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2023-01-03 05:49: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1

治暴泻不止及痢赤白:酸石榴皮,烧存住,不以多少,干为末。 空心,米饮调下10克。 (《袖珍方》引《经验方》)

2.治产后泻: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 上二味,为末,每服10克,米饮下。 (《朱氏集验方》榴附散)

3.治小儿冷热痢:酸石榴皮1.5克(炙令焦,锉),黄连1.5克(去须,锉),赤石脂1.5克。 上药捣粗罗为末。 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纳蜡50克,更煎三五沸。 不计时候,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方》石榴皮煎)

4.治虚寒客于下焦,肠滑洞泄,困极欲死:酸石榴皮(微炒)、干姜(炮)各50克,黄柏(去粗皮,炙)、阿胶(炙令燥)各1.5克。 上四味,粗捣筛。 每服20克,用水二盏,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温服。 或无黄柏,用黄连亦得。 (《圣济总录》石榴皮汤)

石榴皮

5.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为肌肤:石榴皮(焙,锉)100克,无食子四枚,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各75克,枳实、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00克。 上六味,捣罗为末,米饭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汤下,日再。 (《圣济总录》石榴丸)

6.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亏)痛,心神烦闷:酸石榴皮50克,枳壳50克

7.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酸石榴皮100克(慢火焙令黄),侧柏叶100克(慢火煨令黄)。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木贼汤调下10克。 (《圣惠方》)

8.治痔疮肿痛出水:石榴皮50克,黄柏25克。 煎汤洗过,以冰片一二厘,纳入痔疮破烂处,立效。 (《本草汇言》)

9.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 (《医钞类编》)

10.治虚劳尿精:石榴皮、桑白皮(切)各五合。 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要方》)

11.治蛔去心痛,腹中(疒亏)刺痛不可忍,往往吐酸水:酸石榴皮1.5克,槟榔(炮,锉)0.5克,桃符75克(碎锉,分为五度用),胡粉0.5克(微炒,别研)。 上四味,先粗捣筛前二味,后以胡粉拌匀,分为五服煎。 每服,水一盏,入一分,酒半盏,向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温服,至晚再服。 (《圣惠方》石榴皮散)

12.治寸白虫:紫槟榔十个,向阳石榴皮十七片。 上水煎,露一宿(服),以下虫为度。 (《直指方》)

13.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用榴末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 经宿,连根自出也。 (《肘后方》)

14.治臁疮:石榴皮煎取浓汁,稍冷拂疮上,冷如冰雪即成迦。 (《世医得效方》)

15.治冻疮久烂不愈:石榴皮、冬瓜皮、甘蔗皮三味,烧灰存性,研末敷。 (《本草汇言》)

16.治霉疮:石榴皮、香附子各50克,甘草1克。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温服。 (《霉疠新书》石榴皮汤)

17.治牛皮癣:石榴皮(炒炭),研细末1份,麻油2份,调成糊状。 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2次。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18.治烫火伤:石榴皮研末,加冰片、麻油调匀外敷。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不涝和荫蔽。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扦插、压条或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在冬季进行,选取直径1cm左右的粗的、健壮的枝条,剪成6-7节长的插条。 然后在1.3m宽的苗床上,按行距33cm开横沟,深约16cm,每隔10-13cm扦插1根,露出地面约1/4,盖土压紧,培育1-2年,在冬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移栽,行、株距各3m左右。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4月芽萌动前压条的,夏季才能生根,7-8月可分割,次春移植;7-8月压条的,当年可生根,次春同时分割和移植。

分株繁殖

在冬季至早春发芽前,把树脚萌发的小苗连根挖起栽肿。

田间管理

扦插萌芽后,要注意培养主干,只留1-2芽生长,其余除去。 中耕除草、追肥3次,在4、6、8月进行,可施人畜粪水。 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在4、7、9月进行;追肥2次,在3月及11月用人畜粪水、厩肥等,在树财开沟施用。 冬季要修剪1次,使树冠枝条稀疏均匀。 分株繁殖的管理,与育苗移栽相同。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介壳虫,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10日1次,连喷3-4次。

性状鉴别

性状特征

果皮半圆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厚1.5-3mm。 外表面黄棕色、暗红色或棕红色,稍具光泽,粗糙,有棕色

小点,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或粗短果柄。 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种子脱落后的凹窝,呈网状隆起。 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 气微,味苦涩。

以皮厚、棕红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外被角质层。 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或方晶;石细胞单个散在,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分枝状,壁较厚,胞腔大具纹孔;维管束散在。 内果皮薄壁细胞较小,亦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或方晶;石细胞较小。

粉末特征:黄绿色。

1.石细胞无色、淡黄色或黄棕色。 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有的短分枝,枝端圆钝或膨大,有的边缘呈波状,

石榴皮

直径25-121μm,长至μm,长至238μm,壁厚5-46μm,层纹明显,孔沟有分叉,有的含棕色物。

2.草酸钙簇晶直径3-27μm,棱角较宽;方晶直径3-15μm。

3.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言形,外壁稍厚,角质层厚10-17μm;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质层表面呈颗粒性。

4.导管主要为螺纹导管,直径约4μm;另有网纹导管,直径至25μm。

5.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7μm;复粒由2-3分粒组成。

6.棕色块形状不规则。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0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附录ⅩB)测定,即得。 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营养知识

石榴皮知识介绍:

石榴皮果皮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厚1.5至3毫米,外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暗红色,略有光泽,有棕色小点及多数疣状突起。 以皮厚,棕红色者为佳。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洗净,切小块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果皮含鞣质、树脂、甘露醇、树胶、没食子酸及苹果酸等。

石榴皮营养分析:

涩肠止遗止血止带,杀虫敛疮。 主治久泻久痢,滑泄漏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疮疡,烫伤。

石榴皮补充信息:

炮制:根据炼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石榴皮、石榴皮炭。

石榴皮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种子,洗净,切块,干燥。

石榴皮炭:取净石榴皮块,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炮制后的石榴皮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石榴皮适合人群:

痢疾积滞未清者慎服。

石榴皮食疗作用:

味酸、涩,温。 有小毒,归大肠、肾经。 质涩收敛。

凡痢下赤白,日夜数行不减者,可与锻龙骨等配伍。

凡肠风下血而属热者,可与侧柏叶配伍。

凡肠道蛔虫,绦虫腹痛者,可与槟榔等配伍。

石榴皮做法指导:

该品作收涩宜炒用,作杀虫宜生用。

下一篇: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是本B吗?(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是一本吗)
上一篇:第三套房子还能贷款吗(购买第三套房可以贷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