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023-01-02 22:48: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杨扇舟蛾在南北各地都有发生,为害杨、柳的叶片,常猖獗成灾,将枝叶吃光。

成虫

雌体长15~20毫米,翅展38~42毫米;雄体长13~17毫米,翅展23~37毫米。 体、翅灰褐色。 翅面有4条白色波状横纹;顶角处有1个暗褐色扇形斑;外横线在扇形斑中呈1条斜伸的双齿形纹,外有2~3个黄褐色而带锈红色的斑;扇形斑下方有1个较大的黑斑。

扁圆,单层成块,初产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暗灰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2~40毫米,头黑褐色。 体布白色细毛。 胸部灰白色,侧面呈绿色。 腹部背面呈黄绿色,侧面有灰褐色宽带;每节环生橙红色瘤8个,上有长毛,两侧各有1个较大的黑瘤,上着生成束的白色细毛,腹部第1和第8节背面中央各有较大的红黑色瘤。

体长13~18毫米。 褐色。 末端具分叉的臀棘。 被椭圆形灰白色茧。

河北1年3~4代,以蛹在枯落物等处越冬;成虫出现的时间为4月上中旬。 成虫趋光。 展叶前产卵于小枝上,展叶后产于叶背。 卵成块且因色泽鲜明而易于发现。 初孵幼虫多集中于树外围枝梢部啃食叶肉。 2龄后群集结成大虫苞。 昼伏夜出取食。 被害叶枯黄症状甚为明显。 3龄后分散,食量大增。 食料不足时垂丝迁移。 非越冬代老熟幼虫在叶卷内化蛹。

(1)幼虫群聚为害时摘除为害叶,杨扇舟蛾幼虫为害形成虫苞,应及时摘除,冬春季结合翻耕,消灭越冬蛹。

(2)灯诱成虫。

(3)药剂防治。 幼虫为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

(4)保护利用天敌。 如舟蛾赤眼蜂、伞裙追寄蝇、颗粒体病毒等。

下一篇:杨树上的虫子到底是什么?怎么防治?
上一篇:苗圃中舟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