.78 亿股,流通 A 股占比 100%。 中材股份持有公司 60.24%的股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6 年“两材重组” 后,公司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国务院国资委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材科技的玻纤业务主体为泰山玻纤,目前是中国第二、全球第三的玻纤制造企业,也将受益于玻纤价格的回暖。 截至 2019 年底,中材科技玻纤产能合计 81 万吨,其中电子纱 6.5 万吨。 公司全球市占率在 11%左右,国内市占率约为 18%。 因厂址 搬迁,公司于 2019 年下半年相继关停泰安老厂三条产线,产能合计 11 万吨。 不过根据规划,公司将在 2020 年四季度新投 产一条年产 9 万吨的无碱粗纱产线,届时总产能将达到 90 万吨。

中材科技是国内风电叶片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年产能达到 8.35GW,并且风电叶片装机量及市占率在持续攀升。 2019 年上半 年,公司新增叶片装机为 3.2GW,同比增长 139.23%,该板块实现销售收入 19.8 亿元,净利润 1.8 亿元。 同时,市场占有 率进一步提高约 5 个百分点,达到 30%以上。 上文提到,随着 2021 年“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到来,2020 年 风机设备抢装将进入高潮,装机规模依旧可观。 我们认为,风电叶片业务将继续推动公司盈利提升。

中材科技在 2019 年加速锂电隔膜业务的产业布局,采用“一体两翼”架构,在 2019 年 8 月并购湖南中锂之后,公司隔膜产 业生产基地达到四个,预计 2021 年基膜产能将达到 16 亿平米。 公司锂电隔膜主要产品是 5~20μm 湿法双向同步/异步拉伸 隔膜及各类涂覆隔膜,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 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根据公司公告,湖南中锂 2019 年经营 形式较好,整体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在上半年亏损的情况下,全年做到全面扭亏转盈。 随着湖南中锂和自身原有产线运行 效率的提升以及出货量的增加,锂电隔膜业务在 2020 年有望成为公司重要业绩增长点。

(报告来源:信达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下一篇:电缆废铜价格(最新9月30日废铜价格汇总)
上一篇:黄腐酸钾报价(黄腐酸钾价格多少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