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茶是哪些?产于什么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2023-01-04 05:15: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94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 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 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 ”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鉴别方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 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 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 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 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 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 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 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 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 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 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 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 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 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 “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 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鉴别方法: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 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 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 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 很高的欣赏价值。

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 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 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 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 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 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 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 ”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鉴别方法:产于湖南岳阳君山。 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 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4.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 此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

庐山云雾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也被列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所谓十大名茶,目前来看绝对不只十种)之一。 巍峨峻奇的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 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云雾漫山间,变幻莫测,春夏之交,常见白云绕山。 有时淡云飘渺似薄纱笼罩山峰,有时一阵云流顺陡峭山峰直泻千米,倾注深谷,这一壮丽景观即著称之庐山“瀑布云”。 蕴云蓄雾,给庐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作为茶叶之命名。

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 唐朝时,文人雅士一度云集庐山,庐山茶叶生产有所发展。 相传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为屋,开辟园圃种茶种药。 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 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 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 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庐山云雾茶的工艺特点: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间始开园采摘。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5厘米,剔除紫芽、病虫害叶,采后摊于阴凉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始进行炒制。 经杀青、抖散、揉捻、理条、搓条、提毫、烘干、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庐山云雾茶的品质特点: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耐冲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

与黄山相比,在古代,庐山的名气要响得多。 历代名人,交口赞誉,认为宇内名山,除五岳以外,首推匡庐。 唐代大诗人李白说:"余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匡庐真天下之冠也。 "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 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 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 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 唐宁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 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 "宁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 朱无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 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 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

匡庐之山,真是云的故乡,云的世界。 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时而像浩瀚的波涛,时而像轻盈的薄絮,整个庐山都沉浸在那朦胧飘渺的云雾中,"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一如太虚纪境。 因而,有云雾茶之名,"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庐山云雾茶的制法分为杀青、抖散、揉捻、初干、握条、做毫、再干七个过程。 高级的云雾茶条索秀丽,嫩绿多毫,香高味浓,经久耐泡,为绿茶之精品。

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5.祁红

在红遍全球的红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机,奉为茶之佼佼者。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 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 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 祁红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向高香着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困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 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 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茶为〔群芳最〕。

6.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 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 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 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 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 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 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 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 ”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鉴别方法:产于安徽歙县黄山。 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 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 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 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 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 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 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 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 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 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 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 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鉴别方法:福建安溪县。 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8.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 普洱茶亦称滇青茶,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用攸乐、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产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湿度较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 采摘期从3月开始,可以连续采至11月。 在生产习惯上,划分为春、夏、秋茶三期。 采茶的标准为二三叶。 其制作方法为亚发酵青茶制法,经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为药用的。 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性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持有香味,汤橙黄浓厚,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

普洱茶有散茶与型茶两种。 运销港、澳地区及日本。 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返回

9.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 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 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 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 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

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 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乾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 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10.苏州茉莉花茶

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 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代雍正年问已开始发展,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 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 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一带。

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香气依花期有别,头花所窨者香气较淡,“优花”窨者香气最浓。 苏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为烘青,也有杀茶、尖茶、大方,特高者还有以龙井、碧螺春、毛峰窨制的高级花茶。 与同类花茶相比属清香类型,香气清芬鲜灵,茶味醇和含香,汤色黄绿澄明。

从解放初期始,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外销香港、东南亚、欧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篇:竹叶青和君山银针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竹叶青、竹叶春和君山银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