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最近新换的华为笔记本换个120W的氮化镓充电器,该如何选择?

2023-01-02 06:18:2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6

倍思的这款120W氮化镓充电器支持三星的快充协议吗?从去年开始,氮化镓充电头就成为了该行业的明星话题。 截止到今天,许多厂商都已经推出了65W氮化镓充电头,在这些充电头中,拥有多口多协议优势加持的倍思120W氮化镓无疑显得格外具有竞争力。 不过由于大功率用电器逐渐增多,65W已经无法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于是倍思又推出了全球首款120W氮化镓多口充电头。

去年首发65W氮化镓多口氮化镓充电头,今年又首发120W氮化镓多口充电头,不得不说,倍思的充电头产品确实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充电快 用倍思“再一次展现实力。

与前作相比,倍思120W氮化镓尺寸要更大一些,体积为94.8*54.8*29.6mm,重约220g。 不过与其他100W充电头相比,还是比较小巧的。 而且倍思120W的充电插头可以折叠,在进行收纳时,也不必担心会划伤其他设备。

外观设计方面,倍思120W氮化镓采用了类似小型充电宝的扁平设计,边缘部分都经过了弧度处理,摸起来比较圆润顺滑,手感相当不错。 充电头表面还有哑光质感,观感同样不错。

在充电头的底部,还刻有充电头的参数。

输入:AC 110-240V~,50-60Hz,3.0A

Type-C1/Type-C2输出:3.3-20V/5A、5V/9V/12V/15V3A、20V5A Max

USB-A输出: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Max

Type-C1 + Type-C2输出:60W + 60W

(5V/9V/12V/15V/20V3A)

Type-C1/Type-C2 + USB-A输出:87W + 30W

(Type-C1/Type-C2:5V/9V/12V/15V3A、20V4.35A,USB-A: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Max)

Type-C1 + Type-C2 + USB-A输出:60W + 30W + 30W

(Type-C1 60W:5V/9V/12V/15V3A、20V3A,Type-C2 30W:5V9V3A、12V2.5A、

15V2A、20V1.5A,USB-A:4.5V5A、5V4.5A、5V/9V3A、12V2.5A、20V1.5A)

倍思120W氮化镓采用了工业级电路架构,对于高功率充电头来说,这点是比较重要的。 倍思120W氮化镓的工业级电路架构在进行大功率输出时,能够提高能效,减少能量流失。

再加上倍思120W氮化镓还采用了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与传统的电路结构相比,可以有效减少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造成交换功率损失。 在这两项技术的加持下,倍思120W氮化镓不但充电快,效率高,还有节能省电的效果。

倍思120W氮化镓共有三个充电口,上面参数已经说明了每个充电口的功率。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倍思120W氮化镓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多协议。 如今许多设备都开始采用独家的快充协议,导致用户的充电体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倍思120W氮化镓除了支持主流的PD、QC、MTK等快充协议,还支持AFC、SCP、FCP等众多独家协议。

通过Power-Z FL001super的测试可以看到,倍思120W氮化镓所以协议全部显示绿色,甚至还支持三星的45W快充协议AFC,支持Galaxy S20 Ultra的45W快充。

Type-C2与Type-C1口相同,都支持全协议。

再来到USB-A口,可以看到除了不支持PD快充协议,其他快充协议也全都支持。 这些协议能够适配各种笔记本、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以及大部分手机的快充需求。

当然了,纸面数据再强也不能说明实际体验,具体如何还是要看实际测试。 此次测试的设备是目前比较常见的iPhone 11、Mate 30 Pro、小米10三台手机,以及一台65W标准功耗的轻薄本。

第一款测试的手机是小米10,倍思120W氮化镓触发了小米10的QC3.0快充协议,充电功率为23W,这个充电速度与原装充电器相比也丝毫不逊色,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全充满。

在给Mate 30 Pro充电时,触发了华为独家的SCP协议,充电功率为21.34W。

最后一款手机是iPhone 11,虽然提到苹果的充电,许多人都会先想到5V1A,但实际上苹果手机是支持PD快充协议的,理论充电最高功率可达24W。 在实际测试中,iPhone 111电量处于40%左右,充电功率一直在18W到20W之间浮动。

目前大多数轻薄本都是65W,实际充电功率一般都在50W到60W之间,一些屏幕较小的低性能轻薄本,充电功率仅为45W左右。 在给这款65W笔记本进行充电时,触发了PD快充协议,功率始终都保持在55.7W左右,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倍思120W氮化镓共有2C1A三个充电口,其中两个Type-C口同时使用输出功率最高为60W+60W。 这意味着倍思120W氮化镓可以同时为两款笔记本设备进行充电,确保用户在各种情况下的充电需求。

此次测试的两款笔记本分别是华为Matebook13(左)和苹果Macbook Pro13(右),在充电时,这两款笔记本的峰值功率都能达到60W,稳定功率分别为55W、46W,与单独充电基本一致。 另外,倍思120W氮化镓还采用了BPS2.0功率动态分配技术,可以智能调整输出电流、电压和功率,支持多路同时独立快充,还能避免损耗充电设备。

由于功率较大,在充电时充电头的发热是难免的。 倍思采用了氮化镓设计+工业级电路架构+PFC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充电时的发热情况。 再加上BCT散热技术,倍思120W氮化镓可以通过纳米技术激发散热表面的红外共振效应,加快热量从表面散发。

在实际测试中,倍思120W氮化镓在给笔记本长时间充电之后,温度也仅在60.9℃。 与上一代65W氮化镓相比,温度明显更低。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无论是单口充电还是多口充电,倍思120W氮化镓都有出色的表现。 多口充电时也能快速识别,而且支持协议多,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可充电设备,基本都可以使用倍思120W氮化镓进行快充。

更何况倍思120W氮化镓体型小巧,便于携带。 无论是居家日用,还是出差旅行,倍思120W氮化镓都可以让你的桌面更加整洁,背包更加轻便。 如果充电设备较多,倍思120W氮化镓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一篇:Matebook13S可以用华为自家66W充电宝充电?
上一篇:华为笔记本的119GB和342GB是什么?