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知道这种草药叫什么?别人说可以治“过腰蛇”这种皮肤病的,是路边可以摘的,就是没人知道叫什么!上

2023-01-02 23:37: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2

鬼针草

别名:一包针、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虾尾草,方骨苦楝。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肝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

资源分布:全国广布。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采收储藏: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2]。

鬼针草 - 用药禁忌

《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鬼针草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性稍寒、味微苦,归肝、肺、大肠经,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

下一篇:享花卡提现教程
上一篇:首乌藤的药用价值(首乌藤的药用价值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