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松?(这是什么松鼠岩松鼠还是北松鼠蚂蚁森林)

2023-01-03 12:45: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这就是松树,很常见的。

松树,(学名:Pinus)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 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 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 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1]

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 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 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 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 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

中文学名

松树

拉丁学名

Pinus

别称

常绿树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亚门

裸子植物亚门

松柏纲

松柏目

亚目

松科

松属

松树

分布区域

中国向东北还伸展到黑龙江

类别

林木类 针叶树类

药用

全身可入药

英文名

pine tree

植物学史

相传秦始皇曾到泰山,在现在的步云桥北,忽然天下暴雨,幸而路边有2株古老的松树可以躲雨。 因有护驾之功,秦始皇封其为“五大夫松”。 意思是给松加官晋爵,属于9级的官爵,如活至今,则有2200岁以上。 不料1602年(相当明万历年间)泰山骤降雨,把五大夫松冲掉了。 现存的3株是公元1730年(清雍正八年)补种的。 但在离开五大夫松处不远的一山坡上确有一株古松,人称“望人松”的,树龄已达2300岁,堪称松树年岁之冠军。 泰山普照寺内的六朝松已有1400岁了。 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佛殿前有2株古松,传系唐建中年间建寺时种的,有1100多岁了;树高达30米,胸围3米。 在北岳恒山有不少古松,多植于唐代,树龄有千年。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神山林场,有一株罕见的油松,高达25米,胸围4.15米,被称为油松王,据估算有近900岁了。

马尾松在南方分布广,广西全州绍水乡有一马尾松,高达近40米,胸径2米以上,树龄有千多岁。

松树不仅有古寿星,而且有的形态奇特,安徽九华山有一古松,在主干3米处,分出3个分枝,中枝呈曲线上升状,侧枝之一侧微曲且平缓下伸,另一侧枝斜伸而略翘起,整个松如凤凰展翅状,人称之为“凤凰松”。 江苏连云港的云台山上有一奇松,树干全长约15米,干粗1米多,主干竟有8米多是卧在地面生长的,如卧龙之状,几度扭曲后又上升,成为一奇景。

安徽黄山以有奇松闻名于世,如玉屏峰文殊院附近的迎客松,唐朝即已有记述,有1500多岁了,树干中部伸出7.6米长两大侧枝,如展臂迎客状。 许多松都生在石缝中,树身和枝干奇形怪状。 针叶又极短,这些都是黄山松。 常以其形状象形而名之;如倒挂松、飞龙松、龙爪松、连理松、蒲团松……[2]

形态特征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 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 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 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 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 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 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 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3]。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 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 雌球花单个或2一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 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 球果于秋后成熟,种鳞张开,每个种鳞具两粒种子。

松属植物中的多数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而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 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

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使用的五针松等,一些名山胜地,更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 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无一不令游人赞叹。

另外,松树的树根部位常常会有大型真菌生长。 它们有的是木腐菌,可以对松树进行分解,造成树木根腐;有的是外生菌根菌,可以与松树互换营养,防止树木营养缺乏,从而导致影响生长。

成熟后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

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 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径约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4-7厘米,径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或近长方形,长约3厘米;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横脊微明显,鳞脐微凹,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

松树叶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统称,常绿针叶乔木,雌雄同株。 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 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 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

雌雄同株,球花单性;雄球花单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数聚生,雄蕊多数,花药2,药室纵裂,花粉具两个发达的气囊,气囊和体接触面较小,界限明显,普遍都有显著的幅缘;雌球花有1-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具多数珠鳞和苞鳞,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着生两枚倒生胚珠,当年授粉,第二年便会迅速增大为球果。 球果2年成熟,熟时种鳞张开,稀不张开,卵形、长卵形、近圆形或圆柱形,直立或下垂;种鳞木质,宿存,上面露出部分通常肥厚为鳞盾,有明显横脊或无横脊,鳞盾的先端或中央多具瘤状凸起或微凹的鳞脐,有刺或无刺,发育种鳞具2种;种子上部具上翅,子叶3~18,发芽时出土。

松树花

松树有些种结实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结实,15~20年时显著增多(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种结实很晚,如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但在人工林条件下,15~20年已开始结实)。 大多数松树结实有间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 松树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数见于主枝的轴端。 球果成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少数热带松树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现,大多数松树的球花则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 雄球花簇生,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 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为绿色或红紫色。 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 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 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 大多数松树球果成熟后不久鳞片即张开,种子迅速脱落(马尾松、油松等);有少数松树的鳞片张开和种子脱落过程要延续达几个月之久。 有些松树,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内处于闭合状态或在树上不定期地张开。 红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极易被风吹落。 [4]

松树果

生长环境

土壤要求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 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 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 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 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 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 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 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耐阴性

大多数松树尤其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 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 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 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很易由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 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出现的主要是山杨和桦树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并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的特点,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 除了红松与山杨、桦树的互相更替外,还有蒙古栎(柞树)与红松互相更替的现象。

共16张

白皮松

抗旱性

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 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 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 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 一般来说,二针松抗旱性比五针松强。 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

生长气候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强。 它们可以耐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 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从松科来看,就能充分表现出华夏大地是名副其实的“裸子植物故乡”。 在中国广袤的山林原野中,不仅生长着茂盛的松树、落叶松、云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还隐藏着许多极为珍贵稀有的松科树种。 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种,占总数(389种)的1/10。 其中银杉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钱松等17种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黄枝油杉、樟子松等21种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分布范围

由于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最低。 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 赤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 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 南亚松是热带松树,对热量的要求最高。 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 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 这与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 [5]

繁殖方法

松树的苗木繁育主要采用种子育苗或者用枝条进行扦插,此外,另有由我国研究人员创立的直接用松树的针叶束进行无性系苗木繁育的方法,即:针叶束育苗。

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

树苗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 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 因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 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 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 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采用容器育苗或高低床育苗。 苗床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40~50公斤,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稻草应用1%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多菌灵溶液消毒。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 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 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 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10年生苗高1米左右。 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 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 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 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技术因苗木的种类而异。 容器苗带土坨,栽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损伤,因而成活率较高。 造林技术也较简单。 裸根苗在起苗栽苗过程中,细小的活动根多半受损伤,其成活决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条件,同时也要受苗木质量、年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法诸因素的影响。 移植苗由于根系发达、根茎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 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红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但在采伐迹地杂草繁茂地段,则以3~4年生苗为宜。 华北地区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 马尾松则用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种翌春出土的百日苗造林。 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而在春旱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则可选择多雨的7、8月造林。 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 对于受伤的和过长的侧根栽前可适当修剪。 在干旱地区造林可采取各种削弱地表蒸发的措施。 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个栽植点栽1株,但也有丛植的,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 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 松树造林密度以每公顷4444株(株行距⒈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松树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生产力也低,因此不管采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营造混交林。 混交类型要经过长期试验才能确定。 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见的与红松天然混交的树种有紫椴、枫桦、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等。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可用0.5%~1%波尔多液,在梅雨季节前一个月,每10天喷药l次,连续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 主要虫害有大蓑蛾、红蜡介壳虫、红蜘蛛等,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7]

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 马尾松苗期的松苗叶枯病有时也为害严重。 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 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林分。 干部病害有疱锈病和五针松疱锈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欧洲、北美曾毁掉大量五针松林;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幼林也受害严重。 马尾松、黄山松在窝风、高湿、多栎树的林分,则有松瘤锈病发生;松根白腐病也颇为常见。

松毛虫

是松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常造成极大的损失。 松茸针毒蛾主要危害马尾松与油松,在广西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同发生,能猖獗成灾。 松针小卷蛾、大袋蛾等的幼虫也为害严重。 新松叶蜂在不同分布区间歇性成灾。 微红梢斑螟几乎遍布全国,是钻蛀主梢的最主要害虫,使侧枝丛生或因更替主梢而树干弯曲。 松梢小卷蛾,也能使主梢受害枯萎。 球果螟为害球果。 针叶树天牛和小蠹是钻蛀为害枝、干的大害虫,可使松树成片死亡,但一般不侵害健康木。 华山松大小蠹侵害健康的华山松,能猖獗成灾。 松十二齿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云杉八齿小蠹也能侵害健康木。 松干蚧是一类刺吸为害枝干的毁灭性害虫。 防治时应贯彻适地适树、合理混交、良好的抚育管理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原则,必要时可辅以药剂防治。

松材线虫

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 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 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 严重威胁用材林。 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 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树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

病害

(1)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⑵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

⑶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

⑷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 控制办法,人工伐除病死树,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天牛扩散传播,袋装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天敌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

下一篇: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松树,长了有二十多年了,可是一直不知道它的详细资料,到底是什么松,现在想盖房子的
上一篇:美国南方松,欧洲赤松,加拿大红雪松,樟子松等防腐木中,哪个好?再列一下价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