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3-01-02 06:22:3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9

一、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动与交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性因素。 要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活动的发展效应取决于下面四个条件:(一)活动对个体所提出的要求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学要求掌握在“最近发展区”为宜;(二)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如赞可夫主张“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于充分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三)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四)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

二、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 我认为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 教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学生的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感,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定量,教学速度的快慢意味着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 判定教学速度是否适当的标准是极难确定的,一般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 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教学任务的程度。 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其教学密度就越大。 如果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提高思维密度即设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问题讨论、表扬激励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其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 它是指教授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 过难,学生不理解,是浪费;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浪费。 其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 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建议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 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 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 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 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 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五、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对学生输出教学信息。 教学过程也就是由书本等知识媒体或教师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通过传输(传输状态的知识信息),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的过程。 在这一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至少应注意三个环节:

(一)解决好信息的变换问题。 教师备课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准备将贮存状态的知识重新组合,以便变换成传输状态的信息而输出,其基本要求是简化信号、合理编码。

(二)解决好信息的传输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而一般认为以视觉最为有效。

(三)掌握好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 虽然没有输出就没有输入,但教学效果如何却不能用教师输出多少来加以判别,它取决于学生的有效输入。

六、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其相互影响和交织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复合主体。 教学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 如融洽的程度、了解的程度等。 作为当代教师应该运用心理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获取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运用心理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应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程度。

1 、无意注意 ---- 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 主要与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有关。

2 、有意注意 ---- 即是自觉的、有目的性的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以下因素有关:对学习目的和完成学习任务的理解程度有关、对学习的间接兴趣有关、对讲解重点和难点去强化注意有关、对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程度有关。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

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可相互转化,有意注意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消耗能量多,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疲劳;无意注意无需主观努力,不易疲劳,但易受新异刺激干扰。 所以,课堂教学全靠有意注意来维持高度紧张的学习是有困难的,应该有意和无意交替进行,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一个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和教学的基本功就在于传授抽象的知识时而让学生感到不抽象。 ”

(二)应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课堂社会”的复杂性是每一位教师不可能没有体验或不可能不觉察到的。 有几点影响应值得注意:

1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第一印象,是通过一个中介环节起作用的,这就是班集体的群体气氛、交往的形式、舆论等活动的过程。

2 、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合作与竞争心理,这里的相互学习包括争论问题、学习榜样的影响、学习方法上的启示。 不同教师、书本学习之处在于“别的同学都学得好,我也应学得好”的比赛与竞争。 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3 、学习风气的影响。 从众与类化心理,其主要包括班集体共同的价值观、在集体学习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舆论、学习态度的一致性。 上述的这些社会心理现象都需要加以认真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上一篇:美国留学哪家中介最好(美国留学哪个中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