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交农业税的那一代农民老了之后,国家应该给他们发退休金吗?

2023-01-02 11:38:3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15

作为农民的后代,完全没有必要。 我每个月给那些老人100块钱左右,够买大米,够饿了。 我很开心。 当那一代人都结束时,每个人都不会互相欠债。 说实话,如果不是农村有相当多的孤寡老人连饭都吃不起,我觉得能省下100多块钱。 那么公共粮食的交接问题就基本结束了。 就此事而言,虽然农民没有支付名义上的养老金,但几乎所有农民都参与了产业建设。 低廉的价格为工业化提供了各种材料,使其能够迅速收集农业剩余物并投入工业建设,相当于以公社为单位从农村中榨取除税收外的“利润”。 工业部门开始向农业提供柴油、机械和化肥等工业产品。 这一过程由国家购买再分配到农村,属于变相分配产业“红利”。

一、但在某件事情发生后,这个过程被打断了。 不仅不再需要购买工业产品再分配到农村,就连原本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也大大减少。 从市场来看,“债”清了,或者说,吞噬了投资者的股权,那么市场自然会在短时间内受到极大的刺激,出现一波快速增长的浪潮。 但很快,这波增长,在三甚至五名返城知青继承制度的冲击下,又迅速、普遍地再次进入破产模式。

今天的国有或中央企业的产业规模,与建国初期相比,扩大了许多倍。 但不仅原始投资人没有分红,就连原始合伙人也普遍只能拿到2000元的低端养老金,而最先致富的人已经换了国籍。 : 贵国不尊重私有财产。 这就是所谓的三步过程:债务违约、卖空和私有化。 人民公社作为投资人,早就应该得到“投资收益”。 人民公社虽然解体了,但取而代之的各级乡镇并没有解体。 当年低价供应农产品的农民,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修复水库梯田,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应该得到回报,即使不发养老金,也要发“红利” .

二、考虑到农民的医疗条件,年轻时的繁重体力劳动,以及缺乏定期体检,他们的平均寿命其实并不算太高。 等到一定年龄,得了一次大病,就可以开始流程了:大病→家人凑钱送去医院治疗几天最省钱→赶紧出院 花钱后→在家吃药保守治疗→病重了,再凑钱几天住院→尽快出院,回家吃药保守治疗→循环几次,大家几乎都花光了 存钱,买一些基本无效的药,用毅力战胜病魔。 → 对抗失败,葬礼,一家人最后一次被各方收割。 过程结束。 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病情、患者的毅力和家庭储蓄的水平。 这个过程的好处是基本不会对国家的社保储蓄造成损害,还能刺激消费,防止农民掉入“福利主义”的陷阱养懒人。

三、更详细的数据,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公务员养老金数据,是没有的,但是西方媒体一直在造谣说中国公务员的养老金相当于80-90% 他们退休前的工资,而民营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通常较少。 按退休前工资的50%计算,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为2900元,公职人员人均养老金可超过5000元。 我查了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比如智利和马来西亚。 在这些国家,农民是个体经营者,政府不会歧视他们的退休问题。

中国湾应该是发达经济体中歧视农民最多的地区之一,但1995年执政的国民党仍然推出老农补贴政策,新台城每人每月3000元,大致相当于700元 在人民城,相当于公职人员。 养老金的1/8,台湾人均GDP为1.2万美元时,即使考虑到通胀因素,与大陆目前的经济水平相比也是有限的。 陈水扁Q、蔡英文执政期间,多次调整老农津贴和军人教育抚恤金。 现在老农补贴每人每月约7550元,折合约1700元; 军队和公共教育的平均养老金为4.5万元。 相当于1万元左右,是农民养老金的6倍。

四、除了公粮缴费和农业税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当时受到农民欢迎和支持的政策,那就是统购政策。 据我父亲说,当时我们家宰了猪后,必须把一半的猪头高价卖给国家,大约是黑市价格的三分之一。 那时,农村条件很差,没有足够的食物供人们吃。 基本上,它被喂给猪。 都是野菜之类的,更别说饲料之类的了,所以猪长得很慢,只有生猪一年只能长到150斤左右,纯猪肉也就100斤左右。 但100斤的猪头农户只能留一半做腊肉,剩下的一半卖给国家,也就是说全家一年只能吃50斤肉。 当然,在后一种情况稍有改善后,很多家庭在过年时杀了两只猪。 当然,他们以低价上交了一头猪,自己留了一头。 当然,除了猪肉和谷物外,其他都是一样的。 当时农民不得不低价购买。 食物的价格是给食物站的。

然后现在我爸一个月拿着142.94元的养老保险偶尔羡慕一下一个月几千上万退休金的,一堆人就会出来说“你自己没交养老保险,本来就只配领取142,这142都已经是恩赐了”,我是真不知道我爸那20年上交的猪肉和粮食到底是去喂了猪还是狗,才会养出这些东西出来。 对于失去了理想的即得利群体代言人统治阶级来说,这算不上选择题。

下一篇:大马羽毛球队拿过世锦赛金牌吗
上一篇:如何在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系统中查看每个岗位已经报名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