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必应的药用价值?(救必应的药用价值)

2023-01-02 15:10: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9

中药救必应, 别名叫白银树皮、九层皮、白兰香、熊胆木等。 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的树皮(二层皮),叶、根也可入药。 全年可采,刮去外层粗皮,切碎,晒干或鲜用;叶多为鲜用,根春秋采挖。 性状鉴别 根皮呈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片状,长短不一,厚0.3-0.5(-1)cm。 外表面发黄色或灰褐色,粗糙,常有横皱纹或略横向突起;内表面淡褐色或棕褐色,有浅纵向条纹。 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稍呈颗粒性,黄白色或淡黄褐色。 气微,味苦、微涩。 树皮较薄,边缘略向内卷,外表面有较多椭圆状突起的皮孔。 以皮厚、苦味浓、无碎杂物者为佳。

救必应的功效:

苦,寒。

1.《岭南采药录》:"味苦。 "

2.《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

清热解毒,利湿,止痛。 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汤火伤。

1、《岭南采药录》:"清热毒。 "

2、《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毒。 治痧症,内热。 熬膏可涂热疮。 "

3、江西《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风湿病。 "

4、《岭南采药录》:"味苦。 "

5、《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

内服:煎汤,3~7钱。 外用:捣敷或熬膏涂。

救必应的作用:

1.治癍痧、绞肠痧:救必应二两,山豆根一两,龙牙草二两,路边菊三两。 水煎服。

2.治外感风热头痛:救必应一两,水煎,日服三次。

3.治喉痛:干救必应三钱,水煎作茶饮。

4.治跌打肿痛:救必应树皮二钱研粉,白糖一两,开水冲服。

5.治汤火伤:干救必应研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日涂五至六次。

6.治一般胃癌:铁冬青三钱,鸡蛋壳五钱,绯红南五味子三钱,白芨三钱,石菖蒲一钱。 共研细粉,每次服五钱,每日二次,饭后服。

7.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铁冬青二两,海螵蛸四两,绯红南五味子二两,竹叶椒一两。 共研为细粉,作成小颗粒,每服五分,每日三次。

8.治急慢性肝炎:救必应一两半,八角王五钱。 二药均用树皮。 刮去粗皮,切片。 加水二碗,煎至半碗,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9.治神经性皮炎:熊胆木皮三两,煎水外洗局部。

下一篇:野外有种“山豆根”不起眼却价值昂贵,有哪些辨识小技巧?
上一篇:有什么药用价值(桂花有什么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